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俗小學作文

年俗小學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年俗小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年俗小學作文

年俗小學作文1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這就是中華民族悠久的燦爛的春節文化。

今年春節,我親歷了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濃濃的年味讓我陶醉。不經意間,哥哥貼的“福”字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這個“福”字爲什麼要倒着貼呢?裏面又蘊涵着什麼故事呢?帶着重重疑問,我跑去問博學多才的哥哥,哥哥告訴我:倒貼“福”字的習俗來源於清代恭親王府。一到春節前夕,大管家爲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王府的大門和庫房上,有一個家人因爲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爲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這可是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後心想: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後,倒貼“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貴人府第步入尋常百姓家,祈求福氣的降臨。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哥哥的講述之後,我才知道年俗真的很有趣!

年俗小學作文2

過年的日子到了!我們準備提早回老家了。爸爸早上四點多鐘就把我們給拉起牀。五點鐘出一天回老家!八點二幾到芳村,九點十幾分剛剛好到修書村。

剛快進家門,我就看到了奶奶手上蘸着蔬菜的刀,奶奶看見了我,就放下手中的活,給我拿發糕年糕。還問我學習狀況怎麼樣。這時候,爸爸拎着大包小包的,回來了。奶奶問買那麼多東西,送?爸爸趕忙接上說:“很多都是2~3包送的,媽,這是給您的,我放在爸房間裏了!”奶奶有開始幹起手上的活兒。我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奶奶養過一條小貓,我奇怪地問:“奶奶貓呢?”

奶奶笑着說:“它出去玩了!”我又問道:“貓也要出去玩嗎?”奶奶一本正經地說:“你要出去玩,它當然也要出去玩了!”我有點驚訝。

大年三十前我們老家的人都殺雞,殺豬,殺羊。爲過年的幾天中準備豐盛的食物。

大年三十我們要要貼對聯,放鞭炮。還要關着門吃年夜飯,我問爸爸爲什麼要關着門吃飯,爸爸告訴我因爲這樣能表示我們家很寬裕,關着門也能吃三年飯。我慢慢的點點頭。

春節裏,有聽不完鞭炮聲,。晚上,有的看春晚,有的看天氣預報。

初一,初二就不大聽得到雞,豬的叫聲了。初二晚上是在鞭炮中睡覺的。初三白天,去拜年,送禮品。初四也是去拜年,送禮品。初五和初三差不多,有些人初六纔回去。

怎麼樣?我說的不錯吧!其實年俗裏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年俗小學作文3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吃臘肉,二十七,燉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備壇酒,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這首童謠從明朝就已經廣爲流傳了,它讓我知道了老祖宗過年的風俗。

相傳,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夜就來禍害人間。有位神仙教人們在門口貼紅紙、放炮仗,終於嚇跑了“年”獸。從此,每到年三十,人們就在門上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家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正月初一大清早,躲避了“年”獸的人們紛紛走親訪友,道喜問好。這一風俗流傳至今。

春節的風俗從商朝開始,經過三千多年的演化,有許多有趣的風俗和禮節。我最喜歡祭竈王爺,能吃到甜甜的麥芽糖,還有喝臘八粥,收紅包。

除夕那天,媽媽親自下廚做年夜飯,滿屋子飄着雞肉的香味,還有羊肉香、炸魚香……好香啊!真是“飛涎直下三千尺,疑似神仙下人間”。

當媽媽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也在客廳裏忙開啦——掃地,擦桌,收鞋子,倒垃圾。

這裏面可是有習俗講究的——“掃地、擦桌”是要乾乾淨淨過大年;“收鞋子”——是不能讓“舊年的邪氣”擋了“新年的財氣、福氣、喜氣、好運氣”倒垃圾——就是把舊年的晦氣、黴運全倒掉,我們全家每個人都倒了垃圾,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裏好運連連。

還有一個重要的年俗——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必須擺上包裝精美漂亮的糕點、糖果。“糖”,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家裏的生活比蜜甜。

年俗小學作文4

在農村春節的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做年糕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因爲年糕有年年高的美好意思。 今年我跟外公、外婆到太太家過年,農村的年味好濃哦。

到家的第一天晚上大叔爺爺就帶我到鄰居大姐姐家學做年糕。我第一次學做年糕,所以特別興奮。 鄰居家的大姐姐教我用篩子把糯米粉灑在做年糕的磨具裏,然後用竹片把磨具上的糯米粉刮平。大姐姐在磨具上蓋蒸板,翻轉過來,用竹片在磨具上輕輕地敲了幾下,掀開磨具,一籠正方形的年糕就做好了。只見蒸板上的小方糕就像聰明的小孩碼的積木,排着整整齊齊的隊。大姐姐的爸爸把蒸板放到冒着熱氣的大鍋上,不一會兒熱騰騰的蒸汽就瀰漫了整個廚房,空氣中還飄着特有的米香。在我的期待中,第一鍋年糕蒸熟了,大姐姐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黏糊糊的年糕端給我第一個品嚐,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我美滋滋地吃着年糕,大姐姐的一家繼續在蒸年糕,我好像已經感覺到了過年的鬧盈盈、暖洋洋、樂融融的氛圍……

