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過過發發呆呆的日子散文

過過發發呆呆的日子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好久沒有仔細地去想自己了。

過過發發呆呆的日子散文

這一天,活幹完了,人也幹累了,就勢躺在草地鋪着的一條氈子上睡着了。等我醒來時,四肢輕鬆,大腦滋潤,舌尖涌動說話的慾望,靈魂復活,雙眼充滿着直視四野天地的願望。天啊!一覺醒來,四周已是一片黃昏綺麗。

睡眠的確改變了很多。我也很久沒有睡過這麼一場通透的大覺了,傾時間想起諸葛亮吟誦的大夢初覺醒的情節、想起了南柯一夢的故事了。

人活着時看似千差萬別,其實都得一樣的。總能明白世界上的很多道理,接着是明白之後卻始終不改:比如錢沒有掙完的時候,自己卻毫無察覺地一直在拼命地掙着;比如工作沒有做完的那一天,卻疲憊不堪地加班加點;比如兒孫自有兒孫的福,卻又不自覺地替他們操心費力;比如明明知道無官一身輕,卻又身陷仕場戀棧不捨而不能自拔……

人活一生猶如睡了一場大夢。有時,未睡這場美夢大覺之前,與人相比是這也不足,那也不夠的,老是覺得自己缺少了很多。總是以爲你發現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會有着努力與奮鬥的過程,就自然會有了一份美好的生活。其實,奮鬥與享受人生,只是人生的一種形式而已。人生之中還有更多附加的感受,附於其間、深藏內心而不自知。有時,抽一段時間,關一天手機,斷一天的電源,甚至餓一天的飽飯,對於沉浸於健康生活中而不自知的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能過一天呆呆傻傻的日子,安排一天閒居在家的獨身生活,數着一個人安安靜靜流過指縫的時光,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去做,什麼也不去努力,其實,這就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人生的過程中所謂的成就,無非是名、利、錢、權,這些附於身外的俗物庸品,誰缺了、少了、沒了都會感覺的難受;然而,一旦據有佔用的太多太重放不開手了,那就是生命的累贅了。名,沒有不行,有一點就行了;利,不可匱缺,有用就足;錢,不是萬能,夠花就好;權,有一點就行,只要不被人隨意地欺凌了就成。其實,我們的生活需要的.就是這麼一點點東西,其餘的可能就是多餘了。

這幾天,一直在探望一個住院的老朋友。他是從我原來工作的城市來首府治病的,原來的他人高馬大、身體魁梧,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頭,我知道他年輕時一個人僅用兩天,就自己拉土墊地用乾打壘的辦法輕鬆地打出一個不小的院牆。就是這麼一個挺能幹活、喜歡聽人誇獎的大男人,這次真的玩完了,在手術和反覆檢驗之後,才發現他的情況很不妙,肺部到了晚期,醫生說多則一年,少則半年。他自己還在家人的極力隱瞞下,充滿着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仍不知情地做着出院後帶着老伴去內地遊玩的計劃。

對生命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我的角度是生命的質量不在於長短,也不在於階層的高低、擁有財富的多寡,而在於他在心中享受到的幸福和承受的歡樂。我的父親一生看似平凡普通,像中國的大多數農人一樣,生兒育女之後就等着頤養天年。其實,真實中的他並不幸福。他對孩子們、對老伴的愛他不知如何去表達出來。在與自己幾個孩子的交往中,他並不知道用什麼手法去和自己孩子進行感情的交流,更不知道主動地打打電話問候對方讓自己快樂和在溝通中能讓對方感受到被惦念的幸福;在對我母親的態度上,他幾乎不去爲對方投入付出、去爲對方多着想而營造出幸福的感覺;更爲不幸的是,我母親也以同樣的方法對待他。這是他的不幸福,也是他讓身邊更多的人都不幸福的原因。

