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通用21篇)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梯田之美抒情散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通用21篇)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

層層梯田,如層層疊放在山中整齊的書本,詮釋着愚公精神的崇高和精衛填海的可貴;像一首首蕩氣迴腸的山歌,抒情着滄海桑田的變遷和春花秋月的故事。

梯田,是上天奉獻給農民的禮物,是農民書寫給大地的風流。

一望無際的梯田,從溝底漫延至山頭,從東山延伸到西山,層層疊疊,橫無際涯,像時光的枕頭,像歲月的年輪,深沉而內斂,有點高深莫測,有點曲高和寡。山風吹過梯田,舒展了每一根曾經疲憊的神經,草香漫過梯田,喚醒了每一絲猶存的渴望。春天走過是生機,夏天來到是蓬勃,秋天放歌收穫,冬天收藏故事。

荷鋤的農夫播種着明天的幻想,寬口的鋤頭逢合着土地的憂傷。興修梯田的日子,土地整理着紛亂的心事;春華秋實的季節,梯田兌現了莊嚴的承諾。曾經的冷漠與憂傷漸行漸遠,曾經的貧瘠與荒涼每況愈下,曾經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曾經叫荒山荒坡荒灘的“三荒地”變成了如今的金山銀山花果山。

一片片綿綿延延的梯田,宛如一張張五彩斑斕的五線譜,在千溝萬壑之中,勻稱地舒展在蒼茫的天地間,而辛勤勞作的農民則如點點音符躍動其上,把一種強烈的音樂感染,瀰漫在天地之間。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2

五六月間的元陽是火的季節,處處熱浪翻滾,“美麗家園”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這股熱風將我吹到了具有“世界奇觀”、“人間仙境”之稱的哈尼梯田核心區——箐口、大魚塘、普高老寨三個旅遊特色村寨。

哈尼梯田大舞臺——箐口

我雖然生活在元陽,但走進哈尼旅遊特色村寨箐口還是第一次。走在忽上忽下、時直時彎青石鋪成的街巷上,彷彿走進神話故事裏的一個遠古部落。森林荗密、草木旺盛、溪流清清、天空藍藍,漆木大門蘑菇房,靛染黑布竹杆晾。

門前劈材的哈尼漢子,屋內繡花的哈尼姑娘,陽臺紡線的老婦,街邊玩耍的孩童,呈現出一幅安靜祥和的遠古鄉村畫卷。要不是誰家音響突然唱起著名歌星譚晶深情優美的《長街宴》,真以爲穿越了呢!

踏上哈尼梯田

一級一級登天

拖來彩虹當桌

彩虹當桌擺成長街宴

裁剪藍色天幕

長席鋪上桌布

撒下彩雲朵朵

長街成花河

樂作作一作-----

在這個地方聽這首歌,感覺是如此親切,因爲箐口就是這首歌的孃家。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3

剛吃過午飯,朋友一家帶着我們驅車前往桂林龍脊平安梯田。路上經過了險要的盤山公路,天然的小瀑布、竹林和大片大片茂盛的樹林,一路上風景如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天已經漸黑。進入寨子時只感覺到整個寨子被大山包圍着。住宿選在寨子的最高處,可以一覽大山的風光。

第二天早上,起來吃完早餐,悠閒地往平安梯田的觀景臺出發。走在狹小的石階梯小路,兩邊是民房,還有一些店鋪,賣着當地的一些銀手飾,很精緻。繼續沿着彎曲的石階梯路行走,兩邊是住宿的客棧、酒吧等,雖然是大山深處,但還是有很多現代的東西。天氣炎熱,路上游人較多,人着走着,路邊又出現了賣果汁的攤檔,直接榨的新鮮果汁,很解渴。我們要了果汁邊喝邊往目標前進。我和朋友他們一路喝着果汁一路悠閒地聊着心事,正當我們感覺大汗淋漓想休息一會兒的時候,便看到了觀景臺這幾個字。一陣興奮,便不顧滿身的汗水,直接奔向觀景臺。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鑲嵌在半山腰上的梯田,極像一幅天然的藝術品。雕琢出有層次感、立體感,延伸到遠處的空間感,一層一層往向拓展,象徵着山裏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一層一層橫向的延伸,也突現了山裏人的平和古樸,每一層的梯田彎曲勻稱,都是極用心的雕琢,無不展示了山裏人的對藝術的樸實追求和理解。讓遊人陶醉在這猶如天然的藝術美中。遠處山巒起伏,薄霧籠罩,襯托着梯田的壯觀和遼闊的美,更顯現了龍脊梯田的大氣和包容。

在遊人的眼中,這就是一幅猶如大自然賜給我們的藝術品。讓遊人陶醉在“山深人不覺,猶在畫中游”的意境。如此之美,怎不叫人流連往返。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4

這是雲南雲陽美麗的梯田,象一棵樹,枝椏伸向遠方;像一片碩大的紅葉,葉脈清晰地鋪灑在山前的坡崖上。盡情展現不甘貧瘠的美麗……

我家鄉的梯田也許一樣美,卻因爲我沒有相機的緣故吧,不曾把她這樣的展示過。

可這一點沒有影響我對那片層層疊疊佈滿梯田的山巒的記憶和懷念。----那裏有我不一樣的童年……

記得梯田裏種的最多的是花生,據說是因爲花生有根瘤菌,因此無須農民把肥料背上陡峭的山坡,更因爲花生喜歡生長在不會發生水澇的地方。初秋,那層層翠綠的梯田,鑲嵌在形狀各異的石堰裏,那景象在你沒有苦惱的時候,真真是美不勝收的!

然而,我來這裏是帶着苦惱來的!理由簡單的只是因爲我的作業本用完了,買紙卻沒有從叔父那裏要到所需的四分錢!---是的,我小學時的作業本都是花四分錢買一張白紙,裁成32開尺寸用紙繩穿訂而成的。

我記起同學告訴我的一個祕密:梯田石堰裏有很多蠍子,抓來賣給鎮上藥鋪可以變成錢!

