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結構分析參考

散文結構分析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散文結構分析篇一:散文閱讀分析作品結構

去都江堰,一進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橫幅撲面而來。這是指水嗎?是褒揚都江堰嗎?還是借水喻人,弘揚一種文化精神?岷江從雪山一路蹣跚走來,負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隨着歷史的滄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時間趟過同一條河流,大概就是這種帶有哲學意味的思維,令人頻生感悟。

散文結構分析參考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潤萬物,使之生長,又從不與萬物競高下、論短長,所以老子認爲“上善若水”。這種品格接近於他心中至高至聖的“道”了。

在噴吐着雪浪的離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霧屏幕上,我彷彿看到了重重疊疊的人影,杜甫、岑參、陸游??他們的詩篇傳誦千古,歷久彌新。譬如那玉壘山,本非雄峯峻嶺,之所以名揚天下,還是仰賴詩聖的兩句詩:“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灘”,劈山引水修築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史記·河渠書》記載,李冰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灌溉,百姓饗其利”。

李冰靠火燒、靠水澆,切斷玉壘山,開鑿離堆,修飛沙堰,今天看來實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處。它絕不污染環境,絕不危及生態;它不會像現代水庫幾百米的高壩那樣既令人驚歎,又令人隱隱不安。都江堰不會切斷魚類洄游的線路,人們用不着把魚撈起來,送到大壩上頭的水庫裏去產卵,再把孵化的幼魚撈起來送回下游。人很累,魚也很累。

都江堰是歷史的遺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類利用大自然的神話。與之同時的鄭國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學家考證的遺蹟,而都江堰仍舊生機盎然,滋養着天府之國的子民。難怪道教尊李冰爲“妙源清君”,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兩條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佇立水邊,聽着震耳欲聾的濤聲,望着清幽的水跳躍奔流,我的心與波濤一同律動,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與晶瑩和透明合而爲一。

一想到黃河將成爲泥河、長江將成爲黃河、淮河將成爲黑水河,衆多我們賴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頻頻告急,我彷彿是那快要窒息的魚,無處安身。何處有生命之泉?何處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綠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態的都江堰乾淨、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澇旱”的科學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駐,從容運轉,成爲幾千萬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衆多後任,總會追蹤李冰的足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疏浚、修繕都江堰。諸葛亮、高儉、盧翊、阿爾泰、丁寶楨??這些確保天府之國旱澇保收的官員們,生前也許沒有立過德政碑,但後人有情。如今,他們就矗立在伏龍觀前堰功道兩側,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們,他們與都江堰同輝。

臨別的晚上,我們在郡府樓上吃着美味的河鮮,窗外是濤鳴的和絃,真是一種久違的幸福。

1.開頭一節的三個問句,對文章內容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7·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麥天

雷抒雁

一過清明,綠油油的麥苗就像睡醒吃飽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竄。只幾番風搖雨洗,麥子便揚花了,又幾日暴曬,先前綠氈一般的田地,就顯出些杏黃色了。

從麥子泛出杏黃色,農家的節日就開始了。臨近端午節,路上走親戚的人便多了起來。“麥梢黃,女看娘。”穿得光潔鮮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騎驢的;如今有騎自行車、摩托車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車的。出嫁的女兒,每每趕在忙前這段空閒走走孃家。母女們,別管多見面,少見面,一聚頭,就有說不完的話。到了飯時,女兒隨娘入廚,像先前未嫁時,熟盆熟碗地做一頓好飯,孝敬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裏忙麥收前的雜事。開鐮前最後一集是“忙農會”,各類夏收物資一應俱全擠滿市場。縣裏劇團也到集市湊熱鬧,急鑼緊鼓唱《喜開鐮》。樹陰下,男人們三個一堆,五個一團,聚在一起聊天。無非是說,今年麥子長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臉上卻掩不住心裏的喜悅。先前,從甘肅來的麥客,早早就往關中趕。一路上從西往東,跟着麥熟先後,次第割過來,叫趕麥場。如今,麥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地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着溼潤的麥秸香。收麥的時間由此大大縮短,種田人只需跟了機器,張開口袋,嘩嘩裝滿運回家就是。男人雖然不再耍鐮費胳膊,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不斷。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這些天,得把飯食做可口。先是鍋盔、面,只兩頓,男人就說:吃不進去,有些湯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買些精肉,配上黃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後,使出看家的本領,把面和硬揉勻擀薄切細,如同俗語說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裏蓮花轉”。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面端給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響,女人心裏別提多舒坦!改日,又變了花樣,在瓷盆裏泡成酸菜酸湯,再割一把鮮鮮嫩嫩的水芹菜,將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蔥花在鍋裏一炒,倒進酸湯,燒滾放涼,細白的麪條澆上這酸菜湯,叫漿水面,熱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裏吱咂有聲,身上卻硬是不出汗,你說怪不!

