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精選9篇)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7K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精選9篇)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1

又是一天之夜時……

窗外的蟬鳴一次劃過我的耳旁,分不清這遠近的蟬鳴,心裏似乎聽到什麼,匆忙的心再一次讓我在這夜色裏止步,這喋喋不休的蟬鳴,爲何一次次將沉寂秋天的心喚醒?

習慣了在靜夜裏寫字,靜靜的夜晚,如同是一首靜美的詩歌,黑色的文字裏總能看到如星星般跳躍的文字,讓人沉醉、癡狂。

一次偶然,遇上文字,便漸漸的在心裏對文字多了一份依賴。文字如同是我行走在沙漠裏的一塊綠洲,乾渴的心在哪裏總能找到一份希望。文字又如同是自己的影子,靜靜的聆聽着我心裏的傾訴,遇上文字,當心與文字渾然一體的時候,我們是無法辨析自己,只有將自己交付給這文字的時候,我們才能聽到生命在時光裏如水流的聲響!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半。時光在轉眼之間又一次走近中秋時節,一年又一年的溫暖在時光的枝頭搖曳,春花秋月,秋蟬的名叫,纏綿了人們心裏一季又一季的婉約,聽到在樹葉搖曳裏流走的年華,我的心深深感到一份生命失去的寂寞,傷感至極,真想就是這搖曳中的樹葉,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樣至少給人留下一份念想。

明明知道生命沒有如果,可是我還是想,跨入時空,牢牢牽住彼此的手,讓流年,在傾城的笑靨裏繁華。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然而,誰能留住時光前行的腳步?

於是,坐在這秋夜裏,我獨自在遙想、凝望、沉思、尋覓……

這是一份怎樣的心情?思緒萬千,在這靜謐的夜晚裏,卻分明找不到一塊屬於自己的空隙。我不想止步,只想藉着一份人間的燈光在秋夜的蟬鳴裏尋找。天上的星星,如同是孩子們的眼睛,在漆黑的夜幕裏眨着眼睛,他們在彼此交流着,掛在天邊的月兒,彎彎的如同是一隻彎彎的小舟,乘着兒時的夢在向着親情的團聚時光靠近,靠近!

望着星星裏的月兒,我的心漸漸的放鬆,流年在這月夜如同是靜謐的文字,一次次地度過我心靈的小橋,靠近我夢囈的邊緣!去聽一場夜色秋蟬的演奏。

在我生命的文字裏,月兒與星星交匯,彼此要在漆黑的夜幕裏相戀,永不走散,我的心註定要與這場秋夜的蟬鳴交匯相遇,於是,我不再徘徊。如同是月兒散落出淡淡的懷想,一整夜地在靜靜的聽着秋夜裏的蟬鳴,你聽,那多好的聲音,由遠及近,從近致遠,可惜只是從我們的睡眠裏走過而讓人感受不到那鳴唱的悲情,我想,有一天當真聽不到秋夜裏它們的鳴叫聲,秋天可能就真的從我們身邊走過了,它們用自己最後的悲鳴結束了自己在這個季節最後的生命,停止的心跳,多麼渴望再挽留住它們的聲音?

爲此,在漆黑的秋夜寫字,我更多的是在秋蟬的鳴叫聲裏尋找一份生命離去的眷戀與不捨,蟬鳴整夜不停,爲這秋涼的夜色增添許多懷想。

坐在屋子裏聽着窗外秋蟬的鳴叫聲,我的心再也不感到孤寂。因爲這蟬鳴給予了我一份生命的執著:不論今夜過去,明天會遇到什麼,這蟬鳴告訴我,那一定要好好的趕路!

一個人,一本書,一生路,我們都是這時間的過客,在這流年的記憶裏,不是時光刻把我們在這流動的光環裏,而是自己要記住這流動時光的風景。

春來秋去,每一次季節的來往,都會激起我們對生命的一份感想。月有陰晴圓缺,人間有悲歡離合,和這歲月的河流相比,那悲歡離合不只是大海上泛起的一層層水波嗎?想到生命的離殤,我猝然感受到這秋夜蟬鳴的悲涼,寫到這裏我的心再也快樂不起來。

靜靜的月夜,在時光的流動裏一次次地劃過我的心田,我想到落在草葉上的露水,那不是秋蟬的悲鳴嗎?生命,一筆一劃,簡潔明瞭,該多好?可是,在一次次面對離去的時候生命便多了一份負重與創傷,這樣生命就再也不像生下來的時候那麼單純與快樂,我們不盡會問,生命呀,你來的時候那麼快樂,離的時候總會沉甸甸的而放不下一切呢?

