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在牆根下溜達散文

在牆根下溜達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爲了參加陝西師大的函授考試,我在西安建國路一個親戚家住了段日子。正值暑期,城牆根下的溜達,便成了每天晚飯後必須的“課程”。

在牆根下溜達散文

夕陽,在城牆的古磚上抹出紅暈。一隻只玲瓏的鳥兒,擦着牆體飛翔,引領着我的目光。

在城牆下散步,有種穿越歷史的韻味。

酷夏的傍晚,時間總是顯得漫長。不知不覺的,我就溜出了東門。凝神間,小樹林裏,隱隱傳來秦人的唱腔。有激昂悲壯的老旦,悽婉哀怨的青衣,還有渾厚高亢的花臉。無疑,這是秦腔迷的世界。在城牆根下吼秦腔,也算是古城獨具一格的文化亮點。

忽然間,路燈亮了起來。河面橋欄上的石雕,泛着銀色的光。石橋的另一頭,接到了古老的城牆。六百多年過去了,城牆上的石磚依然泛着青黑鏽跡,城牆門洞裏面的街巷依然錦繡繁華。

在燈光的映襯下,護城河的水面平靜安詳,倒映着班駁參差的樹影,彷彿要將它遮蓋起來。一陣微風吹過,四周彌散着槐花幽然的清香。記得小時,父親帶我來過這兒,護城河干涸腥臭,牆根下到處都是破舊的瓦房和茅草棚,垃圾遍地,雜草從生。父親說,這一帶居住的大多數是山西人和河南人。他們爲了謀生,從家鄉逃荒到這兒安了家,茅草房子和牛毛氈房子隨處可見。父親依然保留着他童年時的記憶:河水裏生長着蘆葦,有成羣白鷺飛翔;城門洞裏,聚集着賣棺材的.……“那時,護城河的水比現在大多了,聽說每年都要淹死人。”

讀書人,總是喜歡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有時,我會騎着親戚家的自行車,穿過城區,來到南城牆。一羣麻雀,在風的伴隨下,撲棱着翅膀,從樹枝間飛到了城牆上。暮然回首,孔廟碑林突然呈現在我的眼前。青石黛瓦,紅柱藍窗,魁星樓閣,書齋明塔……遙遠的、古舊的景緻,彷彿穿越了歷史的雲層,清晰地閃現在我的腦海。

小巷兩旁,林立着古雅的門鋪店房。徜徉在碑石叢中,我的肌體彷彿洋溢着宋明孔儒的爾雅氣息,胸腔頓時閃耀出了關中書院的哲思理想。恍惚間,《論語》《禮記》裏的句子宛然迴響在耳旁。

我放慢了腳步,注目着牆根下一位銀鬚皓首的老者。也許,他是城牆根下的老住戶,衣着散漫,灑脫悠閒。他正在揮灑着筆墨。遒勁舞動的毛筆,遊走在白色的紙端。字裏行間,宛若宣泄出李白、杜甫的千古絕唱。

那是我在古城滯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夏天。二十多年過去,依稀記得,在東門城牆的一塊磚上,我曾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是用削鉛筆的小刀刻的。後來的日子裏,我爲自己的那種不夠文明的行爲臉紅。然而,那卻是我企圖將靈魂融入古老歷史的一個印記。

2003年的春天,我在鐘樓飯店開了幾天會。遇到這樣的機會,我總是選擇傍晚時去城牆根下溜達。內地的城市,幾乎是一個模樣。唯有城牆根,才能顯示出古城西安的個性。我還是去了東門。雖說南門近些,但感情上貼近東門。和二十多年前相比,東門外已經成了公園。河水波光粼粼,岸上密蔭如匝,園內遍佈花草,鮮花爭奇鬥妍。一片露天舞場上,許多中老年人正在音樂的伴奏下歡快地舞蹈。牆根處,幾個中年漢子吐納運氣,打着太極拳,一招一式舒緩自如。那邊,幾個老年人正在下象棋。孩子們,在樹林子裏高興地奔跑追逐。一簇花叢下,一對戀人正在細語纏綿。

清風徐岸,綠草如茵。在這樣的背景下,古城牆,越發現出莊重,巍峨。

走近曾經刻着我名字的牆根,試圖找到歲月的痕跡。不知是牆體換了磚塊,改變了模樣,還是被歲月的手掌抹去了,總之,我找不到那歪歪扭扭的兩個字了。正好,它讓我從此不再留下遺憾,以及愧疚。

城牆根,一個西安人永遠也不會古老的話題,就如同他們與羊肉泡饃的情結一樣,懷着一種怎麼也割捨不斷的眷戀。

溜達,是西安的方言。用在城牆根下,是再合適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