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用有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衆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下面小編爲你整理了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希望能幫到你!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1)

在我們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那什麼是美?我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美是指人長得漂亮?學是景色美?現在我終於懂得什麼是美了。父親一句鼓勵的話語,母親一聲撫慰,同伴們的笑容,老師的誇獎……這,不都是美嗎?

在我覺得,心靈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每個人都不能缺少它。不過,我覺得現代社會最缺少的就是心靈美。可是,有一件事卻讓我見到了真正的美。那是一個寒假的中午。我去學校買東西,發現在學校大門口,圍了許多的人,我上去一問才知道:有一個初三的學生,學習很好,可是在路上被汽車撞斷了腿,由於家裏窮,只的在學校舉行一個募捐活動。誰知,天底下的好人還真多,一下就來了許多許多的人來募捐。他們很感謝這些募捐的人。這時,我也忍不住捐了一些。

其實,美無處不在。公共汽車上,能看到青年人、小學生給老人讓座;當拉板車的老大伯遇到陡坡正焦急的時候,會有一雙有力的手幫助他解燃眉之急。人們的愛心,是一種美。

我努力地默唸着羅丹的一句話:“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擦亮眼睛,真的驚奇而喜悅地發現美就在我身邊。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2)

親情沒有隆重的形式,沒有華麗的包裝,它逶迤在生活的長卷中,如水一樣浸滿每一個空隙,無色無味,無香無影,於是也常常讓我們在擁有時習以爲常,在享受時無動於衷。親情是飯桌窗前的晏晏談笑,是柴米油鹽間的瑣碎細膩;是滿懷愛意的一個眼神,是求全責備的一聲抱怨;是離別後輾轉低迴的牽掛,是重逢時相對無語的瞬間。

常常,一個簡單的電話,一句平常的問候,都是對親情最生動的演繹和詮釋。沒有蕩氣迴腸的故事,沒有動人心魄的詩篇,從來不需要費心費力地想起呵護,卻永遠如水般靜靜的流蕩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悄悄滋養溫暖着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親情是最樸素最美麗的情,它不像愛情那樣濃郁熱烈,也不像友情那樣清新芬芳,卻是那麼的纏綿不絕、餘韻悠長。它不似愛情那樣緣於兩情相悅,也不是友情那樣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們的血脈相連,與我們的生命相始終。愛情也許會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親情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溫柔的角落。雖然常常我們會因爲它平常而忽視,常常因爲它樸素而會忘記,可是當我們傷痕累累,滿心疲憊之時,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們最親的親人,只有他們可以不計得失敞開胸懷的接納我們。

親情不是濃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飲品,它只不過是一杯純淨平淡的白開水,雖然無色無味,卻是我們生活中不能須臾離開的。它不會讓我們興奮,卻能讓我們安靜;它不會給我們刻骨難忘的體驗,卻始終爲我們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營養。親情中自有一份純樸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們意識到時,它早已悄悄浸潤在我們的指尖脈絡中。

在紛繁的紅塵世界,因爲有了那一份親情在,不管距離遠近,無論喧囂寂寞。我們的心始終是安然從容的。

親情如水,純淨透明;水如親情,綿延不絕……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3)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紙那麼大那麼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啊! 竟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那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畫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裏,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

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樑刺股,瓊林宴上,卻並沒有他的一角席地。 船行似風。 江楓如水,在岸上舉着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說白天有什麼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讀。

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容許一個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着,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麼東西齧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並且眼睜睜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上,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

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落餘的枯樹,似樑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而後,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乾脆徹底來爲自己驗傷,有何不可?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4)

我不喜歡一個苦孩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後,還要堅持讀研究生,母親只有去賣血……我以爲那是一個自私的學子。求學的路很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何必太在意幾年蹉跎?況且這時間的分分秒秒都苦澀無比,需用母親的鮮血灌溉!一個連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會愛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位置的人,怎能成爲爲人類獻身的大師?我也不喜歡父母重病在牀,斷然離去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少理由。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動,不必將個人的力量誇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將就木的時候,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斬斷,以絕望之心在寂寞中遠行,那是對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父母走了,帶着對我們深深的掛念。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爲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

  適合三分鐘散文的朗誦(5)

回想起童年就情不自禁笑了起來了,快樂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響起。小時候什麼也不懂,只要家人有一點照着自己的意思辦,就會亂髮脾氣和他們吵起來。一點也不理解他們!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也無所謂想講什麼就講什麼。或許那時才真的天真無邪。然而想想現在,自己已經學會理解父母,講話的時候也學會小心點兒了就是怕別人聽了會不開心,也怕得罪別人。也許自己真的長大了,懂事了。

路過“樂鬥場”,看見現在的小孩在那兒玩,笑呵呵的,多麼天真啊!笑聲是多麼甜美。想想自己小時候時每天放學回家後放下書包就往那兒跑,開開心心的。反而現在看見“樂鬥場”只能一笑而過了,不過童年的味道仍然還在。或許自己真的長大了,成熟了吧!“樂鬥場”曾經世我的快樂,不過現在只能成爲我的回憶了。

兄弟姐妹們在一起難免會有爭吵的,打架的。記得自己經常和他們爭吵甚至打架,也因此被家人駡,不過現在想起來才發現自己是那麼幼稚,不過那時也是辛福的。或許幼稚點也好吧!要不現在怎麼不吵了呢?因爲學會了謙讓,寬容了,也因爲自己真的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

童年有酸,有甜,有苦,有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