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昆明二吃,耐人尋味散文

昆明二吃,耐人尋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若在飛機上鳥瞰昆明,會聯想雲貴高原斜掛的玉佩。若在夢裏尋覓昆明,她像睿智綽約的南國少女。當冬寒南襲時,烏蒙山、大涼山以堅實的脊背力阻寒流、狀如英雄救美;當印度洋的暖流隨西南風款步而至時,她又笑盈盈地出迎接納、相擁相倚,故此,她四季如春、生機盎然、繁錦明媚、花顏永駐。

昆明二吃,耐人尋味散文

若在鬧市區擁抱昆明,會感知漫天雲霞垂落大地。若在春節走近昆明,她酷似通體清馥的花之仙子。當春寒料峭,北方依然持續蕭索時,大觀公園的數十萬株鬱金香蔚然成海;黑龍潭公園片片梅叢伴隨吟唱;曇華寺近萬株牡丹凸顯花潮,西華公園水仙花造型在花匠雕琢下,凌波展姿……若到南國趕上春,有誰不想與春住?

即便是新春佳節,即便是花團錦簇,我依然不忘登高訪古、遠眺追懷。在這個城市漫遊的那幾日,我幾次獨上城西大觀樓。每每憑欄小飲雨前茶之時,奔涌到眼底的五百里滇池更顯深不可測。春城的花色茶點上桌,附着、點綴的名人軼事顯得餘味悠長。擡望眼,看古今第一長聯意境深遠。垂目思,雲之南諸多景象靚麗壯觀!鬧市中的花香彩幌雖然搶眼,又哪能及素食清飲、笑對江天,隨雲起雲落怡然一詠、隨潮來潮去傲然一嘯?

我看到長聯中有“東驤神駿,西翥靈儀”之句時,忽想起昆明小吃中頗具代表性的鳳翥麥餅。“翥”,在詞典中被解爲“飛”的意思。一旦滑落在詩賦或逸聞裏,便難以掩飾史潮帶來的幾許蒼涼。唐代詩人宋之問在翻越大庾嶺時,鑑於當時的心境,曾悲愴地吟出“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20世紀40年代的秋天,昆明一商人攜妻子楊鳳芝在郊外漫遊,不想在山中迷路,及至垂暮時分,風雨大作,二人飢寒交迫,無處棲身,近乎絕望時,幸遇一農戶把它們引到自己的家中,端來牛奶請他們解渴,端來麪粉請他們做餅。楊鳳芝由於疲勞過度,在和麪時,不慎將牛奶碰翻在面中,她索性將錯就錯,烙製成了“牛奶煎餅”。當商人與農戶嚐到這味美香柔的餅時,交口稱讚楊鳳芝的“絕藝”。後來商人病故,楊鳳芝因常思憶二人攜手同遊時遇難、遇救,巧做“奶餅”的往事,就在昆明鳳翥街開了一家餅店,專做那種曾被丈夫連連稱道的餅,藉此懷念數十年相濡以沫的情侶。誰知這道美味,很快便暢銷於昆明。因楊鳳芝眉清目秀、店又開在鳳翥街,餅的形狀與味道又十分誘人,人們爲此餅起了兩個名字,一是鳳翥麥餅,二是摩登粑粑。任風雨滄桑幾十載,也沒改變“老昆明”和外地人對此餅的`鍾愛。

那日,我走出大觀樓時,已是夕暉斜照。漫步市中心,恰在這家老號餅店前經過。一位年輕秀美的女導遊,向外賓作如此介紹:“到昆明不吃摩登粑粑,就像外地人到北京沒吃烤鴨一樣,會留下遺憾”。我細細聽着,繼而,又聽到一款遊雲南不應錯過的小吃“都督燒賣”。

大江南北有兩種燒賣不但形色美觀、味道香美,而且都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北京“都一處”燒賣,與乾隆帝品夜點、賜匾額的故事密切相關;而云南的都督燒賣,則能引出清末雲南督軍唐繼堯“便裝購燒賣”的故事。

爲此,我專程來到都督燒賣的發源地——雲南宜良縣。

由於“探訪食文化”心切,故此直奔主題,竟然放棄去九鄉觀看地下倒石林,忽略去巖泉山賞讀摩崖石刻,忘記了去蔭翠峽搖槳蕩清波……然而,當我苦苦探問時,當地人異口同聲告知,這種已有近百年曆史的小吃,其鮮明特色,早已從此地延展到省府。因此,最好去昆明市的五一路去找,於是,我連夜返回昆明。

幾經輾轉,終於來到都督燒麥燒賣店門前。忽見到老店隔壁,有一位在自家門前閒坐、年逾八旬的長者,精神矍鑠、聲若洪鐘,他見我在追溯都督燒賣的源頭,便饒有興趣地講給我一段往事。隨着老人敘述,那段情景,恍然從百年前漸漸拉近……

清宣統年間,雲南督軍唐繼堯便裝出遊,慕名來到宜良燒賣店老號。當時,由於這家“祝氏映興園”的燒賣形美味美,有些供不應求,老闆爲了使排隊的人都不虛此行,每人只限購3個,唐督軍買了3個當時就放入口中,覺得滋味美不可言,就又掏出了錢。燒賣店的老闆見這位現買現吃的老者又要買,就以常規爲由拒絕。督軍笑着問:“要是督軍來了呢?”老闆毫不猶豫地作答:“即便督軍駕到,也只賣3個!”數日後,幾名軍漢找到店老闆買燒賣,大家方知,那位想多買幾隻燒賣的老者正是鎮守雲南的唐督軍。由此,“都督燒賣”一時間名聲大噪。

昆明一種餅、一種燒賣雖價廉物美,其口感、製作和品相比起其他地方餚饌也未見多少“大不同”之處,但細細咀嚼,卻蘊含人生道理。前者因“雪中送炭”而使美食名播四海;後者因“錦上添花”而成爲地方名吃。人一生,難測的命運與之相似。難得的,是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