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母親孵小雞散文

母親孵小雞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母親孵小雞散文

二月二龍擡頭,二月一到,天氣突然打起了精神,溫暖起來,那些花草樹木都像被驚醒了似的,欣欣然睜開了眼,展開了臂膀,發芽的,開花的,趕集似的把勃勃生機一股腦張揚出來。這時候我家的老母雞也有了反常的舉動,呆在窩裏悶頭悶腦地翻騰起心事來,母親早有預料,知道天氣一轉暖,老母雞就想孵小雞了。

老母雞一聲不吭地坐起月子來。母親第一時間發現了這天大的喜事,於是喜出望外,趕緊忙活起來,從牆角的木箱裏翻出先前積攢下來的五六個雞蛋,小心翼翼地放到老母雞的身子底下,然後三步並作兩步,樂呵呵地跑出家門,笑容如同夏天的朝霞燦爛無比。母親是要去四娘和五孃家取雞蛋。

這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正月的一天,北風如發情的母牛,嗚嗚的吼叫着,窗外漫天雪花飄舞。母親和四娘、五娘聚在我家炕頭,一邊做着針線活,一邊拉着家常。我們姐弟三個趴在炕桌上做完作業,就依偎在大人們身旁聆聽他們聊天。 那年月,因爲缺衣少食的緣故,閒聊的話題很少脫離油鹽醬醋、衣帽鞋襪。整個冬天我們上身裹着一件拆洗了好幾次的黑棉襖,棉襖裏面沒有背心或線衣之類的貼身墊底的衣服,鈕釦是布做的,小孩子爬上溜下地不安分,經常會磨破鈕釦,露出肚皮,刺骨的寒風凍得肚皮生疼。下身時常穿一件藍棉褲,也是換了好幾次,膝蓋上,屁股上補了好多補丁。眼下,棉襖裹在身上已有些熱得有些受不住了,急需換春裝了。

話頭一開,果然繞到換春裝的事上來,三位母親不約而同地面露難色,愁雲迅速在她們的眼角蔓延開來,這一直是她們這個時候很難邁過的一道坎。每年換新衣服是不可能的,一來沒來錢的門路,只能死巴巴地等生產隊的勞動款,一年也就那麼二三十塊錢,家裏的油鹽醬醋、人情差事、我們上學的開支都指望着這點錢。二來即使湊點扯布的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布。當時是計劃經濟,購買什麼商品都有限制,到飯館吃飯要糧票,到供銷社扯布要布證。她們盤算着,老大的衣服已換洗了幾年,窄短着再也繃不到身上了,只好給大的做新衣服。把大的拆洗了剪裁一下給小的做上,思前想後,好不容易想出這麼個招數來,她們才鬆了口氣,臉上的陰雲也散去了。

接下來的話題就輕鬆多了,說誰家的孩子當了工人,家裏富起來了,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吃上皇糧了……談着談着她們就說到自己孩子的讀書。

"曹(我們)沒念成書,咋了也要讓娃娃念下去,不能讓娃娃跟着曹打牛後半截子。"

"曹的娃娃也要向那個方向努力,曹不能拖娃娃的腿,砸鍋賣鐵也要好好供給。”

"曹把責任盡到,娃娃念不哈(下)也就不埋怨曹了!

三位母親你一言我一語地表明各自的態度,闡述各自的觀點,儘管言談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故弄玄虛的豪言壯語,卻發自內心地流露着一位母親最原始最真切的衝動,那就是對子女深沉的關愛和莫大的期待。

談話如大海的潮汐,波瀾退去又迴歸平靜,三位長輩表完決心後,話題就轉到孵小雞的事情上來,這是女人爲男人分擔憂愁與困難的唯一辦法,養幾隻母雞增加點收入,換點油鹽醬醋,給孩子換點文具之類的也是一條很好的生財之道。

記得那時,我常常拿着一個雞蛋去食品站賣,當時也覺得賣雞蛋是件很榮幸的差事,每次往櫃檯前一站,吆喝一聲:"賣雞蛋!"那位姓安的老爺爺便把手伸出櫃檯來摸一下我的臉蛋,笑眯眯地開玩笑:"胖娃娃,又偷雞蛋了!"我極力辯解着:"我不是偷的,是媽媽讓我來賣的。"老爺爺也不再爭持,拿出八分錢,將身子探出櫃檯,一手撐開我的上衣口袋,一手仔細的將硬幣灌進我的衣兜裏,並提醒我一定拿好。

剛開始賣雞蛋時,我總要向母親討條件,賣的錢要給我買顆糖。當時一顆糖二分錢,下剩的六分錢我會爽快地給母親,因爲在三個孩子中只有我享有這麼優厚的待遇,也是從那時起我也懂得了勞動的甜頭,變得勤快起來。