爲了這四分錢,我孤身來到這幽靜的梯田裏,----因爲掀開石堰的石頭會讓石堰受到損害,大人看見我會被罵的。況且是否真的可以抓到蠍子,自己心裏毫無把握。

兜裏揣着一個玻璃小瓶,順手摺根樹枝做成一雙筷子,掀開第二塊石頭我就捉到一隻張爪舞尾的傢伙!記得當時我心跳如鼓,是激動還是緊張至今也說不明白----但有一點很清楚:我,可以用自己的錢買作業本了!

很快小瓶就裝滿了,我直接從梯田裏快速朝鎮上奔過去-----天哪!我賣了兩角六分錢!後來我多次去到那裏,做着我第一份賺錢的‘工作’……叔父好久沒見我要錢,有天傍晚竟自己掏出五角錢,丟在我面前:‘省着用啊!’我一直對他保守着這個祕密,直到他老去……

唉!家鄉的梯田不僅美麗,而且象惠及鄉民的苦菜花,用別樣的方式,讓我一生記住那裏所給我特有的恩賜……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5

秋日高遠明淨的天空之下,靜靜依偎在黃土高原腹地的故鄉,羣山連綿,逶迤起伏,座座山樑,梯田層層,依山旁溝,經山不絕。綿延如帶的層層片片梯田裏,高梁火紅,糜谷金黃,蕎麥滴翠。故鄉的梯田,是人與自然抗爭的美輪美奐的傑作,是一曲生命向自然求自由的壯麗頌歌。

上蒼給故鄉的自然條件過於嚴酷,無窮無盡的黃土,連綿不絕的大山,十年九旱的氣候,千年百代的故鄉人,春天撒播希望的種子,盛夏烈日的山頭一朵黑雲升起,頃刻間電閃雷鳴,沖天涮地的暴雨將每座山洗劫一空,肥田沃土被攜裹而去,農人們收穫着飢餓和貧窮。

從建國之初到今日,家鄉的父老鄉親,在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裏,用最簡單的勞動工具和超人的頑強意志,戰天鬥地,改造山河,將一座座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黃土山鐫刻上了最爲旖旎壯觀的畫卷。

秋末冬初,顆粒歸倉,在瀟瀟風雨中,在嚴寒隆冬裏,家鄉的男女老少從溫馨的農家院落走出來,扛着鐵杴,挑着竹筐,推着木輪車、膠皮架子車,邁向寒風勁吹的山樑坡地,灰褐土黃的山樑,紅旗獵獵,人頭攢動,喊聲震天,亙古沉寂的山樑,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挑土的你追我趕,推土的爭先恐後,裝土的奮勇當先,一個小組與另一小組趕超比先……土堆山岡被削下去,溝壑大坑被填起來,在同一個等高線上,梯田的高埂砌起來了,光潔堅實,蜿蜿蜒蜒,綿延如飄帶,舒展如長河。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幾十年前在山嶺上揮汗如雨、幹勁沖天的大爺們早已作古,他們靜靜的化入在了黃土地,可他們的夢想從未泯滅,就像一束火炬,生生不息,越燃越旺。大爺們的兒子孫子,接過爺爺的鎬頭,傳承着老爺爺的堅定信念,一杴杴、一筐筐、一車車,造出了一塊又一塊平展展的梯田。

一座山從山峁到山腳,依次而下,另一座山又是如此,梯田依山賦形,大則如廣場,小則如火炕,一層層、一片片,遠遠望去,藍天如洗,白雲如絮,樑嶺起伏,梯田千層萬疊,如詩如畫,令人心潮起伏。

我也曾參加過梯田大會戰,上世紀七十年代,萬人會戰就在我們村後的大山樑上。朔風凜凜,凍土三尺,整座大山似乎凍成了一塊碩大的土塊,就在天寒地凍的隆冬,百日會戰熱火朝天地開始了。一座山上到處都是人,密密麻麻,你前我後,挖着、挑着、推着,說着、笑着、唱着,喊着號子,唱着歌曲,火熱的勞動場面將每個人感染,你不得不抖擻精神,你不得不加快步伐,你不得不用全部的力氣投入到緊張激烈的勞動中去。每個人的臉上汗水彷彿飄灑的雨水,飛濺在呼呼勁吹的寒風中。一天過去,一週過去,半月過去,雙手震裂,鮮血如注,寒風刺骨,疼痛鑽心,用破布在手上纏了一層又一層,繼續拿起鐵鎬,奮力挖掘。山樑上的梯田,浸透着家鄉父老鄉親的汗水和鮮血,甚至生命。就在那次大會戰中,有一位婦女被下落的凍土塊活活砸死,有好幾位參加會戰的人受了重傷。

今年九月,我和鎮長一同登上高高的大山樑,全鎮的山山嶺嶺盡收眼底。深秋的高原,秋高氣爽,天空湛藍,羣山逶迤,如浪如濤,山頭上林木蔥蘢,霧嵐繚繞。梯田次級而下,纏山繞樑,十分壯觀,條條梯田,成熟的糜子穀子,金光燦爛,高梁宛如一束束燃燒的火炬,一片爛漫。不遠的梯田裏,是一片連着一片的果園,黃澄澄的梨兒,紅彤彤的蘋果在耀眼的陽光下閃爍光芒。豐收的巨幅畫卷讓人心醉。步過一個山彎,五臺推土機機聲隆隆,穿梭往來,鎮長告訴我,連續幾年,全鎮機修梯田都超過了2500畝。過去,只靠人力,速度慢,下苦多,現在,羣衆自籌資金,實現梯田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家鄉,無論是在山下,還是站立山頭,耀入眼簾的是氣勢磅礴、壯觀無比的梯田,半個世紀,幾代人夢想將山坡陡地變成肥田沃土,眼前層層疊疊盤山繞樑的梯田,是家鄉父老五十多年汗水和心血鑄造的奇觀,面對家鄉的梯田,給人帶來靈魂的震撼和生命的啓迪。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6

淡淡的雲霧輕輕幽幽的從山澗飄落下來,繞過鷹嘴小村嬌柔的奔西而去,留下了一片薄薄的雲霧,裊裊炊煙在小村輕騰昇起,牽雲攜霧縈繞着鷹嘴的村落……

一束霞光溫柔的掃過小村的房子,把一縷微黃的光抹在牆上,明亮、清晰、溫馨。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把朗朗的歡笑撒落在晨曦雲霧裏……

