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清明四年級作文(15篇)

清明四年級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四年級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四年級作文(15篇)

清明四年級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漫漫的哀思,悠悠的傷懷,在這壓抑的節日裏,迷惘的思緒如縷縷涼風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後面,定是一片荒涼的墳冢,爲這悽清的節日披上一層傷感而又銷魂的外衣。

小時候,很喜歡清明。因爲村不遠處有座山,所以每逢清明,冒着濛濛絲雨,與爸爸一同登山,一路的歡笑。那時的我,並未體味到清明的憂傷,而是感受到了羣人爬山的興奮與歡樂。

漸漸,長大了。我對清明的感覺變了,變得愈加親切與穩重。清明時節,“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我同樣爬山,不過,如今的我已不是“踏青”,更多的是敬畏。我站在山頂,仰望蒼穹,春風化雨,淋浴着我祭奠先祖的心魂。我心中的清明啊,你永遠是我心中的民族魂。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邁;濛濛細雨,傾訴的不是激情,是悲傷,是哀慟,是爲了我們心中的清明。一個民族留傳的文化,一個民族奏響的悲歌。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這是清明的裝束,是中華民族忠貞的色彩。沒有春節的聲聲爆竹,沒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沒有元宵佳節的張燈結綵。清明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有的應是燃灰,是香薰,是淚水,是面對蒼穹最真摯、最誠懇、最動人的禱告和祈福。

我心中的清明,屬於精忠報國的岳飛,屬於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屬於赤膽忠心的文天祥--八千里路,開拓與進取是不盡的動力;三十功名,家與民族是不滅的掛懷。

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芬芳。浩浩五千年的中國史卷,蘊涵着這個偉大民族的精髓,而清明節,正是這些精髓的書籤,精緻、典雅。

歷史的長卷鋪開,無限延伸……,社會進步着,清明節仍散發着它獨特的光輝。

窗外,清明的雨纏綿,春雨無聲地潤着細物,也無聲地潤着我的心房。

我站在民族先祖的墳前,敬上一炷清香,吶喊一聲,喚起人們對那清明、對忠魂的紀念!

清明四年級作文2

4月4日是清明節,我很早就起牀。今天我跟爸爸媽媽去掃墓。我們來到體育館時天還朦朧亮,可那裏已經是人山人海,彎彎曲曲的隊伍排到了大門口。我們在雕塑像下等叔叔嬸嬸,沒等多久他們和弟弟都來了,隨後我們也加入了排隊大軍中。我們隨着人羣慢慢向前移動。向前望去那載客的汽車一輛接着一輛,像一條鋼鐵巨龍。大約過了45分鐘左右,我們乘上去掃墓的專車,帶着我們向目的地進發。

我們是去給爺爺掃墓的。爺爺離開我們已經有三年了,有時候我會很想念爺爺。爺爺在的時候,他對我可好了。爺爺經常會問我:“清瑩你喜歡吃什麼?爺爺買給你。”有時候爺爺還會對我開玩笑,因爲我長的比較瘦。爺爺就會說:“清瑩你的胳膊像黃瓜,你的腦袋像小西瓜。”隨後就哈哈大笑。汽車的剎車聲打亂我的思緒,我們的目的地到了。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地,爸爸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說了一句“爸爸我們來看你來了。”隨後媽媽和嬸嬸把祭品拿出來放好。同時叔叔把香點燃,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後插上。爸爸則打掃墓地的清潔。把這些打理好後。爸爸媽媽和叔叔嬸嬸開始吹錫泊,我和弟弟也加入了。香慢慢地燃燒着,一縷縷青煙緩緩向上飄,燭光一閃一閃地。大家都沉默不語,默默地看着。我還看到爸爸的眼睛裏好像有淚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要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心裏默默地對爺爺說:“爺爺我要走了,明年我還會來看你的。天陰陰的,好像人們的心情。這時我突然想起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也許對親人思念的一種寄託吧!