我想這就是人情吧?一個情字賦予了生命萬般的色彩,可一個“情”字,一個“欲”字便讓這簡單的生命多了寫不盡的情懷,爲此我們會常常談到七情六慾,今夜我仔細斟酌,好好的理解了這七情六慾的涵義:所爲的“七情”就是指喜、怒、哀、樂、愛、惡、欲,它們在人們生活的過程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而與之相伴產生的還有人們常說的“六慾”:即生、死、耳、目、口、鼻。我們看看這六慾,不就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爲萬物之生靈的人們,生存,生就怕死亡,生就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故而,在後來有人把這概括爲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你說,有了這些,我們能不煩惱嗎?

世界之大,宇宙之闊,我們的生命有的時候爲何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一塊淨土呢?今夜我再一次在秋蟬的鳴叫聲體味着一份生命的不捨。

今夜依窗聽蟬鳴,我似乎聽出的只是一份生命的紛擾,生命的靜謐!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2

立秋前兩天,天空陰霾,涼風習習,姨侄兒專程接我去大山裏度假,以期他親愛的姨媽我偶染病痛的身心能夠在青山綠水共爲鄰的優美環境裏得以休整、放鬆和歇息。

逆河而上,傍溪而行,步步登高,遠上寒山石徑斜,直往那白雲深處的人家去。一路迎接我的,除了清風陣陣,最熱烈的,竟然是,蟬鳴。

哪兒來的那麼多蟬啊!高歌不歇,聲嘶力不竭———知了知了知了知了啦!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不知遠古時代有沒有蟬,若有,遠古時代的蟬肯定沒有接受過孔老爹的教誨,所以才這樣無知地放肆了很多很多年。心下,很是爲這些小蟲慚愧:天,你等怎麼發聲不行,偏偏要———知了知了,真的知了?知了多少!

聆聽着,聯想着,就到了一個海拔挺高的半山腰,我姐姐,也是我姨侄兒的家,就在這皖贛交界處叫做中畈東衝的最裏廂。

姐姐正在忙着做我最愛吃的月亮粑。圓圓的白白的米粉皮包裹了精心炒制的餡,再用心地,一點點地捏,捏成半邊月的形狀,用煮過的竹葉一個個隔開,放進蒸籠裏,沸水蒸之。

坐在竈下,往鍋底下不斷添加乾柴,熊熊火光炙烤着我,竟不覺熱。望着竈上忙碌的姐姐,恍惚之間,彷彿回到童年,童年的我,就是這樣眼巴巴地望着竈上的母親,等着飯香菜熟……

直覺心頭一凜,眼眶發熱,溼溼的鹹鹹的液體就滾過腮邊到了嘴角。連忙抽身退出,裝作出門洗手。

門前十米處即是深潭,終年流淌着不息的山溪水,春夏時候,山溪水暴漲,流淌時發出雷鳴般的轟隆隆之聲。小時候我常常住在姐姐家,夜裏睡不着了就怪罪這流水,回家說給爹孃聽,抱怨爹和娘把姐姐嫁到那麼遠的大山裏。姐姐好可憐,白天辛苦做事,晚上還被門前流水吵得睡不安穩……

如今流水還是這麼吵。更吵的,是對過,深潭的那邊,密集的竹林裏似乎駐紮了千軍萬馬,那齊齊的一浪高過一浪的大合唱,是蟬鳴。

有風拂過,婀娜的翠竹便隨風搖擺。風勁時,翠竹彎下柔軟的腰肢,半天直不起來,可是那蟬,好像並不在意,合唱的旋律與頻率一點都不受影響。聰明的蟬,還真的知道些什麼哩,起碼它知道,大山是天然屏障,保護了它的日常生活不受任何干擾和影響,它儘可以安心、放心、舒心地放聲歌唱。

記得小時候捕蟬,躡手躡腳地,差不多真的身輕如燕了,可是沒等靠近大樹,那鬼精靈立刻禁了聲,任你傻站半天,它就是沉默不語。它不做聲,你就找不到它具體的方位,你氣不過,不耐煩了,揮動捕蟬的竹竿胡亂搗向樹枝。它“吱溜”一聲,飛了,臨走不忘灑一泡尿到你頭上臉上———哼,想逮我,有你好看的!