遠處的梯田一片片一隴隴在霞光照射下甦醒了,由暗到明再顯亮,把梯田裏的淡淡的綠色用霞光裝扮得純綠透明;梯田裏的灌水像玻璃鏡面而反射在晨曦中……

登高遠眺,翩翩晨曦、層層薄霧、縷縷陽光、陣陣笑語、鋪滿鷹嘴村的角落……寧靜的山村在霞光下書寫了新的篇章、曲線柔情的梯田張開了胸懷又要設計新的畫卷……

美的霞光、美的雲霧、美的村落、美的歌聲、美的梯田……美撒在鷹嘴!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7

從元陽哈尼梯田採風回來數月之後,再次成爲我在遙遠之地的矚望時,它正經歷着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故此,這次矚望已不再是當初見到時的興奮與讚歎,歸來後以驚奇的口吻向朋友津津樂道於哈尼人在大地上用雙手描繪的這種生活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家園傑作,誇讚它那奇崛的稻田中水光鏡開,旖旎瀲灩,雲影徘徊;取而代之的是心懷的一種割捨不掉的掛念,因爲此時它正同西南地區各地一樣經受着乾旱侵襲。我擔心這歷經千年的大地傑作出現枯竭,這將是給哈尼人的無情打擊。

從各種渠道,我每天要極力捕捉關於這片土地的信息,將目光聚集到這片神奇的沃土上。直到經過多方打聽,得知這裏竟然出現奇蹟,沒有出現別處的那種旱情,依然滿坡綠水繞,農人身影忙,他們正歷數着農諺,合着時節下地躬耕。我的疑慮變成了安然,原有的那份對於這片土地的讚美越發增添了分量。

哈尼梯田展現於世本身就是個奇蹟。這奇蹟在於它是哈尼人的大膽暢想與躬身實幹在高原山坡上創造的藝術佳作。他們在山頂涵養的水源層層截流,又把山坡壘出無數田地。他們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個山坡就有成千上萬畝。稻田裏四時色彩搖曳多姿,一天內天光雲影徘徊,令哈尼人想不到的是,這原本是他們向腳下的土地要生計的設想,他們在收穫豐饒時,又獻給世人一幅幅鐫刻在大地上的藝術奇觀。記得它第一次進入我們的視線時,是在叫作壩達的梯田觀望,我們採風一行中的一個女記者大叫一聲,竟然哭出喜悅的淚來。她被這幅大地藝術驚呆了,連聲“啊啊”尖叫着。

我們就有了這樣的想象:若干年前,在山坡上是不能存住水源的,而搞種植無疑是一場生存與逃亡的艱難考驗。哈尼人的祖先眼看着一次次雨水從眼皮子底下溜走,他們開始在山嶺間用雙手浸着汗水、血水、淚水,硬是一鍬一鍬地築起了道道土坎。聽當地人說,這有着兩千年傳承的勞作一直到今天還在繼續,他們不僅僅是向山坡要糧,餵飽肚子,他們更要給子孫留下一份最爲寶貴的遺產。

哈尼人對於樹木有着令人吃驚的崇拜,他們知道那是他們家園的滋養,是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依靠。他們總喜歡遙望遠遠的觀音山,吟詠這樣的古歌:“有好樹就有好水,有好水就開得出好一塊梯田,有好田就養得出好兒孫。”爲了保護水源,哈尼人不單在溝壑兩旁種植樹木以涵水護土,更把森林尊爲神,平時人和牲畜不得進內。世代中,哈尼人還留下了一個不滅的習俗,如果新生兒誕生,父母便要在寨腳的樹林旁邊栽下三棵小樹並將胎盤埋在樹底。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在大旱之年我們才感到水存在的意義,感到它是那樣的不可或缺。然而,一些人總感覺水與自己還有些距離,殊不知,呵護並保存好水源,就在我們身邊。哈尼人給予世人的不僅是讚美與驚歎,而更應是自覺的行動。那樣,我們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份大自然的垂青。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8

近期我給自己計劃了兩場短期旅行,一場已經實現,一場還在計劃中。從前我是那種不喜歡計劃自己行程的一個人,總是突然萌生那麼一個出行念頭,下一刻便背上包出門了,到哪算哪,不會去想自己的下一站是哪裏,也不會去糾結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如今我仍舊是不喜歡計劃自己行程的一個人,不過跟從前不同的是,如今的我很少再獨自出行。而今的我不僅要對自己的旅行負責,也要對與我一道同行的小夥伴負責。所以這一次出行發揮了自己作爲一個領隊的職責,將行程給安排得妥當無比。

說不清自己爲什麼會在這一次出行前對身邊的同學發出邀請,或許是覺得同樣一個地方再次重遊時不想體驗之前一個人行走的寂寥。那種在空曠大山裏,在長長的鄉野路上只能聽到風聲與溪流聲,那種突然想感嘆些什麼時卻沒有同伴在旁傾聽的寂寥,一次就夠了。

至於爲什麼會想到故地重遊,則是因爲這是我多年前的一個遺憾。

總有那麼一些地方會讓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此次我所去的地方便是如此。

我曾在幾年前的春天去過這個寨子一次,當時正逢寨子裏的開耕節,也就是當地村民引山澗水入田的時期。當時我一個人坐在路邊看着水流從梯田頂緩緩流到梯田底,將一大片梯田灌得滿滿當當。看田間蓄的水映着天空的顏色,又藍又白,淨透無比。一塊田如此尚不稀奇,稀奇的是一整片山峯一樣高的田都是如此,階梯一樣,扭扭曲曲,壯觀無比。看得人直想感嘆:將來秋季收割時一定要再來一次。

今年我便再去了。

所幸,那處寨子,那處梯田從不會令人失望。

村民們盼着豐收,它便努力吸取着陽光和雨露,長出飽滿豐碩的穀粒;遊人盼着盛景,它便金燦一片,從腳下直蜿蜒上天際,陽光透過雲層一灑,梯田上便有了陰影,這邊亮得刺眼,那邊暗得喜人,層層相疊,震撼人心。

站在梯田頂端的遊人俯視着梯田腳下的遊人,站在梯田腳下的遊人仰望着站在梯田頂端的遊人,距離太遠,互相看不見真切面孔,只能依稀瞧見彼此衣裳的顏色,卻都知道對方的臉上一定滿是驚喜與享受的。