新麥入囤,滿屋子都是麥香、饅頭香、鍋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長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麥囤,嘴裏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腦子都該歇歇了。偶一擡頭,望見窗外,黑雲朦朦,淅淅瀝瀝落下雨點來,睡意便水一般瀰漫上來。

妻子會在炕頭做些針線活,猛地推一把懶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來,媽媽這兩天該來追節了。”

“追節”,什麼節?“看忙罷”。迴應忙前女看娘,這回該娘看女了。

麥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悅着,把農家的日子濡染得鮮鮮亮亮,有滋有味。

2.“男人雖然不再耍鐮費胳膊,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不斷。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這些敘寫從全文結構看有什麼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探討】

分析作品結構是江蘇卷散文閱讀的重要考點。江蘇卷在這一考點上主要命題特點有:①命題切入口小。試題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結構,而是選擇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段落或句子來考查。

②命題角度有直接考和綜合考兩種。直接考,就是直接問某段(句)在結構上的作用(如2007年江蘇卷)。綜合考,就是把結構分析和內容主旨解析以及表達特點放在一起考查。(如2009年江蘇卷)

③題型主要是“作用分析”題,即分析某段(句)在文中的作用(好處),或者變式提問,如文章爲什麼從×××寫起(或以×××收尾)。

一、如何整體分析結構、思路和構思

知識梳理

分析結構常常要回答文章分爲幾個部分,幾個部分各說了什麼意思。分析結構特點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謀篇佈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術語來回答,如:①時空式;②總分式,分總式,總分總式;③並列式,層進式;④對照式;⑤線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話);⑥小標題式,分論點式;⑦欲揚先抑式;⑧首尾照應式;⑨伏筆照應式;⑩卒章顯志式。

分析思路有所不同,雖說也得概括內容要點、層次,但它重在突出各個部分的發展和關聯,比如“這篇文章按照什麼推進,先怎麼樣,然後怎麼樣,接着怎麼樣,最後怎麼樣”。

分析構思及其特點比較複雜,涉及到“結構”“手法”“主題”三方面的問題。分析構思常用這樣的格式回答:這篇文章先運用什麼,表現了什麼;然後運用什麼,表現了什麼;最後運用什麼,表現了什麼。分析構思特點則要分析文章在謀篇佈局和表現手法上的主要特點。比如:這篇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主要運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主題。

二、如何分析句、段在結構上的作用

知識梳理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點句子或段落,結構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達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句、段的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點和熱點。

(1)段落的作用

①首段的作用

a.如果開篇即點題,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領起全文,點明題旨,或者表達與主旨相關的某種感情(奠定感情基調)。

b.如果開篇沒有點題,那麼,首段的作用就是開啓(引出)下文,或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爲下文作鋪墊。

c.文章開篇如果是景物描寫,那麼,首段的作用,從結構上看,它可能是鋪墊作用;從景物描寫上看,它的作用是襯托、勾勒環境,提供背景,或營造(渲染)某種氣氛。

d.如果首段連續發問,那麼,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的作用。

e.如果開篇即連續感嘆,那麼,首段還兼有強烈的抒情作用。

②中間段的作用

a.中間段如果比較短,那麼,它在結構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啓下(過渡)。(近三年中間段從結構上考查多爲此類)

b.中間段如果比較短,在結構上的作用一般是過渡,在表達上的作用一般是襯托。如果描寫的物象並非選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與選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達作用就是正襯(烘托、鋪墊);如果中間段描述的次要物象與選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達作用就是反襯。

c.中間段如果比較長,而且描寫的是選文的主要物象,那麼,它在內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擴展思路、豐富內涵、具體展示、深化主題或照應前文。

③末段的作用

a.末段的作用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深化中心,呼應開頭,或兼而有之。

b.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發人深思。

c.末段也有暗示主題或強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④特殊表現形式的段落

特殊表現形式的段落一般是由特殊的句式單獨成段。句子或是倒裝句,或是運用了特殊

語氣,或是後面有省略。這樣的段落要分析出使用特殊句式的效果。

(2)句子的作用

大體與段落的作用相當。只是如果是處在段落中間或文章中間、結尾,則要注意它的呼應作用。

如何做好開頭段作用分析題

(一)方法點撥

分析開頭段落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結構的熱點和重點。對於這種題型,一般要注意三個方面:

1.分清問法。

看是綜合問,還是直接問。綜合問:開頭有什麼作用(好處)?直接問:開頭在結構中有何作用?

2.綜合問的答法,一般從三個方面回答。

(1)結構和思路

①點明主旨,總領下文;②引出描寫對象,爲下文作鋪墊;③點題,交代起因或緣由。

(2)內容

考慮語段本身表達了什麼意思,並考慮句子與寫作對象或主旨的聯繫以及對錶達情感、觀點等方面的作用。

(3)表達技巧和表達效果

要考慮富有特色的語段,如使用了特殊的表現手法(反襯、對比、設問),或結構上超常組合,或景物描寫的段落。要結合這些特殊性答出其好處來,如引人入勝,自然引起下文,吸引讀者;或與下文構成對比(抑揚),或發人深思,或交代寫作思路等。

