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夜宿風陵渡散文

夜宿風陵渡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長在河邊的孩子/夜裏枕着黃河睡覺/聲震耳膜,上下顛沛/母親枕着土地睡覺/用蒼老的聲音,爲夢中的兒子/唱一曲老掉牙的黃水謠”

夜宿風陵渡散文

幾年前寫的這首《夜枕黃河》,總是不經意衝擊着我的神經,今夜,又想起這首詩,因爲此時我就宿在河邊,枕着黃河睡覺,聽黃河母親翻唱新的歌謠。這是在晉南,一個叫風陵渡口的地方。

黃河在晉陝大峽谷演繹了九曲十八彎的神奇之後,挾壺口憤激之勢跳出龍門,然後濁浪排空,直泄而下,繼續由北向南前行。一路上,河水裹泥攜沙,甩過呂梁山,直奔風后的陵墓鳳凰嘴和中條山龍首而來,這就是風陵古渡。

我來到這裏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但見斜射的陽光下河水發出散漫的光,河的上空,公路和鐵路兩橋如雙虹並列,將河的東岸和西岸連爲一體。站在公路橋的中間北望,鐵路橋上有列車往潼關的方向駛過,迎着大橋,右岸高垣上突出的鳳凰嘴在夕陽下呈現剪影形狀,剪影的前端在夕陽的照射下發出熠熠的光。

在初秋的一個普通日子,我就這樣站在這裏,靜靜地看流動的河水,看天上的殘雲,看河漫灘上的綠樹和還未成熟的莊稼,看遠處的華山和潼關古城,看鳳凰嘴後一片一片的廠房,看橋下移動的帆影……

這是黃河拐彎的地方。黃河走到這裏,還來不及向它相依相偎了千萬年的土地傾訴一路積攢的心事,就一頭撞向傲然峭立的西嶽華山。華山是秦嶺的餘脈,它已經在這裏等了八千萬年,此刻,河水涌來,它以父親般的情懷,輕輕地一推,以接近九十度的拐角,推出天下黃河又一彎,推出一個民族與自然相融相合的曲折歷史,推出一曲黃色與藍色相交相匯的交響樂章。

就這樣,順着流水的方向,我轉過身來,望着黃河繞過中條山,然後在拐彎處消失。我知道,那後邊是廣闊的豫西大地,也就是從豫西的孟津開始,這條河流被稱爲黃河下游,直至穿過中原,穿過東魯,千里奔騰,匯入大海。

是的,這就是風陵渡,晉、陝、豫三省的抵角之處,所謂“雞鳴聞三省”的地方。在中國的版圖上,有很多地區處於三省交界,然而只有風陵渡總是那麼令人神往,即便是在夢中,也會想到這個地方,然後驚醒,起身,找出地圖順着黃河的流向尋找,尋找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根祖源頭,再然後指着地圖的這塊地方,呼喚中華的祖脈,如醉如癡,如舞如幻……

有時我真感慨於上蒼造物的神奇,比如秦嶺,它呈東西走向橫亙在祖國版圖的中央,由此,地分南北,物有不同,就連一同發源於青藏高原腹地的兩條“母親河”長江和黃河,也默契般由牽手到分頭親吻屬於不同氣候帶區的祖國大地。就這樣,我們的先人,在長期的融合發展中,遷移征伐,足跡遍及南北,然而從“三皇五帝”開始,沿着祖先活動的脈絡梳理、尋找華夏文明的正源,還是在風陵渡及其身後晉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這就像一棵大樹,只有正根源遠流長才能造就枝繁葉茂的龐大樹冠。

是的',在風陵渡及其身後古老的土地上,曾發生和演繹了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和美麗傳說,黃帝戰蚩尤、嫘祖養蠶、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后稷稼穡……至今想起依然令人神往。而三皇五帝中的堯都平陽、舜都安邑、禹都蒲阪,又都發生這一地區。自堯之後,劃九州,定風俗,形成了最早的國家格局。其實在此之前,就是在黃河拐彎的這個夾角之地,也相傳是黃帝賢相風后發明指南針,戰敗蚩尤的地方。經此一戰,炎黃融匯,形成華夏民族的基礎,也確立了黃帝作爲中華民族始祖的地位。風后戰死在這裏,黃帝感念其功,就地爲他修建了陵墓,這就是風陵渡的由來。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河面上風兒輕拂,彷彿訴說着歷史的蒼茫,述說着發生在這塊土地上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是啊,可以這麼說,在這片大地,只要你隨手抓一把泥土,就可以攥出文明的汁液,因爲這裏濃縮了華夏大半部的文明史。

走下大橋,返回的路上,從綠樹的深處傳來一陣陣歌聲:黃土地喲,黃河人喲,祖祖輩輩喲,是一條條根。聽着,覺得這歌聲彷彿是從身後發出,我又迴轉身來,古渡已逝,大橋猶在,不知怎麼,不爭氣的眼睛濡溼起來……

在綽綽的燈光中,走進鎮裏,找了家賓館住下。在餐廳吃完飯後,我又走上這個被稱爲開發區的古渡街頭。

這是白天曾經走過的地方。看着路旁吵鬧的商鋪,攬客的車輛,還有遠處的一片片廠房,我總覺得這不是心中的古渡,少了些山高水遠的遺世氣象,多了些聲色犬馬的俗世煙火。是的,古渡蒼老,河水悠悠,連同純樸的生活已經悄悄流逝在遠去的波濤中……

夜晚,怎麼也睡不着,似有浪濤傳來,又想起那首小詩,“濤聲陣陣,像雷一樣響在耳邊/雷聲中,有狼在嚎叫/一睜眼,看見/流水依舊,自西向東而去”。

伴着黃河的濤聲,我突然想起我的知青生活,是啊,別看歌中唱到“黃河上九十九道彎,九十九道彎畔九十九道灘”,可是黃河從巴彥喀拉一路走來到底拐了多少彎,留下多少灘,恐怕誰也說不清,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河水在河套平原向東奔流受大青山坡地的擠壓轉而向南折去的那一段。那時,我作爲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個戰士,就生活在黃河拐彎的地方。在那個年代,我們對於未來自然十分渺茫,但心裏何嘗不渴盼着出現一次能夠看到光明的轉折,而那樣的轉折當然就不是我們知青個人的命運了。那時我還不知道黃河經此轉折向下流去的情況,只是後來當我沿着黃河行走的時候,纔看到那一次轉折竟孕育出神奇美麗雄渾奇偉的千里黃河畫廊——晉陝大峽谷。而此時,在風陵渡,當我站在這裏看河水復又向東折去的時候,我的心毫無疑問被深深地震撼了。

是啊,轉折,當滾滾黃河從歷史的深處一路走到這裏,就是從轉折處走出又一條希望之路。我常想,一個人是如此,一個民族是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

滾滾河水自此東流,此後一路濤聲依舊。想到這,我捻亮燈,披衣起牀,輕輕地下樓,走到賓館的院裏,再一次把目光望向中條山,從遠處的燈光處極力穿過歷史的蒼茫。這時我彷彿看到,在黃河與大海相匯的地方,飛揚起激越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