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散文

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上世紀70、80年代的沂蒙山區,人們的生活還是比較貧困,那時還用不起煤球爐,每家都有一個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柴火竈,那時用來做飯的竈爐就是這種柴禾竈,每到煮飯的時間,劈柴之聲,剁菜之聲,炒菜之聲連同大呼小叫吃飯之聲,此起彼伏甚是熱鬧。

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散文

那時放學回家,最溫馨是坐在竈前幫做飯的母親添柴燒火。當然這一舉動主要還是想趁機偷上一嘴,特別是遇上炒腰花、醬爆回鍋肉、豬肉燉粉條等讓人垂涎的`可口飯菜,總是從菜一下鍋我就開始猛吞口水……。其實母親很明白我這個嘴饞娃心裏的想法,也就常常默許我爲她打下手了,順便讓我多吃上點肉。也是沒辦法的事。那時家裏比較困難,肉總是很長時間難得吃上一回,且每回都是炒的很少一點,那時我們四個孩子,家裏生活很艱苦,都營養不良,特別我這個老小,更瘦的像顆豆芽菜,母親不得不額外爲我偷偷增加營養。

那時的竈臺上擺的是油罐、鹽罐和勺子、鏟子;竈門前放的是火鉗、柴刀,常用乾草和玉米秸稈引火煮飯,若遇上下雨柴禾較溼不肯燃,就得用嘴吹,有時吹得腮幫子疼痛,雙眼被濃煙薰得眼淚直流。但一旦想到馬上會有好吃的,受再多的苦也就不再覺得有多苦……。

最讓人懷念的,是外面下着鵝毛大雪,我坐在竈門前一邊加柴燒火,一邊翻看着連環畫小人書,火塘裏吐出的火苗把臉烤得通紅,身上也暖呼呼的。有時也幫着母親用燃燒後的柴灰炮製辣椒做蘸碟,用火鉗夾住五、六隻幹辣椒,放在柴火灰上燒烤,不一會辣椒表面就起焦黃,香味也就散發出來。夾出來用雙手拍打去上面的灰,連同半把炒過的花生米放入蒜臼搗碎,挖出放入碗碟中加醬油和成泥,又辣又香啊,十分下飯。

有時我們也會約上幾個要好的小夥伴,爬上村西的山頭,坐在山頂的大石頭上,在落日餘暉裏,望向山下的村落,村落樹木、房屋被染上了金黃的光暈,這時每家每戶屋頂上炊煙裊裊,像是一幅美麗寫意畫,景象十分迷人……。

不覺走進城市二十多年了,遠離了故鄉,遠離了鄉村,遠離了那瀰漫炊煙的日子。但童年的時光,那炊煙裊裊的日子,時常像放電影一樣出現在眼前。那難忘的竈臺;竈臺旁母親愛憐、疼愛的眼神;還有那滾燙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塊回鍋肉或者是半碗豬肉燉粉條;時常誘惑我去找尋過去的往事。永生難忘那炊煙四起的童年歲月……

作者,張照準,筆名:紫荊藤、紫金藤、山靑石等,青年作家,散文協會會員,網絡詩歌協會會員。自由撰稿人,高級編輯,發表文學作品20餘萬字,現供職於臨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