3.切不可“貼標籤”,回答不具體。

要答好開頭段落作用題,必須認真閱讀段落內容,把握本身的表達特點,分析開頭的特殊性,並與全文內容、思路聯繫,找出它與下文哪些內容發生了聯繫,是什麼方面的關聯。最忌諱的是“貼標籤”,不問段落特點,一古腦兒地答出“總領下文”“爲下文作鋪墊”等。要具體段落具體對待。如“總領”與“引出”,這兩個術語是不同的。如2009年山東卷《記住回家的路》要表達的是人要回到內心,追求精神家園。文章一上來並不從這點寫起,而是先從自己“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隨便走走”的習慣寫起,這不叫“總領下文”,而叫“自然引出下文的人生問題”。而《耽在磁器口的光陰》的開頭,才叫“總領下文”。

回答這些作用,一定要結合具體內容回答,如答“鋪墊”,須答出“爲下文某某內容作鋪墊”。

(二)演練體悟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題目。

園花寂寞紅

季羨林

樓前右邊,前臨池塘,背靠土山,有幾間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來,一直住着一對老夫婦:女的是德國人,北大教員;男的是中國人,鋼鐵學院教授。我在德國時,已經認識了他們,算起來到今天已經將近六十年了,我們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們的樓建成,我是第一個搬進來住的,從那以後,老朋友又成了鄰居。逢年過節,互相拜訪,感情融洽。

我每天到辦公室去,總會看到這個個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門前臨湖的小花園裏,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澆水施肥;再不就是砍幾竿門前屋後的竹子,紮成籬笆。嘴裏叼着半支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樂在其中。他種花很有一些特點。除了一些常見的花以外,他喜歡種外國種的唐菖蒲,還有顏色不同的名貴的月季。最難得的是一種特大的牽牛花,比平常

的牽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開花時,頗引起行人的注目。

我是頗喜歡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閒,又無水平。買幾盆名貴的花,總養不了多久,就嗚呼哀哉。因此,爲了滿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說的那樣“蹭”花,現在有這樣神奇的牽牛花,絢麗奪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擺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開會回來,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總要停下腳步,聊上幾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鏡,楊柳依依,說不盡的旖旎風光,人在其中,頓覺塵世煩惱,一掃而光,彷彿遺世而獨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兩個月前,老友在夜裏患了急病,不到幾個小時,就離開了人間。我簡直不敢相信,然而這又確是事實。我年屆耄耋,閱歷多矣,自謂已能做到“悲歡離合總無情”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有情,有多得超過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無動於衷呢?“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一句淺顯而實深刻的詞,又縈繞在我心中。

幾天來,我每次走過那個小花園,眼前總彷彿看到老友的身影,嘴裏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裏,侍弄花草。這當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我擡頭看到那大朵的牽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們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斂目,一臉寂寞相,好像“濺淚”的樣子。她們似乎認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認真入迷的欣賞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們在微風中搖曳,彷彿向我點頭,向我傾訴心中鬱積的寂寞。

現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牽牛和月季仍然能夠開花的。一旦秋風勁吹,落葉滿山,牽牛和月季還能開下去嗎?再過一些時候,冬天還會降臨人間的。到了那時候,牽牛們和月季們只能被壓在白皚皚的積雪下面的土裏,做着春天的夢,連感到寂寞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明年,春天總會重返大地的。春天總還是春天,她能讓萬物復甦,讓萬物再充滿了活力。但是,這小花園的月季和牽牛怎樣呢?月季大概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長出芽來,也許還能開出幾朵小花。然而護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間。誰爲她們施肥澆水呢?等待她們的不僅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於牽牛花,沒有主人播種,恐怕連幼芽也長不出來。她們將永遠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這裏,就不禁悲從中來。眼前包圍着月季和牽牛的寂寞,也包圍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來時行將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連幼芽都冒不出來的牽牛。我虔心默禱上蒼,不要再讓春天降臨人間了。如果非降臨不行的話,也希望把我樓前池邊的這一個小花園放過去,讓這一塊小小的地方永遠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現在這樣。

作者爲什麼在開頭一段敘述與一對老夫婦的交往過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審題

要審清三個問題:

(1)綜合問(只問“×××有什麼作用”)還是單一問(只問結構作用)。(2)整體問(着眼於全文的結構思路)還是局部問(只要求分析某句或某段的作用)。(3)正常問還是變式問。正常問:開頭(某句)有什麼作用?某段(句)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變式問:爲什麼要從這寫起?爲什麼要這樣寫?