彼時,如果你正好仰着頭張着嘴的話,哈哈,你就自認倒黴吧———呸呸呸,你吐出來的全是惱怒和無奈。

姨侄兒搬過搖椅讓我坐在門前,我半躺半靠,一邊輕輕搖晃我自己,一邊專心聽那蟬鳴———覺得真的可以用“聲嘶力竭”這個詞來形容蟬的合唱。只是,聲嘶是聲嘶,力竭的程度好像還沒有到。我不懂,蟬這小蟲,它爲什麼要這樣賣力地唱?

真是賣力呀,一聲接一聲,不曾偷懶半分半秒鐘,仔細聽去,好像也有唱跑調的,但是很快,跑調的那隻立即調整了自己的聲調,嚴絲合縫地跟上去,繼續它們生生不息的吟唱。

搖着晃着,好像置身於童年的搖籃之中,睏倦兒襲來,不由自主閉上眼睛。清楚地記得,就在我思維即將短路的瞬間,我像一隻真正的“知了”,明白了流水和蟬鳴都不是噪聲,而是天籟了———有誰,會把搖籃曲和小夜曲劃歸爲噪聲之列呢?

我在流水轟鳴和竹林蟬鳴的鄉村合唱聲中沉沉睡去,廚間飄來濃郁的熟透的米粉粑的香氣,也沒有喚醒我的睡意。

夢裏,咬開一個滾燙的月亮粑,“吱溜”一聲,驚見一隻金黃色的蟬,從粑餡裏飛了出來,嚇我一大跳……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3

時間飛逝,歡樂時光總是如此短暫,告別童年,我進入了緊張的初三,心情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樣複雜,讓人摸不到頭腦。

放學了,我走進了爸爸的辦公室。臉上有的只是失落;書包裏有的只是一張張失意的試卷;而試卷上有的只是一片紅色,這一切的一切似乎把我打入了十八層地獄,令我恕難翻身。

晚飯過後,爸爸見我心情不好,便與我一同去公園散步。

天色漸暗,可那雲卻依舊那麼白,旋於空中,把月亮遮得若隱若現,更顯淒涼了。遠處得柏樹,一排排整齊地站立,像一對等候命令得士兵;像醜惡的老巫婆的掃帚;又像許多的魔鬼,睜大着眼睛,對我虎視眈眈。

忽然,柏樹叢中傳來了一陣怪異的聲音。我們懷疑而探,它像工廠裏刺耳的鋸木聲,像烈日炎炎下“魔鬼教練”的哨聲;又像不幸少女的哭訴聲,令人不覺有了寒酸之意。

聽爸爸說,這就是蟬的叫聲,他還說蟬的一生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四年,而鑽出地面後只能夠活五個星期左右。頓時,我肅然起敬,蟬的歡樂時光竟是如此短暫,可他的歌聲卻又是如此的響亮。

蟬依舊鳴唱,可給我的感受卻大有不同。“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有堪冷落清明節……”這是多少的悲傷與悽慘。

我想:人生短暫,歡樂時光是最重要的,我又何不把時間用於歡樂而不是一味的“以物喜,以己悲。”呢!

此時,月亮緩緩地鑽出了雲層,皎潔的月光使校園顯得亮了許多。這時柏樹卻又是如此的清幽、美麗;遠處的蟬聲卻又是如此的委婉、動聽;我的心情卻又是如此的快樂,這兒的一切都將美麗,最終構成了一幅秋夜聽蟬圖。

蟬聲美妙,動聽,在我心中時時奏響,彷彿是一首勸勉曲,催我上進;彷彿是一首爵士樂,令我捉住時間的腳步;彷彿是一首“嘻哈”令我忘記痛苦與悲切,留住的只是無限的欣喜……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4

門前種了幾株家百合花,花兒開的很豔。紅色的花兒捲成了花蕊向上的樣子,於是就有了身穿黑色衣裙的蝴蝶飛來叮在花蕊上。旁邊的黃瓜也妖精的長成一個小彎,很嫵媚的掛在滕上。讓側邊的辣椒小角角一下沒有了生機,更讓紫色的茄子們羞愧無語。倒是已有胎胞的穀苗們整整齊齊一田接一田地排過去的氣度,壓倒了這些小小的神氣。

青青的穀苗間的邊田坎上,還是那熟悉的幾隻鵝在度着慢步。雖然它們身上白襯衣已大不如從前靚麗,但那從容的步子宛如舊時的模樣。行走在綠色很濃的田間,那高傲的脖子依然靈活如初。在它們的前面遠處就是常年流着清水的小河,河邊總是那些依然雜亂沒有章法的河岸柳。其間裹着些不知道姓誰名誰的雜草,生長的不知天高地厚,還不內斂地張揚些紫色的花兒。