那尚在梯田中間行走的來自遠方的遊人,聞着稻草香,哼着不知從何處聽來的當地山歌,你一言她一語,對着歌,偶爾爲自己曲不成調而鬨笑,身邊的梯田聽見了,便少了些經年累月無人過問的寂寞。

同行的有一小夥伴在出發前一天還曾猶豫要不要取消行程,但當她到了寨子見了梯田之後,卻又不願離開了。

這一次的行程很愉快,預定的客棧老闆一家都特別地友好。最近幾天的天氣也特別好,陽光透過客棧牆壁以及陽臺上爬滿的百香果藤蔓灑進客棧裏,全木質的大廳裏沒有開燈也像開了燈一樣明亮。好友三兩個一同坐在雅緻的客棧陽臺上,曬着太陽觀着景,真是覺得這是莫大的享受。

遠方有村民焚燒稻草,白煙嫋嫋,西邊落日暈紅,映着晚歸的牛馬以及揹着揹簍的牽牛人……寨子裏的一切景象都顯得如此地悠然又祥和。

夜幕降臨了,白日裏蜷縮在屋頂曬了一天太陽的大懶貓伸了伸懶腰跳下了屋頂,自顧在梯田的田埂上蹦了半晌的小黃狗也循着來時的蹤跡回了家。外出跟梯田留影的遊人也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梯田。

沒了熱鬧的人聲,梯田裏忽然就安靜了下來,只餘了忽起的風聲,只餘了仍徘徊在梯田之巔捨不得離去的我。

梯田之上又是哪裏?是天堂吧,我想。

這麼靠近雲端的地方,這麼遙遠的地方,這麼神聖的地方,大概,是世世代代守護着這片寨子和梯田的神靈的居住地吧。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9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到我的第二故鄉----橫峯縣葛源石橋:看梯田新景,賞烏石頭美景,其遊客絡繹不絕;在泉湖塘垂釣,到月光洲盪舟,曠野策馬於楊家村,其遊人如織,據不完全統計,“五一”小長假三天來橫峯縣的遊客也多達8萬人次。

春天已接近尾聲,初夏接踵而至。我的第二故鄉---橫峯縣葛源鎮石橋村的山櫻落了一地,大片的紫雲英剛剛開始盛放。位於橫峯縣北部山區的葛源石橋,已有近幾百年的建村史,現有村民1300多人。石橋村莊四面環山,因地勢陡峭,常年溫度比橫峯縣的城區低不少,又因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就連一些葛源當地人尚不知道葛源石橋梯田有如此之美。葛源石橋的氣質古樸、乾淨、安詳。一條葛溪河將石橋分爲兩邊,橫跨溪上的拱橋和石板橋又將兩側的民居連接起來;房屋多是粉牆黛瓦,沿着溪水和山勢錯落有致地排列;有村民倚着屋子閒聊,土狗則懶洋洋地縮在主人腳邊;竈臺的窗戶裏傳出飯菜的香味,門口的竹筐裏擺着自家做的麻餈。

衆所周知,去年以來,橫峯縣依託豐富的“紅、綠、古”三色旅遊資源,圍繞“以紅推綠、以綠助紅”的旅遊發展總思路,圍繞“一核一線四區”戰略部署,大力建設“秀美鄉村、幸福家園”,集中發現了一批全縣各地的名木古樹、民宅古居,以及山水、梯田、巨石等奇觀,深入挖掘紅色經典、古色文化、綠色生態背後深厚的歷史文化,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加快餐飲、民宿和農家樂的建設,打造“紅色經典、綠色鄉村”旅遊品牌,千畝油菜花、千畝蓮花、萬畝葛根、萬畝果蔬等產業基地,成爲新的綠色景點。

爲我們所知,葛源石橋的鄉間綠道曲徑通幽,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人居環境優美整潔,村風民風文明和諧,這是人們對葛源石橋的第一印象。隨着橫峯縣委、縣政府打造“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建設步伐的加快,這座與上饒靈山相毗鄰,曾幾何時“養在深閨人未識”,宛如小家碧玉般的葛源石橋梯田,如今漸漸聲名遠揚,成爲廣大遊客市民自駕旅遊、踏青度假、尋味鄉愁的好去處!

你看!葛源石橋自然景觀神奇俊秀,紅色省會---葛源鎮的紅色文化歷史資源底蘊深厚,文化積澱厚重鮮明,千年梯田坐落於其中,美麗的前山瀑布猶如從天而降。然而,多年來,豐富的綠色旅遊資源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去年以來,橫峯縣葛源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打造“秀美鄉村、幸福家園”的號召,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充分挖掘特有的山、水文化,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如今,可以說,葛源石橋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樣本。讓人們看得見石橋梯田新景,品得了美麗的鄉愁!

橫峯縣“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不僅改善了石橋村的生活環境,還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大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脫貧致富。村民們既能成爲鄉村旅遊的經營者、管理者或是服務員,又能兼顧家裏的老人和農活,生活成本降低了、收入提高了,生活幸福指數提升了。截至目前,葛源石橋村已培育發展家庭農場14家,農家樂34家,民宿牀位150張。今年以來,1--5月份接待遊客60萬餘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億元。

是啊!我國的旅遊已進入全民化階段,人人既是主人、又是遊客,張開雙臂,擁抱大衆旅遊新時代吧!通過四季花海,老百姓都嚐到了甜頭,主動提出要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樂”的喜人景象。村民自願以低價將自己核心區梯田流轉集體種花,在過去的基礎上擴大種花面積和品種,不同地塊種上了不同的花種,做到四季有花,遊人往來頻頻。今年“五一”小長假,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帶旺了葛源石橋村的人氣,也帶來了財氣!葛源石橋村的壺口嶺農家的老闆娘張華英說起自家農家樂的經營情況,笑得合不攏嘴:“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時,我們農家樂推出了套餐招待遊客,效果很好,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服務質量。”張華英說,和往年的情況真的不一樣了,只要花開不敗,相信橫峯縣旅遊業發展會越來越好!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0

