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一道茶叫做雞蛋茶優秀散文

有一道茶叫做雞蛋茶優秀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對我來說,喝茶其實就是一種生理上的需求,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而已。因爲我不懂茶,所以並不敢對茶品頭論足,妄自菲薄。

有一道茶叫做雞蛋茶優秀散文

我在這裏所說的雞蛋茶,只不過是被衆多熟知的人們逐漸淡忘了的一道茶。這一道茶,在特殊的時節和場合又被人爲地賦予了特殊含義。

老家的地理位置有點兒偏東,在許昌人大致的區域劃分概念中屬於常說的“東鄉”。不過,“東鄉”人的實在小有名氣。這種實在或許源於“東鄉”人的循規蹈矩,尊於禮教和禮數,在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的操辦過程中表現得尤甚。

在老家,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青年,一般從十五六歲開始就有媒婆上門提親了。用大人和媒婆的話說,這就像“系狗娃”,先訂住。過去,老家有一種習俗,家養的狗生了小崽後,如果鄰居想抱一個回去養,就會到主人家中用一根紅頭繩拴在相中的狗娃脖子上,等狗娃長到能斷奶之時再抱走餵養。這個比喻雖然有點兒罵人之嫌,倒也貼切得很。因爲,一對懵懂少年從媒婆牽線搭橋到拜堂成親,短則需一年半載,長則需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定親之後,雙方便開始履行起不知傳承了多少年的民間俗禮了,這些禮數大多來自“三茶六禮”之中。至於“三茶六禮”具體爲哪些,我卻說不上來。不過,在我的印象中,定親後的男女雙方對中秋節尤爲重視,這或許是因爲花好月圓的美好寓意的緣故吧。每當進入農曆七月的下旬,男青年的父母便會早早地備下節禮,挑一個吉利的雙日子,讓打扮一新的兒子騎着自行車帶着節禮去女方家中串門。一般情況下,男方去女方的時間都會挑選在傍晚時分,以此方便男女青年“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趁夜色談情說愛!

準女婿上門,一家人便忙活起來。 準岳父陪着準女婿坐在堂屋說話,準岳母則拉着女兒到廚房生火燒茶。茶,自然就是我要說的雞蛋茶了,它其實就是水煮荷包蛋。記憶中,只要是準女婿登門,無論是否節慶之時,女方必以雞蛋茶款待。其用意一是岳母娘打荷包蛋給女婿吃,說明岳母娘非常看重和喜歡這位女婿,他也就是岳母孃的乘龍快婿;二則是以此試探準女婿上門的真實意圖。

雞蛋茶的做法很簡單,待鍋中水燒開後,將雞蛋磕入鍋中煮熟即可。其實,老家的家庭婦女人人都會做水煮荷包蛋,並且都有一手絕活,把荷包蛋做到蛋白不破,蛋黃堅韌,外觀漂亮,形如古代女人的香袋,農民俗稱荷包。荷包蛋的外形猶如女人做的小荷包,中間圓圓的、鼓鼓的,有銅錢大小,兩面平整,周圍蛋白像荷包外的折皺,帶有紋理,清脆輕巧,比較光滑,裏面的蛋黃凝固,中心有韌性,酷似女人的荷包裝滿了飾物。

別小看這一道簡單的.雞蛋茶,其中的道道可多着呢!雞蛋茶一般會煮十個雞蛋,以求十全十美之意。煮熟以後,一個碗中盛入8個或6個或4個雞蛋,由女兒端給準女婿;另一個碗中則盛入2個雞蛋端給陪坐的準岳父。於是乎,在準岳父的頻頻勸讓之下,男青年便小心翼翼地端起碗筷,吃起雞蛋茶來。按照規矩,無論碗中是幾個雞蛋,男青年都不許吃完,而且必須吃的雞蛋數是單數,假如碗中有8個雞蛋,男青年可以吃一、三、五、七個,這樣留在碗中的也會是一個單數。其中寓意或許就是1加1等於2,取成雙成對之意而已。另外,雞蛋茶端上之後,男青年如果一個不吃或者端起碗狼吞虎嚥地一口氣全部吃完,那則有悔婚之意。見到這種情況,女方則會早早地將之前收到男方的彩禮什麼的收拾收拾,包入包袱之中,讓男青年走時帶走。至此,這樁婚約也便到此爲止了。

曾經有一個在民間被傳爲笑談的案例:一男青年訂親之後,忽然遇到一個十分心儀的女子且二人情投意合。男青年便想悔掉原來的婚約,但又不捨這麼多年送給女方的彩禮(那時,民間有不成文的風俗,訂婚後,如果男方先提出分手,女方可以拒不退還彩禮;如果女方先提出分手,則須將彩禮原物退還男方)。左思右想之後,該青年想出了一條妙計。遂挑一單日子突然來到女方家中。見準女婿突然登門,一家人手忙腳亂之後便端上了一碗雞蛋茶。男青年端起碗筷,一頓狼吞虎嚥,少頃功夫一碗雞蛋茶便吃了個乾乾淨淨。放下碗後,男青年說:“太渴了!再給我來一碗水!”將鍋中僅有的一碗開水盛出端去之後,其痛飲而盡說:“再來一碗!”聞聽此言,女方家人頓悟其來意,默默地收拾一下彩禮提溜了出來。該青年見目的達到,帶着彩禮一路小跑而去。

笑談總歸笑談,其真實程度從無人考證。不過,在經濟匱乏的年代,雞蛋不但營養豐富,還能置換食鹽、針頭線腦兒之類的生活必需品,擔當着市場“流通貨幣”的角色。能用雞蛋來招待的客人,足以說明其尊貴和主人家的重視。隨着經濟的發展,婚戀觀念也隨之改變,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茶六禮”等老的規矩和風俗,早已被新風吹得無影無蹤。也不知從何時起,用雞蛋茶招待準女婿的風俗也逐漸被淡化了,直至消失。

前一段時間,我回老家閒聊時,偶遇一本家大哥與大嫂鬥嘴,只聽本家大哥說:“從定親到結婚,我去你家多次,連你家的一碗雞蛋茶都沒喝過!”一句話逗得衆人鬨笑起來。原來,大嫂的孃家因爲水質好,村中茶館多,每逢客人到來,主人就去茶館中提一壺湯色濃郁的老紅湯茶招待客人。

本家大哥的一句話,在佐證雞蛋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的同時,也勾起了我對往事的一些回憶。於是,便有了這一堆囉裏囉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