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個人觀點:我看網絡散文

個人觀點:我看網絡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個人觀點:我看網絡散文

個人觀點:我看網絡散文

一直不知道應該爲這篇文章取什麼題目,反覆思量後,只好厚顏的也讓自己來一篇《我看網絡散文》,談一談我對網絡散文的個見。--題記

有一天,鬱悶填胸,無聊之際,便點擊進入站,想借看文以抒發心情。豈知翻閱幾個站,隨意點擊,映入眼簾的都是一篇篇的情感散文,寫得很美,卻無法觸動我的心靈,看得我乏味至極。

無奈,只好從書架裏抽出一本經已泛黃的散文集,重新翻閱,卻在偶然間發現,書本上的散文,以及網絡上的作品,有了一處明顯的差別。出版的散文集雖然也是以個人自稱的敘述,但只有“我”和“他”或“他們”,極少有“你”。而網絡中的散文,卻寫滿了“你”,讀起來更像是日記,或是情書。

回顧自己這兩年來所寫的文章,也多是以“我”和“你”爲主。

從我寫日記開始,到今日的寫文,對於散文,我有了更模糊的詮釋,似乎分不清何謂散文,何謂日記,何謂信,而我是否可以將它們混爲一體而論。

真正開始寫文,是在2011年6月開始的。那段日子,我的心中壓抑着無法對人而言的苦衷,將心裏的話一一的投放在我稚嫩的文字裏。後來,無意在網絡上看到站,看見他人寫的心語,無不感動了我當時的心,便也決定將自己不堪入眼的日記也發表。從此,我就踏上了寫作的旅程。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創作了許多篇作品,如今想來,那也只能說是日記,或是信吧?

就在我的文字漸漸走向成熟的道路,人也走出陰霾的時候,我突然感到迷惘。曾閱過了許多書籍,讀過了許多網絡文章,我似乎一直在尋找心目中的散文,或是散文的精髓,卻一度迷失了方向。因此,我對自己的寫作領悟似乎有點質疑。於是,我開始了在網絡上查閱散文的定義,始終不得要領。根據百度到的散文定義,衆說紛紜,但也脫離不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定義,我卻無法真正的領悟“神”在哪裏。我只好憑着自已的感覺繼續寫下我的心情,不理是否有人有看得懂,更不理是否有人喜歡我的文字。

那天,爲了孩子明年小六的會考,學校準備了一個講座,爲身爲父母的我們提供一些如何讓孩子考得好成績的技術。就在那天,聽着老師述說着如何教孩子考好理解問答題,就要找出文章的主題。乍聽之下,我如當頭棒喝,耳際“嗡”的一響,猛然領悟到那就是我要找的答案——主題!

那一夜,我仔細的將所看過的文章在腦海裏如浪濤翻涌,也將自己曾經寫過的點點滴滴,做了一番檢討。我讀了不少現代名人岀版的散文集,發現了與網絡散文的不同。原來,真正的散文來自生活,來自感悟,來自激情,來自感動,而不是無中生有,無病呻吟,更不是通篇寫滿華麗詞語的文章。而連貫整篇文章的素質,就是主題,也就是所謂的“神”。

真正好的一篇散文,可以由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事物,以不同的演繹手法來詮釋生命的真諦。正所謂形散,就是把看似毫無關聯的片段,連串成一篇富有寓意,或是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文章,讓讀者因爲整篇文章的“神韻”而有所啓發,或是有所感動。

那天,在《墨韻飄香》網站看見一篇《一根鴻毛》,寫出了當今文學的悲哀,(或許那也只是個見),也引起了我的共鳴。

可悲的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講究的不再是純潔的文字,而是能夠吸引人,挑逗人的華麗的詞語,儘管有些只是無病的人在呻吟,(男子可以“我”而寫出女子柔弱的心情,女子可以“我”而道出男子的深情)仍然極受歡迎,越是寫得華麗,點擊率越高。有人更將文字當作是成名的工具,或是剽竊,或是抄襲,或是虛構,或是以假亂真的抒寫一篇篇的情感散文,爲文而文。

文字本應是讓心靈更純潔的音符,是讓作者以不同的描繪傳達一絲信息,是心情也好,是寓意也罷。但是,就在這個污穢的社會,文字也被人的慾望所污染。有人竭盡所能的寫出一篇篇的美文,急欲得到讀者的.認同,忽略了寫作的初衷;每一字,每一行,重複的寫場景,一味的寫心情,把一篇文章粉飾得如同舞臺上粉墨登場的花旦。一旦卸妝,脫去外殼,就與原來的模樣不盡相同,空空如也,完全找不到主題,或是神韻,只得一份不知所謂的情感。

