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榕城舊事散文

榕城舊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榕城舊事散文

一座城市,一場情結;一段時光,一生記憶。想念榕城,不僅因爲它的古老和質樸,讓人牽掛的更有一份濃濃的情。它的山山水水,它的樓宇街市,以及遺落在榕城的哀愁和歡笑,不時地浮現在眼前,點點滴滴,如夢如幻,繫着我心。

初到榕城已經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那年九月,經過高考的鏖戰,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山裏娃,懷惴着美好的憧憬和求知的渴望,搭上從三明開往省城的列車,在這座陌生而喧囂的城市,感到一股浩蕩的浪潮習卷而來。城裏的夜永遠都不甘寧靜,凌晨兩點多鐘,四周依然華燈閃爍。遠離父母和家鄉,獨自站在寬闊的火車站廣場,身旁來來往往的旅客於我多麼不相干,旅途中的激動和興奮瞬間被惶恐和無助替代,徐徐吹來的涼風讓身體徒然感覺有些寒意。無心賞看美妙的夜景,城市大得令我不知身往何處。

小巷深處,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婦女把我領進了她的旅店,昏黃的燈光隱隱約約照着屋裏的陳設。壁上黴得發黑的牆皮一塊塊在脫落,四鋪雙層鐵架牀鏽跡斑斑,數頂破敗的蚊帳隨着入門的一陣風陰冷地漂浮着,星星點點的血跡漬染在大大小小的洞旁,鋪上團着佈滿污穢的爛棉被,確切地說,它更象一塊裹屍布。原來城市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完美,處處繁花似錦、夜夜歡歌,角落裏也有它暗淡和難堪的一面,可無論如何今晚我算是有了落腳之處。

第一次逛街購物,是和一位同樣來自山區的同學。根據學長們推介,東街口是省城最繁華的商業區,理想的購物場所。不必要多餘的考慮,我們乘上二十路公共汽車,直奔東街口而去。東街口繁華的景象着實令我大開眼界,川流不息的車馬人流,噪雜縈耳的勁暴音樂,百貨大樓琳琅滿目的商品,濃郁的城市商業氣息使人感到眩暈。登上橫跨十字路口的人行天橋,我感覺自己象個三歲的頑童,愣是上上下下玩了好幾個來回。這讓我聯想起家鄉人口中常說的一個詞語“山猴子”,專門用來形容沒見過世面的人。我暗自慶幸,今天這隻“猴子”終於出了“山”,見到了“大世面”。

心在夢幻中徜徉,腳步在街道上延伸。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遠出東街口,擡頭尋望路牌,已經身處茶亭街。趕忙查找隨身攜帶的省城交通地圖,弄清返回的路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平時爛熟於心的識圖方法此時卻出了差錯,按圖索驥競發覺越來越不對勁。再仔細揣摩,恰好背道而馳,難怪越走離目標越遠。此時我突然若有所悟,擅長“紙上談兵”的秀才們曾經誤過多少家國大事。

帶着山裏人的純樸和憨厚,初次觸摸都市脈動,繁華和晦澀並存。行走在喧囂的街頭,眼光開始迷離,我在想家鄉的青山綠水可否和城裏的鋼筋叢林相媲美。我向往的都市,卻在賞看它的途中幾乎迷失了方向,但我知道自己正與它慢慢靠近。

告別了大山的粗獷和豪邁,遠離了田園的芳香和浪漫,一雙剛洗去泥污的腳蹣跚着步入都市的節奏。對榕城的適應程度出乎我的意料,或許是因爲年輕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的'緣故,不到半年時間我已經能獨自而從容地穿梭於榕城的大街小巷,榕城也似乎接納了我這位來自邊遠山區的學子。

不入坊間不知榕城的街巷弄,我喜歡在巷弄裏穿行。榕城的巷弄多是由長條形的青石板砌成,平整而厚實,古老而親切。小巷深深,足音蕩蕩,當我一腳踏進這方狹小而幽長的通道,一種穿越歷史時空的感覺油然而生,雖然我已經記不起這些巷弄的名字,但我還是被它的樸實和優雅感動。這座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名城,處處浸透着豐富的人文景觀,它的每一塊磚頭,每一方石板,彷彿都留存着一個動人的故事。仰望小巷上方湛藍的天空,撫摸着身旁厚重的壁牆,感受着“三坊七巷”遠古而永恆的律動,我驚歎古人精明而高超的設計和建築水平,這無疑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小巷深處是一派和美的景象,榕城百姓的休閒極富情調。在某一顆高大茂密的榕樹下,在某一條清澈的內河旁,你不經意間便會看見一羣悠閒的老少聚集在一起,或怡然自得地搏棋論藝,或繪聲繪色地演奏絲絃管樂,或神情並茂地入戲表演。雖然我聽不懂福州方言,但我知道他們表演的是當地喜聞樂見的閩劇,是榕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以這種最大衆的方式傳承和普及榕城的千年文明。因此,在某個居民小區的空地上,有時還能看見幾十甚至上百人的合唱團,男女老少亮開嗓子縱情歡唱的情形就一點也不值得驚奇了。

榕城是一座講究文化的城市。它不僅擁有象“三坊七巷”這樣的精美傑作,它還哺育瞭如冰心這樣的大文豪和林則徐這樣的一代精英,它的文化元素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哪怕是十分不起眼的街頭小吃,仍然有它獨特的風味。每當我徜徉於小巷深處,我總喜歡到小吃攤點要上一碗拌麪,或者再切幾片滷牛肉,然後慢慢地品嚐,這纔是原汁原味的福州風味,不是高檔豪華的酒店裏能夠享受到的。直到今天我依然很懷念榕城的這些小吃,它的筋道夠我一生咀嚼。