  散文結構分析篇二:散文閱讀之分析結構思路類

散文閱讀之分析結構思路類

高考對文章的結構和思路的考查,大多與文章的段落、句羣相聯繫,考查文章結構、

段落結構、段與段的邏輯關係、句與句的邏輯關係等。

“分析結構思路類”試題在高考散文閱讀中出現頻率較高,但在此類試題與考綱中“分

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考點相對應,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按照分析對象分類,這種題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按線索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一類是分析文章開頭句段、過渡句段或結尾句段在全文中作用的。

題型一行文思路分析

(二)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有四種:

1、並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

2、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係還可以演變爲“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3、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4、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三)[解題方略]行文思路分析

1、通過閱讀,明確散文內容,是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還是闡發哲理,概括文章主要敘述了什麼事情或者談的是什麼問題,不同的文章類型,行文思路應該有所不同。

2、在閱讀過程中,要特別關注文章的開頭、結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總領或收束內容的作用。

3、在找出中心句後,分析綜合一個自然段表達的意思,給每一個段來一個總結,用一句

簡明扼要的話標示出文段的段意。這樣做的目的是把成百上千字的文章濃縮成幾句話,

顯露出文章內在的脈絡。

4、分析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繫,劃分文章層次。重視具有前後銜接、勾連、照應作用的語

言標誌;重視有區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如分號、冒號、句號等。

5、無明顯信息的段落,應該通讀全段,找出概括性語句或關鍵詞語,分析合成段意。這

些都沒有時,要考慮句間的關係,先劃分層次,概括出各層意思,再綜合考慮。

6、——組織答案,運用模式。答題模式:首先寫了……其次寫了……最後寫了……

(2012·重慶高考)閱讀下文,完成後面的題目。

太陽夢

曉浩

朋友老劉說起他做的一個夢,激動得滿臉通紅。他夢見自己駕着一葉小舟,划行在

太陽裏。那境界好動人啊。

太陽大得無邊無沿,透明的漿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紅色,岸,在哪裏?船槳輕輕

一撥,濺起一串火紅的水珠,落下時,它們忽然凝結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態。

老劉是個畫家,那時候,畫山畫得正苦。

聽了老劉的話,我放眼望去,但見羣山在我周圍有節奏地起伏着,羣山之上是藍天,

一輪碩日,漂泊在藍天上,永恆地照耀着。

記得剛到拉薩的時候,我被驚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陽光,鋪天蓋地而來,拼命地往

身體裏滲透,我覺得身後的影子都透着亮兒。

是不是在夢裏?

我走向那些經幡。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陽光下舞蹈着,似乎一頭連着天,一頭接着

地,天地之間一派和諧寧靜。一幢幢別緻的藏式樓房和現代建築,從綠樹鮮花中冒出來,

寺廟的金頂間雜其中,香火繚繞,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頭顱,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處走去,我知道這不是夢。

遠方的親朋好友非說這就是夢,神祕,朦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薩

生活數月,後移居加拿大,她來信說:“想到拉薩我就想大哭一場,那真是一個夢,溫暖

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時候來了,醒來,它卻飛走了。”

對於我來說,拉薩的一切都是那麼真實,在我那間常搖曳着燭光的小屋裏,我認識

了一羣又一羣的尋夢人。你見過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來的朝佛者嗎?從某種意義上說,

尋夢者的精神更爲感人,他們爲了追尋一個美麗的夢,翻越了無數精神意義上的大山,

微笑着,走向太陽。儘管,他們的身心遍體鱗傷。

一位年輕的戰士,常年駐守在某個四季冰封雪鎖的哨卡上,一天,下哨歸來,邁過

一個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沒爬起來,過度缺氧導致了他的犧牲。一位大學生,

爲了搶救別人,被洶涌的泥石流吞沒。一次,在我出去採訪的途中,車翻出十五六米,

車棚碎了,我安然無恙……還有啊還有,無數惡魔張開大嘴,要吞沒我們這些尋夢者。

我常常仰望太陽,流着無法抑制的淚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間決口了。想到夸父,他

沒追趕上太陽,卻不是也爲後人稱頌麼?幸福在於追尋這種過程本身。

朋友老劉實現了自己的夢。他獨創了一種畫派,叫西藏山水畫,得到國內外普遍承

認,臺灣三原色藝術中心還專門爲他搞了個人畫展。

我不止一次地爲他的畫所感動。畫面上,塞滿了山,絕少人間氣息,那山洶涌呼嘯,

奔騰流動着,下降,再升騰,勢不可擋。他的畫裏沒畫過一個太陽,然而,每幅畫都能

讓人感到衆山之上,那輪太陽充滿理性的跳躍。

最近,我又見到了老劉。只見他熊腰虎背(出自::散文結構分析),一搖一晃,整個一座山在晃動。他說他

又陷入了苦悶期。他想在藝術上再上一個高峯。

是啊。太陽只有一個,夢,是無數的。

文章主要寫了畫家老劉的“太陽夢”,請就此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6分)

[自主嘗試]

題型二局部思路的分析(句段作用分析)

(一)開頭句段的作用

[解題方略]開頭句段的作用

1.總:總領全文,或引出下文

具體:⑴對上:

或①開篇點題,照應題目;

或②開門見山,點出文章的主題;

⑵本身:①突出表現了(有手法結合手法)…

⑶對下:

或①引出下文…(具體內容)

或②爲下文…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或③與下文…形成對照(或相呼應);

或④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奠定基調。如果開篇即連續感嘆,抒發強烈情感,那麼即爲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

3.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如果首段連續發問,那麼,首段還兼有引人入勝或發人深思的