清明四年級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要去老家祭祖。

隨着兩旁的大樹向後退去,我們奔馳在鄉村柏油馬路上,遠遠地,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父親說:“這是老家祭祖的祠堂,叫養浩堂。”我們來到祠堂門前,完全是北京的建築風格,雕樑畫棟,巍峨壯觀。

吃完午飯,我們來到祠堂祭祖,這個建築分三部分,處處金碧輝煌,壯觀極了。擡頭仰望,“養浩堂”三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入第一進房子,房子正中是一座屏障,雕刻着象徵着君子的梅蘭竹菊。我們從右側進入,越過臺階,穿過庭院,來到第二進。四面潔白如新的牆壁上掛着“孟氏祖訓”和“孟氏族譜”。祖訓共16條,告誡我們孟氏子孫做人的道理,瞭解到先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襟。我也知道了我是“亞聖”孟子的第77代子孫,深感自豪。

我們來到第三間房子,正中間供奉着兩位祖先的坐像,他們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俯視着我們。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恭敬地跪拜了祖先。

走出祠堂,周邊鳥語花香,油菜花金燦燦的一片,路邊的野花一簇簇地擁在一起,綠油油的蠶豆隨風搖擺,小河清澈見底,河邊的柳樹也探出了翠綠的小腦袋。美麗極了!想想我們的祖先從山東遷徙到泰州,當時沒有交通工具,他們扶老攜幼,一路顛簸,還有許多行李,頂多坐牛車馬車而已。再看看現在,我們一家人從泰州到老家五十幾公里,短短的四十分鐘就到了,就是從山東到這頂多幾個小時,我們的祖先多麼的不容易啊!所以作爲後人我們更要感恩先祖,銘記祖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清明四年級作文4

4月,春天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到來了,我們一大家子冒着毛毛細雨,走在蜿蜒的小路上,往大山深處走着。

“窸窸窣窣”的腳步聲伴着“沙沙沙”的雨聲,給掃墓的人們增添了些許憂傷,走了很長一段路。終於來到了太爺爺的墓前,透過朦朧的雨幕,我看到幾棵藤蔓順着墓沿悄悄地爬上了墓頂,墓碑上面刻着太爺爺的生辰。這一刻,我感覺特別的莊重,我收起了小孩子的調皮習性,在一旁靜靜地看着大人忙碌。

爸爸看了看墓周圍長滿的長長短短的雜草,皺了皺眉頭,熟練地扛起一把鋤頭,穩了穩帽子,認真地鋤起了地面上的雜草。只見他高高舉起鋤頭,“唰”地砸向地面,鋤頭深深地鋤進了泥土裏,爸爸把手一翻,那些雜草伴着上面的露水一起被撬飛……很快,墓前的這些雜草便清理地乾乾淨淨。

這時,姑姑從一旁走了過來,她捻了三根香,用火柴仔細地點上,用手遮住,怕被雨淋溼。隨後輕輕一甩,火苗瞬間就熄滅了,留着一縷縷青煙,舉起這三根香,腰慢慢往下彎90度,停一會兒,接着又緩緩地直起身來,就這樣重複了三次,然後慢慢跪在溼漉漉的地面上,莊嚴的把香插進了爐裏

下一個是我,我學着姑姑的樣子,把香點燃,緊張的拿着。身體僵硬的鞠了一躬,懷着緊張的心情又鞠了兩躬。然後十分搞笑的“咚”一聲跪下,很不自然的把香插進爐裏。我有點想笑,但看到大人們嚴肅的表情。又把笑容憋了回去,尷尬地站在一邊。

經過一系列的環節,掃墓活動結束了。我也懵懵懂懂地跟着大人做了一遍儀式,雖然我覺得有點迷信思想,但是我覺得掃墓最主要的還是緬懷先人,想想還是挺有意思的。

清明四年級作文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時間是從4月4日至4月6日。

清明節的氣氛非常熱鬧,公園裏,去踏青的,去玩耍的,超市裏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真是人山人海!但是,清明節的氣氛有時也很難過和失落。在墓地上,人們祭奠死去的親人,心裏很傷心。

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例如:踏青、煮雞蛋、掃墓。人們去公園裏爬山、踏青,興高采烈。清明節的早晨,要煮雞蛋,還可以把雞蛋染上顏色,畫上美麗的圖案,有一部分人也會去掃墓,去墳墓上掃地,紀念和祭奠死人。互助友愛一個習俗是插柳,把柳枝插到門前。在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踏青,去相山公園裏看看那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看!那一片“花海”裏的花朵彷彿在跳起了優美的集體舞。又像一隻只五顏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這真像是進入了美不勝收的夢境一般。