一望無際的綠野,藍天與青山的交融。一層一層的梯田,向上延伸到天空,好像連接天與地的梯子,又像是大地的皺紋。這就是桂林的龍脊梯田,一幅優美而奇麗的“山水畫”。

坐上纜車,我們到達了梯田的最高處。遠處的山被白雲纏繞着,就像一幅不小心被水印染過的山水畫,青山顯得隱隱約約的。從上往下俯視,層層的梯田雕琢着山的輪廓,整齊的民居點綴着美麗的大自然。有的梯田像千層蛋糕,有的梯田像螺絲,還有的梯田組合起來就是七星伴月。一片片梯田,綠色和黃色交錯着,讓人覺得那是一種新的顏色。這就是梯田之美,它像一行行優美的文字。

我們走在梯田中的石板路上。天空下起了濛濛的細雨,雨珠懸掛在禾苗的葉尖。滴答,滴答,小雨珠落在梯田中,它們在演奏着清新的田園協奏曲。過了一會,雨停了,太陽穿過雲層,射出金燦燦的光芒。白雲倒映在梯田的水中,這時候,層層梯田成了一面面鏡子,任由白雲在天空中梳裝打扮。潺潺的溪水從我腳邊流過,它是那麼幹淨,那麼明亮。它流向了一層又一層的梯田,哺育着梯田中的生命。呀,兩隻藍色的蜻蜓。它們在我的眼前飛過,落在了禾苗上。一會兒,它們又互相追趕着,在半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好像在跳着歡快的圓舞曲。蜻蜓飛走了,蝴蝶的表演又開始了。它落在了一朵野花上,好像在和這朵花比美。這一切讓我感覺到梯田之樂,它就是大自然組成的舞臺。

來到山腳,天色已經晚了。家家戶戶都冒出了縷縷炊煙,瀰漫在屋旁竹林的上方。我們走近了民居,聞到了陣陣竹子和米飯的清香。好客的主人招呼我們來到他們家,和他們一起共享晚餐。一盤黃燜雞,一盤青菜,一個竹筒飯,就這麼簡單,但是如此的美味。當我把雞塊和米飯同時放入口中,竹子的清香味立刻溢滿了我的全身。啊,這就是梯田之味,它就是濃濃的幸福味道。

美、樂、味結合起來是真正幸福的生活;人和田園的和諧共處,是真正的大自然。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1

早就聽說雲和的梯田是最著名最迷人的了。經過了一個小時在山路上的顛簸,終於來到了雲和梅園村,開始了我的雲和梯田之旅。

走下車,清新的空氣迎面朝我撲來,我被這些山中沁人心脾的空氣擁抱得似乎可以飄起來了,真是舒服,大山的味道果然美妙!獨自醞釀了一會兒,便帶着好心情,和帶隊的村裏人一起走進梯田。

眼下正是金秋時節,一層一層的田上金黃金黃的,幾個農民伯伯正在收稻子呢,我們繼續朝梯田走。這個梯田,顧名思義,就是像一層層樓梯一樣的田,一層“樓梯”的最裏邊有一條羊腸小道,我們順着小道走向山頂。兩旁全是一些枯草叢,朝上看也只能看到這些,這梯田還真的要居高臨下地觀賞才美呢。我才知道爲什麼梯田的照片不是從下往上拍的了。又在小路上走了許久,朝下一看,梯田的型有點出來了,黃綠色草叢的邊上有一點點顏色能看出來了,我一個勁地看着,村裏的人笑了,說着上面看下去會更好看,我急忙跟上大家的步伐,看着梯田一點一點迷人起來,色彩豐富起來……

啊,終於繞到山頂了!我蹲着休息了好一會兒,才惦記起觀梯田的事兒。我站起身,朝外望去,哇!田的每一層顏色都不一樣,一層是淡綠的,另一層又是黃綠色的,五彩斑斕,你絕對不會發現兩種相同顏色的梯田,還會出現獨一無二的弧形,梯田似乎在挑扭秧歌呢!我真的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頭頂是萬里無雲的藍天,身前是翠綠、淡綠的隱隱的高山,往下看,古色古香的土房子映入眼簾,再看就是綿亙蜿蜒,五彩斑斕,一層又一層的梯田,啊!真嚮往山村的美景啊!

晚上,在農村人家的小瓦房大吃特吃了許多土菜和兔豬肉,來到院子,望着漸漸消失在暮色中的梯田,又是戀戀不捨,又是期待下次還能來這兒,那麼現在呢,就再看看照片中那獨特的梯田吧。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2

“允山頂一抹縹色,穿林夏語云上刻。”漠黃堅山斷岩層層相綴,珠添滴翠如色片片暈染,間或幾點野花,松香接地走。

這裏是名滿天下的雲和梯田,千百年前,它是無人涉足的斷壁野林。

初初未啓蒙的人們,只將它當作一片怪域。彼時農耕社會,只信奉“鋤於息地沃於土”從來不知道何爲“丘陵與高丘,猶可探卿求”無人進入,無人攀登,只是畏懼一望,又繼續面朝黃土。

轉機在人類進入社會的公元619年。

先是冒險進山的第一個藥農,採到了彌足珍貴的草藥,再有遠道而來駐紮的軍隊,偶然發現深山中心的礦產,進山攀山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發現天然的沃土,改造梯田,種植水稻;人們發現藥草山珍,放牛養豬;人們發現它“四時之景,具不相同”的奇觀,便大興土木,巧修天工。

後人讚歎:“天地一絕。”

雲和梯田上的每一處痕跡,彷彿都在無聲訴說人類對它的每一次改造,承啓轉合,失明綠壑,只冷眼一瞥。

周國平曾說:“我們的民族,從不缺乏勇敢,這種勇敢,是文明不死的原因。”

盛唐時人,有醉心奢侈爛漫的,“宮宇八九,臨湖伴山,形狀玲瓏,夜有靡靡之音,日有琉璃彩照。”有拓經尋真的,“玄奘西行天竺,尋佛系佰仟卷而回。”有遠航求新的,“爲船十,爲工百,出海東南。”

太宗御筆欽點:“拓新。”

平地起高樓,沿山修壑丘,改造自然,才能主宇宙。

我環顧四周,向上仰望這雲和梯田,它靜美無聲,四下分散的遊客在山林環抱中如此渺小,如螻蟻,如寂寞的星星。可正是這樣弱小的人類用智慧、勇氣親力打造了這雲和梯田,成就了這千古美談。

