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扇子情結的散文

扇子情結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雖然還只是初夏,而這江南的黃梅季節,別看氣溫不高,可溼度卻是出奇的高,讓人感到是那麼的悶熱難當。好在如今多數人家都裝有空調,不但可以降溫而且還能除溼,只要不停電,人們照樣能過得那麼舒適。

扇子情結的散文

可是我不習慣老是呆在屋裏,更不喜歡“窩”空調,恰恰喜歡手拿一把扇子,搖啊搖的,“四處遊蕩”,自以爲這樣既放鬆心情,還鍛鍊身體。一天之中最愜意的莫過於晚飯以後搖着扇子漫步在林蔭道上,迎着微微清風,沐浴落日餘暉,讓思緒信馬由繮,回到那塵封的歲月:想想一個個逝去的夏天,往昔的夏天當然離不開形形色色的扇子……

(一)搖着扇子尋風涼

在我童年的時候,常聽大人們說:“冬天裏風尋人,夏天裏人尋風”。冬天的西北風無孔不入,老式房子千瘡百孔、四穿涼棚,刺骨的寒風總是盯着窮人緊追不捨,凍得你上下爿牙齒打相打;而在夏天裏,勞力者必須頂着烈日在田間勞作,回到家裏既沒有電風扇,更沒有空調,有的就是一把破扇子。午飯後,扛着一塊小木板或背一條破席子,找到一個通風陰涼的地方,打着扇子,美美地睡上一個午覺就是最大的享受。晚飯以後,家裏還是熱得像蒸籠一樣,大人小孩只得帶着凳子、椅子、席子從家中跑出來,一起在曬穀場上搖着扇子乘涼,有時候還會有人攤開一塊篾簟,供大家席地而坐,甚至躺倒睡覺,爲了驅趕可惡的蚊子,就在人羣的“上風岸頭”生一堆火,讓煙氣瀰漫(這叫薰蚊煙)。這時正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大人們在那兒聊天,我們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纏着媽媽講故事,和姐姐一起猜謎語,與小夥伴們玩官兵捉強盜,老鷹抓小雞,在草篷縫間尋幽老貓......

高中畢業以後我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員,炎熱的夏天正好是搶收搶種的大忙季節,天天起早摸黑地在田間勞動,中午短暫的休息成了最大的享受。然而烈日當空,悶熱難當,到哪兒去午睡片刻呢?在自己的家裏吧?就怕睡過了頭,因爲不知道隊長何時命令出工而遲到,萬一遲到,那可不但要扣工分,而且還會受到很嚴厲的批評!沒辦法,很多社員就睡在生產隊的倉庫或小學的校園裏(那時學校正好放暑假),反正隊長在哪兒你就睡在那兒,石板地、凳子上、弄堂口,甚至在泥土上擱兩條扁擔都能酣然入睡。男女老少,百無禁忌,放開手腳,倒頭就睡。也有個別聰明的社員吃好飯就匆匆出發預先趕到下午幹活的田邊涼棚裏,(爲了給社員躲雨乘涼生產隊一般都會在田頭地邊搭幾個涼棚,)在那裏午睡,不但安靜、涼快,而且絕對不會遲到。

不論睡在那兒,誰也不可能帶一把扇子,不過,我們手中的草帽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搖着草帽,睏意漸濃,還怕睡不着嗎?!

