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十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十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屈原投水汨羅江。包糉子,賽龍舟……”快樂的端午節到了,我很興奮,因爲明天我要學包糉子!還有明天是我第一次去現場看賽龍舟!我簡直太興奮了,以至於晚上睡不着覺呢!

第二天早上,媽媽早早的買來了魚肉,紅棗,鮮肉等餡料,最主要的是糯米和糉葉,過了一會兒就開始了。媽媽先用開水把糉葉燙熟,放在一個框子裏,再把糯米和餡料混在一起,準備着。

開始包了,媽媽先拿起一片糉葉,圍成一個類似圓錐的東西,用勺子把餡料塞到裏面,使其鼓囊囊的。接着,媽媽把糉葉合起來封口,拿起一根繩子,用一眨眼的功夫,把一個糉子紮好了。

五分鐘後,我先聽到了揭鍋蓋的聲音,然後是問到了陣陣清香,原來,媽媽把糉子煮好了。

因爲糉子是用糉葉包,看不到裏面,所以總是“驚喜連連”。我剝開一個糉子,裏面有白白的糯米,吃着吃着,還能發現一顆紅紅的棗,我吃的是紅棗糉子。媽媽剝開糉葉,露出的是黃黃的糯米,吃着吃着,還有一顆圓圓的鹹蛋黃,哦,媽媽吃的鹹蛋黃糉子。我的糉子糯糯的,甜甜的;媽媽的糉子糯糯的,鹹鹹的,口感差別好大啊!不過都挺好吃的。

要去看賽龍舟了,我很興奮。我一家人到了湖邊時,那兒已經人山人海,當我找到位子並坐下來時,四條舟已經就位了。我仔細一看,舟的頭是龍頭,尾是龍尾,身子是用閃光油漆畫上的龍舟,有很多鱗片;最前頭的是打鼓的,中間一般會有六到八個人划船,最後頭的人是掌舵的,不讓船跑偏賽道。

只聽“絲嗚”一聲哨聲,四條船衝出起點線,濺起一片水花。漸漸的,一號和二號船佔領了第一和第二名的位置。可是,到了中間時,三號慢慢反超了二號,把第二名的位置搶了過來。要決出勝負了,三條船都開始衝刺了,就一號沒有開始。等其它船都精疲力盡,而離終點只有一點距離時,一號突然開始衝刺,都得了第一名。

今年端午節,我第一次包了糉子,還看了賽龍舟,過得很有意義。我盼着明年端午節,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更有意義!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悽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歎到,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上籠蒸了,過了十分鐘,我們就會聞到一股清香味,話還沒說完,這時我家的門鈴響了,我趕急去開門,原來是小姨和表弟兩人,她們手上拿了一捆艾葉,媽媽還說到:“昨天本想買的,居然賣完了,沒想到你們送來了,正好插在窗上”。

媽媽拿出了剛煮好的蛋來招待,小姨還讓我和表弟碰鴨蛋,誰先破誰就先來詩歌朗誦,這個提議好,我們幾個人高興的歡呼,在艾葉香和糉子香味的薰陶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大聲地帶着感情的讀了起來,彷彿在進行詩朗誦比賽似的,真好玩,糉子熟了,真香啊,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糉子,”我說道:“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纔是最開心的。”“這就對頭,我的寶貝今天又開竅啦!”媽媽滿臉笑容的說道。“寶貝,記得等會給你爸爸電話哦,讓他在外面也要吃好哦!”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不僅吃到自己包的糉子,還和小表弟進行詩朗誦比拼,雖然沒有比個勝負來,但是心情也是開心,還有下半場留着明年再來拼吧,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麼也給我講講吧!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五月到,五月到,家家戶戶把米泡。打來葦葉包糉子,裏面擱上大紅棗。上門檻上掛葫蘆,下門檻上放艾蒿。

端午節那天,媽媽早早的起了牀,來到菜市場,買了糉葉、糯米和豆沙。回到了家,媽媽開始做糉子了。只見她先把糉葉做成半個金字塔的形狀,往裏面加點糯米,加些豆沙,再加點糯米,這樣糉子的形狀就做好了。現在開始製作下一步吧!媽媽又拿來一片糉葉,把那“半個金字塔”變成了一個完整的金字塔,就像給這“金字塔”穿了一件緊身衣似的。她又拿來一根繩子,把這個“金字塔”捆了一圈,再把這個“金字塔”放到鍋裏煮一煮,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媽媽不僅會做豆沙糉,還會做紅棗糉和鮮肉糉。

吃完糉子,我們又來到西湖邊看賽龍舟。只聽哨聲一響,頓時鼓聲大作,六條龍舟飛快地向前劃去,只見一號龍舟和四號龍舟被甩在了後頭,快到終點時,六號龍舟突然加速,一下子到了最前頭,就在離終點線20米時,二號龍舟開始加速,它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竟然超過了六號龍舟,第一個衝過終點線,冠軍就從六號龍舟變成了二號龍舟。

快樂的端午節就這樣過了,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個快樂的端午節嗎?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你知道幾月幾日是端午節嗎?對,是五月五日。在民間,端午節主要有賽龍舟、吃糉子等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入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把糉子投入江河,主要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打擾已故的屈原。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再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晚上,一家人圍在餐桌邊,一邊吃着美味的菜餚,當然其中肯定少不了鹹鴨蛋和糉子,它們是端午節大家必吃的東西;一邊還欣賞着精彩的電視節目,看什麼呢?當然是賽龍舟了,你聽,1、2.....1、2......,那聲音是那麼的響亮,那麼的振奮人心!