“我漂流,在水天一色的銀河。”

我不知道當初在此第一個留下腳印的人姓甚名誰,又是何模樣;不知道唐初的農民如何選擇了在未知的自然中冒險;更不知道這種勇敢和智慧,它從何而來,又如何流淌。

但它一定會奔向我們。

“命運創造了人,人創造了歷史。”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3

人都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我們平時在學校學習,回家完成作業,可謂是做到了前半句——“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也是人生長達幾十年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所以,曾經的某年暑假,我就有幸一遊龍脊梯田。

我們是坐大巴上去的,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我們是順着一條環形的盤山公路上去的,雖然人都說山路崎嶇,一路會多有顛簸,但我們這一路卻也是還算平穩的,尤其是我還搶到了第一排的好位子,那簡直是最佳觀景區,向窗外望去,我們像是行走在天空與大山的交界處一般,那公路兩側隨意而生的花花草草,與天空中那些變幻無常的朵朵白雲相得益彰,遠勝於名家大師筆下的墨色山水畫。

就這樣,欣賞着路上的美景,不知不覺的很快就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由高向低望去,梯田的優美線條,一條條、一根根、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就更加彰顯了它那令人唏噓的線條美。從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頂,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闢了梯田。那梯田上種滿了農作物,放眼望去,滿滿一片的綠油油,像是一片碧綠的汪洋大海,不僅能納涼解暑,還令人心曠神怡。而那起伏的、高聳入雲的山,蜿蜒的一級一級登上藍天。梯田,像是連接着天與地之間的一條長長紐帶,吸收了天地之精華,日月之靈氣而生長成的。

下山時,我們是坐着滑竿下來的。而滑竿也算是當地必不可少的風土人情之一。我覺得幫我擡滑竿的是兩個叔叔,他們看上去有50歲左右的樣子。我這一路上山陰爲蓬,飛鳥爲伴,吃吃喝喝,走走停停,開心的不行。只是苦了那兩個叔叔,揮汗如雨,非常辛苦的把我擡下去。

梯田在我心裏是那種無法用語言、文字去描繪,也無法用相機去記錄的美。所以,嘗試着用眼睛與心靈感悟它的美好和樸素吧!那樣,你就會有一個截然不同的體會!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4

龍脊梯田位於廣西壯族自治縣境內的龍脊縣,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曆史,面積有70多平方公里。它的景色隨着四季的變化而變化,有着天下一絕的美稱。今天就讓我帶着大家來領略一下夏季的龍脊梯田。

經過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我們來到了梯田的山腳下,擡頭向上望,層層疊疊的梯田猶如一級級綠色的臺階,從山腳盤繞到山頂,佈滿整個山野;又猶如一位巨人矗立在我的眼前,身披綠色的絲綢,上面綴滿了一顆顆綠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我們沿着梯田中間用石板砌成的小路,慢慢地向山頂爬去。梯田由於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二三行秧苗,但又顯得錯落有致。梯田上都種滿了綠油油的水稻,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微風吹過,捲起道道綠波,並伴隨着一股夾着泥土與稻花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不禁神清氣爽,完全沉浸在這綠色的海洋中。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爬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金坑頂,從這裏向下俯視梯田,真應了那句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望着那有一千多米長的猶如一條條巨龍的梯田,其規模之宏偉,氣勢之磅薄,讓人不禁心生讚歎,爲建造梯田的人們的智慧點贊,爲在上面辛勤耕作的農民伯伯點贊。一塊塊梯田組成的梯田羣,連成了長長的曲線和波浪線,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猶如仙女披着的綵帶。遠處的梯田山,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巒疊嶂,高低錯落,被籠罩在藍天白之下,與山間炊煙裊裊的吊腳樓,款款而行的身背竹簍的瑤族姑娘,構成了天地間一副巨大的油畫。讓人陶醉在其中,流連忘返。

龍脊梯田的美,如詩如畫,不是我能用簡簡單單的語言能描述出來的。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親自前去感受一下龍脊梯田那集壯麗與秀美爲一體的獨立的神毅韻。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5

寒假期間,我們一家,來到美麗的桂林。去參觀龍脊梯田,體味廣西先民的智慧結晶。

我們買好票,搭上了上山的車。一上車,車子就疾速地出發了。從車窗往外看,左邊是數不清的綠色植物,緊緊紮根在山坡上的懸崖峭壁裏。綠油油的植物,像執着的孩子,緊緊抓住自己的一線生機,勇敢生長。這些綠油油的植物使我聯想到爬山虎,長長的爬山虎就似一個征服許多自然條件的能手,無論是在橋樑房屋,它們都能得心應手地“狠狠霸佔”大片面積,並在那些地方蜿蜒地生長。

我們在沿途欣賞美景後,不多久就在目的地下了車。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龍脊梯田,欣賞這美麗的景色。我走到一條涓涓細流前,彎下來仔細觀察。波光粼粼的細流,宛如一根根銀色的線,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着粼粼的波光。我輕輕跨過小溪,小心翼翼地穿過臺階,慢慢踩到梯田邊。梯田造型奇特,形狀多異。有的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有的是奇特的梯形,還有的是鵝卵石形的……這些梯田的排列有序,從上到下,梯田塊數會逐步上升。造型奇異的梯田,像一座宏大的金字塔,靜靜地立在肥沃的土地。我擡起頭,一個身穿襯衣的少年,左腳立在一塊石頭上,右腳立在地上,精神飽滿地昂首挺胸站着,雙眼眺望遠方,邊看美麗的風景,邊吟着自己剛剛創作的詩作,無比愜意。

梯田的左下方,有一座村落,村內有好幾個棕牆黑瓦的人家,午飯時間即將來臨,家家戶戶的煙囪冒着裊裊炊煙,縷縷的炊煙,如在田地裏辛勤勞作的人的老朋友,不停召喚他們趕緊回家與親人一起吃飯。我彷彿看到農人的妻子正在廚房煮飯,煮完飯後在閣樓上,高聲呼喚自己的丈夫回家吃飯的美麗畫面,一家三口一起在飯桌上吃着豐盛的飯菜,三個人互相給對方夾菜,擔心家人夠不到,就給他夾入碗裏,囑咐着“多吃點”……這是個多麼溫馨的場景!