河中砂粒兒總和鵝卵石一爭高低一樣的擠在一起,好象等候誰來評判誰漂亮誰醜陋。河水纔不管它們這些無謂的對抗,輕輕漫過它們。雖然不想打擾了這些無所事事的遊戲,但卻可以洗淨它們身上沉澱下來的泥土,讓它們更加明瞭自身的優點和特別來。許是忘記那次洪水咆哮時同樣的命運,共同的磨難纔到一起時的過去了。如今在這風和日麗的風月中,又有幾個能平平靜靜生活呢?這樣的事哪兒不會發生啊。

有水就有了生靈,小河中的生靈很多,但永遠的主宰就是魚兒了罷。不管它們品種是否優劣或是有無霸氣的領導,但生活總是一種安寧中的快樂,永遠讓勤勞的人們羨慕。它們那種受到人類的誘殺,總是一種寬容來對待,無論是放在缸中當寵物觀賞,或是泥沙聚來時的暈天暗地的衝擊,它們都會努力安放自己生存之道,寵辱不驚。小小的身上卻有這般與衆不同的涵養胸懷,不得不讓人汗顏。所以纔會在大河小河中得以世世代代存在、繁衍並壯大。

夏季總是有很多的柔軟與生硬並存,張揚與低調同步。炎熱的日子裏,水流中的小魚對一根草一粒飄過的小花朵也會欣喜莫名。衆多的哥們一同上下追蹤,這兒纔是它們的世界。

過幾天就到秋天了,也許是這場景讓蟬兒興奮,也許是到了秋天,歌唱的時候少了,也許是對夏季期待太久了罷,蟬兒放開了喉嚨起勁地唱着。那一聲聲成單線的叫聲有些涼意罷,沒有動聽的婉轉,沒有了初夏時的嘹亮,只有完全放鬆的清爽,一陣快意恩仇勃然而起!

夏季最後的蟬鳴,是在表達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是想告訴我們些什麼內涵啊?總之,想叫就叫吧,真實地表達着一種自我,就是這個夏季最好的風景!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5

已是九月了,陽光與微微泛黃的樹葉那麼美,那麼令人感動。可是,爲什麼我仍時常夢見七月那一樹的蟬呢?爲什麼懷念那陪我走了兩個月的如詩如夢的蟬聲呢?

我一直愛蟬。看着它黑亮的身軀,我竟會覺得那是一首詩,是開在痛苦傷口上的一朵美麗的花。

我愛聽蟬鳴,因爲那是來自於地底經受過痛苦洗禮的天籟之音。我們只看到蟬透明晶亮的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有誰看到它在暗無天日的泥土中痛苦的蟄伏?我們只聽到它一夏的如金似玉的聲音,有誰看到它在地底的沉默?那麼孤獨、寂寞。

只有經歷痛苦,才能換得生命的成長。生命是蕾,必須綻放,必須在疼痛的坼裂中才能獻出芳香。

蟬聲,是生命的註釋,是盛夏歡愉的詠歎調,是響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的驕傲樂音!

有時候也會想起鳳凰,那種高貴驕傲的神鳥。它是浴火重生後纔有那金冠玉羽吧?痛苦不是負累,而是救贖,它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什麼是虛幻的過去,而又應怎樣面對未來。

生命是一次次痛苦的蛻變,生命的美酒永遠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遠來自擠壓下的“蔗莖”。

有時也會想起那一個個閃耀着光輝的名字,伴着千里的蟬鳴。蘇軾貶謫留下赤壁千古絕唱,杜甫經歷安史鉅變終成詩苑大家……我想,他們都像是一隻只黑亮的蟬,只有經歷過地底的千磨萬煉,纔能有那一夏如金似玉的歌聲。或者他們也是隻只綵鳳,浴火重生。

我不願自己的生命一片坦途,我知道步入這凡塵,便有自己的負累和使命。我願揹負十字架,願過骷髏地,願戴荊棘冠。我知道沒有痛苦就不會成長,我願揹負痛苦,在坼裂中享受生命的喜悅。願自己如蟬,痛苦中仍有信仰,遲些慢些,終能破繭,終能飛翔。也願在那蟬鳴中,有我如金如玉的歌唱……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6

2017年6月14日,一個前一天有雨,今天就晴好的日子。停車的位置恰好在高速路下方,隔離帶鬱鬱蔥蔥的楊樹,把高速路遮擋的嚴嚴實實,只聽見呼嘯而過的卡車的轟鳴,還有轎車飛馳而過的刷刷聲。

百無聊賴,刷刷微信,玩玩遊戲也是打發時間的消遣。

烈日當空,時間已近中午。放下手機,舉目四望,活動一下疲勞的眼睛,還有僵直頸椎腰椎。

突然,一聲稚嫩的蟬鳴響起。彷彿是試探,接着又是一聲。繼而,高一聲,低一聲的漸漸連貫,終於,像一個充滿動力的馬達一樣,興高采烈的高聲歌唱了!!

