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資料【最詳細】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資料【最詳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九一八事變,又 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柳條湖事變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日本軍隊以中國軍隊炸燬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爲藉口而佔領瀋陽。事變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矛盾激化,而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國會和內閣總理 大臣權力下降,導致日本全面侵華。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9月1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爲國恥日。

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資料【最詳細】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燬,稱是中國軍隊破壞鐵 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東 北地方當局和國民政府對日本的進攻採取不抵抗政策。據說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此即所謂“銑電”,但這封電報的真實性至今無法證實,張學良晚年否認有此電。)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兩萬人,中國東北軍駐在東北的有 16.5萬人,在關內還有近十萬人。東北軍部隊多次接受張學良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自發英勇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

9月19日上午8時,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瀋陽全城佔領。東北軍撤向錦州。此後,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繼續執行張學良的不抵抗主義,使日軍得以迅速佔領遼寧、吉林、黑龍江3省。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它企圖把中國變爲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嚴重步驟。此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頂峯,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動。

  中東路事件

1929年底,張學良的東北軍爲了從蘇聯手中收回位於中國東北的中東鐵路與蘇聯紅軍爆發武裝衝突,即中東路事件。東北軍大敗。事後,中蘇關係徹底斷絕。這一事件產生重要的影響。

1,東北軍的慘敗暴露了他的虛弱,使得日軍對東北軍極爲輕視,堅定了日軍的侵華野心。

2,戰爭的失敗使東北軍上下士氣低落,喪失了對抗外敵的信心。

3,對蘇作戰失敗,使張學良等東北當局人士認爲,東北一隅不足以面對外敵,要抵抗外敵必須“舉全國之力”。但中東路事件時,原本答應出兵援助東北的南京政府卻因爲蔣馮戰爭的牽制未能出兵(僅援助軍費200萬),導致張學良對南京政府和蔣介石的信任不足。

4,東北當局和蘇聯關係的惡化,反而促進了原本敵對的日蘇兩國在東北問題上的緩和。歐美列強在中東路事件中不支持中方武力廢除外國權益的做法,態度冷淡,也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這些都對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中原大戰

1930 年3月,爲爭奪中央統治權,汪精衛聯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實力派發起挑戰蔣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會議的內戰,5月蔣介石宣佈“平叛”, 雙方激戰近半年、傷亡30萬人,史稱中原大戰。大戰前和大戰中,南京政府和反蔣聯盟都極力拉攏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張學良東北軍,但張則坐山觀虎鬥,不予表態。直到南京中央軍打下濟南、反蔣聯盟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張學良才於9月18日通電宣佈支持南京中央,率領東北軍主力十餘萬進入山海關內,輕易佔領華北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青島三市,成爲中原大戰的大贏家。此後張學良率軍常駐平津,處理中原大戰後的編遣事務,關外防備空虛。

  廣州“非常會議”的召開與寧粵對峙

1931年2月底,因約法之爭,蔣介石囚禁胡漢民。5月底,胡漢民派、孫科派、汪精衛派、西山會議派、兩廣地方實力派(陳濟棠、李白等)及其他反蔣勢力聯合起來,在廣州成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和廣州“國民政府”反蔣,與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7月1日,廣州“非常會議”設立“中央執監委員天津執行部”,任命馮玉祥、閻錫山等爲天津執行部常務委員,同時派人拉攏華北石友三部。

7月18日,石友三就任廣州政府委任的第五集團軍總司令,隨後誓師討蔣。7月底,擁護南京中央的東北軍南下,與北上的中央軍一起擊敗石友三,石友三殘部退入山東。7月2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頒佈北伐討蔣令,隨後粵方各路軍先後進入湖南。

7月22日,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祕密出訪日本,三次會見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表示願以東北權益博取日本軍火”,但未得到響應。陳友仁在日期間,還會見蘇聯駐日大使尋求支持,也被拒絕。

8月5日,中原大戰失敗後蟄伏大連的閻錫山祕密乘日本軍機返回山西重新主政。

8月底,馮玉祥策反中原大戰後歸附蔣的甘肅舊部雷中田反蔣,雷一度控制甘肅省政。

9 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進行總動員,出師討蔣,並在天津設立“北方軍事政務委員會”,任命閻錫山、馮玉祥、韓復榘、鄒魯等人爲委員,統一北方反蔣武裝。針對粵方軍事行動,蔣介石急令在江西剿共的何應欽暫停剿共,除以一部監視共軍,其餘各部分別轉進,主力向吉水、吉安、泰和、贛州等地集結,準備“討逆”。蔣介 石又增調中央警衛軍(軍長顧祝同)援助湖南何鍵。

9月13日,廣東國民政府下轄的粵桂軍兵分五路向湖南進攻。寧粵雙方一時間劍拔弩張。

  中共武裝割據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圍剿”