龍脊梯田給我的印象,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山水畫,是濃濃的人情味。這個地方我會牢牢地記住它。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6

龍勝梯田與雲南元陽梯田、浙江麗水雲和梯田爲我國三大梯田。而我們捨近求遠,這次得機會來到了廣西東北的龍勝,觀賞這裏的梯田。

龍勝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羣,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龍勝梯田集壯麗與秀美爲一體,堪稱天下一絕。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梯田最高海拔880米,最低380米,垂直落差500米。它的'線條如行雲流水,瀟灑流暢;它的規模磅礴壯觀。

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裏,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螞拐(即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

梯田的景色隨季節的改變而變化,春疊銀帶,夏翻綠浪,秋壘金階,冬盤蒼龍——領略龍勝梯田魅力的最佳時機是農曆“芒種”及“中秋”兩個季節的前後。”

龍勝梯田開造始於元代,數百年來,歷盡滄桑。居住龍勝梯田在這裏的壯族、瑤族人民,祖祖輩輩,築埂開田,向高山要糧。從水流湍急的溪谷到雲霧繚繞的峯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凡是能開墾地方,都開鑿了梯田。經歷了幾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龍勝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壯麗景觀。由於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這些梯田大者不過一畝,小者僅能插下兩三行禾苗。

哈哈,這些簡介也來自百度詞條,如果博友想了解更多龍勝梯田相關知識,可以先欣賞下面的照片,待有機會再親臨現場去領略。

其實,在龍勝隨處可見梯田,還有幾處新開發的梯田,去龍勝溫泉的路上,我們發現這一路是好看的梯田,還有瑤民、侗民等少數民族特色的木質、古樸的房子!那梯田民房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其妙無窮!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7

桂林的山美水美,但人們說龍脊的梯田更美,於是我們全家來到了龍脊山腳下。

上山的路有臺階,有斜坡,還有的坑坑點點,要費好大勁才能走過。開始我很興奮,說說笑笑,蹦蹦跳跳,可走着走着,腳有點酸了。繼續走了一段路,一邊是山,一邊可見一些梯田,沒有想象的壯觀,每塊地有些窄小,我有點懷疑這美在那裏呢?同行的人卻都興致高昂,誇讚着依山形而造的人類智慧。又轉了一個彎,這裏的人變得異常多,視野突然放大,和山腳大不相同,有序,清爽,富有線條美,黃澄澄的田地讓我拍照連連,雖然腿像綁了兩個大沙袋,異常地沉重,但望望頂峯,爲了儘早看到山頂美麗的梯田風光,我又向下一個休息站前進。

到了休息站,我打算休息一下,這時,我聽到身邊的一對情侶在說話,女的說:“還有多遠?我走不動了!”男的拉着女的繼續往上走,說:“快了,5分鐘就可以到山頂了!”,女的答:“如果你騙我,我到山頂讓你做自由落體運動。”我“噗”地笑了出來,我很想知道結果,於是,不由加快了腳步,跟了上去。“一級,二級,三級……”我終於到了!我登上了最後一級臺階,那位說很快的男士安全了!我走到了欄杆邊,被這美麗的景象驚呆了!那梯田一覽無餘,各個山頭,每個都有一行一行的金黃色的梯田,中間座落着幾座房屋,一派鄉村風光。那梯田就像那富有層次的金黃波浪,風吹過,穀物搖動,是那麼整齊,好似在做操,站在這,凝視着這一片田地,讓人感覺站在金色大海的中心,巨大的浪潮向我涌來既美又壯觀,我打量着這金黃的海洋,她又像一條條金燦燦的絲綢,給山穿上了漂亮的衣裳,華美,歡快。我認爲開始的付出是值得的,頓時,我感到一身輕鬆。

坐纜車下了山,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龍脊梯田,腦海裏還回憶着那美麗的畫面。龍脊梯田,我還會再來的!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8

龍脊梯田是廣西一個著名的景點,它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就奔向了龍脊梯田。

一大早我們就坐車來到了龍脊梯田的山腳下,從山底下看看不出什麼梯田,只能看見一片片綠油油的,像臺階一樣的山坡,司機叔叔說走上山需要一個多小時,下山需要50多分鐘,我們可以坐纜車上去,或者下來,媽媽覺得爬上山太累了,所以我們決定先坐纜車上去,然後自己走下來。

於是我們就在山腳下的飯館吃了個飯,吃箇中午飯,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就去排隊坐纜車了,從纜車上看見的梯田的樣子跟從山腳下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了,在空中看到的梯田裏種滿了綠油油的水稻,滿眼望過去,到處都是梯田,連綿不絕,非常壯觀。

我們坐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的纜車都還沒有到達山頂,之前聽介紹說這條索道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又過了一會兒纔到達了山頂,山頂上人可多了,有賣吃的東西的,也有穿着租來的民族服飾拍照的,還有玩射箭遊戲的,當然啦,絕大部分人乾的相同的一件事就是拍照,好不容易來到了這裏,在這麼優美的環境裏,不拍照真是太可惜了。

媽媽也穿上了民族服飾,爸爸給她拍了好多照片,然後我們一家三口也拍了好多照片,拍完照後,我們買了一些當地的特產零食,吃完了以後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慢慢往山下走,一邊下山,一邊近距離的觀察梯田。這些梯田上都是農民自己種的水稻,山路還比較險,腳下一滑,就可能會摔倒,農民澆灌梯田的方法,就是把水管一直接到山頂最上面的梯田,然後就讓水一直往下流,這樣就可以把下游的梯田都灌溉了,好聰明的辦法。

因爲天氣好熱,經過艱難的跋涉,幾十分鐘後我們終於來到了山腳下,我們三個人走下來的時候全身都是汗,我的腿一直都在顫抖。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們第一次欣賞到了梯田,非常壯觀,非常美麗,真是不虛此行。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19

書本上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已放暑假,我們一家四口就來到了桂林,尋覓桂林山水的美。這次桂林之旅,我們北上游覽了雄偉壯觀的龍脊梯田,南下觀賞了著名的灕江山水,還有還在著有“小灕江”之稱的遇龍河漂流……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龍脊的梯田了。這是我在書上不曾看見過的風景。

