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感恩洱海散文隨筆

感恩洱海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1961年,我所在的橋上村新組建了一個蔬菜隊,不種糧食,專門經營蔬菜種植。我從江尾壩區調往靠山面海的馬廠村擔任蔬菜隊會計。劃分給蔬菜隊的150畝地,位於洱海東北部瀕臨洱海的小邑甸,使我近距離接觸洱海,從此一步步加深了對洱海的認識。

感恩洱海散文隨筆

我經常在洱海邊勞作,每天看到藍天白雲下波光粼粼清澈如鏡的海水,海面上白帆點點,漁船往來,一羣羣雪白的鷗鳥浮在水面,隨着海水的起伏而起伏,不時又在海面上展翅翱翔。形成一幅自然天成,絕佳的風景畫。在這裏勞作令我心情格外舒暢。經過一段時間的經歷,我更認識到洱海不僅風光秀麗,她孕育的諸多水產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族人民

大青菜和蘿蔔是我們蔬菜隊種植的主要產品,種植面積多,產量高。播種時都是用洱海水草作底肥,播種時,壟溝裏要鋪上厚厚的水草,不僅蔬菜產量高而且口感好,白蘿蔔可以生吃,又脆又嫩,很少辣味,大青菜醃製的酸菜長時間不會腐爛,而且色味俱佳,遠近聞名,暢銷各地。這些都得益於洱海水草的功勞。蔬菜隊擁有3支木船,蔬菜播種期就下洱海撈取水草。春天魚汛期3支木船又投入春魚捕撈。那年清明節前的一天,我參加了一次下洱海提漁籠捕春魚的作業,爲我留下了難忘的深深的記憶。

那天,天色微明,我們的木船就朝着洱海東北部劃去,風平浪靜,海面十分靜寂。大約半個多小時,木船劃到鄰近東海岸的海灣張二叔頭天下午放置漁籠的海域,但見海面上漂浮着一個個用麥楷扎着十字形“漁籠飄”的漁籠,錯錯落落一大片。木船慢慢靠近漁籠放置區,緊接着按序將一個個漁籠提出水面。那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懷着期望提起一個個漁籠,提出水面的漁籠裏,有的一尾,有的兩尾甚至三尾春鯉在蹦跳着被放入船艙,捕魚人精神亢奮,滿懷喜悅的'心情忙碌着,提籠,收魚,放置漁籠。突然傳來杜傑的歡叫聲:“西等,西等!”(白語:四個,四個)我們的目光一起朝他提起的漁籠看去,但見四尾肥碩的春鯉在漁籠裏蹦跳着,掙扎着,把漁籠鬧騰得歪來倒去,張二叔連忙跨過去幫忙,把漁籠提入船艙,開籠收魚。四尾春魚要在10斤以上,那場景真令人激動得心花怒放!張二叔出生在洱海邊,行船捕魚20多年,是全村著名的捕魚能手,多年的實踐,他能看雲識天氣,春鯉魚汛期,根據雲霧風向,他能掌握魚汛高潮期,並選擇漁籠投放的最佳海域。經過3個多小時的勞作,我們披着霞光,懷着滿腹的興奮與喜悅,凱旋而歸。衆多鄉親已在岸邊守候,木船靠岸,看到滿艙春鯉,洱海邊又是一陣歡呼,過磅結束,共收穫春魚168斤。張二叔告訴我,農曆七八月間捕小白魚,一隻船一人撐船,一人用罾網板罾捕魚,一天要捕200多斤。

除此之外,我知道洱海更有遐邇聞名的弓魚,珍稀的油魚,丙穴魚,以及鯽魚、青魚等等多種魚類。弓魚和小白魚產量大,當時的食品公司就在東馬村,河尾村,雙廊等地建立了醃魚加工站,把大量鮮魚收購起來,醃製成乾魚,使洱海特產弓魚銷售全國各地。諸多的魚類外,洱海還盛產螺螄,鄰近的江尾集市,每天都有螺螄一條街,長長的兩大行攤點上擺滿着生螺螄,煮過的熟螺螄,用挑取螺螄時濾出的汁液熬成的螺螄豆腐,味道鮮美的螺螄黃等,任憑顧客挑選。洱海還生長着大量的海菜,甜糯的菱角……

洱海水產豐饒,真像一個聚寶盆。不,洱海是一位胸懷博大的母親,她孕育出諸多水產哺育了一代代子民。當年,正值我國三年困難時期,糧食極度緊缺,很多地方出現腫病死亡人羣,馬廠村民用土鍋烀螺螄充飢,用魚類補充營養,終於渡過難關,沒有腫病死人發生,逃過一劫。後來,鄧川地區在集中治療腫病病人時,很多治療點就用牛奶煮弓魚作爲主要食療食品,幫助病人康復。洱海哺育了各族人民,當人們遭遇困難時又挽救了諸多人民的生命,洱海深情令我銘記終生!

近幾年來,中央、省、州、市各級都高度重視,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採取了很多紮實有效的措施保護洱海。保護母親湖已成爲大理人民的共識。“三清潔”活動已成常態化,只要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的母親湖,這顆高原明珠將璀璨奪目,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