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救命更要救心散文

救命更要救心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多年來,一些民政工作者面對各種救助對象的求助,往往限於給點米、送些面的思維定式,而不去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去幫助他們恢復基本的社會功能。久而久之,一些求助對象對社會救助產生了依賴心理,成了“求助專業戶”。這不僅是擺在黑龍江省嫩江縣民政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難題,也是擺在新時期全國民政人面前的新課題。

救命更要救心散文

嫩江縣曾有個“求助專業戶”,韓。吃救助飯兩三年了,是民政局的.‘常客”。他沒有家,不給他點米、面,他就賴着不走,反正你不能讓他餓死,你來上班他也來“上班”。這讓包括民政局局長在內的民政幹部都非常頭疼.

一天,韓某又來要救濟。一心想轉變工作方式的救助幹部並沒有像以往一樣,給他點兒米、面就打發他走,而是開始和他談心。通過交談發現,韓某是個要面子且自尊心很強的人。多年前,他從山東來嫩江打工,憑着一手漂亮的泥瓦匠技術拉起了一支建築隊,成爲當地小有實力的“包工頭”,賺了不少錢,還娶了媳婦。後來,他的妻子攜家中錢財離他而去,從此韓某開始自暴自棄。他曾經想過回山東老家,但覺得沒臉面對家人。

通過深入交談,韓某開始覺得一直吃救助飯是件恥辱的事,與其這樣生活,不如自己重新振作起來。民政工作者與其家人取得了聯繫。家人得知後,多次打電話讓韓某回家,並告訴他,家人們都很想念他。韓某終於被救助幹部的真情所感動,不再四處漂泊,而是回到老家安度晚年。

在救助工作實踐中,救助幹部通過與衆多求助對象交談發現,做民政救助工作,不能簡單地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求助對象也有自尊,如果不是到了特殊困難,他們也不會來求助。很多求助對象之所以變成了“求助專業戶”,不但與他們的人生經歷、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複雜性分不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一些基層民政幹部的工作方法陳舊,思維方式落後有關。

其實,很多求助對象是帶着情緒來求助的,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爲什麼來求助,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生活貧困,然後再對其給予相應的救助。應當儘可能發動並幫助他們尋找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幫助他們實現助人自助,恢復其應有的社會功能。對於求助對象,嫩江縣民民政局不再簡單地給予物質上的幫助,而以幫助他們實現自助爲目標,幫助他們真正擺脫生活困難爲根本目的。

由於嫩江縣民政幹部救助思維的轉變與工作理念的更新,自2008年以來,來嫩江縣民政局的“求助專業戶”幾乎爲零。大部分求助對象在來過一次民政局後,基本都會帶着微笑滿意離開。民政局救助幹部與求助對象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徹底轉變,從原來的給予和接受,轉變爲現在幫助式、平等尊重的朋友關係。

其實海個求助者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他們心中都有一個不爲常人所知、難以解開的心結,民政救助幹部只有瞭解他們的往事,解開了他的心結,才能激發起他們的信心和力量,才能實現民政救助“助人自助”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