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感悟秋風經典散文

感悟秋風經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由於氣壓分佈不均勻而使空氣產生流動的現象,便是風。最神奇的物質,莫過於風了。風,無味、無形、無色,卻叫果熟了、花開了、水皺了、雲散了。

感悟秋風經典散文

人生,有雨,也有風。人生的故事,若沒有風來伴奏,將寂寞許多。

八十年代的一個秋天,高考落榜的我,首先感到的是風的力量。什麼“父親風風火活一輩子,兒子風中之燭敗家子。他還是沒能考上大學。”偌大的世界,真唯有我心最累。風言風雨中,我好想去流浪,去遠行;去青青河邊享受風的哭泣,去高高的山巔聆聽風的淒涼。

那些日子,我父親老是一張惝臉,想必也是被風吹暈了。都怪我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沒有靠上大學,完成他的心願。母親最心疼我,弄些好吃的端到我牀頭,掀開我緊緊捂着的被單,給我傳遞些許安慰。就這樣,我縮在牀角,有一個多月足不出戶。秋風,透過破舊不堪的窗戶吹過來,淡淡的',夾雜着柑桔的香味。我敏感的心,閱讀了日漸淡薄的人情,默誦了不勝炎涼的世態。

記得秋雨綿綿的一天,我仍然躺在牀上,從半開的窗戶向外望去。天空雲層黯然,秋風肆意如打手,先於雨點呼嘯而至。霎時間,田疇飽滿的穀穗經不住狂風的掃蕩,紛紛趴下一大片。而院壩邊一棵纖細的小桃樹,風雨中千百次俯身下去,又千百次站了起來,努力挺拔着自己的尊嚴。它的根鬚穿過街沿的石縫,緊貼大地,用虯勁忠實閱讀着泥黃的歲月。我終於醒悟了:人,何嘗不是一棵樹?誰不經歷一陣風?這風,能越過萬水千山,註定要徑吹到你生命中來。

第二天清晨,風微微,雲澹澹。天晴了。思緒萬千的我,抖擻精神,迅捷來到父親開辦的粉房,自告奮勇地擔起了家裏推粉養豬的擔子。

一次,我隨升鍾區雙峯鄉的同行來到該鄉王家窩村換涼粉。該村與劍閣、閬中、鹽亭三縣交界,四面環水,一座大山是一個村莊。山上雜草足有人高,松柏足比桶梉。夜半時分,風從山樑處趕來,像虎嘯,如獅吼,緊一聲,慢一聲,聲聲揪人心。恐懼中的我,想起屋外無遮無掩於曠野的草木和小動物們,心裏不由涌起一陣陣悲憐:它們也懼怕嗎?我推醒同鋪而臥的同行,抖抖縮縮點亮蠟燭,拿出隨身攜帶的口琴,吹響起來。《再向虎山行》的曲音,雖沒有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卻代表了我類似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的憐憫。讓我那可愛的植物們、小動物們感受像薄霧迷漫的親慰,恰似當初我母親輕掀被單,送來熱氣騰騰的菜什一樣。

四季風,吹去了許多歲月。1993年,我被國家考聘爲省文化專職幹部;1995年秋天,我被調到報社任編輯、記者,前往神壩鎮採訪退休黨委書記黃明森。

那天,黃明森坐在西河邊的碼頭口岸,與我一起感悟瑟瑟秋風,一起感悟人生。他說,人生百年,按二十五年爲一個季節,也可分爲四季。我現在不屬春天,也不屬夏天,而是秋天。人們說,秋天是成熟的季節,等待收穫。我收穫着恨與怨的苦果,也收穫着情與愛的樂果。回眸過去,春風走得太快,春天裏我懵懵懂懂,卻從老百姓那裏學到了誠實爲人之道、忠厚待人之理,以致使我的人生經受住錢與色的風霜刀劍,能夠櫛風沐雨走了過來。夏天,有過夢圓的歡欣,有過夢碎的痛苦。風正帆懸,穿過驚濤駭浪,曾給老百姓做了許多事,但不免留下懊悔:儘管誠以待人,有時也有疏忽怠慢;想把工作搞好,方法又多簡單浮躁;常忙於文山會海、應付上頭,體恤下清更是欠缺,應該給予幫助和支持的未能完全盡到責任。時值秋天,欣逢盛世,一心想更爲完善地替黨和人民再做點事,卻時不我待,退居二線。時近冬天,審視過去,倍感內疚。但過去的同事仍不棄我,依然友之,又使我時時如坐春風。

聽罷老書記的感言,我激動了。是啊,人生何嘗不逢風,春夏秋冬四季風。人生四季裏,有時軟風翦翦,有時雄風蕭蕭,有時長風浩浩,有時颶風蕩蕩。只要時時播灑忠誠、播種友愛,我們的人生就一定能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