好久沒有聽到蟬鳴了!!

隨着社會高速發展,城區的擴大,鋼筋水泥建築肆意蔓延,很多小路不見了,很多村居落不見了,寬闊的水泥路,新栽的各種綠化草坪和景觀樹,把夏蟬賴以生存的環境,更改的面目全非。而我,不經意間發現自己已經脫離土地達十年之久了。

最開始的夏蟬,比正常的蟬體積要小三分之一,聲音也不是很洪亮。我們當地稱之爲”熱熱,大概的寓意爲這個生物出現,就是就進入熱天的標誌!

不久以後的蟬,就是正常大小了,就是大名鼎鼎的“知了”。等到秋天,秋蟬,也是跟現在開始的夏蟬差不多大,我們這裏稱之爲“伏涼”,大概的意思就是伏天即將結束,天氣轉涼了。

再說夏蟬,我們這裏的俗名叫“馬吉嘹”,它的幼蟲,我們稱之爲“吃馬牛”,因爲它從樹根的土地下面打洞鑽出來,然後慢慢的再爬上樹,褪去褐色半透明的幼殼,展翅高飛,就是伴隨我們一個夏天的最佳玩伴!

記得小時候,夏天放學早,玩到快傍黑的時候,就跟一羣夥伴跑到村北的一條俗稱“大菜園道”的土路上,兩邊兩排比我們腰部也不細的楊樹下,然後一個個圍着楊樹,撥開雜草,尋覓下面的小洞。拽一根草莖,剝掉葉子,然後用火柴桿粗的草莖試探小洞。如果下面是實的,就沒有;如果下面是空的,哇塞,立馬好幾個夥伴一起圍過來挖,用碎瓷碗片,用吃過冰棍捨不得扔的`竹籤,還有又涼又甜的雪糕吃剩下的棍,就跟醫院口腔科小一號的壓舌板一樣的木片,熱火朝天挖。

挖到了,在大家手中傳來傳去,驕傲的欣賞自己的戰果;挖不到,立馬四散去尋覓新的目標。

暮色漸深,深的都看快不見了,家裏飯菜應該都做好了,再不回家,老媽的嘮叨和老爸的巴掌都極具威脅性的時候,夥伴們才戀戀不捨的往回走,還鄭重的拉鉤,定了第二天不見不散的三世之約......

帶回家的“吃馬牛”當然不能讓大人們看見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藏寶地,角落裏或者牀底下,用瓶子或者盆子,把辛苦挖出來的“吃馬牛”扣上,靜等第二天早上醒來,一個滿身是泥的土黃色的醜八怪,變成一個黑亮的帶翅膀的王子或者公主!

這個公主或者王子,陪伴我們的時間很短,有時候會被拽掉翅膀,隨意丟棄;有時候被家裏養的貓咪偷吃掉,或者在上學路上邊走邊玩,玩膩了看見路邊跑着的狗兒或者貓咪,召喚過來,隨手拋去,看着它們大快朵頤,吃的不亦樂乎。

最愜意的時候是暑假。中午最熱的時候,吃過午飯,扛上涼蓆,抱着毛巾枕頭,到房頂上的樹蔭下寫暑假作業,打牌,還有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粘“馬吉嘹”。

