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熊家的兒子(1)

熊家的兒子(1)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熊家的兒子(1)
小時候住在臺北和平東路北師附小附近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巷裏。那年頭,臺北還沒有高樓大廈,因爲怕地震,所以民居以平房爲主。
  當年住在兩個相連的大院子中,院子裏建了好幾座獨立的房子。房東是位慈祥和藹的太太,自己住在院中獨一無二的樓房上,像母雞般拱衛着樓下的房客。誰要交不出房租,準可以又拖又欠,賴個不亦樂乎。房東太太的算盤只會打出,不會打進,一片善心,反而弄得自己時時手頭拮据。
  院子裏有很多孩子,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都聚在院子中講故事、數星星。每逢暑假,大人小孩都出來納涼,這家搬出大西瓜,那家端上綠豆湯,大家圍坐共享,好不熱鬧。
  有一年,側院搬來新鄰居,姓熊。熊家有個兒子,年紀較長,臉圓圓,頭大大,不愛讀書。那年聯考考不上中學,只進了夜校。
  熊家的兒子沉默寡言,數學不好,聽說只熱衷於寫小說,而且還想寫武俠小說。
  熊爸爸與熊媽媽時常吵嘴,有時候還拿兒子出氣。院子裏的鄰居心目中認爲功課差的就是壞孩子。沒有誰喜歡跟熊家的兒子玩。
  這熊家的兒子,長大了就是古龍。
  從達利想起達利的書,震撼力很強,經久耐看,但是,並不令人喜愛得想據爲己有。
  喜歡的反而是達利設計的珠寶。
  那一年,有幸在巴黎參觀達利的回顧展,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許許多多達利設計的精品。
  珠寶一到達利的手中,不再是冰冷冷的金屬或礦石,全都活了,像賦予了生命似的在眼前展現。
  記憶中有一張極具誘惑力的櫻脣,用紅寶石鑲嵌而成,脣中露出貝齒,細看是顆顆光潤的珍珠。還有一棵華彩奪目的金樹,樹上掛滿了各色寶石,像是童話王國的產物。
  達利的設計,使人明白珠寶的妙用。
  珠寶並不是用來掛在頸上或套在手上以炫耀財富的。稀世的奇珍,配上巧匠的心思,方能相得益彰,充分發揮美的極致。
  大紅衣服配上翡翠項鍊,彩藍長袍佩上紅寶胸針,首飾再醒目、再貴重,也不濟事,徒然顯得飾主庸俗不堪而已。
  穿金戴銀,必須注意美感的效果,否則,與身上貼滿鈔票無異。
  多一隻碟子從朋友口中,聽到一則軼事:電子學教授陳之藩當年自美國來香港中文大學履新,臨行之前,與夫人在家中整理行裝。陳教授夫婦有一套精美的茶具,收拾裝箱時,一不小心,打破了一隻茶杯。
  一般人的反應,一定是感到十分心疼,好端端的成套茶具,打破一隻杯,如何去配?誰知陳教授的反應卻不然,他莞爾一笑,坦然說道:“真不錯,又多了一隻碟

