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超越憂鬱的感悟散文

超越憂鬱的感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近年來,文壇逐漸呈現一種傳媒化、泡沫化和粗暴化不良的傾向。文學創作變得邊緣化,多樣化,搞文學創作的人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乍一看文學好象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百花爭豔的時期,然而細細分析卻會發現,多數作品要不是生澀,便是低俗,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優秀作品更是寥寥無幾。

超越憂鬱的感悟散文

危莉芸的《愛情的面目》一書,讓我眼前頓時豁然一亮。作品在字裏行間中透着淡淡的憂鬱,卻有着沁人心脾的感覺。由於此書在編排上沒有簡介說明,以致最初接觸這本書時我還誤以爲是一部長篇小說,翻了幾篇才明白原來這是一本散文、小說和故事的合集。讀她的書,讓人感覺她的情感宛如排山倒海般真實洶涌,一層一層抽絲剝繭,呈現出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畫面。現在寫情感的作品太多,但她的作品仍然有一種感人的力量。愛情、婚姻、人生和人性,在她的文字裏,讓你體會到一個到南方尋夢的女孩獨特的生活感悟。

沒有誰的寫作不受自己經歷的影響,危莉芸有在穗、莞、深等大城市生活的體驗和在學校裏教學的經驗,這是一筆豐厚的財富。危莉芸的經歷自然地滲透到她的每一篇作品中,經驗與想象結合,便產生了一些作品,便有了眼前這部書。讀危莉芸的作品,總是在不經意間感動着你,揪疼着你,洗滌着你,讓你流淚,讓你感懷,讓你震撼。誠然她的作品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但是她那對真愛發自撕心肺裂的吶喊、渴望和追求總是能牢牢地牽引着讀者,讓讀者和作者融合在一起。甚至,不經意間勾憶起你難忘的往事,回憶起曾經的愛戀,讓你溫馨着、甜蜜着、回味着,乃至疼痛着,這便遠遠彌補了她作品的欠缺之處,這也是她作品的成功之處。

