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淺談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淺談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20xx 年,新材料作文佔據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但是,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卻成了不少考生的“攔路虎”,無怪乎閱卷老師聲稱,如何選取一個恰當、新穎的立意角度,是決定一篇文章優劣的關鍵因素。從閱卷現場來看,考生主要的審題立意誤區有:

淺談高考作文如何審題立意

一是“全面理解”誤爲“面面俱到”。“全面理解”,指的是理解題目的主旨、出題人的主要態度傾向。但作文題目往往是給出一個大的方向,我們只要能在所給題目的範圍內選取一個或幾個角度擬定立意作文即可。

二是“自選角度”導致“主次不分”。“自選角度”,必須在“題目的範圍內”,即應不脫離題目關鍵語句的主要含義、人或事物的主要聯繫、出題人的主要態度傾向,不能信馬由繮,抓住細枝末節隨意生髮,也不能只把題目作爲引子,做跳脫題目的引申。

三是“聯想想象”等同“憑空捏造”。高考作文鼓勵“我手寫我心”,也要求寫出自己的“感悟”“思考”,但由題目引發的聯想或感悟,不能憑空捏造,而應從題目出發。

四是“斷章取義”產生“片面理解”。對題目深意的把握,必須從整體上感知,不能只截取片段或詞句,忽視前因後果。

那麼,如何“選準角度”,讓文章切中命題又獨闢蹊徑呢?

一、提煉主旨轉換思路

一般事實性材料,客觀地敘述一件事、說明事物或現象,不帶命題人的任何主觀感情色彩和思想傾向,可以採取提煉主旨法審題。比如20xx年安徽卷(題目略),關鍵在於考生對材料主旨的概括提煉。材料是一個有關蝴蝶的觀察實驗,在試驗中,通過機器讓學生換了一個觀察事物的角度,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這樣的顛覆性結論帶給學生的思考是震撼的。考生可以據此立意寫作,將中心確立爲“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實踐出真知”“眼見未必是實”等等。

二、明辨關係確定重心

有的材料在於通過兩方或多方關係來暗示方向,此類材料可從分析兩者或多者之間的關係入手,同時事物間的關係又是多種多樣的,辨明這些關係,如正反、主次、對立等,有利於立意構思,並以此確定寫作重心。

比如20xx 年廣東卷“感知遠與近”,就題目本身而論,是一個典型的關係型作文。關係型作文最關鍵的,就是不能捨棄一方,單寫一方。關係型作文,從遠觀自然或近觀自然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結合着對方行文。比如,如果觀點是“近觀自然”,也要在寫“走進自然”重要的同時寫“遠觀自然”的重要性,切忌扔到一方。當然,深入地探討“遠觀”與“近觀”的關係,會推動立意更深刻。如果我們略微較真一點的話:爲什麼這個題目把“遠觀”放在了前面,把“近觀”放在後面?由“近觀”及“遠觀”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樣一種關係能夠作用於哪些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途徑下對自然或“遠”或“近”的感知和體驗,呈現人與自然的關係,並思考背後的原因與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三、求同存異取捨得當

對於涉及多方面多角度的材料,或者題目本身有多則材料,可以採取求同存異法審題。如20xx 年福建卷作文材料:

1.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有時,走錯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沒有走錯路,就不會發現新的路;

3.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路的人。

上面的三句話,引發你怎樣的感悟或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這道題可以談“很多路都是從零開始的,人要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可以談“走錯路不要緊,也許走的路真錯了,但是人生積累了經驗,也爲別人提供了借鑑”,還可以談“認準目標,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必勝的信心,勇於開拓”,但用求同存異的方法思考:綜合上述幾點去理解內涵,並由此借題發揮加以闡述哲理,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認準目標,大膽創新,即使暫時的失敗也是提供經驗和借鑑”這一最佳的立意。

四、追溯因果善於挖掘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由材料的結果找出原因,最終得出材料的中心。對於存在因果關聯的材料,宜從原因分析切入。如20xx 年重慶卷作文材料: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埋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審讀這則材料就可採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材料中,剛上車的小男孩爲什麼讓司機等他媽媽呢?因爲母親腿腳殘疾,行走不方便。抓住了這個條理,這則材料的審讀角度就明晰了。可以從孩子請求等待中,我們讀出濃濃的母子情,體現了孩子對長輩的呵護和關心,這與我們提出的“尊老愛幼”的價值觀是切合的。另外,司機和乘客從開始的抱怨到最後的沉默,爲什麼從抱怨到沉默?這裏蘊含了衆人思想情感的變化,蘊含了對弱勢羣體的憐憫、同情、尊重、包容,也蘊含了普通人的溫暖情懷。

五、多向思維發散展開

同一個事例,我們可以得出許多的感悟,這就叫做“橫看成嶺側成峯”。一個事例可能有多個事情或多個人物,那麼我們從多個人物角度出發是尋找審題立論角度的主要方法之一。如20xx 年山東卷作文“絲瓜藤和肉豆須”,針對這則材料,考生可能更多地會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來審讀立意。比如從父親的角度,可以肯定父親的生活經驗,也可以否定父親的實用主義;從兒子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兒子的探究精神,也可以建議兒子向生活學習等等。這則材料作文可寫的角度非常寬泛,考生可以通過開放式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

綜觀20xx 年高考作文,材料的開放性給了考生充分發揮的空間,的確出現了很多構思新奇、角度新鮮、立意新穎的“另類”文章,但得滿分或高分的比例並不高。主要問題是,儘管注意了思維的創新和形式的個性化,但“準確立意”、“切中要旨”的矛盾就暴露出來了。高中作文訓練必須重視審題思維和方法的提高。值得說明的是,高考作文的構思過程,其實也考生對自己心靈拷問的過程。這需要考生在應考時放鬆自己的身心,在應考過程中審視自己對人生與社會的認識,總結自己的生活體驗,發現人生旅途上的心路歷程,昇華自己的內心情感和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