九一八事變1927 年國共關係破裂後,國民黨雖逐步統一於南京國民政府的旗幟下,但其內部派系林立,紛爭不斷,國民政府對南方各省的統治力度薄弱。自1927年秋至1930 年夏,中共先後組織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年關暴動、平江起義、百色起義等上百次起義和暴動,先後創建井岡山、贛南閩西、湘鄂西、鄂豫皖邊、湘鄂贛邊等十多塊革命根據地,發展武裝十多個軍、7萬多人,並多次擊敗國軍一省或多省聯合的進剿和會剿。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於1930年10月、 1931年4月,先後兩次對中共領導的中央蘇區進行兩次大規模圍剿(使用均爲雜牌部隊),均告失敗。

1931 年7月,蔣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嫡系在內的近30萬軍隊,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進剿初期,國軍進展順利。8月上旬,紅軍抓住戰機,接連在蓮塘、良村和黃陂重創上官雲相第47師和郝夢齡第54師,一度取得主動地位,但旋即紅軍主力即於8月16日陷入國軍重圍。只是因山高林密、地形複雜,國軍未能抓住 此次戰機,紅軍於8月底跳出重圍,但中共也自稱“是爲一年來三次戰爭中最艱苦的時節”(《蘇區中央局致中央電》1931年10月3日)。

隨 後因國民黨內部寧粵衝突,國軍圍剿部隊被迫做戰略收縮。紅軍抓住時機,於9月7日—15日間,重創蔣鼎文第9師、韓德勤第52師於白石、張家背一帶。但紅 軍在興國高興圩地區進攻19路軍時,卻遭受較大損失,紅軍自己戰報即稱損失2000人。第三次圍剿,國軍基本上能控制戰場局面,雖有損失,也不足以影響全局。而紅軍在國民黨大軍的“圍追堵截”下,卻顯得極爲被動,甚至接連受到挫折。

  1931年江淮流域大水災

1931 年7月28日,長江中下游豪雨成災害,大水席捲江淮流域8省2市,漢口堤防潰堤,直接衝擊了南京國民政府的經濟和賦稅重心,使本已捉襟見肘的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雪上加霜。受大水影響的人口占全國總數的四分之一,重災區災民達2500萬以上,損失達20多億元。國民政府緊急組織“救濟水災委員會”,作爲代表政 府的最高賑濟機構, 制定各種應急救災對策。國民政府前期戰爭頻繁,再加上各項建設事業需費甚多,國庫空虛,嚴重財政赤字,但仍將大量資金用於賑災,使國家赤字愈加增多。國民政府還通過賑災公債、美麥借款、加徵稅收、攤派捐款和社會募捐等籌集錢款賑災,至 1931年底共籌集6000餘萬救災款。

  萬寶山事件

1931 年,中國人郝永德,未經政府批准,騙取萬寶山村附近12戶農民的土地,並違法轉租給188名朝鮮人耕種水稻。這些朝鮮人開掘水渠,截流築壩。這一工程侵害 了當地農戶的利益,馬家哨口200餘農民上告。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僑出境”。然而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鮮人撤走,且限令於7月 5日前完成築渠。7月1日,中國農民400餘人,聯合起來平溝拆壩。7月2日,日本警察鎮壓平溝的中國農民,雙方對峙,後日本增武裝警察,在日本軍警保護下,工程於7月5日完成。同時,朝鮮日報記者金利三,說朝鮮人在萬寶山被殺,掀起朝鮮半島大規模的排華活動,當地華僑死傷數百人。日本卻以此次事件誣陷中國傷害朝鮮僑民。

  中村事件

1931 年6月,日本關東軍中村震太郎大尉和曹井杉延太郎在興安嶺索倫一帶作軍事調查,被中國東北軍興安屯墾公署第三團團副董昆吾發現並扣留,在證據確鑿情況下,團長關玉衡下令祕密處決中村震太郎。日本藉機宣稱東北軍士兵因謀財害命而殺死中村,威逼中國交出關玉衡,並在日本民衆中煽風點火,用“中村事件”和“萬寶 山事件”誣陷中國“損害日韓移民”。

  九一八前的中日外交交涉

萬 寶山事件發生後,蔣介石當即指派宋子文與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祕密商議。隨後,他又抽調具有對日工作經驗的駐日內瓦國際聯盟代表蔣作賓出任駐日公使,想要以外交途徑來消弭東北的危機。(只是在關東軍一意孤行下,中日雙方在南京、瀋陽、東京等地所做的和平努力全部化爲烏有。)

  具體經過

柳條湖事件

“柳條湖事件”,日軍所使用的物證:幾頂東北軍的軍帽、一支步槍、兩根被炸的枕木1931 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虎石臺獨立守備隊第2營第3連離開原駐地虎石臺兵營,沿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夜22時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 分遣隊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爲首一個小分隊以巡視鐵路爲名,在奉天(現瀋陽)北面約7.5公里處,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 炸藥,炸燬了小段鐵路。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作爲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備隊。