我們石家莊地區的房頂,不像東北或者江南都是起脊的瓦房,而是平頂的結構,方便晾曬小麥或者玉米。這時候,躺在房頂的涼蓆上仰望,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樹蔭下涼風習習,還有就是知馬吉嘹,數十隻一起合奏,歡快嘹亮的《暑假進行曲》響徹雲霄,讓如今的我,無限懷念三十年前的美好!這裏有個搗亂環節,就是粘“馬吉嘹”。兩根竹竿綁在一起,然後去抓一把小麥,使勁在嘴巴里嚼,嚼到最後,澱粉都嚥下去了,只剩下黏黏的麪筋,好了,把麪筋粘在竹竿細頭上,雙手握住竹竿的粗頭,讓竹竿一點點一點點靠近“馬吉嘹”,這個動作的要點就是慢,穩,還有準確性,直到距離“馬吉嘹”只有幾公分的時候猛的一捅,馬吉嘹一聲絕望的長鳴,薄薄的蟬翼被面筋糊住,再也沒有了自由! 滴滴滴,喇叭聲響起來,“來了,”我答應一聲走向車的方向。馬達轟鳴,空調散發着涼意。可是這些,都不能替代那悅耳的蟬鳴,還有蟬鳴中,陣陣徐來忽涼忽熱的清風,夾雜着楊樹的味道,直入我的心底。而那逐漸遠去的蟬鳴,卻清澈的在我耳邊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更或許,會在我的夢裏延續,直到永遠......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7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餐風飲露、聲名遠播的蟬,鳴叫高亢而嘹亮,絕對是盛夏歌壇最具實力的選手。

酷暑難當,正是萬物瘋長的時節。無論是正午還是傍晚,堤岸村邊,綠柳碧桐的枝條上,小小的精靈,弓着身子賣力地歌唱。遠處近處,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這時的世界簡直成了音樂的海洋。田野裏,芝麻開花,大豆露角,玉米高高地揚起紅纓。蟬鳴不僅是爲莊稼吶喊助威,更是對豐收的熱情禮讚。歲月如歌,留在我記憶深處的蟬鳴,終生難忘。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八百多年前,大詞人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對於蟬鳴的描寫,意境親切,如影隨形。我的記憶屬於白天的中原,詞人的感受則是深夜的江南。我無意與詞人相提並論,只是想借此強調蟬鳴一如既往,歷史的回聲永久盪漾。蟬鳴是天籟之音。歌唱,原生態的歌唱,從來就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得央視著名主持趙忠祥曾寫過一篇《風雨蟬鳴故人情》,講述了自己在井岡山夜聽蟬鳴的情景。說井岡山的蟬鳴,有驚人之處,發出的聲音不同凡響。

一個聲音竟有兩個音部,前者低,嗡嗡然,頗像薩克斯管奏出的布魯斯曲調,暗啞哽咽;後者高,錚錚然,像鋼琴的強音,更像一支老竹管被敲擊的圓潤的梆梆聲,洪大而高亢。我想,各地的蟬鳴固然有細微的差別,但主要原因還是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就有所不同。

同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因反對武則天,身陷囹圄。在獄詠蟬,觸景生情,發出了“霜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感慨;李商隱糾纏於牛李黨爭,清貧孤高,流離輾轉,難免會有“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遺憾。同是聞蟬而鳴,各自鳴叫的,其實都是詩人自己的憤恨與不平。

蟬,自然界的一蟲;鳴,一種自然的發聲。法國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從生物學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一個科學的答案。蟬是天生的歌唱家,它幾乎是爲歌唱而生,在它翼後的空腔裏就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

蟬又非常喜歡唱歌,爲了歌唱,它仍不滿足,又在原本狹小的胸部安置了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正是因爲有了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能將它們壓緊到身體的最小角落裏。這種爲藝術而獻身的境界,真是令人感佩。

“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才換來一個月陽光下的歌唱”,這就是蟬的一生,也是一位科學家對蟬這種昆蟲讚美的由衷表達。想想自己,當年求學,爲問題得不到解答而發愁,卻怨“知了知了”叫個不停。

更有甚者,據早年的報道,南京某地高考期間,竟有家長聯名要求公安驅趕考場周圍的蟬的事情。我們是多麼幼稚和可笑。愛子心切,高考又是人生的重大轉折,爲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可以理解;但是,試想如果我們的孩子連這種考驗都難過關,那麼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險又該如何?我們這種舉動,對於蟬——一個幼小的精靈,是多麼幼稚和可笑!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如今,住進了高樓,林子沒了,山也遠了。悶熱的夏天,沒有了“吱吱——吱吱——” 的蟬的鳴叫,該是多麼的單調和寂寞啊!人聲嘈雜,車水馬龍,有時真讓人頭昏腦脹。我懷念,沙土地上炎炎烈日投射下的稀疏的柳影;我懷念,高高的枝頭迎着陽光傳來的陣陣蟬鳴。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8

盛夏六月,驕陽似火,正欲午休,突然一聲清脆的知了叫聲在窗外劃過,好熟悉的聲音,久違了!於是睡意頓消,拉開窗戶極力尋找,幾棵茂密的大樹在烈日下無精打采地低垂着枝頭,那小精靈早已不知去向,彷彿就爲撩撥起你那塵封的記憶,它卻幸災樂禍地消失了。