更甚者,爲了博取名聲,到處採摘,拼湊成自成一格的文章。不懂的人看了只會驚歎不已,然而翻閱整篇文章,卻找不到主題,更找不到神韻,至多也不過是一篇沒有靈魂的美文。於是,網絡裏就出現了許多的無病呻吟的文章,弄得讀者也迷糊了。

若是以飲食來比喻閱讀散文,那麼每日山珍海味,吃多了都會膩,更何況是裝飾亮麗的拼盤,看起來耀眼,吃起來或許乏味。偶爾來點粗茶淡飯,或許就會更懂得如何去品味美食。散文也如是。

我相信網絡裏有許多偏愛鐫美文字的讀者,於是一篇篇心情散文層出不窮。然而,許多人(包括我)忘了心情必須用心去寫,才能讓讀者進入自己的心裏世界,引起共鳴,或是讚歎,或是感動,或是激歷,或是感悟。

但我也不否認,網絡中還是有很多寫得非常好的業餘寫手。有些人的作品,不寫則以,一寫就有如驚鴻一瞥,樸實中顯現筆者的功力,片言隻語就能將讀者帶入自己的情感,或是想要表達的寓意與哲理。不論故事是否虛構,那份情感卻是真實的。

論寫作,我偏愛散文,尤其是心情散文,寫來比較得心應手。然而,當我發現心情散文的主題越來越模糊,導致每一篇看來都是千篇一律的時候(尤其是當“你”鋪滿了整篇文章),讀起來不再有當初的喜悅了。

我是個貪婪的人,在還沒掌握好寫作的技巧,就作起詩歌。近日來,我一直在閱讀中國出版的散文詩集,更開始了向散文詩進軍,結果弄得灰頭土臉,散文不似散文,詩歌又少了詩意。

最近,看了兵蘭的作品,提及她的老師給予她的教導,深有同感。究竟我們寫作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寫出沒有靈魂的美文,還是爲了創造有血有肉,充滿真實情感的作品,與世人分享?

其實,越是樸實的言語,越能顯出作者的功底,更能進入作者的情感以及內心世界。唯有這樣,才能將讀者帶入新的領域,甚至啓發讀者的思考。至於那些美文,讀罷也只得一句話:寫得好美!

我不敢論文學,畢竟,我只是一個隨意的寫手,偶爾寫寫心情,或是詩歌,娛人娛己。對於寫作,我從來沒有奢望會有什麼造詣,而如今,能夠與一些喜愛文字的朋友一起爲文字作出一份貢獻,實屬巧合。自從當了《墨韻飄香》的站長,肩頭上似乎在無意間扛上了千斤負擔,連寫文也多了許多顧忌。

原來,我也曾跌入了同樣的陷井,只希望自己寫出來的文有主題,更有可讀性。每一次我的作品沒有得到推薦,我都會自我檢討的問自己,到底是哪裏寫得不好,或是何處感動不了編輯。我想這纔是自我提升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質疑編輯的才能,自以爲是的目中無人。

可後來,我逐漸地淡然了。有道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情人眼裏都會出西施,每個人的審美觀都有所不同,何須執著於自己的作品是推薦與否,還是精華與否?這就象欣賞一個女子,當我覺得她貌如仙子時,在別人的眼裏或許只是一個嬌情做作的女子。我看的或許是容貌,別人看的卻是內心的美醜。

寫文必須隨意,更必須用心。所謂用心,並不是指用心去雕飾文章,而是用心地去將心裏面的情感一點一滴地釋放出來,從而獲得讀者的共鳴,感動讀者的心靈。

一旦寫作多了一份世俗的慾望,就會掉入商業化的陷井,而寫出毫無感情,卻滿篇都是“精雕細琢”的文字,就如粉飾得濃妝豔抹的女子,咋看之下,豔光四射,卻無法持久的保住那份氣質。

這就是我近日來所得到的一些啓發,實屬個見。

許多年前,我沉迷於金庸的武俠世界,不止將他十幾部小說讀完,還翻閱許多關於他的小說的論文。記得很清晰的是倪匡的《我看金庸小說》的系列,從《我看》到《五看》,每一“看”,都有不同的領悟。於是今天我就想來個《我看網絡散文》。這裏的“我”,指的是自己,也可以是深有同感的讀者。

只可惜我不是倪匡,寫不出《再看》,《三看》,甚至《四看》散文,因爲我不是作家,我只不過是一個喜愛文字的業餘寫手。

寫罷,忽然想起,我寫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麼呢?我想只好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吧。若是有人看得懂,那就是我的成功,若是有人嗤之以鼻,那麼就是我的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