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明節散文名人

清明節散文名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7K 次

清明,是傷感的,清明,容易引出人的無限假想,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清明節散文,歡迎各位閱讀哦!

清明節散文名人

  清明節散文名人1

清明祭祖,不僅僅是一種形式 ,其實更像是我們精神能量的充電器和加油站,當你帶着苦惱和困惑、帶着喜悅和成績,向長眠於地下的長輩和先人傾訴或者彙報的時候,毫無疑問,這實際上是在爲我們內心的焦慮和興奮找到了一個最最適當的出口。我們由此,達到了靈魂和身心的洗滌和安放,讓浮躁的內心歸於平靜。

人,一定要學會給自己減壓,我覺得,清明掃墓也可以算做其中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到陵園去給父親掃墓的重要原因。很多時候,我都是在和父親傾訴之後,重又振奮起繼續堅持的能量和動力的。其中,也包括孩子在異地上大學的那四年時間,即便只有我一個人,我也會在上班之前趕到陵園代表全家人去給我的父親掃墓,向他老人家彙報我們全家人的生活狀態,請求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給予媽媽還有我們整個家族一種安定和庇護,保佑我們全體成員都能健康平安!

人,有時候的確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來支撐的。學會給自己適當的減輕壓力,學會換一換環境和心情,對於放鬆身心是非常有效的,特別是用這樣一種和能自己信賴的親人傾吐的方式,我感覺非常好!

另外,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還能讓自己在吵雜和激烈的競爭中,時刻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頭腦,不被任何外界的喧囂所幹擾,全新全意的朝着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

清明祭祖好時節,大家都知道只有“清明”纔是唯一一個節氣與節日並重的日子。在這幾天,你若能抽得幾分空閒,帶上家眷或親友,收拾一份虔敬的心情,探望一下自己已故的先人。其實,不失爲一種尚“智”之舉。你看那鄉間路上的綠柳垂絛、繡蕊蝶香,滿眼看不過來的清新景緻 ;在這個時候,讓我們在想象一下先人創業的艱苦卓絕,藉此機會勉勵一下後人,回頭反思自省一下我們自己,我們還有什麼是放不下、不能捨棄的呢?!想想老一輩吃過的.苦,我們還有多少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呢?!我們還有什麼資格不用自己的雙手,爲自己的明天而努力奮鬥呢?!

因此上,每一年在清明節掃墓已經成了我的一個雷打不動的嗜好和習慣。然而,今年的清明節我卻因爲需要照料大病初癒的老母親而未能夠成行。一直在醫院裏和我一起守候多日的兒子,和專程從異地趕回來的舅舅、姨媽一起,趕往姥爺的墓地,爲我完成了這個心願。

兒子很懂我的心思,還用手機把這一路上的風光和景緻都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了下來,回來之後,大姐還特地將他們沿途踩挖的薺薺菜留了一些我給,成爲了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弟弟他們回去以後,又陸陸續續發來了他們各自手機裏拍攝的照片,這樣一來雖然今年的掃墓我和老媽沒有成行,但是,也同樣分享了和他們共同去掃墓的全部過程,內心感到無比的清明,真的有一種,怎麼形容呢,應該是非常通透和舒暢的感覺。這就是親情的溫暖和力量。也是我老媽最最想要看到的:一大家人,全都和和氣氣的場面,全家人全都在朝向同一個方向眺望。

  清明節散文名人2

春天來了,在春天這個季節裏,有個重要的節氣,那就是清明節。清明,對許多人,有着不同的意義。種田的人會在這時種上瓜豆;懷舊的人會在這時祭祖;思念的人會在這時上墳,而對於學生,這個節氣,就是排着隊,迎着風,踏着青青的草,去遊春。但對於所有的人,在這個季節裏,都有一個更爲有意義,也更爲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到烈士陵園,爲英雄掃墓。

我第一次爲英雄掃墓,是在小學。其它的什麼事都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聽老師說,明天到烈士陵園去掃墓,我激動的一夜沒睡踏實,小小的心裏總是在想:我就要看到書本上說的英雄了,我能爲英雄做點事啦!可不能遲到呀!第二天清晨,我起了個大早,拿了把稍大點的掃帚直奔學校而去。後來,還有幾位和我一樣拿掃帚的同學,任老師怎樣解釋,就是不願放下掃帚去陵園。第一次,我就這麼拿着掃帚去爲烈士“掃墓”的。

