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登慕田峪長城感念散文

登慕田峪長城感念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羊年寒食節,我終於來到了舉世聞名的慕田峪。

登慕田峪長城感念散文

站在山腳下,舉目四望,山野輕霾縈繞,不見鳥蹤水痕,落葉樹木還未披上綠裝。除了極少的青松,未見其它常綠樹木。散落在山坡上的花,也是白色重、紅色輕,遠遠看去,如一片片的積雪。這景色,在我這看慣了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皖南人眼裏,不免顯得有些蕭條。吸引我的只有面前這條蜿蜒而上的望不到盡頭的石階,和上上下下的各種膚色的人羣。我急忙加入攀登的行列,向着那雲深不知處的長城,奮勇前進。

就在一層層疲勞的浪潮快要蓋過興奮的波濤的時候,前面突然傳來驚喜的歡呼聲:“我到長城了!”我藉助左邊仿木的欄杆,緊攀數十層,一堵磚石壘起的古城牆巍然聳立在眼前。

長城的雄姿一掃攀登的勞累。我拜覽了由三座空心敵樓構成,通連並矗的.正關臺。此臺兩側樓較小,中間樓較大,三座敵樓之上有三座望亭,關門不設正中,而是在關臺東側,進出關臺也是兩側敵樓設門,設計獨特,爲萬里長城所罕見。

我登臨了三面有長城的大角樓。此樓向西與八達嶺相連,向東與古北口相連,向南爲內支城。因爲從長城任何一個角度看,都似一個城角,故名大角樓。此處爲慕田峪長城東部的制高點,視野開闊,長城內外盡收眼底,向西警戒慕田峪關,向東警戒亓連關,是進退的必經之路。

我驚歎鷹飛倒仰的箭扣的奇特和險峻。這段長城牆體全部建在岩石裸露的懸崖峭壁上,坡度大都在50度左右,其中有一節接近90度,幾近垂直,臺階僅有幾尺寬。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據說,到過箭扣的人大都用“鷹飛倒仰”來比喻這段長城的險要。久而久之“鷹飛倒仰”一詞便成了箭扣長城的別稱。

長城那綿延起伏的曲折險峻,猶如巨龍盤旋,好一幅波瀾壯闊的立體圖畫。

慕田峪5400米“危嶺雄關”,僅爲萬里長城的一小段。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經兩千多年,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後來的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最先興師動衆的是秦始皇,他使用了佔當時全國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近百萬勞動力,將以前各國邊境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展和修繕,第一次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餘華里的長城。那時候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艱難的程度令人難以想象。

想到此,眼前這逶迤雄壯的巨龍,彷彿一下子變成了一條巨蛇,吞噬着孟姜女們的悲歡離合,鞭打着這個傷痕累累的部落。

回顧中國的歷史,封建王朝並沒有因爲長城而抵禦住遊牧民族或倭寇的入侵,反而讓統治者變得思想保守和不思進取,讓無辜生靈塗炭,拋屍荒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而改革開放以來,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促進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的發展,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這充分說明,真正能夠抵禦國際風雲變幻的“長城”,是人民的凝聚力,是國家富強的實力。

在走出長城準備下山的時候,見好多人圍着一塊石碑,其中竟然約有近半數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出於好奇,我也湊了過去,石碑中間刻有這樣一段文字:“中國的長城過去是用來防禦外族侵擾的設施,現在她是團結各國人民的紐帶,願中國的長城繼續是世界各國人民團結的象徵。”

這時候霧霾散了,天空露出了笑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沒有因爲膚色種族的不同而覺得不適,氣氛好象更加活躍了,大多數人都在歡快的拍照,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其樂融融。

再見了,長城!我還會來的,我要鼓動更多忙碌的朋友們來。長城是勞動人民用血汗和生命換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力量。多登長城,不僅能夠鍛鍊身體和毅力,更能讓人感受到伸手即是藍天、低頭即是大地的豪邁,做個頂天立地的好漢,生命之後的一切考驗,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