(二)摺扇

最早看到摺扇時,我還是個懵懂少年,那時鄉下經常有說書藝人在“堂前”唱走書(寧波走書),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坐在一旁的一個瞎子拉着甕聲甕氣的四弦胡琴,另一邊的一個說書先生(有男的也有女的)拍着“靜堂木”又是說唱又是表演,好人壞人、男女老少都由他一個人擔當,瞎子只是偶爾和上一段沒有詞的拖腔。根據情節的需要唱的是九腔十八調,說的是天南地北話,一塊手帕和一把摺扇就是他的全部道具:手帕塞在唱書先生的那件長衫的袖籠裏,一般是在扮演女性角色時使用,而摺扇的用途就大得多了:展開時就是托盤、合起來可作棍棒,放在肩上是擡轎上山,騎在胯下乃縱馬馳騁;古人打仗時代替刀槍劍戟、現代作戰時又變爲機槍火炮。一把小小的摺扇在他們手中真可謂“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變幻無窮。另外經常看到紹興戲裏也有人用一把摺扇,他們大都是相公書生,記憶最深的是那些“花臉公子”,上臺來一把扇子斜插在脖領後方,一旦拿到手中,這扇子就能上下翻滾、翩翩跳舞,看得人眼花繚亂......

“如果我能有這樣一把摺扇那該多有趣啊!”孩提時常常這樣想。

上小學時,一到夏天課堂裏熱得像蒸籠,那時根本就沒有電風扇,老師還不准我們把家裏的扇子帶去,沒辦法只能用書本和簿子當扇子用,不但扇不出什麼涼風,不少同學還把書本都扇破啦。後來在一次“勞作課”之前,老師叫我們每個同學從家裏帶一雙筷子,說是叫我們自己動手做摺扇,這可把大家高興壞啦!做摺扇只要用一張狹長的薄紙、一雙筷子和一些漿糊(沒有漿糊就用飯粘)做起來其實也不難,同學們一招一式地跟着老師做,先把紙頭一正一反地來回折,折得像家裏的樓梯那樣,格條越細越好,然後疊起來對摺,用漿糊在中間黏住,兩隻筷子黏在外側的紙面上,等漿糊幹了,把二隻筷子轉過來合在一起,這紙頭就變成了一把圓形的摺扇。紙扇子看似粗糙,又不像真正的`摺扇,但是風量倒不少,而且也能摺疊,攜帶方便,同學們都很喜歡。

參加工作以後我買了一把心儀已久的摺扇,全黑的扇面,暗紅色的扇骨,伸縮自如,一扇在手真有點飄飄然的感覺。隨身攜帶,隨時可用,緩緩搖動,涼風自來,行走在鄉間小路上,自覺頗有點“仙風道骨”。在文藝宣傳隊裏,我也學着說書藝人,爲社員羣衆演出過很多場的寧波走書,說過“肖飛買藥”,唱過“真假胡彪”,這把摺扇在我手中也曾翻雲覆雨,出生入死。後來又買過不少摺扇:扇面上有詩詞、有古畫、材質有香木、絲綢,可惜都在那場浩劫中散失殆盡。

時光流逝,年復一年,愛扇之心未泯。“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女。”幾年前女兒去西安旅遊給我帶回了一把扇面上寫有一個“柴”字的摺扇,旁邊還寫有一首“柴”姓來歷的七言長詩,此詩雖然不敢恭維,但畢竟和我們姓氏的來龍去脈有點關係,再說這扇子是女兒的一番心意,所以我一直珍藏着。

(三)蒲扇

那時我們鄉下人用得最多的是“蒲扇”,就是用席草編織而成的那種扇子。化幾分錢從沿街叫賣的貨郎那兒買一個直徑約一尺的圓形扇面,(也有編成像漢鍾離手裏拿着的那個樣子的)自己動手削一根薄薄的竹柄,從上端劈出比扇面半徑稍長一點的一條縫,將扇面夾在縫中,然後用縫衣線把扇柄和扇面固定牢。這種扇子價格便宜,攜帶輕巧,不用時常常壓在席子底下,晚上睡覺,搖着搖着,睡着了也不會壓壞扇子,很是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風量不大。

