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山泉散文欣賞

山泉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出校門,北去二三裏,有一小山傲然獨立。山不高,卻顯出幾分氣勢。山上林木蒼翠,秀色可餐,遠望之,令人怦然心動。

山泉散文欣賞

一日,我與幾位好友有了閒暇時間,恰好又有閒情逸緻,於是相約前往。

烈日炎炎,我們緩步而行,一路走過村街、公路、飯店、果園,至山腳下時,已經汗水淋漓。

眼前是一條上山的石階小路,蜿蜒曲折,隱在密林之間。沿階而上,兩邊繁茂的枝葉在頭頂合攏,濃廕庇日,四周一片幽靜,清風徐來,絲絲涼爽緩緩流淌,不知不覺已浸入周身的汗毛孔,於是身上燥熱漸漸消退。

且走且看,山上樹木既不高大,也不挺拔,樹幹或細如茶杯,或粗如碗口,枝杈皆黑瘦,葉片皆圓小,卻又顯出十分的張力,百分的精神。腳下的路時緩時陡,忽左忽右,如絲帶纏繞,變化莫測。繞來繞去,竟繞出幾分漫長,變來變去,又變出幾分妙趣。一步一喘,口鼻竟格外順暢,身上汗水還在繼續,卻並不感到粘膩,只覺神清氣爽,忽然感覺自己像是一條魚兒,正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向前遊着,真想就這麼一直游去。

山頂到了。

山頂建起了廟宇,一位老人獨守在廟門口,一臉滄桑。交談起來,老人從“鬼谷子先生”到“鄭公書院”,滔滔不絕:鬼谷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曾隱居此山,講學授徒,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都曾在此聽課;鄭玄,字康成,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文化遺產,曾在此山建立書院,授徒五百餘人,並引來四方名士,據傳,劉備15歲時,就曾來此拜鄭康成爲師。我正幽思懷古,幾位朋友已經繞過院牆,往山後面去了,我急忙告別老人,匆匆追趕。

山後是一個下坡,坡上一片松林,一時尋不到下山的路,前面的朋友已經沿着斜坡率先往下走,我隨即跟上。樹下鋪了厚厚的一層松針,踏之綿軟,行之無礙。同時發現坡度竟然有些陡,走着走着,腳步總是不由自主地加快,卻並不在乎,先是放心大膽地小跑,繼而變成大步狂奔,身體幾乎要失去控制,突然感到了幾分危險,幸好身邊到處是樹,伸手抓住一棵,方纔驟然停住。就這樣,往下跑幾步,抓住一棵樹停一停,再往下跑幾步,抓住一棵樹停一停。突然發覺,這樣子下山,有驚無險,既刺激又好玩。可惜,還沒有玩夠,就已經下到了坡底。

坡底一條小路,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中時隱時現。彎腰側身,小心避開那些帶刺的枝條,匆匆向前。早就聽說山中有一眼泉水,水質清冽,能治百病,被附近鄉民稱爲“神水”,我們且走且尋。走着走着,灌木叢漸漸稀疏,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一條低窪的峽谷,兩側斷崖裸露,下面碎石沉積。沿着崖邊小徑開始下行,一直向下,再向下,不停地向下,下得讓人心裏沒底,卻還是沒完沒了地向下。前面忽有幾塊巨石凸起,巨石下面有一座小房子——那是一座供着神位的'小廟。沿着“之”字形小路繼續往下走,在一塊壁立的巨石旁邊,看到了那個小小的泉眼,泉眼比碗口大些,深有尺餘,蓄滿清清的泉水,卻不溢出。

此時,一個精瘦的漢子,挑了一擔水桶,從一個小丘後面轉出來,徑直來到泉眼旁邊,熟練地拿起一隻長柄的舀子,剛要取水,擡頭看了看我們,問道:來喝“神水”的?不等我們回答,便把舀子遞過來:你們先喝。

同來的一位朋友猶豫了一下,擺擺手說:我不喝生水,怕喝了鬧肚子。

那漢子聽了大笑:放心,這水很神奇,就是冬天喝了,也不會鬧肚子。

我率先舀了泉水痛飲,泉水清涼甘甜,如瓊漿玉液,我喝下一舀子,還不過癮,又喝下一舀子,還不滿足,再喝下一舀子,連喝三舀子,只喝的肚子鼓漲起來,身子一動,能聽到裏面有洶涌澎湃之聲。

那漢子開始往水桶裏舀水,只舀了四五次,泉眼的水已經所剩無幾。我湊近了看,只見泉眼四壁一股股細流正源源不斷地涌出,須臾,裏面又聚滿了水,於是,那漢子又繼續舀。

我對那漢子感嘆道:泉是好泉,只是太小了;水是好水,只是太少了。

那漢子也嘆息一聲答道:不怕小,也不怕少,就怕沒有啊。

我一時無語。

那漢子就對我說起一件事:自從有了這山,就有了這泉,誰也說不清楚已經有多少年了,都說喝了這泉水,能治百病,能長精神,能聰耳明目,能強身健體,能長壽,於是,周圍鄉民只要有空閒,都來這山裏取水喝。雖然泉眼不大,泉水不多,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去年,附近村裏一個有錢人來到這裏,看了這泉水,徵得有關方面同意,要投資開發這泉子,要將它做大做深,要讓泉水大量涌出,要產生經濟效益,於是僱人用炸藥把泉眼處炸出了一個大坑。誰知卻壞了風水,泉水竟然從此沒了蹤影,那位有錢人只得抱憾而去。自從沒有了泉水,附近很多鄉民就像失了魂,渾身無力,精神不振。後來,所幸有高人指點,又在原來泉眼近旁,模仿原來泉眼的樣子,重新開鑿了一個小小的泉眼。於是,奇蹟出現了,泉水竟在這個新開鑿的小小泉眼裏重新匯聚了,雖然比原來那個泉眼的泉水更少,人們卻燒香拜佛,謝天謝地。

我聽了漢子一番話,擡頭望望那山,又低頭看看這泉,不由心生感慨:大自然也是富有情感的,這珍貴的泉水,是源於她的真情流露,對她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體貼,多一些照顧,她纔會與我們友好相處,無私奉獻;肆意違揹她的願望,過分粗魯地向她索取,她也會迴避我們的。

此山雖小,卻極有個性;此泉雖小,卻不容改變,此水雖少,卻是自然流露。

人類需要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用心呵護。

蹬此山,訪此泉,飲此水,美不勝收。

此山名曰黌山,在淄川東北十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