現在,讓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清明節的傳說吧!古時候,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中途飢餓得暈倒了,介子推把他大腿上的肉割了下來,煮成了肉湯,給晉公子吃,救了晉公子重耳。後來晉文公成爲了王,卻忘記了介子推。他想起來了,但是介子推也已經帶着母親隱居在綿山中了。晉文公在山上放火,逼介子推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山裏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於是晉文公發覺要去深山中看看,原來介子推和其母已經死在了山中,晉文公想讓介子推做官,可他卻已經死了。這一天就是清明節,第二年這一日,晉文公去祭奠介子推,看到了一棵死去的柳樹,上面寫着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又一年,老柳樹竟死而復生,柳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不屈,因此,清明節這一天要禁火,吃涼的食品,插柳枝,還要紀念介子推。

這就是清明節的傳說與習俗,可讓我豐富了不少知識呀!大開眼界!

清明四年級作文6

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準備一起到郊外踏青。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車子在鄉間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行駛着。不一會,我們就在一條清澈的小河邊停了下來。我和妹妹一下車就飛快地跑到草地上。小草已經長得好高了,整整齊齊的,蔥綠一片,我和妹妹在上面打滾,壓在身下的草兒厚厚的、軟綿綿的,感覺就像睡在地毯上一樣,舒服極了。河邊長着一排排樹,細看,綠芽脫掉了外面褐色的外衣,搖頭晃腦地趴在枝條上。遠遠望去,這些柳芽兒像給柳樹披上一層細紗。長長的柳條輕輕地拂動地河面上,蕩起一波波細紋,嚇得小魚兒直向水深處鑽去。

小河的旁邊是一片莊稼地。地裏長着綠油油的麥苗,微風吹過,泛起墨綠的麥浪,我似乎看到了麥子豐收的景象。麥田中間還夾着一些油菜地。油菜長出了高高的菜薹,菜薹上冒出了許多花朵,有的已經盛開了,引來一羣蜜蜂和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有的花骨朵已經裂開了,露出一抹黃,似乎也急着要爲春天獻出一分美。

田野的後面是一排整齊的村莊。在村子旁,我們看見一羣孩子[來源]在快樂地追逐着。我正看得入神,突然聞到了一股撲鼻的`香味,我四下尋找,發現一個農戶的屋後長着許多桃樹,樹上開着粉紅的桃花,這香味就是它們隨風飄來的。我驚喜萬分,看着滿園的桃花,聞着滿園的香氣,不由地陶醉在燦爛的花海里……

這時,一陣笑聲傳來,隨後,一羣孩子跑來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玩,我高興地加入了他們,在田野間的小路上追逐、打鬧……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盡情享受這美麗的春光。

清明四年級作文7

清明節又到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爺爺已經過世三年了。記得去年清明節,我因事沒能去“看望”爺爺,今年,我是去定了!儘管,我並不相信那些迷信的說法。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真如此,4月3日就飄起了毛毛雨,父親怕4月4日的雨更大,不方便祭拜,便和我4月3日下午就去爺爺的墓地。我和父親在姑奶奶家吃過午飯,就同幾個叔叔伯伯循着一條鄉間小道,繞過一片小樹林,來到田野上,在一片萋萋芳草地前面,有幾個冰冷土堆——這就是爺爺和家裏幾個長輩的墓。這的確是塊風水寶地,視野開闊,春色盡覽無餘,只是這路太難走了,那被雨打溼後的泥巴田梗比冰還滑。唉!可憐我這雙白鞋子啊,都成啥樣了! 來到爺爺墳前,大人們在四個墳上分別插了幾束花,被春雨浸潤過的泥土散發出淡淡香味,其間還夾雜着油菜花的芬芳。接着,他們弄來一堆幹稻草,以便燒紙錢。一張張冥錢隨着火焰的蔓延而化作灰燼,在風中飄搖。“唉!要是這些冥錢真能給爺爺用的話,那就多給一些到爺爺吧,爺爺一生勞苦,還沒來得及享享兒女的清福,就猝然長逝了。爺爺!您在那個世界一定要快樂啊!”想着想着,我不禁悲從中來。最後一項是鳴炮,我站到一個小水潭邊,捂着耳朵看着鞭炮在閃光中“粉身碎骨”。濃濃的煙霧罩住了整片墳場,又隨着綠波的翻騰逐漸散去。人也是像這樣,死後就煙消雲散嗎?