作用。

3.景物開篇,烘托渲染。文章開篇如果是景物描寫,那麼首段首句的作用從結構上看,

它可能是鋪墊作用;從景物描寫上看,作用是烘托(多爲襯托)、勾勒環境、提供背景、

營造(渲染)某種氣氛等。

[例二](2010·大綱全國卷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大河家

張承志

大河家是一處黃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黃土高原之間,大河家便漸漸地成了自己的必經之地。它恰像

那種地理老師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樞紐;雖然偏疏貧窮,不爲人知,卻比交通幹線的名

勝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跡地溝通着中國。

這些地點,一旦瞭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開始依戀。像我此次離開祖國兩年之久,

從歸國那一瞬起便覺得它們在一聲聲呼喚。真是呼喚,聽不見卻感覺得到,在尚未立穩

腳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馬上去看望它們之前,該先在紙上與它們神交。

大河家是甘肅南緣邊界上的一個回民小鎮。密集的、土夯的農家參差不齊地排成幾

條街巷,街頭處有一塊塵土飛揚的空場,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鋪簇堆,人馬擁擠,

集上半數以上都是頭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楊樹的梢頭,遠近能看見十幾

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黃河。

在這裏等擺渡,一眼可以看見甘青兩省,又能同時見識回藏兩族。傍大河家集一側

是甘肅,黃土綠樹,戴白帽的回民們終日在坡地裏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紅石嶙峋,

服色尚黑的藏 人們隱約在山道里出沒。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藥材,把平犄角的藏

羊和甘肅的大蔥白菜,把味濃葉大的茶——在轟鳴滾翻的黃河水上傳遞。

河上懸空吊着一條胳膊般粗的大鐵索。一條大木船挽在這懸索上,借黃河水的衝力,

用一支舵往返兩岸。船入中流時,那景色十分壯觀。在顛簸如葉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

大舵,把黃河的千鈞水力,分成了橫渡的巧勁。

此地指行業爲客。割麥人稱麥客子,船把式稱船客子,淘金人稱金客子。船撞入漩

渦時,水濺起來,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時的吆聲是聽不見的,在大河家,永

遠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黃河跌撞而下的轟轟濤聲。

清晨時分,因爲黃河走得太急,過水太多吧,整個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濃霧,聽得水

響,不見河流。漸漸天熱了,陽光照透了霧,纔看見平素黃河的雄姿。那黃河太漂亮了,

襯着一面被它在古時劈開的紅石頭山,襯着被它滋潤得沖天的茂盛青楊林,一川狂怒狂

歡的黃河水,不顧性命地儘管奔流。

我住在韓三十八家裏是第幾次了,現在回想着已經數不清楚。此刻從異國歸來,仿

佛中我又住進了他那院裏。韓三十八今年應是八十歲。他也喜歡看河。黎明時,霧罩河,

他一聲不響地凝望着那一川霧。水汽滲在他臉上的皺紋裏,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時想些什

麼。

他從死地裏掙着命回來了。五十年前他做過護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灘上,捏着步

槍瘋跑,天上的飛機追着他們剿殺。那是沒有邊的大戈壁灘吶,不知道人怎麼能跑過飛

機。隊伍散了,他和幾個大河家同鄉鑽進了崑崙山。

沿着崑崙山北緣,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緣,他們幾個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

著書立說的探險家誰走過這樣的路線?韓三十八 老漢和我看河,總是默默無語。他從來

不提當年,也不講他見識過的血腥沙場。這對我這個求學者不免可惜,因爲我只有憑自

己猜想了。

逃回大河家以後,他幹盡了渡口遠近的一切營生:船客、金客、麥客,賣過茶葉,

闖過藏 人地方。黃河是他的家路;他說過,只要掙上了錢,就找河。在任何一個渡口搭

上個筏子,或是再當個筏客子再掙幾個錢,不多久就能與他的婦人相遇。這真是一種準

確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難找到黃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門,正因此韓三十八 老漢穩如

泰山,任世事浮沉總那麼胸有成竹。

壯遊無止,這是中國的古風。與其隨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陣。去看甘青兩

省,去看黃土高原和積石山脈的分界,去看那造霧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經過險境的人一

塊。

(有刪改)

結合全文來看,開頭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自主嘗試]

(二)中間句段的作用

[解題方略]中間句段的作用

結構上:承上啓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內容上:首先是該段本身突出了(有手法結合手法)……

或⑴上承(或照應)……,下啓(或呼應)……

或⑵總括上文,爲下文……作鋪墊

或⑶文章由……轉爲……(如①由敘述轉爲抒情議論;②由寫物轉爲寫人;③

由歷史轉爲現實;④感性轉爲理性等)

[例三](2010·大綱全國卷Ⅱ)閱讀《大河家》(正文見本講[例二]),完成後面的題目。

文中說:“此地指行業爲客。割麥人稱麥客子,船把式稱船客子,淘金人稱金客子。”綜

觀全篇,這兩句話有哪些作用?(6分)

[自主嘗試

(三)結尾句段的作用

[解題方略]結尾句段的作用

結構上:或者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

或者解開懸念;

或者照應開頭,(或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嚴謹;

或者照應標題

或者層層深入,總結全文.

