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三五老友,一杯茶散文隨筆

三五老友,一杯茶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

三五老友,一杯茶散文隨筆

夜晚,我聞着彌勒所散發出的香氣,看着窗外的月光明撩,聽着大自然,最爲美妙的韻律所演繹出,最爲美妙的一首首律動的純淨,總會感覺到自己很幸福。

這樣的生活,也讓我覺得很滿足。而很多文人的生活,應該也都是很痛苦的把?或許也許是因爲他們,太過於多愁善感。

文人若離開了敏感的心,便也就不會是文人了吧?“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已流向東”。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纏繞身邊的,也就只剩下這絲絲的寒意與孤獨了。

三五老友一杯茶,若人生路上能得遇一,亦師、亦友、亦伯樂,我也就足矣,慰這塵風。

若留不住的人,那就讓它走,不要再留。留不住的人心也,不必再牽扯些什麼了。情感上的事兒自古原本就,不存在什麼是永恆不變的,更談及不到什麼是虧欠,什麼又是得到。

輕輕的來,不正如我們輕輕的走,不曾帶走一片雲彩?

人生來時本無一物,落地走時,我們又會將何物帶走?“葉會黃,人也會老”,而你又是否遇見過不懂得心疼你的人,你還要一味的.去對那人付出;難道不是寧願從心裏挖出來,也不願再去奢求什麼了嗎?

其實這些年“一個家”對於我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滋味,我其實是一點也都,早已記不得也記不清了。

是父母之間,還是姐弟之間,又還存在着一些怎樣微妙的關聯,我更是無從去體味到什麼,也都,吾願去聯想什麼了。

只知,等你一個人,熬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嚴寒酷暑。跋山涉水並虔誠的行至,一沙又一漠,一山又一水;一言又一語,一人又一心;一悟又一靜,那些什麼血濃於水的親情我想,也都早已化作一碗兩端可端平的水,“透如泉眼,澈如明眸”,洞徹八方!又都互不相欠。

是啊、早已緣盡了不是嗎?傻傻的你時至今日卻還想着,向她們寄託些什麼。人苦我不怕、心苦我也是,更無顧忌過什麼。因而我一直有所堅信的,就是、“我們每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必定是承載了一種怎樣的使命而來”。或輕如鴻毛,或重於泰山。

只是最近這兩日,時常聽到我媽在說,她又要去哪去哪。我是不喜歡有人在我耳邊嘮叨,父母也一樣不例外的。習慣了清靜與獨居的人,是一點碎語也都不願被打擾。

我媽回來了四個多月,現在即將出去;感覺又能回到自由的時代,其實說到底,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爲她在家的這段時日,讓我也好身不自在;這麼些年一個人過習慣了,還真不願被人打擾,時而是三姑六婆,左鄰右舍,真不知她們聊些什麼,又想幹些什麼。“眼不見爲淨,耳不聽爲清”。

與我父親,也至少是分開了將近有“十四個年頭”也就是說從我十四歲開始。如今也都二十八了。與我母親,更是分開將近有五年,算上我一個人獨居的日子。其實從我記事開始,對她們更是陌生不過了,只因從小到大,原本他們就沒怎麼管過我。

可有可無,似有似無,形容這段唐代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母子情緣,我想也是最爲恰當不過了。實則又是怎樣一個情況,是沒人能研究透“緣分”這個話題的。

而百善,就是因以孝當先把。

就是過自己,活自己。雙親父母他們又想幹什麼、又怎麼想的,我們唯有不干涉,不打擾。也不給他們平添一些,可有可無的煩惱尤爲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順人心,應人情,又順其自然,就是我最終、所認爲的一種“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