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

散文: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東村和西村隔着條小河,由於沒有橋,兩村的人往來必須繞很遠的道。有位熱心的年輕人用家裏的橫樑在河上架起一座獨木橋,東西兩村的人都高興了好一陣子,也稱讚了好一陣子。但不久,讚揚聲就變成了埋怨聲,“一根木頭也能算是橋?”“平時走過還要搖三搖,碰上雨天可叫人怎麼過啊?”“要是孩子、老人……”“再譬如說扛一袋或拎一包什麼的……”

散文: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

大多數人都習慣了這樣對別人品頭論足、說三道四,而忘了青年人用自家橫樑方便百姓的用心良苦。“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們怎麼也不想想:沒有獨木橋的時候,繞很遠的道才能到河對岸,他們埋怨過誰?又有誰可以讓他們埋怨?

兩個禪師在地裏耕種,忽然一條蛇爬過來,瘦禪師連忙用鋤頭把它挑到附近小道上。待他回來,胖禪師緊合雙掌說:“出家人修心自然,何必要打擾一條蛇的生活?”瘦禪師看看遠方,道:“那邊有個孩童,如果一會兒蛇爬過去嚇到孩子,咬到孩子,如何是好?你修得心太小了。”胖禪師不語。

很多人就像這名胖禪師一樣,遇事只知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沒想到別人的用心。從自己的眼睛看問題,總是有些狹隘和短視。

一位商人從一山民手裏購得一隻鸚鵡,居然會講人話,甚是喜歡。一次,這位商人犯了事被捕入獄,關了十多天才放出來。回家後憤憤不平,不停地嘆息。鸚鵡聽到後說:“先生在大牢裏呆了才幾天就吃不消了,我被你用籠子關了這麼多年,你可曾聽見我抱怨過你一句?”商人聞言大驚,哭泣着將這隻鸚鵡放歸山林。

一個餐館老闆考評他的員工:“如果上餐時手上的托盤沒端穩,又救之不及,該怎麼辦呢?”大部分人答不出來,救之不及時唯有讓托盤掉下來,還能怎麼辦呢?老闆給出的標準答案是:用最後一點力量使托盤掉向遠離客人的地方,如果周圍都有客人,則倒向大人遠離小孩,倒向男人遠離女人,倒向人的身體遠離人的要害部位。

生活中我們缺少的`,恰恰是這種爲別人着想的換位思考。

古往今來,從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馬太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種族、宗教和文化的人們說着大意相同的話。

克努泡特金在《互助論:進化的一種因素》裏證明,只有互助性強的生物羣才能生存。對人類而言,換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換個位置,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這樣看問題就會比較客觀和公正,可防止主觀和片面;對人的要求就不會太苛刻,對自己也不會太寬容;將心比心,才能心安理得,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