本身:①突出表現了(有手法結合手法)…

內容上:⑴點明中心(篇末點題),深化、昇華中心

⑵戛然而止(或者含蓄委婉),引人深思,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⑶抒發作者……的感情

[例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後面的題目。

冬日香山

樑衡

①要不是有公務,誰會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來香山呢?可話又說回來,要不是恰在

這時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開三天會,就住在公園內的別墅裏。偌大個公園爲我們獨享,也是一種滿足。早

  散文結構分析篇三:分析文章結構

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條理由此及彼地表達思想的脈絡、路徑。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而思路並不是什麼抽象的東西,事實上,文章的思路隱含在文章的結構之中,一篇文章的結構就是文章思路的具體展現。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總體思路,就應該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從歸納各段段意入手。給文章劃分層次,理清段與段之間以及一段之內各個句羣或句子之間的層次關係,是把握文章思路脈絡的手段,也是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態度的手段。從中考高題的實際來看,本考點在設置考題時,常常是將“分析結構,把握思路”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考查。

解題思路與技巧

考試命題常常這樣出題:通過考查關鍵詞語來考查對文章思路的理解;通過考查文段的層次、句子的層次來考查對思路的把握;通過概括文段段意來檢測是否把握了思路;通過補充或刪減多餘的詞句來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

解題方法:⑴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解答閱讀題必經的第一步。文章的結構是作者爲了表達中心意思而對寫作材料進行精心安排的結果,是行文思路的具體體現。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受內容制約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層次,必須首先對全文、全段有大體的瞭解,在做題時,應該在整體把握住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層意,這樣纔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⑵把握不同文體的結構特點。分析記敘文的結構,應注意以下幾點: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感情的變化,看故事情節的變化,看文章內容的變化,看事物發展階段的變化等。分析議論文的結構,應該首先把握全文的結構體式,議論文常見的結構體式有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和總分式等。分析說明文的結構,應該抓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要點。⑶注意語言標誌。很多文章有明顯的語言標誌,如“第一”“第二”等序數詞。文章的段內層次,往往有一些銜接上下文的詞語,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等。另外還可以看標點。⑷注意找出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個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可以弄清這個段落的層次結構。文章中還有一些過渡句、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們答題的重要依據,要充分利用。

考題回放

一、“把握文章思路”類

<一>直接分析、梳理思路型。開門見山,直擊考點(共3題):

1、08湖北卷19.本文以霧爲線索展開,請具體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2、08重慶卷15.文章是圍繞人的成長與對時間的感受來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

3、06重慶卷16.文章以“說村落”爲標題,就文章構思而言,作者對“村落”是如何“說”開去的?

<二>內容、思路結合分析型。歸納內容要先理清整體思路(共6題選三):

4、08安徽卷14.文章第二段從哪三個方面表現“覺得我一個人跑出來已經玩得太久了”?請簡要說明。

5、07江西卷16.從全文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泰山很大”的?請加以歸納。6、06廣東卷15.本文具體描寫了夕照中的許多事物,請按空間位置分類列出。

<三>作用、好處分析型。從文章表達效果的角度去分析(共10題選三):

7、08全國卷Ⅰ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8、07湖北卷17.本文在構思上具有先抑後揚的特點,請作具體說明,並分析其作用。9、06江蘇卷15.作者在描繪“煙雨牛鷺圖”後,又寫了時裝設計師、詩人和畫家的感受,

這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四>意圖、目的分析型。以“爲什麼”設問,從寫作意圖和寫作目的的角度去分析(共7題選三):

10、08全國卷Ⅱ16.作者爲什麼用了很多筆墨寫過去“大院子裏”的生活?

11、07安徽卷15.文章描寫鄉村的風,在第四自然段又寫到兩棵樹的成長,有什麼用意?12、06江西卷16.作者寫秋天的落葉,爲什麼要聯繫孩子和老人來寫?

<五>理由解說、闡釋型。先亮明觀點,再陳述理由(共2題):

13、07重慶卷18.文章第三段中寫三峽移民告別時“相擁而泣”、臨行前“磕頭祭拜”,第四段又寫“中國人固守家園,終老一生的傳統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樣寫是否矛盾?請作簡要分析。

14、06遼寧卷21.請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現這一主旨時,行文上有何特點?請賞析。<六>寫作手法分析型。從表達方式、寫作特色和藝術表現手法等角度來間接把握思路(共3題):

15、08遼寧卷17.怎樣理解“雨韻”的內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來呈現“雨韻”這一主旨的?

