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女兒國散文隨筆

女兒國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女兒國散文隨筆

女兒國是一部神祕莫測、風情萬種的天書,它外形精美,內涵豐富,對我有超強的吸引力。我很喜歡讀它,但又何嘗能夠讀得懂呢?

讀了《紅樓夢》,我知道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巴捏的,女人比男人多了一些水靈。故此,連神都認爲,女人要比男人純潔、清爽和晶瑩剔透一些。 “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雖是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因爲,“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混帳起來了。

讀了《西遊記》,我看到作者吳承恩憑藉着天馬行空的超強想象力,虛構了一個理想的樂園---女兒國。在這個美麗溫馨的王國裏,沒有男人,繁衍後代通常只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

讀了《舊唐書》,在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中,我看到對女兒國有這樣的一段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爲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日行。有大小八十餘城。”這意思是,東女國東西距離約爲180公里到360公里,南北距離約爲400至800公里。

讀了楊二車娜姆的《走出女兒國》,我瞭解到人世間竟然真的有那麼一個女兒國,一個名叫瀘沽湖的世外桃源。它是西遊記裏女兒國的真實版本。那裏的摩梭人,至今仍然奉行的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和女人當家立宗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的遺風餘習。瀘沽湖、女兒國,它有着純淨的湖水,神祕的傳說,獨特的風俗等,一個美麗得令人無限神往的地方。

十八年前,就是因爲對女兒國的神往、遐想和好奇,我不畏山高路遠、道路崎嶇險峻,背起行囊就去追尋。我終於領略了那裏的山水勝景,粗略的觸摸了一下那裏的獨特風土人情。我正準備去作更加深入的探究時,一場重感冒和高燒,導致那次未能完成預設的計劃。我只好提前打道回府,故此,未能留下隻言片語。

上個月,揣着同樣的心情,我再次驅車自駕,前往女兒國。我從昆明出發,一路向西北,經過富民、元謀、永仁、攀枝花、西昌市等地,途中見到了一樹樹的木棉花,朵朵都像那羞紅了臉的青春少女一樣,展露出了它們姣豔的容顏,屹立在公路兩旁,頻頻地向我招手致意。

十九日晚,我抵達了西昌市,停車、加油、休息。第二天上午,我在西昌市,欣賞了那裏的壯麗景觀,主要是參觀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XSLC),亦稱“西昌衛星城”。它位於西昌市西北約60公里處。發射場建在海拔1857米的山上,那裏的年平均氣溫18℃,日照320天,爲全國氣候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它主要承擔着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例如,發射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

它從1984年1月發射我國第一顆衛星開始,至今已發射了衛星一百次,是我國發射衛星最多、對外開放最早、發射軌道最高的航天衛星發射場。其中有一座發射塔,塔高97米,重4700多噸。在它那裏,迄今已經發射了衛星六十八次。

中午十二點,我告別了西昌衛星城,行進在前往瀘沽湖的路上。瀘沽湖距離西昌市大約258公里,汽車沿着九曲十八彎的山間公路,行進了七個多小時。

傍晚十九點多,我終於望見了在一座山口處,高高的矗立着一座橫跨公路的巨形彩門,上面標有“瀘沽湖”三個醒目的大字。

離彩門大約200米處,就可以清楚地觀賞到瀘沽湖的全貌。它四周青山環抱,湖岸曲折多灣,多姿多彩的格姆女神山像守護神一樣,巍然屹立在湖的北岸。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之間,它美麗的身形曲線像一個馬蹄印。相傳在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會的那晚,他倆因纏綿而深深的沉迷。當男神正準備跨上神馬離去時,天亮了。天亮後,他就不能回去了。他只好勒緊繮繩,讓神馬停在原地不動。神馬被繮繩勒緊後,踏下了一個深深的馬蹄窩。後來,神馬和它背上的男神,不幸化作了瓦如卡那山。馬蹄窩被格姆女神傷心的淚水注滿後,化作了清澈潔淨的湖水,而她自己也化作了格姆女神山。

瀘沽湖,湖面海拔2690米,面積48.45平方千米。它的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米,透明度高達11米,最大能見度爲12米,湖水清澈蔚藍。

瀘沽湖的島美,在湖的水面上散佈着裏務比島、裏格島、博凹島等小島。它們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米,遠看象一隻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上。島上的樹木蔥籠、百鳥羣集,是南來北往的候鳥、野鴨等的棲息之地。

裏務比島,位於瀘沽湖的中南部,它四面環水,綠樹成蔭,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杜鵑花把它裝點得更加絢麗多彩。在靠近裏務比島中心處建有一座喇嘛寺,寺中塑有釋迦牟尼、千手觀音等佛像。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每逢農曆六月四日就會到島上唸經。

裏格島,位於格姆女神山山麓,是瀘沽湖北緣湖灣內一個美麗的湖堤連島。它三面環水,四周青山環抱。湖中碧波如鏡,空中的白雲和周圍的山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把湖、山、天影融爲晶瑩的一體。一條毛石小路與湖堤相通,十分幽靜。島上住着十多戶摩梭人家,古老的木楞子房,沿島而建。房舍的門窗面朝水面,春暖花開,開窗即可垂釣,悠然如臨仙鏡。