忘了說了,學者聞一多先生說過,端午是龍節,是四五千年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節要吃“五黃”,即鴨蛋黃、黃瓜、黃魚、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還要佩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好了,關於端午的一課已經上完了。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來嘍!

端午節不掛艾草怎麼行?每次端午,奶奶都會在門口掛一株艾草。別小看了這株草,不僅可以驅蚊蠅,還能淨化空氣呢!

端午節不喝涼茶怎麼行?端午這天,在我們這,有空的人家都會去摘一些草藥,用小火煮一個下午就行了!這可是端午的“王牌飲料”。

端午不戴香囊怎麼行?香囊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既可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還方便攜帶,這簡直就是端午時節的“最潮時裝”啊!

最最重要的,端午節怎麼能少了糉子呢!天剛矇矇亮,我和奶奶便早早起來,準備包糉子。包糉子必須得用現摘的綠油油的糉葉、甜甜的蜜餞、脆脆的花生,不然包出的糉子就像被風吹焉的花兒,沒有生氣。我雙手合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對着放在木桌上的.糉葉先下了“毒手”。好好的糉葉到我的手裏,轉過來、拉過去、抻起來、壓下去,硬是給做成一隻“糉子精”。再瞧瞧奶奶,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動作如此嫺熟流暢,手中的糉葉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在我愣住的瞬間,奶奶又包好了一個糉子。我不能輸!我又試了一次,小心翼翼地將糉葉捲成海螺狀,再往裏頭塞上適量的糯米、蜜餞。另一隻手拉着糉葉的尖,葉子360°度轉了個圈,終於完成了!我高興得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想和奶奶炫耀一下。萬萬沒想到,沒用線包好的糉子,裏頭的餡“譁”一下灑落一地……奶奶看着我哭笑不得。

端午節,傳遞的是地道的故鄉情,傳承的是古老的文化傳統。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在我們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戴香包,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小饞蟲”都跑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正是美味極了!

吃完糉子後,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石漫灘水庫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隨着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舟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向前飛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是豐富多彩呀!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7

往年的端午節我都是吃糉子,今天,在東方作文的課堂上,我們親身體驗了一下怎麼包糉子。

包糉子前老師和我們講了端午節的習俗和包糉子的要領。老師首先讓我們每人選好一片大大的糉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再往裏面放糯米。米不要放太多,也不要放太少。只要十分之七就好了。裝好的,用手指在上面按幾下把米按平壓實。然後糉子開始封口了,把糉葉多出的部分按先兩邊再後邊的方法封好。可是,當我把最後葉子包上時,我的糉子完全是個獨角獸的模樣。

最後開始綁線了,先把三個角每個包兩圈。然後再打一個結。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我們都在這裏被難倒了,我們拆了又包包了又拆,幾個回合下來,終於包完了。看看每個人的形狀都不是那麼好看,但至少我們包的沒破沒漏米。大家都高舉糉子高興地笑了。

王小明包了一個金字塔。小強包了一個四不像。小軍包了一個來自外星太空的糉子。

看着眼前的糉子,大家都笑得前俯後仰。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快樂!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8

“農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糉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着外婆,硬是要學包糉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

星期天下午,我就跟着外婆學包糉子。外婆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塞得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糉葉捏緊些。你看――”外婆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扎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外婆的方法捆好了我的第一個糉子。看着我包的這個歪歪斜斜的糉子,心裏真是說不出的高興。外婆說,熟能生巧,我又一連包了好幾個。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更要有恆心。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是贛州全南,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可熱鬧了!

“權權,起牀啦!今天是端午節,快起來幫我包糉子吧!”媽媽興致勃勃的喊道。我一聽是端午節,馬上蹦下牀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先把糉葉放入熱水中變軟,再把兩片糉葉疊成一個三角形的窩,把調配好的糯米和肉放入三角形疊成的窩。眼看就要成功時,角里的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個個急着跑出來,媽媽幫我解了圍之後又跟我說了一遍包糉子的方法與步驟,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又包了一遍,然後繫好細繩,放入鍋中,大火蒸了一個小時,小火一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糉子就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糉子,解開繩子,剝開糉葉,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吃完糉子,遠處突然傳來“加油、加油”的吶喊聲,我從窗戶上往下看,原來賽龍舟開始啦!他們分爲紅黃藍綠四個隊,龍舟的中間有9—10個人,龍舟的前面有個打鼓的,要用力地打鼓,其他人喊“一二、一二……”氣氛非常熱烈,觀看的人們不顧炎熱,奮力地喊着自己喜歡的龍舟隊,有的高興地手舞足蹈,龍舟越劃越遠,知道無影無蹤……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了包糉子的“手藝”,還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賽,真是愉快的一天!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就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父親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父親母親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母親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