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是作爲教師必須具備的前提,如果能夠與學生以心換心,以誠對誠,用愛滋潤學生心田,一定能贏得學生永遠的尊敬和愛戴。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1】

一縷春風吹走了枯藤老樹,帶來了小橋流水,把我們帶入了信息化的時代。

隨着改革開放的浪潮,人們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爲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而振興教育的希望則在於教師,教師是教育事業的主體,是人之楷模,在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事業中,教師肩負着特殊的使命,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師德修養直接會影響到教育的效果,影響到培養人才的規格和質量,影響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教師是創造人才的勞動者,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和藝術家,教師勞動本身就是創造。當今兒童,他們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立德志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教師是他們直接交往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起着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說,教師的言談舉止應成爲受學生尊敬、

欽佩的道德權威形象,教師是學生最直接、最嚮往的榜樣。一些幼兒園的孩子、中小學生把老師的話當作“聖旨”,相信老師的話勝於相信父母。

教師要注重修養,具有甘於奉獻的精神。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精神堪爲後世之楷模,陶行知先生在風雨飄搖、民族危亡的年代裏,深信“如果全國教師對兒童教育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必爲我們民族創造一個偉大的生命”,他的“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師德典範。教師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他們把培育祖國的花朵看作是自己最神聖的職責和最大的樂趣。像春蠶一樣,到死絲方盡,將自己的心血化春雨,精心澆灌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兒。

既投身於教育中,自己就是老師兼父母、兄弟,用愛來感染他們,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除了教師和醫生的職業外,未必有其他的職業需要如此多的熱忱,應當把自己的一顆心交給每個孩子,教師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孩子的歡樂和苦惱,同情孩子,對孩

子由衷地關懷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時間也證明,教師熱愛學生、信任學生,能在學生身上發揮很大的心理效應。當然,教師的愛應是真誠的,是符合嚴格要求原則的',不應是遷就放縱,必須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特別是後進生。

讓我們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在漫長的教育教學道路上不斷努力,不斷進取,嚴格要求自己,爲培養下一代奉獻自己的一生。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2】

班主任工作確實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每個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班主任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學生的差異決定了班主任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場合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以便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和想法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 要關愛學生;

低年級學生需要愛。他們在逐步適應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常去關心他,照顧他,那怕是一句話,在他心裏都會產生很大的作用。班主任應會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片真誠,那將是對學生的最好獎勵,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更好地聽從你的教導。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學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於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爲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注意交心。老師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當發現某些學生有心理障礙時,要注意學習解決它的辦法,絕不能等待。

三,要培養習慣;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有一個比較習慣的方法,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壞自己的規矩,那麼班級管理就很難自動運行。班主任要多設計班級,通過什麼樣的管理,達到什麼樣的結果,管理中立下的規矩絕不輕易修改。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做,從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確下來,特別要重視那些別人看來很小的事,逐步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當有時要違背一些規矩時,應該向學生講清楚,以保持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習慣。

四,要嚴於律己;

班主任老師堪稱學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說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老師言不雅,行不正,學生就不佩服,老師就容易失去威信,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老師每天早來晚走,認真備課和教學,儀表端正,說到做到,這種嚴於律己的態度往往會給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班主任也要寬以待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尤其是在學生面前更要表現出這一點。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每一名班主任都有其特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爲學生,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說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爲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關於教育故事的隨筆3】

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犯錯誤,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與糾錯的過程。因此,作爲教師的我們,有理由諒解我們的孩子,寬容地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認識到:寬容是一種信任、一種激勵、一種真誠的愛。

剛任班主任的時候,自己總認爲孩子做了錯事,數落他一頓就行了;孩子犯了過失,教訓一番即可。日子長了,我們就會明白:單靠數落和責罵培養不出有用的人,責罵反而會使孩子的情緒更加惡化,處罰反而會使他們的行爲更加不良。肯定和鼓勵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求別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評價。每一個成長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師肯定,被社會肯定。我們不能因爲一件錯事全盤否定孩子,也不能因爲肯定而肯定,要針對孩子的優點再加一點寬容、加一點愛在裏面去誇他、肯定他,他必然會變得更好。

作爲班主任,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不管做什麼事,加點寬容在裏面。有時,你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都能滲入學生的心田,形成巨大的心理動力,使學生願意向你靠攏。愛是一個大口袋,往裏裝的是教師的寬容、信任、公正、尊重,產生的是學生的自信心、滿足感、榮譽感,往外拿纔會產生成就感、快樂感……

學會寬容,多一份寬容,多一些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設身處地地去思考,還有什麼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讓人歡欣鼓舞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教師就是品讀這些書的人。讀書不難,然而讀懂這些書卻要我們好好花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