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那遠去的歲月散文

那遠去的歲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的播出,把一些記憶深處的東西迅速激活,懷舊情懷不時泛起。

那遠去的歲月散文

40年前,我還是個小學生。背的第一個書包是母親用父親的舊工作服手工縫製的,第二個書包表姐用邊邊角角的碎布拼起來的。

上初中的時候,去了離家10公里的鄉鎮。那時我剛學會騎自行車,父親在舊貨市場給買了輛二六自行車,正適合我一米五的個頭。

我們學校只有兩棟平房分別做男女生宿舍,睡的都是大通鋪,牀鋪自帶。基本上都是自由組合,兩個人一張牀,三間平房生生擠下了40來個學生。

學校裏有食堂,但沒有主食,只負責給加熱主食、做粥和燉菜。記憶最深的是我們每個週末回家帶乾糧。也許您看過馬騰馳老師的《背饃》, “揹着饃當乾糧到離家遠的學校去上學”。我“背饃”背了整個初中時期,母親再忙也會在週末給我做好一週要吃的乾糧。那時候沒有冰箱,冬天還好說,到了其他季節,我們的窩窩頭常常發黴長毛。那時候只知道糧食金貴,不能浪費,卻不知道發黴的東西不能吃,認爲在食堂的籠屜上蒸一下就OK了。

母親做的蔥油花捲還是很受歡迎的,至今還有個女同學記得我帶的乾糧最好吃。那時候物質還比較匱乏,雜糧是主食,白麪是稀罕物,家裏人不怎麼捨得吃白麪,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頓饅頭和水餃。給我做的花捲有三分之一白麪,已經非常奢侈了,常常引起弟弟妹妹的不滿和嫉妒。母親時常哄勸安慰他們:等你們上了初中,我也給你們做花捲。

有父親掙工資,我家裏生活水平比同學們稍好一點。同學們大多帶的都是雜麪窩窩頭,我帶的花捲成了香餑餑。有好吃的我們基本上都會分享,我的花捲也常常第一個被分享完畢。我也常常吃到來自其他同學的各種口味的窩窩頭,有玉米麪、豆麪、地瓜面、高粱面或者混合面的,從某個角度上說,我吃過“百家飯”。

用個繩子懸掛起來存放乾糧,是那個年代的創意。宿舍裏常有老鼠出沒,乾糧只好懸掛到樑頭上,也是防止發黴的方法。窩窩頭懸掛幾天,要麼通風不好而發黴,要麼通風好了像石頭一般硬。女生之間經常調侃:我們的窩窩頭可以做防身武器了。

三年初中生活的'苦與樂,已成爲不可磨滅的記憶。兒子上高中時曾問過我上學時的生活,主要是問住宿和伙食。我如實描述給他後,他竟然說:吃窩窩頭多好啊,我們平時都吃不到,五穀雜糧最養生。我哭笑不得。暑假時領他看以前父輩住過的老屋,他將信將疑:我只從電影裏見到過,原來你們村裏也有這樣的老房子。我讀書的地方已經翻新,看不出原貌,那時也沒有相機、手機,沒有留下照片,很是遺憾。

看到我父親留下的“工具箱”,兒子說:我姥爺還真不簡單,木工、鐵匠、廚師都幹過,老一輩的生活就是書上說的“自給自足”吧。

兒子說的沒錯,如果不是親眼看到, 20多歲的年輕人總會把以前當成傳說。

在看完《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後,又一次尋找以前的老照片,好容易找到一張我初中時期的全家照,我大概只有14歲的樣子。照片的背景是我家的老屋,三間正房,一間廚房。記得是父親利用週末自己做土坯蓋的,一家6口人居住。我家有臺半導體,因此也成了鄰居們的集聚地,每晚有二十幾口人到家裏聽《岳飛傳》《楊家將》等評書。

那時候沒有電視,更別說智能手機了。記得到了80年代,全村有了第一臺電視機,放在街上供大家一同觀看。那時候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閨女出嫁最上檔次的陪嫁是“三轉一響”: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和錄音機。

感觸最深的還是交通。因爲父親在城裏上班,“大金鹿”自行車是他專用的交通工具,那是憑自行車票買來的。計劃經濟時期的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離“票”寸步難行。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供求關係決定市場走向。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深得人心,建築交通得以飛速發展。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特區的迅速崛起,亮了人們的眼,亮了人們的心。

如今,汽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乘坐動車、高鐵出行成爲人們的首選和常態。我們到偏遠山區建設項目曾需要走幾天幾夜的路途經歷已徹底遠去,朝發夕至列車和動車高鐵的高頻通行,讓地球變小,空間變大,交通便利拉近了人與人、城與城的距離。今年我們參建的港珠澳大橋成功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被譽爲“世紀工程”。作爲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見證者,作爲百姓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作爲美麗中國的一名普通建設者,向中國改革開放致敬!

作爲中國鐵建的一員,我驕傲。

那漸行漸遠的歲月,怎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