榕城的街頭巷尾常常會有一些意外的景象,讓你收穫意外的風景。我喜歡榕城的冬天,因爲它從來不冷,這讓我少了添置冬衣的煩惱。可是到了盛夏,榕城的熱情似乎有些令人難安,滾滾的熱浪習卷而來,整座城市猶如一個正在加熱的烤箱,空氣裏瀰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熱,於是在榕城的街頭巷尾就出現了這樣一道奇特的景觀。那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條件有限,能在屋裏用上空調的家庭屈指可數,小巷裏的居民受不住屋裏的悶熱,傍晚十分便把鋼絲牀搬到屋外,圍上頂蚊帳搖動着蒲扇,人就在裏面納涼休息,這讓我這個來自偏遠鄉村的窮學生着實感到好奇和詫異。難怪榕城夏季的高溫排名中國第二,連著名的“四大火爐”都爲之遜色。

榕城的一切對我來說是那麼的新鮮,就象個玩不夠的孩子,恨不得一天就把榕城的風景看個夠。週末無論是與同學結伴而行,還是單獨外出,無論是東街口和臺江這樣繁華的商業區,還是金山和洪山橋這樣偏僻的郊外,我都儘可能地去走走看看。我不想讓自己閒着,我樂於享受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每走一回,我就會感覺自己的內心又豐富一次。

早已耳聞榕城的“一湖,二塔,三山”, 風景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吸引了省內外衆多遊客的眼球。其中位於市區的西湖、于山和烏山自然成爲我週末遊玩的首選之地。

“于山公園”地處榕城市中心,就在“五一廣場”一側。相傳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到此煉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傳戰國時有一支“于越族”造居於此,因而將這座山取名爲“于山”。扶着公園前古老的城牆徑直向上攀登,眺望繁忙的都市,紛呈的思緒常常讓我感慨萬端。當年它曾是守衛榕城南大門的一道堅強屏障,卻在抵禦外簇入侵的戰爭中沒能發揮它的作用,“馬江”一戰血染海灣,受盡外辱,于山炮臺上鏽跡斑斑的鐵炮訴說着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而今它已成供遊人觀光拍照留念的古董和擺設。不知受尊於“戚公祠”裏的一代民族英雄的在天之靈作何感嘆,唯願祖國日益強盛,威震四海,雄視八方吧。

進入公園,我第一次看見玻璃棺內留存千年的“木乃伊”,乾癟褶皺的屍體直倒胃口。不過公園的開放舞廳倒是令人感到新鮮,剛學會幾個舞步就在同學的邀約下步入舞池,想起這事真覺得有點膽大妄爲的味道。有回走出舞廳徑直入了旁邊的錄像廳,本想放縱一回玩個通宵達旦,哪知錄像看到半夜,突然闖進一羣荷槍實彈的民警,他們一定是在搜查某個刑事犯,雖然沒嚇着我,愣是把一夜的心情弄沒了。我不知道這樣的事是不是經常在城市發生,但願天天平安吧。

大學生們旅遊的另一處常去之地是烏山。烏山又稱烏石山、射烏山、道山,位於福州市中心南門兜西側與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聞名的風景勝地,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爲三山之首。烏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勝,天然形肖。然而發生在“烏山公園”的一件事卻至今讓我感到羞愧。臨近畢業的那個學期,在所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我帶着實習班級的學生來到公園打掃衛生,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學生們正熱火朝天地幹着活,忽然跑過來一位中年男子,二話不說,怒氣衝衝地一把就拔走了班上的團旗。我趕忙追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名男子憤憤地告訴我,有學生拿石頭砸了他家屋頂的瓦片。我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山腰有座磚瓦房,房頂還能清楚地看見被石塊砸裂的一塊瓦片,拳頭大小的石塊就躺在旁邊。本想做點好事,卻沒料到出這樣的岔子,我忙不迭地向主人施禮道歉,好說歹說總算消了對方怒氣拿回了團旗。好事不出們,壞事傳千里。回到學校後,同學知道了這回事,竟被當成一則笑話,這應該是我實習期間最難堪的一件事了。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福州市區西北部,是榕城的一張名片。公園內常年綠意蔥蔥,湖光鱗鱗,是榕城迄今爲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它的美雖說比不上杭州西湖,卻也是這座城市的品牌和標誌,既然來了就不應錯過。西湖泛舟是最愜意的時刻,十元一張船票,對我這樣的窮學生而言多少還算有些奢侈,這可是好幾天的伙食費。但偶爾邀上個好同學蕩起雙槳,沐浴和風驕陽,徜徉湖中美景,心在鱗鱗波光間暢遊,誰又敢說省下幾餐菜金不值得。那時西湖的水真清,清得能在水中看見自己的影子,成羣的鯉魚無拘無束地吐着水泡,魚兒們早已習慣了人魚共遊的樂趣。天氣好的時候,周邊有水性好的居民或者是公園管理員一個猛子扎進湖底,待露頭時,手裏已高高舉起一個或兩個碗頭般大小的河蚌,象一面勝利的旗幟閃亮了衆人的眼。大都市裏能看到這樣的風景真動人啊。

踏着歡快的步子,縱覽榕城的湖光山色,青春的歲月在歌聲中前行,在夢幻中成長。雖然我只能在自己心裏把影子留給城市,但它還是拓展了我一路走來的狹小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