子!”凡事從好處想,這種能耐,在現實生活中,確能使人受益無窮。
  陳之藩教授不但是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位了不起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集,如《旅美小簡》、《在春風裏》、《劍河倒影》等,清新雋永,當年曾使我折服不已。如今回想起來,令我驚歎的,不僅僅是他那優美的文筆,而是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睿智與巧思。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是一句老話,老得幾乎令人不想再重複,可是生命的旅程,行行復行行,在漫長的旅途上,的確會遇上一重又一重的挫折。
  每當失意時,總覺得別人爲什麼比自己幸運?別人生意興隆,仕途平坦,財源廣進,名成利就,自己爲什麼如老牛破車,踽踽獨行在暮色四合的郊野上?果真如此嗎?杯中只有一半水,有人喜滋滋地說:“好呀!還有半杯。”有人愁眉苦臉:“哎呀!只剩下半杯了。”分別就在這裏。
  不寫回憶錄記得有一次,看羅大岡寫的《羅曼.羅蘭小傳》,書中提到在一大堆羅蘭的手跡中,發現了一張小字條。
  這字條是他十四五歲時寫的,答應媽媽要好好用功,努力去投考法國最負盛名的理工學院……看了這段記載,就感到人生實在有趣。一個孩子寫的便條,後來都成了墨寶。
  哪家孩子沒寫過這樣的條子?人真得出名才行呢!成了名家之後,當年的垃圾都成了寶。後人會千方百計從雞毛蒜皮的小事中去發掘資料,以便撰文立傳,或寫研究報告。
  可是立傳對象當年的感情生活或內心世界,又有多少人可窺透?人心是個無底的洞,探之不盡,人往往連自己都不瞭解,更何況去了解別人?這世上有多少傳記是真實無欺的?實在很難說。
  歷史是透過長距望遠鏡觀察所得的內容,孰真孰假,難以確定。
  傳記是運用顯微鏡放大的圖像,難保沒有誇張渲染的成份。
  除非是傳記家貼身追隨立傳的對象,爲他記下詳細的起居注,就像“約翰遜博士”的傳記一般。即便如此,也不見得一定準確無誤。
  人生處處都有“羅生門”,各人眼中看到的事物,必然會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偏差。
  所以有些名人既不讓人立傳,也不願意寫什麼回憶錄!書與人有朋友在情場上轟轟烈烈地馳騁了一陣,終於累了,最後,收拾情心,悄悄退回書齋之中,終日與書本爲伍。再聽不到他唉聲嘆氣,只覺他心情平和,彷彿一切都豁然開朗,天地廣闊了許多。
  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完全寄託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原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對方喜則自己心花怒放,對方怒則自己心驚膽顫,對方的一笑一顰,完全控制着自己的情緒起落,這又何苦呢?面對書本,則完全沒有這種麻煩。
  擇書比擇友簡單得多,不擅辭令、厭惡應酬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於書林之中,遊目四顧,俯拾皆友。
  看書,可以博覽,可以細嚼,沒有人會怪你喜新厭舊,也沒有人要求你從一而終。你大可以從一本換到另一本,喜愛的書,不妨一讀再讀;不耐看的書,又可隨手拋下,誰也不會因此而傷心失望。人際關係錯綜複雜,那“書際關係”呢?只要花點時間去了解,再高深的學問也弄得明白。
  手持一書,吟哦於四壁之中,神遊於四海之外,既可以與老莊談心,又可以跟柏拉圖對話。心情煩悶時,濟慈、雪萊在你耳畔喁喁細語,巴爾扎克爲你搬演《人間喜劇》,還有李白、杜甫、王爾德、莎士比亞……一大堆才華橫溢的朋友等着你呼喚前來。
  找不到朋友時,爲什麼不翻翻書?

小時候住在臺北和平東路北師附小附近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巷裏。那年頭,臺北還沒有高樓大廈,因爲怕地震,所以民居以平房爲主。
  當年住在兩個相連的大院子中,院子裏建了好幾座獨立的房子。房東是位慈祥和藹的太太,自己住在院中獨一無二的樓房上,像母雞般拱衛着樓下的房客。誰要交不出房租,準可以又拖又欠,賴個不亦樂乎。房東太太的算盤只會打出,不會打進,一片善心,反而弄得自己時時手頭拮据。
  院子裏有很多孩子,白天各忙各的,到了晚上,都聚在院子中講故事、數星星。每逢暑假,大人小孩都出來納涼,這家搬出大西瓜,那家端上綠豆湯,大家圍坐共享,好不熱鬧。
  有一年,側院搬來新鄰居,姓熊。熊家有個兒子,年紀較長,臉圓圓,頭大大,不愛讀書。那年聯考考不上中學,只進了夜校。
  熊家的兒子沉默寡言,數學不好,聽說只熱衷於寫小說,而且還想寫武俠小說。
  熊爸爸與熊媽媽時常吵嘴,有時候還拿兒子出氣。院子裏的鄰居心目中認爲功課差的就是壞孩子。沒有誰喜歡跟熊家的兒子玩。
  這熊家的兒子,長大了就是古龍。
  從達利想起達利的書,震撼力很強,經久耐看,但是,並不令人喜愛得想據爲己有。
  喜歡的反而是達利設計的珠寶。
  那一年,有幸在巴黎參觀達利的回顧展,意外的是竟然看到了許許多多達利設計的精品。
  珠寶一到達利的手中,不再是冰冷冷的金屬或礦石,全都活了,像賦予了生命似的在眼前展現。
  記憶中有一張極具誘惑力的櫻脣,用紅寶石鑲嵌而成,脣中露出貝齒,細看是顆顆光潤的珍珠。還有一棵華彩奪目的金樹,樹上掛滿了各色寶石,像是童話王國的產物。
  達利的設計,使人明白珠寶的妙用。
  珠寶並不是用來掛在頸上或套在手上以炫耀財富的。稀世的奇珍,配上巧匠的心思,方能相得益彰,充分發揮美的極致。
  大紅衣服配上翡翠項鍊,彩藍長袍佩上紅寶胸針,首飾再醒目、再貴重,也不濟事,徒然顯得飾主庸俗不堪而已。
  穿金戴銀,必須注意美感的效果,否則,與身上貼滿鈔票無異。
  多一隻碟子從朋友口中,聽到一則軼事:電子學教授陳之藩當年自美國來香港中文大學履新,臨行之前,與夫人在家中整理行裝。陳教授夫婦有一套精美的茶具,收拾裝箱時,一不小心,打破了一隻茶杯。
  一般人的反應,一定是感到十分心疼,好端端的成套茶具,打破一隻杯,如何去配?誰知陳教授的反應卻不然,他莞爾一笑,坦然說道:“真不錯,又多了一隻碟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