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孝女史修真散文

家鄉的孝女史修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我的家鄉桓臺縣馬橋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這塊瑰麗的寶地上不僅誕生了一代名宦—何世璂,涌現出名播四海的著名作家肖鳴,而且在民間還廣泛流傳着孝女——史修真的傳說。

家鄉的孝女史修真散文

據史料記載,史修真出生於清末民初,祖籍桓臺縣西史村。作爲一名知書達禮、美麗善良的姑娘,深得人們好評。史修真姊妹兩人,大姐出嫁後,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她的身上,爲了孝敬父母,史修真終生未嫁,留在家中執掌門庭。

當年在西史村建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學堂“曉陽書院”,曾培養出不少名流儒士,清末主理學堂的儒士史振泗老先生,滿腹經綸,桃李遍山東,老先生膝下無子,僅有二女,次女就是養親、葬親、顯親勝於男子的史修真。隨着年齡漸大,史振泗夫婦常年疾病纏身,姐姐出嫁後,家庭的全部重擔就落在了史修真一個人身上,她白天裏裏外外操持家務,還要從事田間勞作,早晚又要煎湯熬藥,日復一日,眼看要耽誤女人的婚嫁,史振泗夫婦時常含淚感嘆膝下無兒的悲哀,面對久病難愈的父親和絡繹不絕前來提親的媒婆,史修真左右爲難,最後她向父母立誓,終身不嫁,爲父母養老送終。期間儘管有許多人爲她的`婚事牽線搭橋,但是她的信念非常堅決,始終沒有應諾。

史修真在經營家業的時候,留下了一段趣聞逸事。據說她在繼承祖父遺產問題上,曾經與族人發生糾紛,釀成官司,一直打到京城(北京)。當時執政的慈禧太后瞭解案情以後,對史修真頗爲讚賞,遂御批:“女可爲兒”。官司不僅打贏了,從此“孝女”的名聲也越傳越響。西史村爲了紀念史修真,專門爲她樹立了貞潔牌坊,該坊前額鐫刻“淑貞仁孝”四個正楷大字,兩邊楹聯是:“女可爲兒大義真一時無兩,孝義得壽行年已八秩有三”。

該傳說至今在民間廣爲流傳,當地村民爲了紀念史修真還自發爲她修建了“修真祠”,並作爲淄博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