大家都動身回去了,漸行漸遠,那八角的玲瓏塔終於被鮮豔的油菜花擠出了我的視野。爺爺,明年這個時候,我再來看你!

清明四年級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紜,路上行人慾銷魂。這句詩中所描寫的清明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眠的動物們都會在這一天甦醒。

清明節前後,人們都會買來冥幣,燒給已去世的先人、親人和朋友;還會用新鮮的菜、水果來祭奠他們;並買好很多鮮花和紙花向他們獻花和燃放鞭炮。然後還會向先人們磕頭,並告知他們自己的身份,乞求先人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4月5日清明節這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來到外公衆,外公陪着我們一起去給媽媽家的先人們掃墓,我們來到墳山,首先用鞭炮叫醒他們請安,點燃香開始磕頭,插上花,然後開始燒冥錢。在我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畫面:冥府裏,媽媽的先人們分別在三臺點鈔機上,笑呵呵地看着機子數着錢,臉上流下了興奮的淚水……。後來,媽媽和舅舅們在那繼續燒着冥錢,我卻和弟弟、mm們去山上瘋玩去了。

下午,我們全家又來到了另外一個墓地掃墓,那兒埋葬着奶奶的爸爸媽媽。上山後,我一馬當先,找到了祖爺爺奶奶的合墓,便開始插花、燒紙,一改早上的惰性,由於天氣看起來很快就要下雨了。在燒紙時我發現:不用水澆也能很輕易把火撲滅,是爲甚麼呢?爸爸告知我原來是我的燒紙方法不正確,我應當把冥紙對角疊一下,讓它曲折排擠才行,由於火需要空氣,也能燒得更旺。後來,我又莊重地磕了頭。在行將離開那兒時,我發現奶奶的眼角都溼了,難道這就是大詩人杜牧所說的欲銷魂嗎?

清明節,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先人的一種祭奠,寄託了我們的無盡哀思,我們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清明四年級作文9

有人說,“其實作文並不難”,這是將作文簡單化了,如果不難,爲什麼世界母語寫作會成爲一道世界難題?

有人說,寫作文需要天賦。其實不然,因爲作文不等於創作,創作需要天賦而作文則不需要作文只不過是表達思想、記錄生活、抒發感情的一種工具。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遠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似乎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於,清明節是在學校過的不能在家裏過;在家裏,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餚啊!而且不能在家裏和家人一起往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往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餚——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於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往給奶奶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裏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展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展在裏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一切預備停當,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奶奶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奶奶請了安,向他問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宅兆前許願“希看奶奶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平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四年級作文10

春天的天氣真好啊!紅紅的陽光照在身上,會讓你感覺暖暖的,柔柔的。春風拂過臉龐,像媽媽的手輕輕摸着我的臉,在我的四周飄蕩,我立刻放下了玩具,飛快的跑進屋裏,冒然決定了去和媽媽踏青。

上路了,我有時騎得飛快,有時騎得緩慢,享受風在耳邊呼呼吹過的快樂,我一邊欣賞着路邊的風景。迎春花開的那麼燦爛、那麼明豔,一跳跳垂下來的枝幹,藏着無數的黃色小精靈,花壇裏叫不上名的無名小花,紅的似火,黃的賽金,燦爛的顏色招引來了一隻只蝴蝶和蜜蜂,它們享受着鮮美無比的花蜜。垂柳肩並肩的站着,一條條青綠色的辮子掛在枝頭,時不時吹來一陣風,柳枝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有時兩根柳枝還來個親密接觸,它們纏繞在一起,說着悄悄話。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南湖廣場。這兒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汽車“滴滴”的喇叭聲淹沒了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一棵棵挺拔的小草織成了綠色的地毯,陽光照射在地毯上,綠得刺眼。在草坪上打滾,擺幾個poss,那麼愜意,那麼舒服。要說最引人注意的那就是天上飛舞的風箏。有碩大的金魚,有張牙舞爪的蛇、有展翅飛翔的雄鷹、有搖頭擺尾的企鵝,還有憤怒的小鳥。這些動物朋友們,在屬於他們的天空中玩耍着。它們一會兒肩並肩的一起飛上藍天,一會兒又似閃電般的速度衝了下來,一會兒還像喝醉酒似的搖搖晃晃的在天空中打醉拳。人們牽着線,昂着頭,心好像隨着風箏一起飛到了藍天。

清明時節,天青地明,春暖花開,正是踏青的好時節,你要是也有時間,就出來踏踏青吧!