爆炸同時,呆在鐵路爆破點以北約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島中隊長,立即率兵南下,開始襲擊北大營。

爆炸後,駐紮中方北大營和瀋陽城的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進攻。南軍爲平田幸弘指揮關東軍第2師步兵第2旅第29團,北軍爲島本正一指揮的鐵路守備隊第2營。

當 時,北大營駐守的東北軍第七旅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張學良曾訓令東北軍不得抵抗,駐守部隊並未做出激烈反擊。第七旅三個團中有兩個團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鐵漢的620團未及時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衛抵抗,最後突圍撤走。(因爲王鐵漢的對日抵抗行爲,事後蔣介石曾於召見他時稱讚道:“我記得你,在 瀋陽北大營當時情況,你做得很好!”見王鐵漢《東北軍事史略》,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年修訂版第142頁。)由於執行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北大營逾萬名守 軍被只有500多人的日軍擊潰。

  遼寧、吉林主要城鎮淪陷

日本軍進佔奉天市日 軍在瀋陽當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9月19日凌晨,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下令:遼陽的第2師主力增援對奉天 的進攻;獨立守備隊第3營進攻營口、第4營進攻鳳凰城、安東(今丹東);第2師第3旅主力、騎兵第2團、獨立守備第1營分別進攻長春寬城區、二道溝、南嶺 等地。至9月19日10時,日軍先後攻佔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 陷落。9月21日,東北邊防軍駐吉林省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熙洽率部投敵,日軍第2師主力佔領吉林。

  黑龍江主要城鎮淪陷

10 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10月16日在嫩江橋,被黑龍江省防軍擊退。守軍炸燬嫩江鐵路橋的第1、第2、第5號橋,以阻止日僞軍的進攻。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佔領四洮鐵路沿線主要城鎮。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江副司令長官馬占山指揮3個旅,5個團共1.6萬餘人進行負隅頑抗,戰至11月18日,終因實力不濟而棄守省城齊齊哈爾,撤往克山、海倫。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錦州、哈爾濱淪陷

張 學良在事件爆發後離開奉天,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10月8日,關東軍派出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對此,南次郎陸軍大臣依然對若槻禮次郎首相聲稱“由於受到 中國軍隊的防空炮火攻擊,纔不得已採取自衛行動。”,此後關東軍發表公開聲明,宣稱“張學良在錦州集結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將對日本權益造成損害。 爲了儘快解決滿蒙問題,關東軍有必要驅逐錦州政權。”此後,幣原主張的國際協調主義外交政策受到了嚴重的挫折,日本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日 軍攻佔黑龍江省主要城鎮後,開始進攻遼西地區。12月15日,關東軍進攻錦州。12月17日,日本陸軍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並從朝鮮調第20 師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轟炸飛行中隊以增援關東軍。12月28日,第2師主力渡過遼河進攻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進攻打虎山(現爲大虎山)。1932年1月3日,第20師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佔領錦州。駐錦州的東北軍第12、第20旅和騎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灤東地區和熱河。

1 月28日關東軍第3旅由長春向哈爾濱進犯,同時從遼西地區調第2師增援。當時爲了轉移國際社會對滿洲的關注,日本在國際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發了一二八 事變。1月31日,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激戰五天,自衛軍傷亡慘重,撤往賓縣。2月5日,日軍攻陷哈爾濱。

  九一八事變之東北軍

東 北軍獨立第7旅王以哲(9月18日發動北大營突圍戰,先撤錦州,再撤關內)東北軍獨立第12旅張廷樞(奉令不抵抗撤錦州) 東北軍獨立第19旅孫德荃(奉令不抵抗撤錦州)東北軍獨立第20旅常經武(奉令不抵抗撤錦州) 東北軍獨立第27旅吉興(投日)東北軍騎兵第3旅張樹森(奉令不抵抗撤錦州) 東北軍騎兵第4旅郭希鶻(奉令不抵抗撤錦州)東北軍騎兵第7旅常堯臣(投日) 東北軍騎兵第8旅程志遠(投日)東北軍騎兵第21旅趙芷香(投日) 東北軍騎兵第22旅蘇德臣(投日)東北軍騎兵第23旅李桂林(投日) 東北軍騎兵第25旅張作舟(9月19日發動長春突圍戰,戰敗被俘投日) 東北軍獨立炮兵第8旅劉翰東(奉令不抵抗撤錦州)

當時東北軍共有陸軍獨立步兵18個旅,獨立騎兵5旅,炮兵4團1營,工輜各一營,陸軍總兵力189,505人以上(部份地方兵力不計),槍支96,897枝。空軍4個大隊,飛機262架。海軍船艦約3萬噸。以如此大的兵力放棄中國東北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