記憶中,兒時的夏天沒有空調,沒有風扇,蒲扇也是大人們的專利,平時插在背後褲腰裏,沒事拿出來呼扇一陣,孩子們一般是不用的,搖起來既費事又耽誤玩耍。不知何因,回憶起老人們搖着蒲扇的樣子,我的腦海裏卻總浮現出魯迅筆下孔乙己的影子。

那時的夏天似乎比現在炎熱,知了也格外多,天矇矇亮就被一聲緊似一聲的“知…了…”聲叫醒,那是剛剛脫殼的知了在振翅炫耀,就像上了發條的鬧鐘。在蟬鳴中孩子們早早就起牀了,去附近的小樹林或灌木叢總能有所收穫,捉幾個還躲在殼裏睡覺的懶懶的知了猴,順帶撿拾幾個留在樹上的知了殼,回家既享受了美味,攢多了殼還可以換錢買作業本。

最難耐的當屬夏天的中午了,烈日當頭,熱浪滾滾,勞累的人們懶洋洋地從田間地頭回來,吃過午飯,就扯張席子鋪在樹底下乘涼休息,孩子們則瘋跑着藏貓貓。偏偏這時候的知了最令人心煩了,開始還是一兩聲獨奏,慢慢地就是齊聲合唱,天越熱,它越撕心裂肺地叫,那“吱吱”的叫聲震耳欲聾,間或惡作劇似地向着納涼的人們撒泡尿,惹得大人們越發煩亂。聰明的孩子們很會找時機,那年月,生活困難,白麪很稀罕,這時候大人們倒很慷慨,回家抓幾把白麪,孩子們如獲至寶,用水和了,慢慢衝去澱粉,剩下的就是黏糊糊的麪筋了,找根長長的竹竿,在一頭纏一圈麪筋,看準樹枝上知了的位置,慢慢靠上去,輕輕一碰,知了的翅膀就黏住了,任它如何撲扇掙扎,也已成爲孩子們的囊中之物。大人們點上旱菸,席地而坐,或養神,或閒聊,看着嘰嘰喳喳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很是愜意和滿足。

夜晚是捉知了猴的好時機。嘶喊了一天的知了們終於偃旗息鼓,知了猴卻在劫難逃。吃過晚飯,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我們都叫“摸結溜龜”。帶着自制網兜,樹林裏,灌木叢中,到處是晃動的人影。那時手電筒也是奢侈品,大人們一般捨不得給孩子們用,全憑用手摸,我很羨慕夥伴們的膽量,我曾無數次鼓足勇氣也沒敢涉足那沒膝的草叢,常聽大人們講不小心會踩到蛇,我這輩子最懼怕的動物恐怕就是蛇了,提到蛇就會頭皮發炸,不過最終也沒聽說有誰踩到蛇。摸知了猴也是碰運氣,有時一棵樹密密麻麻的好多,孩子們便興奮地大聲呼叫夥伴們幫忙,有時整晚也摸不到幾個。據大人們講蟬何時破土與日子的單雙數有關,一般單日居多,我始終不明白毫無靈性的知了是如何知道哪天是雙數,哪天是單數的。那年月雖然生活艱苦,卻並沒像現在把知了猴作爲美味佳餚登上大雅之堂,甚至沒把它作爲主菜來吃,更沒有買賣之說。當然,摸的多了,大人們也會剁碎放點辣椒炒着吃,少了孩子們就放到蚊帳裏任由它脫殼而出,或放在火爐裏燒着吃。我就曾鑽到蚊帳裏觀察過知了猴出殼的全過程,從而理解了“金蟬脫殼”成語的含義,那濃濃的童趣至今記憶猶新。

古人對蟬鳴也很青睞,白居易曾賦詩《早蟬》:“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裏”。在他筆下,蟬鳴不是令人心煩的噪音,卻是表達思鄉惆悵之意的寄託。其實想想蟬的一生實屬不易,據說要在黑暗的地下蟄伏四五年,有的長達十年之久,要經過多次蛻變,才形成蟬蛹,成熟的蟬蛹於傍晚或深夜破土而出,用觸角牢牢抓住樹幹,脊背一旦發黑,蛻變就開始了,裂開一條縫,先鑽出頭部,再露出嫩嫩的軟軟的翅膀,受到露水滋潤的翅膀慢慢變硬,顏色變深,知了便尖叫一聲,開始了它的生命歷程。蟬的生命週期短的可憐,一般在二三十天,到了秋天,產完卵,便結束了它短暫的一生。難怪整個炎熱的夏天,它們不惜付出生命代價把高亢的聲音留給人間。不管人們喜歡也好,厭煩也罷,它都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我來過了,表現了,生命雖短暫,但無怨無悔。