清明四年級作文11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就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此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就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裏“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就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就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就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就是借柳寄情便就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四年級作文12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父母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非常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父親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自己的父母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假如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許多外地的車輛,母親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母親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母親說:“當時,家裏不是非常富裕,但是,母親總是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母親在當時算是非常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母親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四年級作文13

清明節的早晨,太陽才露出了半邊臉,各家各戶就已經準備上山掃墓了,這是清明節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吃過早飯後,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上山掃墓。就算是烈日炎炎,或者是颳風下雨,人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掃墓。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紀念祖先的節,主要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祭祖掃墓已成爲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人也有許許多多關於清明的詩歌。隨着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使掃墓活動更爲盛大。

爲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爲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墓,有沒有狐狸兔子在穿穴打洞,會否因爲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自去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

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至於掃墓的日期,各種地方的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成爲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

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過了一個月後,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清明四年級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學校還特意讓我們親自動手製作小白花,因爲自已親自動手才能顯得更真誠些。

吃過飯,懷着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我們準備出發了,老師給我們分好小組,一路上,我們討論着各位革命先烈的顯人事蹟,我心中的那股對先烈的仰慕之情變得更加濃重,今天天氣很好,所以來到烈士陵園掃墓的人也特別多,不光是我們學校,還有其他學校的,也有好多成人也來紀念革命先烈。

校團委副書記發表講話後,黨委書記老師給全體同學講了三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聽完書記的講解之後,全體同學在雕塑前默哀三分鐘。這代表着對烈士們的一份心意,代表着對烈士們的敬仰,代表着對烈士們的沉痛悼念!

大家排好隊,按順序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寄託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同學們在英雄紀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從烈士陵園出來後,老師讓我們在禹王臺公園遊玩。由於是春天,公園裏好多花都開了,還有一片片青翠的草地,在這裏深深地吸一口氣,彷彿置身於其中,我們還在公園裏玩了許多好玩的遊戲,我們幾個同學還在那一朵朵盛開的櫻花前和了影,留做紀念。

清明節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是那麼的有趣不同尋常。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淺。

清明四年級作文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充分說明了清明節悲傷的氣氛。清明節,我們要緬懷逝去的親人。以這樣的方式傳遞我們對他們的思念。

我也來到了老家。一路上,路口總有幾個人,面色悲傷地在路邊燒紙錢,以這樣的方式思念着先祖,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這些人,是因爲有事不能夠回家,所以迫不得已的嗎?我相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一定比站在墳前時更加沉重。那種掙扎,內疚,慚愧,是我們無法體會的。但我還很幸運,可以回去,看看遠在天國的親人。這一路,我和爸爸媽媽都沉默着。我們都很傷心。半小時的路程像是過了半個世紀那樣漫長。終於,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爺爺墳前的土被大風颳下了幾粒,像是爺爺以這種方式迎接我們的到來。我們一家三口面色沉重,莊嚴的倒上酒,放上噴香四溢的食物。隨後,火點起來了。火燒的很旺,很旺。過了一會,等火滅了,我們神情嚴肅的在墳前磕頭,我們都很長時間沒有起來,尖銳的草似乎也不是那樣尖了,燃燒的味道也隨着風散去了。但是大家都沒有起來,都以這種方式,向爺爺表達我們對他的敬重,以及我們的哀思。過了好長的時間,我們纔起來。我的膝蓋麻了,褲子上全是土,還帶着一些草渣。但是我並沒有把它們拍下來,而是任由他們待在我的褲子上。我覺得那些草都是神聖的。我們在墳前又站了很久,很久,久的我忍不住咳嗽起來。隨後,我們沉默的離開了。

在離開的路上,依然是安靜的。我們都在思念逝去的親人,都傷心欲絕。“路上行人慾斷魂”小時候,我只是背下了這一句,會填寫,卻並沒有參透它的意思。在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白,這沉痛的悲哀。

清明祭先烈,讓我以這種方式,表達我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