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緣來近在咫尺散文

緣來近在咫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每次捧出散發着淡淡油墨香的《中國藝術報》,我的目光便被它深深鎖住。常常是在傍晚,一天的工作基本忙完,此時讀報,內心最是愜意,最是怡然。偶爾有清風,有鳥鳴,有夕暉,自窗外送進來,不亦美哉。說起來,我與《中國藝術報》結緣的時間真的不算長,但緣分卻足夠深。

緣來近在咫尺散文

2012年,紅都瑞金成立了全國首家縣級文學藝術院,我有幸調入,成爲一名文學藝術工作者。進來以後,我收穫的第一份驚喜便是單位訂閱的《中國藝術報》。她不愧是來自首都的大報,視野開闊,資訊前沿,觀點新穎,品位高端,讓我不由得一見鍾情。從此我每期必讀,潛移默化中,我對藝術的理解力得到了提升,做起工作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了。當然,由於從小愛好文學的緣故,我最喜歡讀的還是副刊。每讀到一篇好文,頓覺餘味無窮,興奮不已。那時候,我只是一個最基層的作者,最好的成績只是在省報發表過幾篇小文。我常常望報興嘆,心想有一天我的名字也登上《中國藝術報》,那將是何等的榮耀呢。然而由於勇氣不足,一直不敢冒昧投稿。

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2012年冬,瑞金舉辦“蘇區精神永放光芒”大型詩歌文藝晚會,邀請了一大批全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和文藝工作者參加。在一個座談會上,我發現坐在我旁邊的姑娘正是《中國藝術報》的記者何瑞涓,不由驚喜萬分。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個文學碩士出身的大報記者,面對我這樣一個基層作者,竟然沒有表現出一丁點居高臨下的架子,反而像鄰家女孩那般低調謙和、平易近人。就在那一次,她很樂意地把QQ號告訴了我。在此後的交流中,她一直禮貌地稱呼我姐姐。我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中國藝術報》的仰視和渴慕,她彷彿猜中了我的心思,說:“好文章是不論出身的,有好稿子先發過來看看吧。”幾天後,我把剛剛寫就的散文《一個火籠煨寒冬》發到了她的郵箱。很快的,她在QQ上留言:“姐姐,文章已見報。”後面更是體貼地發來電子版的鏈接。我打開,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仰慕已久的九州副刊上,一時竟激動落淚,百種滋味,難以言表。

時隔半年,《中國藝術報》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緣分的奇妙與美好。2013年6月底,“名家寫贛州”採風團來到瑞金,其中就有《中國藝術報》的副刊主編邱振剛。我至今仍記得那天他穿着一件亮綠色的上衣,很容易就能將他從人羣中區分出來。短短的交流,即讓我感覺到他身上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憨厚與實在,善良和真誠。我要了他的名片,申請添加他的QQ時,很順利就通過了,還發來一個笑臉,讓我倍感溫暖。但我明白他工作繁忙,又要寫作,不敢時常打擾。2014年夏,邱主編在策劃大視野欄目一個關於老城小吃的版面時找到我,讓我寫寫瑞金老街的小吃,並配上高清圖片。由於我此前未寫過類似文章,有諸多不明之處,邱主編一一耐心解釋。我立即背起家中的單反相機,來到瑞金最古老的街巷糶米街拍照,記錄下了最原汁原味的瑞金老街小吃圖景。當天,又緊鑼密鼓地完成了文字部分。我忐忑不安地將圖文發給邱主編,內心敲着一百隻小鼓,生怕被瞧不上。沒想到他看過後,竟滿意地說:“完成得很好。”沒過多久,《在瑞金,迷失於糶米街的滄桑》於《中國藝術報》大視野·文化行走頭條發表。我所拍攝的美食焙豆乾,還被用於題頭照,佔了好大一塊版面,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和想象。

一次一次得到來自於《中國藝術報》的鼓勵和肯定,無形中也增添了我的自信和勇氣。幾年來,我筆耕不輟,寫了近百萬字的`作品,不斷在全國各大報刊發出來自紅都,來自最基層作者的聲音。《人民文學》《散文》《青年文學》《散文選刊》……很多曾經以爲高不可攀的刊物,陸續都出現了我的名字。很多曾經以爲不可能與我發生關聯的獎項、選集,也漸漸給予了我展示的平臺。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中國藝術報》刊載了一篇題爲《呼喚作爲流派的江西散文》的長篇評論文章,其中也提及了我的小小成績。而我與該文的作者——著名評論家古耜老師,原本素不相識,不能不讓我感到無比驚訝和激動。

今年3月,我又一次被文學青睞,入讀魯迅文學院高研班。當我在北京再次見到邱振剛老師時,得以和他一起坐下來,近距離地談《中國藝術報》,談那些和文學有關的人和事。那時候,我重新感到了被一種光芒照耀的幸福。

無論能在文學之路上走多遠,我永遠感謝這一份報紙和與之相關的人。那青春、大氣、包容的立場,以及謙和低調、不薄新人的姿態,給予我多少鼓舞和前進的動力。我與之雖隔着千里之遙,但我卻時常感覺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