記得在一個村子裏工作時,我常常去單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走一走,這是我的一份職業。說是走一走,其實就是希望看到他們忙起來的樣子,忙碌地掙錢、忙碌地外出,忙碌地開農家樂,忙碌地做家務事。然而,幾次下來,他們的行爲特別地讓我感到失望和生氣。他們的一家人在大白天裏不去勞動,不去掙錢,一到中午,就會各人裹着一片破舊的羊毛氈子,躺在草地上曬着太陽睡大覺。一起跟去的副村長也很生氣,覺得丟了村裏工作的臉,用穿着尖頭皮鞋的腳狠狠地踹了一腳男主人的屁股。男人睜開一隻眼看到我們,先是一笑,然後指指房間,意思是說房子裏有茶有饢有香菸,讓我們自己接待自己。話未說完又接着呼呼地睡去,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來,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大覺要睡。那一天,我們把他家僅存的奶茶、奶酪、方塊糖和奶酒全找着了全喝全吃淨了,甚至把香菸也全吸完了,就是不給他們留一點,讓他們好好去睡吧。

沒過兩天,男人樂呵呵地騎着馬又來看我們了。這傢伙居然不記事不記仇,笑吟吟地拎來稠濃的奶皮子罐、金黃色的奶油和潔白的奶酪袋回訪我們。原來,他還是繼續過着比我們快樂的日子。

後來,時間長了,他們影響了我,我也變了。不知從誰的身上學會了懶散和忘事,學會了舍和放棄,學會了不去細究和追求;我才發現,自己不再惦記單位的提職漲薪、檢查驗收、評比上報先進名額的事情,不再惦記誰出了書誰得了稿費獎金誰在文化界紅起來的事情,更不去過多地關懷自家孩子成績的高低、別人家的生活條件比我好比我差之類的糗事。我不知從何時開始,也學着村民的模樣,只要不是急死忙活的時候,就會一步跨出貼滿各類標語和畫像讓人壓抑的辦公室,用胳膊挾着一卷軟軟綿綿的新氈子,找一塊有樹有草有涼蔭有水聲的地方鋪開躺下,或是乾脆一屁股坐在一截風乾的松木上;然後,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去慮,世界自此開始也就什麼都不存在了。看天上的流雲,看空中的小鳥,看着天上的鷹半天動一下的翅膀,聽松木發出噼噼吧吧開裂的聲音,聽昆蟲在草棵間竊竊私語紛呈歡愛的細碎聲,聽牛馬羊交流的呼喚,聞着野性花朵綻開纔有、草棵被折斷纔有、松香溢出纔有的濃烈氣味。

我會突然間想到自己的過去,伴隨着一起想起的有我爸爸、我朋友、我單位、我領導,我的事業,我的財富,還有我的許多許多懶散習慣的村民朋友。其實,我們都把對幸福的理解擰反弄錯了,有時會把幸福看得或輕或重,輕的彷彿攥着一把金錢幸福就自己來了,重的似乎萬事欠缺幸福來之不易。

前幾天,我還在嘲笑微信上的一篇小文章,題目是《過過發發呆呆的日子》,說的是一些內地的小年青們刻意地放棄人人羨慕的工作崗位和薪水獎金,選擇遠離繁華大都市釋放自我的方式,去喀納斯、去拉薩、去尼泊爾這些沒有現代文明干擾的地方,過幾天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要求的生活。此時,我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變得不再嘲笑他們了。其實,這些年輕人就是比我們這一代人聰明多了,能夠感悟到世界的不同。不管有沒有錢,有權沒權,有沒有生活的保障,能過好這一天,就是你享有幸福的這一天。

看來,生命中還是有很多條小路,能曲徑地通往幸福的花園,況且,幸福纔是生活的目標。

於是,我開始想,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也去走一走他們想去呆上幾天的地方,曬曬太陽,聽聽風聲,聞聞野風,站站那兒,坐在地上,看看那兒;餓了吃飯,懶了睡覺,然後發呆,這樣的日子會有一份很好的享受。

生活裏的很多小事情裏,會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大道理,包括這些想過發呆生活的年輕人,他們都在不同的生命領域裏,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生活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