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漫漫學書路溫故而知新散文

漫漫學書路溫故而知新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我學書幾十年,雖然也多次參加過全國及省級的書法大展並獲獎,但總覺得還有很多欠缺。現回想幾十年默默無聞並甘於寂寞的寒窗學書之路,不管水平如何,也該給自己一次梳理和總結。

漫漫學書路溫故而知新散文

張旭光對書法創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大膽的嘗試,他提出的“到位”和“味道”的創作理念使我的創作及臨摹活動有了基準底線———“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到位”和“味道”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做則甚難,當代書家在進行創作時顧此失彼而內心充滿矛盾的現象層出不窮。我作爲張旭光老師的入室弟子實在慚愧,只知道“入室”而沒悟出“到位”和“味道”的創作真諦,常常意違勢屈,情怠手懶,但卻偏偏很執著地去追求“到位”和“味道”的真實內涵,而且以此作爲自己書法創作的基準底線。無論是寫大字榜書或蠅頭小楷,還是寫唐人狂草或妍媚晉唐小草;無論是篆隸甲骨金文,還是篆刻、山水寫意,乃至人生哲理,我都會自然而然、潛移默化地被“到位”和“味道”的內涵所左右。

在我40歲時由西泠印社出版的第一本作品小集中,選登的幾十件作品可謂是我學書幾十年的真實寫照。我性喜靜,意清幽,就像愛魏晉經典法帖而不喜歡明清性情流淌的自我表現,重視書法傳統根基而鄙視空中樓閣,愛信手拈來並富有法度的自然線條而不喜歡教條化的“拿來主義”,更不喜歡生搬硬湊、毫無意韻的機械模式。多年以來受張老師的影響,我追求顏體的寬博和質樸奔放,體態恣肆、狂而不野。這些傾向跟我的性格有關,也許跟我的人生一波三折、顛沛沉浮、心碎後再復生的人生閱歷也息息相關。古人云:“字如其人”,所以在追求“到位”和“味道”的基礎上,“線條的'純厚”是我書法創作的重要理念,並借鑑《蘇軾書法全集》及從長達四年的對蘇字日夜臨摹中吸收了不少營養。追求豪放、無拘無束意境的想法也常在大腦中迴旋,所以我對《淳化閣帖》及魏晉唐代碑帖等情有獨鍾,既追求細膩又崇尚粗獷高古,往往在細膩和粗獷的相對矛盾中逡巡,在似與不似之間心曠神怡。

這本小集中的作品可以代表我40歲之前的書法水平,風格並未形成,與其說在寫心倒不如說在寫意。唐孫過庭《書譜》曰:“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故這些作品並不能代表我書風的定格,只能說是我書風的形成趨勢並暫告一段落。我在創作時對材料的選擇毫不在意,因此在形式塑造方面非常欠缺,也許太注重書法的本源而忽視形式的重要性,隨意性太強而導致作品如漂移的板塊。

質直者勁挺不遒,剛狠者又倔強無潤,矜斂者弊於拘束,脫逸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輕瑣者染於俗吏,故書法創作之難難於上青天。

反思以往學書之路,驀然發現自己諸多不足,書法之路漫長,“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