如今,隨着城市化的發展,到處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似乎已沒有了知了的立足之地。即便在小小的縣城,也很難聽到那讓人煩卻忘不掉的蟬鳴了。作爲餐桌上的高檔菜餚,知了已成了養殖品。偶爾也能聽到幾聲蟬鳴,只是瞬間就被淹沒在小城的喧鬧中,週末夜晚也有去城外樹林照知了猴的,武器裝備先進了許多,卻也權當消遣,沒有了兒時黑燈瞎火摸的樂趣。想想那此起彼伏的蟬鳴,留下的已不再是煩躁,而是美好童年的記憶……

秋夜依窗聽蟬鳴散文 篇9

回想離開工作二十年的職場之後,對於某些議題與話題,彷佛倏地離得好遠好遠,每日起牀之際,不必再面臨那些惱人的壓力,也把無形的束縛與繩索解開,因而可以過着自己所希望的日子。

這樣平凡的生活型態,雖然在某些方面而言,好像失去了甚麼;可是在另外一方面,卻又不經意得到愉悅的回饋。所以恬淡的生活內容,越來越像似一個真正退休的人生。

提到退休的心情,最近我特別注意到蟬鳴的頻率減少許多,也許牠們從第一聲高亢鳴叫之後,已經把酷熱的夏季帶來人間,縱使其家族在整個夏天,總是盡職而拼命的高歌,然而還是抵不過時空更迭,所以終究還是得蟄伏一段日子之後,耐心等待下一個夏季。

我們不太想把生命與蟬兒相比擬,因爲人們並不全然瞭解牠們的心情,就好像小蟬也永遠不懂人類的心一樣;雖然在同一個時空裏,因緣際會相遇於某個定點,可是對於浩瀚宇宙與時光而言,那隻不過是極其微不足道的邂逅罷了。

所以我們都無法避免大自然的循環,就好像日出日落的規律,自從亙古以來未曾改變,假使硬要說出甚麼不一樣的地方,也許就只剩下時空過客的輪替,這種幾乎看不出來的微妙變化,或許只是一段的小插曲而已。

不過我們卻從退休生活中,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啓示,好比之前曾經很在乎的事情,此刻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對於生命的執着與堅持,經過工作經驗洗禮之後,好像也改變一些態度。

只是這樣的微妙變化,有時候並不一定有甚麼不同之處;假使人們不靜下心,進而客觀思索自己內心的話,或許我們還會繼續沉溺在某些泥沼之中。

我們不想把這樣的變化,以八股的心情認爲是增長智能之故,不過我們也很清楚,有些事情總是在某個時空點上,突然豁然開朗的露出曙光。

那些一閃而過的光亮,可能就是一種火花,即使只是一點點的火苗而已,也能夠燃起熊熊火舌,把心中一些不太健康的污垢與顧慮,透過高溫殺菌而通通清理乾淨。

雖然蟬鳴與蟄伏的週期不成對比,蟬兒家族那麼短暫的生命,卻能夠依然盡情的引吭高歌,就好像璀璨的煙火一樣,都是在剎那之間燃燒生命,然後讓美好的意象,長留在虛無飄緲的情境當中。

蟬兒蟄伏的規律週期,讓我想起最近幾年所舉辦的大學同學會,能夠和撥冗參加的同學相聚,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連旅居國外的同學們,都儘可能回國參加,其熱烈之情況,彷佛是吱吱喳喳說不停的夏蟬。

我們從同學會中,總是盡情暢談別後多年之狀況;然而最具有珍貴价值之處,可能就是從中找到當年自己的身影,那些身影總是從各種回憶中拼湊而成,不管是屬於哪裏一種酸甜苦辣的記憶,都是如影隨形的資產,除了在咀嚼之餘備感甜蜜之外,當然也早已融入生命的一部分了。

所以在炎炎夏日的夜晚,我喜歡與你分享這樣隨意的心情,因爲那是很棒的回憶與感覺,所以不需要關在空調環境裏,只要打開窗戶與心窗,就可以在鄉下的夜晚,享受一夜沁涼而極其舒坦的美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