到桂林的第二天,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登上了前往龍脊的大巴。大約兩小時後,我們進入了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山路的一旁是泉水奔騰的山谷,一邊則是懸崖。山谷的另一邊,能時而看見大大小小的瀑布,他們匯到泉水中,有時緩、有時急,發出清脆歡快的嘩嘩聲,一小時後,我們便來到了平安大寨。一下車,就有幾位穿戴着民族服飾的長髮村老奶奶,熱情的邀請我們去他家吃飯,我們跟隨着一位大叔去他家裏享用了當地特有的竹筒飯,竹筒飯的香味,至今仍讓我垂涎三尺。用完中飯,我便一把搶過媽媽的拖鞋,快速跑進旁邊的小溪中,盡情的嬉戲玩耍。這裏的水清澈見底,青的是似乎看不見一點雜質,水底鋪滿了各色的鵝卵石。一下水,溪水的清涼,浸潤到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直沁肺腑。玩好了,吃飽了,我們便向山頂進發。沿着石階拾級而上,眼前便逐漸開闊起來。一小時後,登上二號觀景臺,望下望,龍集的大半景色收入眼底。據當地人介紹,我們來的正是時候,現在是插秧灌水期,梯田裏已蓄滿了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微風一吹,呈現出波光粼粼的效果,煞是好看。碧綠的梯田和零零落落的寨子,繪成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如果畫家來到這裏,一定會創作出優美的畫卷。

一號觀景臺則是龍脊梯田的精髓所在,這裏讓我有了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覺。我被這雄偉的景觀所深深吸引了,短短一個下午,我竟在美景中征服了五個山頭,躺在酒店牀上,回憶這一天時,我領略到了不一樣的桂林山水。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20

“快起牀去看日出啦!”在媽媽的催促聲中,我極不情願從吊腳樓的小牀上起來……

我們是下午到達梯田的,接待我們的是一位婆婆,約莫五六十歲吧。她皮膚黝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眸中透出些許慈愛,沒有因滄桑歲月失去太多神采,嘴中一口白牙,眼角趴着魚尾紋,頭上是青緞做的帽子,噢,不,是如青緞般盤起的頭髮,身上穿着自己親手編織的瑤族服裝,手上青筋突起,無聲地講述着她的一生的艱辛。

她將我們帶到她家名爲“龍脊別院”的民宿中安頓下來,並囑咐我們第二天早上別忘了看日出。於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我們連早飯都沒吃,快步走向觀景樓。這時有人大叫着:“太陽出來嘍!”我們都向後方望去,天邊出現了一縷霞光,我們加快速度向觀景樓走去。

到了觀景樓上,遠處的天空中出現了一條金帶子,人們靜靜的等待着,只聽的見呼吸聲,突然,天空中的光變強了,太陽從遠處高高的山頂探出小腦袋,東瞅瞅,西看看,以肉眼能見度迅速的擴大,一剎那萬物都披上了一層水紅色的薄紗,天邊的雲朵似一條條金色的龍,在太陽周圍盤旋,彷彿西方佛祖現身,萬道霞光從佛祖的手中射出,射入人們的心田。霧起來了,像一條白緞子,梯田的身影模糊起來了;霧更大了,不知是誰打翻了濃牛奶,山不見了,梯田不見了,房子已經影影綽綽看不清了;霧大的像一位姑娘,召集雲朵將太陽遮住,而自己卻跟太陽跳華爾茲哩!眨眼間光不見了,山也黯淡了,人也黯淡了,雲也黯淡了……但不久後,華爾茲的旋律愈來愈快,人們的心也愈來愈緊,終於太陽衝破重圍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時梯田的真面目也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彷彿巨人的臺階,一臺臺,一層層的鋪在山上,在這“臺階”上,種滿了翠綠令人生愛的水稻,幾個農民在這田間除雜草,太陽的光將水面照射的波光粼粼,看到這一片片的梯田,心中十分震撼,彷彿看見了一山的糧食和農民喜悅的笑臉……

龍脊梯田和美麗的日出似一壺米酒,讓我沉醉。

梯田之美抒情散文 篇21

我的家鄉位於雲南省西南方,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元陽(意思就是第一個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我的家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地貌,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在這裏聚居,其中就數哈尼族最多,而且勤勞樸實,由於我們這兒幾乎沒有一處平川,所以我們的祖先就因勢利導,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開墾出了一丘丘的水田。經過千百年的人工“雕鑿”,宛如一條條嬌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如今已形成了成片成片美麗神奇、氣勢壯觀的風景畫面,那就是元陽梯田。

元陽的梯田在於它的古樸,在於它的自然,更在於它山、水、村、人、田的相輔相成,簡單和諧,還有它的美麗和神奇。

每當清晨,當沉睡了一夜的梯田在靜悄悄的大地上醒來,茫茫雲海在梯田上空飄動,時隱時現的村莊——磨菇房,炊煙裊裊升起,晨霧猶如濛濛細雨,就像一張美麗無比的照片,這就形成了梯田雲海。

太陽升起的時候,天邊出現了一道道奪目的金光,給雲海鑲嵌了一道耀眼的金邊,在梯田的襯拖下,更是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

夜晚,月色給梯田披上了一件既美麗又帶着銀色的大衣。它雖然沒有清晨那麼美麗;也沒有太陽初升時的壯觀。但是它卻有着濃厚的鄉土氣息。

梯田旁邊的小溪叮呤呤地唱着歌遠去,彷彿在爲梯田唱讚美之歌。聲音是那麼動聽;那麼美妙

每逢秋收過後,收割完莊稼的梯田經過梯田人民的翻整,再注滿田水,一片片閃着銀光的梯田吸引了衆多的中外遊客,在神奇驚歎之後,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它的美麗,一張張梯田照片都有一張張的神奇美麗,被譽爲天下僅有的神奇美景,從而就有了元陽梯田甲天下的美稱。

我愛元陽的梯田,因爲這裏有我許多難忘的童年回憶。是讓我真正擁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氣息的地方。

但是我更愛生活在元陽勤勞的哈尼族人民。就是有了他(她)們勤勞的雙手,纔有了今天這樣美麗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