還有一種我們叫它“芭蕉扇”,(其實那纔是“蒲扇”)那是用蒲葵的葉子精製而成,初看很像棕櫚葉,但是仔細一看就大大的不同了,棕櫚的葉子是相互分開的,而蒲葵的葉子是連在一起的。其扇面大多剪成圓形,也有的剪成心形的;四周用細篾絲盤繞以免扇面開裂,留下原先的葉柄當做扇柄。這種扇子都是買現成的,價格比較貴,買回來以後爲了防止篾絲斷裂損壞扇子,人們還會在四周用布條再沿上一圈。如果扇沿破了也還可以用來驅趕蚊子,就像濟公手裏那把破扇子一樣。芭蕉扇風量較大,不過晚上睡覺時使用就有點麻煩了,因爲如果睡着了壓在身下會感到很不舒服,而且還容易壓壞扇子。

另外有一種比較精細的芭蕉扇在鄉下偶爾見到,我們沒有用過。這種扇子的蒲葉比常見的細小,顏色也顯得白皙,四周的篾絲盤繞得十分精巧,原先的葉柄被截斷了,重新裝上去的扇柄圓圓的,還纏着色彩鮮豔的絲帶,下端掛着漂亮的裝飾物,有的扇面上還畫上了花鳥或仕女。好多古畫中小姐們就是搖着這種扇子,我讀中學時也有個別女同學喜歡它,時不時的拿出來搖啊搖的把自己裝成一位淑女,其實這種扇子也扇不出什麼風,只是她們的一種飾物而已。

(四)母親的扇子

我最難忘的就是母親手中的那把扇子,母親的扇子似乎就是爲我們這些孩子們準備的。

她用的是一把用了一年又一年的舊扇子,最常見的席草編織的那種,扇子柄已經被她那長滿老繭的手磨得油光發亮,扇面的四周沿着的布條也已換了好幾次,中間有破洞的地方母親還用兩塊布在正反兩面給縫着補上了。

記得在我年幼的時候,大熱天,每當我和哥哥滿頭大汗地圍着桌子吃飯時,母親就會默默地在一旁走來走去給我們打扇,我們再三請她和大家一起吃飯,她總是推說慢慢來,要等我們吃好了再吃;午後休息,當我找到陰涼地方睡下後,母親又會及時地來到我的身邊,給我搖着扇子講講故事,哼哼小曲,在扇風的同時驅趕那些嗡嗡作響令人討厭的蒼蠅;晚上睡覺以前,又是母親拿着這扇子使勁地趕走躲在蚊帳裏邊的蚊子,把蚊帳塞嚴,讓我可以安然入睡。

等我結婚成家有了孩子,母親已是八十多高齡,她又不辭勞苦地照顧起我的女兒。每當她坐在我女兒的搖籃旁搖起扇子時總會露出慈祥的笑容,她滿懷深情地搖着、搖着,調皮的女兒還在那兒咿咿啊啊、手舞足蹈,不肯入睡,而她老人家卻慢慢地垂下手中的扇子,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瞌chong。每見此情此景,總不禁讓我想起自己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母親老了,爲我們操勞了一生的母親真的老了。

現在她老人家已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了,她那和善的笑容和搖動扇子的親切形象卻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五)電風扇

電風扇,最早是在電影裏看到的,它的基本原理在中學的物理課堂上老師也給我們講過,但是直到高中畢業還沒有看到過真正的電風扇。我大哥說他在上海時就見過電風扇,人們叫它“得力風”。

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是從上海搬到鄉下來的,他爸爸用過電風扇,可鄉下沒通電,就是有風扇也轉不起來,他就製造了一種手動吊扇:將一條一米多長的木條用二根繩子懸掛在桁條上,木條的下面釘着和它一樣寬、一尺多長豎向折成一格一格的布片,然後在木條的中間拉一條繩子,這繩子穿過另外一根桁條上的滑輪由一個人拉動它,隨着繩子的一鬆一緊,布片在橫木條的帶動下就會前後擺動起來,整間客堂隨即就有了陣陣涼風......