後來,母親的胃病越來越嚴重,有時不斷嘔吐,有時疼得直不起腰。從此,我再也不敢也不想打雞蛋的主意,每次都是義務勞動,拿上雞蛋到食品站換八分錢,然後跑到藥店給母親買點胃藥。我印象中母親吃得最多的藥是大黃蘇打片,只有這種藥最經濟實惠,其餘的藥太貴,母親再三叮嚀別買。

主意已定,三個女人就約法三章,誰家的母雞先進入孵化期,就用誰家的母雞孵小雞。

母親像中了大獎似的,一路歡奔着向四孃家跑去。四孃家坐落在村子的邊上,門前一條清粼粼的小河由東向西流着,岸邊已是花紅柳綠,暖風習習。河面上兩隻鴨子在追趕嬉戲。河對岸是大片的田地,地裏人叫馬歡,一片熱鬧繁忙的春耕景象。母親顧不得多看一眼這久違了的`美景,氣喘吁吁的踏進四孃家大門,上氣不接下氣地把喜訊分享給四娘,不等母親把話說完,四娘已用衣襟撩上雞蛋,一手護着雞蛋,一手拽着母親向五孃家奔去。

五娘性情很活躍,一聽到能抱雞娃了,高興得抱起母親手舞足蹈起來。一陣鬧騰之後,三個女人春風滿面的來到我家。母親用墨汁把四娘和五孃的雞蛋做上記號,好在孵出小雞後準確地分給她們。

"雞雞雞三七二十一,鴨鴨鴨四七二十八,鵝鵝鵝一月多。"這條諺語是從母親每天的嘮叨中聽來的,諺語說的是雞鴨鵝的孵化期。母親唸經似的天天吟誦着這條諺語,每天觀察着雞的舉動,給雞備足食物和水,每隔幾天就把雞身體下的麥草換一下,讓雞臥得舒服點,那情景真像是在伺候月婆子,照顧得妥妥切切。

二月是春耕大忙季節,母親除了忙家務,還要跟隨父親上地掙工分,爲了不讓貓狗傷害母雞和雞蛋,母親把孵小雞的籃子連同母雞和雞蛋搬進屋裏,鎖好門窗,堵好哨眼,才放心地離去。

很快兩個禮拜過去了,母雞在窩裏有些坐臥不安,母親知道小雞快孵出來了。爲了驗證哪些雞蛋有小雞,哪些雞蛋是水蛋(沒有受精的雞蛋),母親拿來螺面的螺兒(一種甩面的工具,爲了得到細點的面。)平穩地放在桌子上,然後把每個正在孵化的雞蛋放在螺上面,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有小雞的雞蛋會震動,不震動的就是水蛋了。

第二十一天是小雞的預產期,母親知道有時候小雞會比預產期提前一半天出生。於是第二十天母親向生產隊請了假,專門陪在窩邊等候小雞的出生。每隔一段時間母親便把雞蛋拿到螺上觀察一番,然後再貼到耳旁聽聽。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奇蹟終於出現了,母親聽到了幾個雞蛋有敲打的聲音,急忙將這幾個雞蛋的蛋殼敲開,如果不幫忙敲開蛋殼,有些小雞嘴上沒力氣就會悶死。不一會兒,幾隻活潑可愛的小雞出生了。那天晚上母親一夜沒閤眼,直到第二天下午所有的小雞在母親的看管和幫助下平安地出生了。造物主真會安排,他們顏色各異,有金黃的、銀灰的、雪白的、炭黑的、赭紅的,神態也各有不同,有撲棱着翅膀的,有相互追逐的,有搔頭弄腮的,有低頭啄食的,也有躲在母雞翅翼下打盹的,看着這十幾只活潑可愛的小精靈,我們無論大人、小孩臉上都洋溢着甜蜜與幸福。

小雞在母雞和我們的呵護和愛撫下健康地成長,過了些時日,小雞長得硬朗了,母親讓四娘和五娘抱走了她們的小雞。剩下的五隻小雞,我們一家人當作小孩,悉心照料着,一有颳風下雨急忙捉到屋裏,唯恐它們受冷得病。就這樣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終於我們分辨出三隻是母雞,兩隻是公雞。母雞成了家裏的搖錢樹,從此後,每逢生日我們偶爾會吃到雞蛋,這在當時已經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了。對於兩隻公雞,父親唸叨了幾次,想給我們全家辦一個慶功宴,但母親執意不肯,理由是自己家養的雞怎能殘忍地殺害,實則是家裏困難不容許這麼奢侈。留下一隻公雞給母雞作伴,一隻抱到集市上置換了些布料,給我們姐弟每人做了一個書包。

轉瞬之間幾十年的歲月,如流星劃過眼前,現今國家富裕了,人們的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不愁吃不愁穿。國家還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了營養計劃,免費給學生提供營養早餐,學生的飲食均衡了,身體越來越強壯了,但看着他們把吃不完的雞蛋一次次地丟到垃圾堆裏,我的心一次次被刺痛。今天,儘管有吃有穿富足了,但我們不能忘本,勤儉節約的習慣要有,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啊!我們該讓孩子們牢牢記住過去,只有知道了昨天,纔會很好地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