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故事:對話漢語

散文故事:對話漢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假日,摯友甲、乙閒聊。先是海闊天空,而後聊寫作,又聊到漢語。

散文故事:對話漢語

甲:漢語的詞彙量大啊。不要說古代漢語了,《現代漢語詞典》就收詞將近7萬。它的表達能力,穿越時空,汪洋恣肆。漢語以強大的生命力滋養、生髮着中華文化,滔滔滾滾五千年,至今依然秀水長流。以漢字形成的漢語書面語 功垂千秋萬代,昭示世人來者。

乙:漢語組詞能力強。單純詞裏的音節較少。“大”就一個音節,俄語的要兩個音節。同一篇文章,用漢語表達,用的篇幅就少。

甲:漢語有聲調,韻文還講究平仄音韻。我喜歡詩,特別是唐詩。那簡直是詩、畫、音樂的意境。

乙:然而事物總有兩面。全面認識我們的母語,特別是它的書面語,就能揚長避短,讓古老又年輕漢語常青於語言的世界之林。

甲:你呀,總好出言逆耳,掃人談興。好吧,我倒要聽聽,漢語怎麼個“短”。可是有人說過,翻英語詞典,單詞都是先列詞性,再解釋詞義的。可許多漢字不能先列詞性,只有組成詞後才能定詞性。例如“方變”一詞就有多種含 意。

乙:我看,舉這個例子,把“方”看作單純的漢字,欠妥······

甲:欠在哪兒?

乙:漢語裏,一般說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方”這個“字”既然是有音有義的詞素,那就是一個詞,是個單純詞,不用再組成合成詞——比如“方便”——就能先列詞性。《現代漢語詞典》裏,至少有三 條就是把“方”先列出其形容詞、量詞、副詞的詞性,再釋詞義的。此外,如“天圓地方”“歐陽子方夜讀書”裏的“方”,或爲形容詞說形狀 ,或以副詞表時間。

甲:這倒也是。聽說——人們也認同——標準漢語語法的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名詞不變格,無性、數之分。動詞不變位,沒有人稱、時態之別。省了多少麻煩!

乙:但這未必是漢語的長處。就拿“我讀書”這個完整句來說吧,主、謂、賓俱全,但總感覺不甚明晰。要明晰,就要有時態,表明“讀”的時間。怎麼辦?必需在“讀”的前邊加副詞“正”“在”“將”“要 ”或在“讀” 後 加“過”“了”。至於“書”的多少,還要在“書”前加數詞、量詞。所以有人認爲漢語是“詞彙附着型語言”——有時要加詞——不無道理。上面的完整句,在俄語裏,“讀 ”的詞形之變,既能表時態,又可在過去時裏 明示“我”的性別,一般不用加詞。根據實情,“書”可單數,概數的多數就用複數 ,也無需再加數、量詞。

甲:確實,“我讀書”之類的句字,雖然達意,但意思模糊。要明白,漢語就要加詞,俄語靠變化詞形。漢語是語序型語言,加詞,省掉了詞形變化的煩瑣;各有千秋吧。

乙:可是,由此卻又有些困惑。央視曾有個節目,叫“探索時代”。你看這個詞組裏的“探索”和“時代”兩個詞是什麼詞?這是個什麼詞組?”

甲:那檔節目我倒是看過,可沒細琢磨過這些。“探索”當然是動詞,“時代”是名詞。“探索時代”裏有動詞謂語,也有名詞賓語。“探索”涉及的直接對象是“時代”。這是個動賓詞組。

乙:可是“探索”這個動詞這裏也能作定語用。“時代”仍爲名詞。“探索”說明“時代”,“探索時代”就變成了偏正詞組。總之,弄不清“探索”和“時代”的詞性,釐不清兩者的語法關係,也就說不準該詞組的準確意思。要 是用俄語表示這個詞組,詞形的改變就表達了其中兩個詞的語法關係,明確了了詞組的意義

甲:看來,我們漢語的表達力豐富,但有時並不十分準確。英語也是。聽說最能準確表達的是法語。

乙:其實我真正困惑的.,並非彼此的長短。——來,先喝口茶吧。

甲:說得是。——那你到底困惑什麼?

乙:咱們現在穿的外套、背心、孩子的外衣、一些商品的包裝上,好象都成了英文世界。中國的流行歌曲裏夾點英語才時尚。有些傳媒功不可沒。有人主持節目,要是不在中國話裏來點英語詞兒,好象就是奇恥大辱,愧對國人。一 檔武術比賽節目,廣告用語是“最MAN的比賽”。電話打不通,錄音回覆有時竟是先英語,後漢語,先洋人,後國人。學生呢,一週要學五、六節課英語,言必稱“語、數、外”。一些家長給小孩兒報暑期課外班,英語最是熱 門。我以爲,中國人學英語花費的精力、時間太多。我們的語文課呢?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的功底如何?能力怎樣?

甲:你覺得英語擠對漢語了?

乙:不敢肯定,至少有影響吧。我怕這影響越來越大。

甲:聽說日本的中、小學生對英語課不是特別重視,聽說能力差。託福、雅思們,也比咱們國內冷清得多。

乙:事出有因,不說也罷。當然,在今天的“地球村”裏,語言的交流也屬自然。把好東西“拿來”,營養自身,當然好。現代漢語裏不就有外來語嗎?怕就怕自己玩時髦,充洋氣,米里“摻沙子”。

甲:至於嗎?漢語五千年,練就了金鐘罩、鐵布衫的神功,外族入侵都沒擠了漢語。

乙:我言重了。剛纔我歷數漢語之短。其時我喜歡我們的母語。現在我寫四個字給你看:戌、戍、戎、戊。你能很快讀出來嗎?不看它們,我念,你能很快寫出來嗎?

甲:一時還真有點難。

乙:我總覺得,中國學生該多在中國語文上下功夫,說好寫好中國話,明白、通達,生動鮮活就更好。英語呢,恐怕多數中國學生以後用不着,出國留學的就更少。中學英語課的份量該輕些。——你上網嗎?”

甲:有空兒就進去看看。

乙:網絡語言正在擴張。注意過沒有?有些宣傳時髦青春戲、無聊滑稽戲的媒體廣告語,真比道德經還難懂。網語正滲入、影響着規範的漢語。我怕這影響越來越大。

甲:老弟,喝茶要緊,別杞人憂天了。

乙:但願這是杞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