博凹島,亦稱王妃島,末代左所土司爲安置來自雅安的漢族夫人肖淑明,在上面修建了一所豪華的別宮。16歲的肖淑明,在這個島上消磨了她的整個青春年華。斗轉星移,幾度春秋,青山依舊,卻物是人非。

在博凹島周圍湖灣的水域中,生長着成片的菠葉海菜(瀘沽湖獨有的水生植物),潔白的小花浮在晶瑩的水面上,宛如滿天星斗。

瀘沽湖的水美,傳說它們是格姆女神的淚水。朝陽初露時,湖水如染,一片火紅。夕陽西下時,波光粼粼,一派金黃。風靜時,平滑如鏡,如萬頃碧玉。

瀘沽湖的山美, 四周青山逶迤,隱於雲霧之間,飄渺綽約。海拔3800米的格姆女神山,雄偉壯觀,默默地守候在湖邊。

瀘沽湖的摩梭女兒更美,她們,比那潔淨的湖水更純淨,比那挺拔的青山更堅韌。傳說,某年,一位年輕美麗的摩梭母親正在餵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她的旁邊玩耍,突然間,洪水鋪天蓋地的衝來。母親急中生智,迅速地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孩子們坐在豬槽裏,隨水而漂,得以存活。若干年之後,他們成了瀘沽湖的祖先。而他們的母親則被洪水淹沒葬身於水底。

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並將瀘沽湖亦稱作爲母親湖。

總而言之,瀘沽湖的島美、水美、山美、摩梭女兒更美。

在瀘沽湖那美妙絕倫的湖光、山、水、島之間,生活着六千多名延續着母系氏族特點的摩梭人,獨特的“阿夏”婚姻,將那片古老的地方,塗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於是,人們將它稱作爲神奇的女兒國。

在瀘沽湖的摩梭人中,至今仍然保留着由女性當家作主和由女性成員傳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制,奉行着“男不娶、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隨緣”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即走婚,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那種對偶婚式的“阿夏”婚姻狀態。這種婚姻以情爲重,不依附權勢和財富。

“阿夏”是瀘沽湖摩梭人中有情愛關係的男女雙方的稱呼,彼此之間互稱爲“阿夏”。男女雙方仍然屬於自己原有的家庭,當夜幕降臨後,男方到女方家走訪、住宿,次晨回到自己的家中。因爲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的`婚姻,所以稱這種關係爲“走婚”。 阿夏婚所生子女屬於女方,取母姓,並由女方撫養,家中的事情由女方掌控。男人一天只是工作,每天所賺回來的錢,都要上繳給家裏年齡最長的女性。

在阿夏婚姻中,一個男人或女人通常只能有一個“阿夏”,不允許同時結交多個“阿夏”。

摩梭人及其走婚的來歷,傳說是,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隊在戰爭中敗退瀘沽湖,並定居於此,與當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後代,便形成了現在的摩梭族。

在瀘沽湖,有一條長達300餘米的走婚橋,將兩岸的村落連接起來,爲那些走婚的阿夏們提供方便。亦稱爲“天下第一愛情鵲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瀘沽湖天生兩棵情人樹,枝連枝,葉依葉,如同相愛中的男女“阿夏”。

瀘沽湖摩梭人的房子,大多爲方木垛成的井榦式木楞子房,以木板當瓦,每塊長約1米,寬0.17至0.26米不等。內部結構爲適應母系爲主而組成的家庭特色,有火塘所在的是正室,爲全家的中心,旁邊爲老人和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層樓房爲“客房”, 爲適齡的女人與她或她們的“阿夏”居住的房屋。房子保留了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一些特性。

摩梭女兒到了可以結交男阿夏的年齡時,通常都在花樓上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花房。結交了男阿夏之後,這間花房便成了她們談情說愛的小天地。最初的約會,一般是在避人耳目中悄悄的進行。男阿夏通常是在夜深人靜時,徒步或騎馬到女阿夏家用暗號進行約會,例如,用拋石子到花樓的房頂、或吹笛彈弦、或搖動馬鈴、或以菸斗敲門等多種多樣的暗號,然後等待意中人聞訊開門,將自己引入臥室。到拂曉前,男阿夏便匆匆離去返回到自己的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祕密走訪後,女阿夏便將男阿夏公開。此後,男阿夏便可以公開走訪女阿夏,並可以登堂入室,到女阿夏家中喝茶聊天,享受着盛情的款待。

二十三日,我從瀘沽湖的另一側即雲南省寧蒗縣返回,一路向東南,經永勝縣、祥雲縣和楚雄市,當天晚上就順利地回到了昆明的家中。

此次我在瀘沽湖、女兒國的遊覽,歷時了五天,算上十八年前的那次,共計兩次十天。在這段時間內,我只是粗略的瀏覽了那裏的風景,感受了那裏清新的風,呼吸了那裏的芳香,在那裏萌生了一些美妙的想象。至於如何解讀瀘沽湖、女兒國這本神奇的天書,我僅僅只是開了個頭,或者說只讀了個扉頁,對書中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內涵,還需作更進一步的探究。

瀘沽湖水,是如此的清淨;摩梭女兒,是如此的純潔!希望它能永世維持住那種世外桃源式的田園生活。( 杜德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