年俗小學作文5

在我記憶深處一直有顆星星在閃爍,它永遠也不會失去光彩。

那是在太原過元宵是的情景: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爲隨着經濟的發展,大家逐漸富裕起來,大街上張燈結綵,處處燈火輝煌,大街小巷裏車水馬龍,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整個街上熱鬧非凡。各個店鋪裏堵得水泄不通,望着這熱鬧勁,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 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我忘乎所以地吟誦了起來,卻毫不發覺姐姐以悄無聲息地站在了我的後面,“呦!表妹好雅緻,這樣看有什麼意思,咱倆不如去逛逛?”“好呀好呀!”我連忙拍手叫好。

來到街上我們也融入了這個熱鬧的氣氛裏,姐姐拉着我走東躥西,一路逛下來,我們發現了不少燈籠,每一個都獨具特色,讓我垂涎三尺,有一針一線縫出來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廣場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馬燈,這隻走馬燈逗不少路人駐足觀看。遠處的夜空中鞭炮齊鳴,當煙花綻放在夜空中時,吐露出“元宵節快樂”的五個醒目的大字,這個原本就熱鬧的元宵又增添了幾分韻味,那一盞盞美麗的蓮花燈,幫大家傳遞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麼吸人眼球,但我卻享受做花燈的過程。

做花燈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挑選好竹子是關鍵,竹子的好壞直接決定花燈的成敗,不過我只會說說而已,這光榮的任務就交給實戰經驗豐富的姐姐了,竹子挑好,框架也準備好了,我可不能閒着這刺繡就交給我了,你可別小看我,我可是臥虎藏龍哦,說得輕巧,實踐起來可難着呢,不是刺錯了就是刺反了,反正就是漏洞百出,經過一番周折我可算是完成任務了。“嗯,不錯不錯可以買個好價錢了。呵呵”

在這一天,縱使有多少不愉快,也一掃而光了。

年俗小學作文6

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飾,因爲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幾朵粉色的小花繡在白衣服上,顯得格外漂亮;還有那頭飾,頭冠以風、花、雪、月爲題。白族的語言跟我們截然不同,白族人稱女士爲“金花”,而男士則爲“阿鵬哥。”

有一次,我去雲南大理玩,導遊帶我們家一大夥到一家茶館品茶。到了包廂,我看見兩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綠茶泡製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紅糖和牛奶製作的乳扇衝開水泡製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開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說。另一位阿姨補充道:“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這三道茶也是我們白族待客的禮物,代表我們白族對客人的尊敬與熱情。”

這就是白族,雖然他們人數不如漢族的多,但他們的熱情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大家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大家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爲了吃的,而是爲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終於,扣人心絃的比賽開始了,大家拿起碗,拉開了嗓子,“咕嚕咕嚕”地喝着。開始,大家不分上下,時間長了,許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賽,在一旁給別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強壯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勝利,大家一起開心的爲他祝福。

比賽好了以後,江嘎爾、香巴、覺木隆這後期新派藍面具四大團體,輪流在羅布林卡戲臺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傳統劇目整本戲,有《迥布頓月頓珠》、《諾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瑪文巴》等。大家一邊吃酸奶,一邊看戲,真是不亦樂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一直在慢慢的盛開着,散發着淡淡的香氣,一直吸引着我們……

年俗小學作文7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今年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闊別了三年的家鄉過年,家鄉那邊過年有什麼習俗呢?讓我給你一一介紹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每家每戶都要自己動手做年糕和餅。年糕和餅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過年糕沒有餡料,而餅的餡料就豐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絲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媽媽告訴我預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每家每戶都要殺雞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後開始貼春聯貼門神,紅紅的春聯真好看。我發現家裏還擺着一把帶葉子的紅蘿蔔,問了我的爸爸才知道原來是象徵着日子紅紅火火。晚飯後小孩子洗澡換上新衣服,大人給小孩子發壓歲錢,小孩子放煙花,大人們聊天,一直等到十二點整,每家每戶鞭炮齊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初一。早飯吃素,然後到鄰居家串門。大年初二到初七走親戚拜年。最熱鬧的要數元宵後的正月十七遊神活動,當天連外出的人都會趕回來參加。“神靈”由小夥子用轎子擡着挨家挨戶依次巡遊,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來拜,求神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