從某種意義而言,文字即心語,心靈深處最真切、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會在文字中無所顧忌毫無矯飾的、或婉約或深沉或奔放地體現出來。因此,閱讀一個人的文章,也就是解讀一個人的心靈,就是走進一個人的靈魂世界。危莉芸,她的心語,我們從她的文章裏真真切切的讀到了、感受到了。《愛情的面目》分爲《心靈低吟》、《癡人夢囈》、《人間紛紜》和《校園情懷》四輯,總共收入17篇文章,如果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來劃分,我認爲《心靈低吟》和《校園情懷》可以歸爲散文一類,《癡人夢囈》和《人間紛紜》則可以看作是小說或者新故事。危莉芸的散文寫得很隨意,缺乏裁剪,看起來有不修邊幅的感覺,卻不乏新鮮感。《悠悠白雲》這篇散文,敘述了她個人的漂泊經歷,其中包括她在東坑鎮教書生活的片段,文章的生活基礎比較紮實,給人感覺是在傾聽一個能說會道的朋友在敘述她自己的故事。儘管危莉芸的散文作品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散文,但其潑辣的文風和雜敘雜議的行文形式卻很容易讓讀者產生一種閱讀的快感,這是當前網絡文學所共有的一個特徵。《孤獨隨想》是危莉芸寫得比較好的另一篇散文,文章的網撒得比較開,以一系列的排比的句式寫出了她對孤獨的獨到見解:“孤獨是‘山靜鳥談天,水清雲讀月’的一種心情。孤獨是夜深人靜,獨自琴棋書畫卻樂於其中的思想情趣。孤獨是在燈光迷離中輕舞,卻讓自己的心靈魂魄小憩的感覺。孤獨是‘枯藤老樹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情感。孤獨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雲,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境界……”信步由繮,天馬行空,隨手拈來,然後形散神聚,以“歲月總是很長很長,花季總是很短很短,孤獨總是很深很深,理解總是很淺很淺,你總是很遠很遠”作結,餘音繞樑不絕如縷。我國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說過:“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意思是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危莉芸勤奮好學,有較好的古典文學修養,在她筆下呈現出的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我想,已經具備了作家最基本特質的危莉芸,倘若能換一種角度去感受、感知、感悟自然和社會,用更豐富的形式去表達、表述、闡釋心靈和人生,把散文寫得更細膩、更具審美趣味、更深入人物內心一些,一定會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基督教認爲人類痛苦有四大因亞當夏娃的失敗,引起神對大自然的咒詛而產生出來;罪的.報應;撒但在試探中間攻擊人特別攻擊屬於主的聖徒而帶來了各樣的痛苦;從神自己的試煉而來。因此,德國大哲學家尼采斷言“上帝已死”,提出“藝術拯救人類”的偉大命題。藝術,尤其是文學中的愛情世界構成苦難中獲救的微弱的福音。危莉芸的小說給人以深沉的苦痛的感覺,同時其感悟又超越了憂鬱的層面,在衆多網絡小說中給人一種卓爾不羣的感覺。小說是一種敘事的文體,當然離不開故事,一般來說,小說若無好故事,便無生命力。《愛情的面目》最大的亮點就是敘述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因此可以看成是她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之一。小說中展現了一個“南飄”的姑娘的心路歷程,女主人公木木從湘江邊的一個小鎮來到東江之濱的東莞,爲了一個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夢。木木是私立學校的一位老師,被花心的男孩塵封玩弄之後,又陷入了新的愛的旋渦中,被空虛侵蝕的木木習慣了同楓那樣油嘴滑舌的男人發短信打發寂寞的芳心。小說的結局木木對同齡的男人失望了,最終愛上了一箇中年喪偶的浩,儘管浩算不上是“大款”,而且比自己年長不少,她還是看中了他的誠實厚道,尤其令打工一族豔羨的是浩擁有一座屬於他自己的房子,有一個溫馨的家。表面上看,這是作爲草根階層的木木的戀家情結使然,實際上是他的人生價值與人格尊嚴在異鄉被異化,致使她原先的夢想警醒的必然結局。我們知道,網絡小說的很大一個標識,就是從敘述上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規則,戀愛因而呈多元化,這種無限放大的塗抹爲小說的倫理和審美帶來新的刺激和衝擊。危莉芸小說也有這樣的特點,當然,我認爲他的寫法還是帶着收斂進行的,有限度而又小心翼翼,最終與普通網絡小說殊途同歸。小說經常會用一些特別的描述來展現一些深層的體驗,其中也有不無完整的情愛描述。這篇小說從總體上看,語言風格在平實中略帶一點俏皮與詼諧,而且這種風格從開始到結尾相對保持一致,把一段變幻莫測的人生呈現在讀者面前,能讓人一氣讀完且掩卷深思,這樣一種敘事風格使小說故事變得更有動感、易變和多樣,生髮出一些特別的意味,這也是小說難得的一個方面。當然,危莉芸在縫合敘述塑造的人物心理變異的故事情節中缺乏足夠的創造性與成熟性,顯得比較凌亂,顧此失彼,起承轉合不自如,意識流動的時空與心理切換也流露出稚嫩的痕跡來,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也不夠鮮明。

危莉芸的散文和小說都有其成功之處,但我不會無原則的誇她的作品。事實上,如果細加推敲,可以斟酌的地方不少,比如濃重的網絡語言,單一的思考維度等,以致行文粗放有餘精細不足,情感有餘思想不足,故事有餘審美不足。所以,我想說,危莉芸的《愛情的面目》,是一本經典的網絡文學作品集,也是一本的典型的打工文學作品集。我想,倘若她能錘鍊出更好的語言駕御能力,同時也有更高的審美視野,着力於根性的敘事和時間性敘事,在學習我國傳統文學作品表現手法的基礎上,大膽地借鑑西方現代主義的成功的創作方法,表現出對意義的擔當和對深度的追求,揭示客觀存在的悖謬性,深層次挖掘和揭示物質對人性的異化及其根源,必定能寫出一批具有現代寫實主義文學批判精神力度的原生態力作,從而同普通的網絡文學和打工文學區分開來。當然我們不能以名家的水準來要求危莉芸,畢竟她還是一位很年輕的作者,更何況藝術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都有浩大的空間,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況且,對思想深度的開掘,對美的審視與捕捉,超低空與超高空同樣存在難度,也同樣需要長途跋涉。相信危莉芸隨着審美的提高和閱歷的豐富,必定能寫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