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遊大寧河口話巫山散文

遊大寧河口話巫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乘坐長江快艇溯江而上,經過45分鐘左右便駛出了.長江三峽峽谷幽深秀麗的第二峽----巫峽,告別了含情脈脈的神女峯,船頭向右急拐彎,一座美麗的山城巍然矚立在遊客面前。這裏便是被古人稱“遠爲全蜀咽喉,近作夔門鎖鑰”的重慶市萬州區巫山縣城。

遊大寧河口話巫山散文

巫山城位於長江巫峽北岸,山環水繞,古蹟甚多,她“東帶寧河,南瞰大江,西倚高唐,北包陽臺山。”大寧河(俗稱“小三峽”),發源於大巴山南麓,流經巫溪、巫山兩縣,環流巫山城南外,注入長江。

巫山縣城,戰國時期先爲楚巫郡,秦改爲巫縣,《史記?秦本記》:“昭襄王三十年取楚巫郡。”陸游《入蜀記》盛讚:“縣在峽中,亦壯觀也。市井勝於歸、峽(彝陵)兩郡,隔江南望江山奇麗”。

巫山縣城(巫峽鎮)正處在大寧河口,大寧河溪流有幾百裏的流程,幾乎將萬州乃至川東地區一分爲二。這一帶山區資源豐富,大寧河被稱作“峭壁走廊”,自古就有“小三峽”的盛名。特別是長江三峽大壩蓄水以後,這裏溪流的航道一年四季暢通無阻。隔長江江南的南陵山極高大,人們若登山雖然有路,卻長如線,彎彎曲曲,盤旋山巔,據當地老山民介紹,這是過去通往湖北恩施的唯一正道。當地山民稱作一百八十盤。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嘆息:“一百八盤攜手上,至今歸夢繞羊腸”。他驚歎道路險難,又和個人的謫放,流浪聯繫起來。

東門外望,山上有石峭拔如人形,稱作望夫石。傳說有一個婦人的丈夫在船上謀生,船航入川,久無音信,這婦人長期登山眺望,最後化成這塊石頭了。縣城內舊有楚離宮,羣衆稱作細腰臺,有一池。所謂離宮,猶言行宮,是國王出巡時仃憩,宴樂的處所。

戰國時期宋玉《高唐賦》序說:“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就是指的巫山縣西郊的山丘。現在從縣鎮西去一段路,就可到所謂“楚陽臺”的遺址。這裏風雨多變,日暮時,常常煙霏霧結,落雨點點。令人感覺宋玉當年的描敘,是一種景象寫實。現在的陽臺山上,設置了氣象臺。

從縣城西去約三十里江南岸,有黛溪鎮。解放後出土大量的'原始生產工具,考古部門認爲是一重要的原始社會文化基地,並特別稱作巫山文化。從黛溪鎮沿風景如畫的黛溪上溯九十里,可到風景奇麗的廟宇坪,其中有一大溶洞,可坐一萬人,內有一巨型石鐘乳,猶如一條巨龍。

城東南的寧河與長江匯合口,便是巫山八景之一的“寧河晚渡”:“千河百鍊罩江邊,無數歌聲透晚煙,棹到中流真自在,渾如天上坐春船。”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朋友,夏季旅遊高峯已至,願您與家人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