到了初中,雖然,我不再拿掃帚去掃墓,但這種激動的心情,卻沒有一絲改變。記得,每每到了清明這個季節,我們這些半大不小上初中的孩子,總是盼啊,盼啊,盼着老師能趕快帶我們到陵園走一走,看一看。我們這兒的烈士陵園,很美,蒼松翠柏,花鳥魚塘,還有掩映在花叢中高高大大的紀念堂,簡直象仙境一般。我們每年盼着、盼着,就是想到陵園裏,既看看那些心目中的英雄,也看看春天的美好,還有,我們的入團儀式,每年也在這時舉行。想想看,在崇敬的英雄面前,在烈烈的紅旗面前,在許多羨慕的同學面前,舉起右手,莊嚴宣誓,這是何等的光榮!又是讓我們何等的盼望啊!當然,有時,這種盼望中,時常會懷着一絲絲的不安,那不安,也許就是這次入團的沒有我,面對烈士,不好意思;也許是每次莊嚴的儀式結束後,隨之而來的那一篇紀念性的作文。提起作文,每個學生可能是記憶最深的。爲了這篇作文,幾乎在每次的自由活動中,我都會放棄遊園的大好機會,好奇而緊張地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紙和筆,和許多同學一樣,到紀念堂裏,去抄幾段解說詞,以便作文中用。那時,我睜着清徹的一雙眼睛,深深地,打量着一張張年輕英俊的照片,心中沒一點點的悲哀和恐懼,因爲我從沒有把這些英雄和死聯繫在一起。相反,我很羨慕和崇敬他們,那時的我,總覺着英雄是不會死的,我們從來不說英雄會“死”,而只說英雄會“犧牲”,“犧牲”在我的理解,就是“活着”,“活”在另外一個地方,而且一年一年,永遠都那麼年輕。有時我還會獨自想:他們也許在等我們,等我們長大了,說不定哪一天,我們會不期而遇,也許,我還能問問他們當時做英雄的想法呢!可惜,當時這些純真的想法,都不會出現在我的作文中。我的作文永遠是千篇一律的豪言壯語:向英雄學習!向英雄致敬!學習他們什麼什麼樣的精神,這個“什麼什麼樣的精神”,就是我所抄的解說詞,其中有一句,我記的最清楚:學習英雄“馬革裹屍”的精神!當時,我並不太懂得“馬革裹屍”到底意味着什麼,我還是記下了,並用在了作文裏。

多少個春過去了。如今的我,長多了些知識,懂多了些道理,但今天,我還是懷着當年一樣的激動的心情,跨進了烈士陵園。彷彿我覺得,我還是有篇作文要寫,那是我初中未寫好的。

烈士陵園,道還是那條闊道,兩旁蒼松翠柏,依然挺拔;廳還是那個大廳,相片、遺物,井井有條;各式各樣的花圈擺放在大廳兩旁,不由得讓人肅然。廳外有宣誓的團員,廳內許多的學生們,和當年一樣,拿着紙和筆,認真地抄寫着牆上的解說詞,今天的他們也有一篇豪言壯語式的作文要寫。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沒有太多的改變,仔細觀察,改變的只是一年一年,那些穿流不息的學生們的神態和風貌。這些學生和我們那一代相比,他們的神情更加堅定、自信;他們的個性更加鮮明、張揚;他們的生活更加優越、多姿多彩。但是,今天,他們同樣用敬仰的目光解讀着英雄,英雄們也用永遠慈愛的笑臉回敬着他們。我不知不覺來到園中最小的一位烈士像前,雖記不住他的名子,我卻能記住這個位置和這張年輕的臉龐。每次來陵園,我都會最先來看這位18歲的小烈士,如果他出生在這個美好的年月,他一定會像其他的年輕孩子一樣,去上大學,如今他卻長眠於陵園60年。許多和烈士同樣年輕的學生們,也都來到這裏,他們和我一起,用崇敬的眼光輕輕掃過這張雖年輕,卻剛毅中透着善良的笑臉,小心亦亦的樣子,唯恐驚醒英雄的睡夢。我想,烈士這一刻是真的會在夢中笑醒,他就是爲將來美好的生活去革命、去流血並做了烈士、做了英雄,而這美好的生活,他在這個園中和我們倆代人的身上都看到了,他會得到安慰的。我又來到彭雪松烈士像前,這位表面看略帶書生氣的大英雄,以其“馬革裹屍”的精神,英勇善戰,最終把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淮北平原,這片深情的黃土地上,也把自己34歲的颯爽英姿,世世代代刻在了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