16、08山東卷文學類22.本文在寫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請結合本文,談談它對你的寫作有何啓示。

17、08福建卷13.文章表現了怎樣的感情?請從作品的內容和寫法兩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七>客觀判斷正誤型。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從把握思路、分析結構的角度綜合設題(加着重號的內容體現了對本考點的考查)(共2題)

17、08上海卷10.對文章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E.本文從死亡開始由近及遠倒敘有關曾祖母的記憶,深具感人的藝術魅力。

F.本文首尾呼應,點面結合,通過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農村老人羣體形象。

18、08江蘇卷論述類文本17.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圍繞“純樸的嗜血者”這一論題,結合李逵的所作所爲,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展開了深人細緻的論述。

B.通過探討嗜血者既讓人恐懼又讓人困惑的特質,文章由對李逵這一形象的分析遞進到對粱山好漢嗜血行爲的反思。

C.李逵既嫉惡如仇,又往往不講是非曲直;既看不慣以強凌弱,又常常不分對象大肆殺戮。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個不憐惜生命的人眼裏,許多正常人難以理解的血腥行爲就會變得自然和正常。這是作者最終提出的觀點。

二、“分析文章結構”類

<一>直接分析結構型。開門見山,直擊考點(共3題):

1、08江西卷17.指出文章的結構方式,並作簡要分析。

2、07四川卷16.本文是怎樣謀篇佈局的?結合原文簡要回答。

3、07重慶卷16.梳理文章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點?

(2)“告別不一定都是壞事”這句話在文中有何作用?

<二>結構、內容結合分析型。分析結構從內容的分析和歸納入手(共1題):

4、06北京卷20.本文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書蟲”形象。你認爲第一段和第二段對“書蟲”的描寫各有什麼側重?這兩段的內容有什麼關係?

<三>關鍵詞、句作用分析型。牽一髮而動全身(共6題選三):

5、08山東卷19.“今天終於以另一種方式接近了你”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它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6、07江西卷17.“寫風景,是和個人氣質有關的”,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7、06上海卷12.首尾兩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寫作特點是什麼?請加以評析。

<四>段落劃分、段意概括型.(共4題選三)

8、08湖南卷20.本文可分爲三大部分,(1)~(3)爲第一部分,(4)~(5)爲第二部分,

(6)爲第三部分。請分別從每個部分中找出一個合適的詞語(每處2個字),概括出這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9、07安徽卷14.文中畫線句子所說的“詩意”是通過哪幾幅畫面表現出來的?

10、06全國卷Ⅱ16.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爲思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

14、<五>文本特徵分析型。(共2題)

11、07山東卷實用文本19.文章開頭兩段屬於新聞文體基本構成中的哪個部分?請結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12、07山東卷實用文本20.文章用較長篇幅介紹了奧蒂參加比賽的背景材料,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六>綜合賞析型。(共2題)

13、07年湖南卷21.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14分)

(3)簡析本文的結構特徵。

14、06年湖南卷20、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16分)⑴簡析《在山陰道上》謀篇佈局的技巧。

【應試技巧】

<一>瞭解一些文章寫作和文學創作原理的基本常識十分必要。

庖丁解牛,首先要知道牛長的什麼樣子。無論是四大實用類文章,還是四大文學作品,作者寫作的目的,都是要告訴讀者一定的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從立意選材、謀篇佈局到遣詞造句、表情達意,作者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然後再將思路體現在行文中,體現在結構上。小到一個詞、一句話,大到一個段落、一個層次;小到一種修辭、一種表達方式,大到一種寫作方法,藝術手法等等,其目的只有一個:更好的表達思想感情,更易於讀者理解接受!

具體到本考點,思路往往體現爲一種寫作順序,或時間(順敘、倒敘、插敘、補敘),或空間(方向:東西南北中;位置:前後左右內外),或邏輯(並列、遞進、歸納、演繹);而結構有並且只有兩種:並列(有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變體,其中“分”是文章主體,橫向展開闡述,有人稱其爲“切西瓜法”)、遞進(縱向拓展,層層深入)。這是由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規律決定的:不是橫向展開,就是縱向深入,除此之外,別無它法。<二>整體把握、讀懂文本是關鍵

許多考生在考場上(其實這習慣是平時養成的)面對閱讀題時,常常這樣認爲:文章讀不懂沒關係,只要把題答對就行。於是將文章倉倉促促瀏覽一遍,甚至不屑一讀,而將大量時間投入到解題過程中。殊不知文章讀不懂,想高質量答對題是根本不可能的!正確的思路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捨得花時間、下功夫把文章讀懂,答題時才能勢如破竹,節節勝利。讀文章時一定要先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主旨和手法,這很關鍵。整體把握正確,則方向對頭,快速高效,正確解題不成問題;整體把握失誤,方向錯了,則南轅北轍。耗時費力,徒勞無益。

<三>洞悉命題規律,正確理解命題人的意圖是前提

思路和結構,屬於文章的外在形式。但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從上文的“真題回放”可以看出,直接考查考點的考題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將結構和內容或思路和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或分析結構需從概括內容入手,或把握思路需從分析內容和寫法着眼,側重點不同,着眼點不同,命題形式、考查重點自然不同。這就需要考生審時度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過大量高考真題的比較,真正掌握某種題型的特徵,正確理解命題人的意圖,審淸題意,扣題作答。