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農村基本上都通了電,那些趕時髦又有錢的家庭,紛紛買了電風扇。於是我們也就有了購置電風扇的強烈願望。

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終於也在這時結束了,戴在我頭上的那一頂莫須有的“帽子”總算摘除了,大隊把我從生產隊抽調到隊辦工廠學習塑料模具製作兼學機械製圖,我最早畫的一套圖紙就是電風扇的零件和總裝圖。廠裏的外勤(現在稱爲“業務員”)從市場上買回了一臺船用電風扇,讓我拆開了仔細研究,我按着實樣一件一件地測繪、製圖,其中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買回書來反覆閱讀對照,再有難題就虛心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請教。雖然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電風扇沒有投產,但是對我來說那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過程,不但瞭解了電風扇的結構和原理,而且也掌握了機械製圖的基本技能。

我家的第一臺落地電扇就是岳父和我一起自己動手組裝的。岳父是上海一家工廠的老電工,有很豐富的電工知識,他從上海市的“中央商場”淘回了組裝電風扇必須的許多主要零件:電機、風葉、網罩、開關、開關面板、按鈕和電容等等讓我帶回寧波鄉下;我又請朋友幫忙車制了上下連桿和縮節,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漂亮的緊定旋鈕,還從舊貨商店買回了一個生鐵底盤。萬事具備,我就請一位鄉親幫忙噴漆、電鍍。一切準備定當,最後動手接線組裝。當自己組裝的落地電扇搖着頭送出呼呼涼風的時候,那個舒服啊,實在是難以言表。

在我們村裏我好像還是第一個使用吊扇的人。大熱天一家人幾張牀,光有落地扇和檯扇還是熱得很,而且還不方便,於是我打算再買一臺吊扇。在當時吊扇大部分都在公共場所使用,家庭裏使用的還很少見。可我那上海長大的夫人卻很贊同我的主意,於是我用在鄰村工廠給業餘技校上課賺來的一個月工資買了一臺1050"的“佛頂山”牌吊扇,那可是當時的名牌哦,我還記得電視上的廣告呢:孫悟空一個筋斗翻上雲端嘴裏念着:“讓俺老孫上佛頂山取寶去!”這名牌真的名不虛傳,我們用了十多年,一直旋轉平穩,沒有噪聲,風量不減,直到房屋拆遷才依依不捨地送給了鄰居。

懷念

在改革開放多年以後的今天,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空調器的普及,讓那些手搖的扇子慢慢地退出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漸漸淡出了大家的記憶,小孩子甚至一些年輕人恐怕都不知道扇子爲何物了。

空調器給人們帶來了四季如春的室內小環境,但是它在提供舒適生活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惡化我們生活着的這個大環境:四合院的小天井成了“鍋爐”,馬路邊的室外機嚇得行人“退避三舍”,惱人的噪音使不少人"夜不能寐",在大量的空調催化下,城市的熱島效應越演越烈......近幾年不斷出現的“電荒”,其中也許就有因爲空調使用過多而消耗了大量電能的原因!

限電了、拉閘啦,停電啦!你有空調也不能用了,就算是電風扇也只能乾瞪眼。

於是乎,不得不又懷念起昔日的扇子來了。

回想當年夏收夏種緊張的勞動結束以後,趁着難得的休息時間,我們幾個好友人手一件樂器(二胡、笛子、琵琶、月琴等等)聚在一起獨奏、合奏,互相切磋,自娛自樂,當一曲“金蛇狂舞”響起,室外就圍滿了不少愛熱鬧的鄉親。屋裏雖然沒有電風扇,但是我們一點也不感到悶熱,那是因爲我們已經陶醉在自己的樂曲之中,而且還有友人的爸爸在一旁不停地給我們拉着大風扇。這大風扇就是他老人家自制的懸掛在桁條上的手控大吊扇。

想想還是不應該將扇子扔掉,因爲不但停電時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外出散步的時候也可以“自產自銷”,更重要的是經常搖搖扇子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據說對心臟有利,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我懷念扇子,更懷念童年時媽媽搖着扇子伴我入睡的溫馨時刻;我喜歡扇子,更喜歡體味女兒那把扇子傳遞的拳拳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