<四>理清思路,選好角度,找到正確、快速解題的突破口。

“真題回放”中有不少題目是通過文本中的一個詞、一句話來設題的。其特徵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那麼答題時,考生就要選好突破口,抓住關鍵要素,這樣才能克敵制勝,勢如破竹。比如,一篇文章的主旨句(中心句)可在開頭,可在中間,也可在結尾。在開頭的總領下文,這往往成爲快速把握文章思路和結構的總綱。像08年四川卷的科技文《煤是怎樣變成油的》即此類。再如,過渡句常常出現在文章內容發生轉折的地方,起承上啓下的聯結作用,位置在文章中間,由此連接起來的兩個部分,常出現內容上的話題轉換,手法上的正反對比、結構上的層層深入等,據此也可快速作答。又如06上海卷12題,要求評析首尾兩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寫作特點,顯而易見,文章開篇的作用,常常是統領全篇,引出下文;而結尾則常常是照應前文,再次點題,深化中心。

<五>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是行之有效的得分祕籍

1、分析文章結構的技巧:

①看文體特徵。不同文體,結構不同。如新聞結構五要素、記敘文的記敘順序、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議論文的論證結構、散文的線索、小說以及戲劇的情節結構等,都可以幫助我們從文章的體裁上快速找到分析結構的依據,進而弄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②看關鍵句子。一是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是該段的總綱,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就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文章或段落有中心句,首先必須抓住、找準中心句。這樣就等於抓住了段落或篇章的“綱”。一是體現文章思路或結構的重要語句,分兩種。一種是總領或總結性的,分別位於段落或篇章的首尾,作用是或領起(總領)下文,或收束(總結)上文。另一種是起承接過渡作用的,或緊承上文,開啓下文;或與上下文的某一句或某一段遙相呼應。對下文來說是伏筆,是鋪墊;對上文來說是照應,是呼應。

③看重點詞語。一是標誌性詞語。這些詞能表明文章中句與句、層與層之間的基本關係,比如“於是”“從而”表承接關係,“但是”“然而”“不過”“其實”“與此相反”錶轉折關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樣”表並列等等。一是解說性詞語。科技文中,解說新信息、介紹新情況時,往往採用解說、舉例的形式,分析層次時就要注意提示解說內容的詞語,如“意思是說”“比如”“例如”“即是”“也就是說”等等。

④看構成關係。弄清句與句、段與段、層與層、部分與部分、句與段、段與層、層與部分、點與線、線與面等之間的關係。可以從外部結構標誌入手,特別要注意劃分準第一層次,不要搞錯“輩分”,將大小層次混淆了。

2、把握文章思路的技巧:

①抓題目。題目或是寫作對象,或揭示了文章線索,或隱含了寫作順序。是寫作對象的,看哪些地方是直接寫該對象的,哪些地方是從側面寫的,這樣能大致理清思路;是文章線索和寫作順序的,則直接以此探尋文章的思路。

②抓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段首(首括句)、段中(過渡句)或段尾(總結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段落核心和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整體思路就很容易了。

③抓中心話題。如果中心句不明顯,則直接去抓中心話題,哪些段落講述的是同一話題就劃分爲一個層次,這樣也能很快理清思路。

從能體現結構思路的標誌性詞語入手

爲了表達得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標誌性的詞語來表明前後上下內容間的關係。找出這些詞語並仔細區別其代表的意思,有助於我們對文章結構、思路的分析。這些標誌詞有:

(一)關聯詞不同的關聯詞表達不同的關係,由此入手便於我們更快的理清結構和思路。如表並列的“和”“並且”“以及”,表遞進的“而且”“甚至”,錶轉折的“然而”“但是”“不過”“其實”“與其相反”等。

(二)順序詞順序詞能表示主次輕重的順序或問題的幾個方面,是並列關係,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外”“同時”等。

(三)總結詞“總之”、“由此可見”表示結論,一般表示是分總關係。

此外,還有表範圍的詞、表解釋的詞、過渡詞等。

三、從能體現文章結構思路的重要語句入手

論述類文章常運用到下列各類句子,如果我們能及時找出,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清結構、理清思路。如:起統屬作用的領起句、總起句,起總結作用的小結句,起啓承作用的過渡句,前後呼應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如08年海南寧夏卷第一大題每段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交代了該段的主要內容。

現代文閱讀行文結構或者行文思路

一、先積累與謀篇佈局相關的術語:

1、文首:開篇點題,開門見山;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提挈全篇,提綱挈領;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製造波瀾;爲下文作鋪墊。

2、文中:承上啓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前後呼應;前後勾連,環環相扣;銜接自然連貫;過渡照應。

3、文末:點明中心;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首尾呼應;卒章顯志,深化主旨。

4、線索,起到組織材料、貫穿全文的作用。

5、起承轉合,曲折有致。

6、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先抑後揚,先揚後抑。

7、總分得當;層層深入;以小見大,以點帶面。

二、注意提問的方式:

1、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指出文章的結構方式,並作簡要分析。

3、請具體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簡析文章的結構特徵或者文章在謀篇佈局上有什麼特點。

三、掌握一定的答題模式:

1、相關術語+具體文章的內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2、文章是()結構方式。第一層寫了(),第二層寫了()??

3、文章以()爲線索。開頭寫(),中間寫(),結尾寫了()。

4、先答出結構的特徵,然後結合文章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