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秦國古都話禮縣散文

秦國古都話禮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禮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據考證,縣名源於地名“李店”。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長江二級支流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秦州區、西和縣,西接宕昌、岷縣,南連隴南市武都區,北與武山、甘谷縣接壤。禮縣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發祥地,素有“秦皇故里”之稱。名優特產有禮縣大黃、當歸、羊肚菜、酒柿子等。有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秦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祁山武侯祠等名勝古蹟。

秦國古都話禮縣散文

夏,爲《禹貢》之雍州地。夏禹治水,於蟠冢山疏導漾水(西漢水)。商,仍爲雍州地。西周,爲西垂(亦稱西犬丘)。公元前909-895年,周孝王封秦大駱子非子爲附庸,建邑秦亭(今張家川縣境),號曰秦嬴。又以大駱妻申侯女所生子成爲大駱適嗣,居西犬丘(今禮縣永興鄉一帶)。東周,秦襄公七年(前771),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周幽王於驪山下。秦襄公領兵救周,後周平王東徙洛邑,襄公擁兵護送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爲諸侯,賜之岐(今陝西岐山縣)以西地,秦始有國,都西垂宮(今禮縣永興鄉一帶)。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其對中國乃至全世界後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響意義深遠。而在隴南大地上,有一處被史學界發現的秦始皇祖先的陵園——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秦公墓的開掘,同時也解開了“西垂陵園”和“秦人發祥地”這兩大千年謎團,也證實了《史記》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記載的準確無誤。就中國歷史來看,凡某個王朝的興起,必然要以某個地方作爲根據地,修養生息,農耕牧馬,發展軍事,然後才能興師舉兵,攻城掠地,最終實現開疆拓土、封幫建國的宏偉目標。禮縣則在秦王朝的歷史上責無旁貸地肩負起了完成繁雜國家建設的重任,成爲秦王朝發展的搖籃和根據地。

禮縣古稱西垂,西犬丘,蘭倉。據出土文物和文獻考查,早在新石器時代,禮縣境內就有部落定居。這裏不僅是黃河仰韶文化和長江巴蜀文化的交匯點,更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禮縣縣城以東13公里處的西漢水北岸,是曾發生震驚國內外、出土300多件精美先秦文物的秦始皇祖先的墓地——大堡子山遺址上的西垂陵園。在這裏已挖掘清理墓葬14座,車馬坑2座,出土鼎、簋、壺、劍等青銅器、金器和玉器文物300多件。發掘兩座南北並列的“中”字型和“目”字型墓葬,總長度分別爲88米和115米,其中有“秦公作鑄用鼎”和“秦公鑄用簋”銘文字樣的青銅器。經專家考證,初步確定爲秦莊公、秦襄公夫婦或其子秦文公夫婦的陵墓。

登上大堡子山頂,放眼望去,山坡樑峁到處是大片大片的麥地,草木稀疏,一片沉寂。而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這裏卻是林草茂密、牛馬成羣的豐腴之地。秦西垂陵區的保護與開發,再現了秦第一祖陵昔日的原始風貌。

秦西垂陵區是1993年由於盜墓而被意外發現的。此後秦西垂陵區的保護與開發一直受到各方重視和關注。1997年,大堡子山秦公墓被甘肅省確定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又公佈其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甘肅省文物部門又在禮縣專門成立了文物保護站。近幾年,來自北京、上海、陝西、甘肅的三十多位專家學者也先後來到禮縣,在秦西垂陵區進行了實地考察與研究,並對其保護與開發表示出極大的關注。

禮縣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歷史上一直是早期人類活動、發展的重要區域。除大堡子山秦公墓外,禮縣還發現了各類文物點100餘處,民間和館藏文物達數萬件,歷史遺存之豐厚十分驚人。以禮縣境內西漢水兩岸爲例,僅羅堡村到江口鄉40公里的範圍內,就密集分佈着新石器晚期遺址40餘處,其中包含了前仰韶文化和大地灣文化等多種文化類型。

禮縣歷史文化積澱非常厚重,民俗風情獨特。

七巧,西和長道、石峽地區)的一種地方特色濃郁的文藝表演形式。乞巧是乞求“七娘娘”(即七仙女)賜於靈慧、利巧的意思。根據史料記載,乞巧活動始於唐而興於宋,歷史悠久,流傳廣泛。乞巧節演出,從七月初一開始至初七結束,參加者大多爲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時姑娘們載歌載舞,場面宏大,整個活動過程分爲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個階段。

廟會,廟會爲民間祭祀神靈的一種形式。即確定一個日子,附近鄉民持香秉燭集聚祭祀神靈,這個日子爲“正會”。正會前後共四日,唱四天四夜的戲,曰"神戲"。但隨着人民羣衆文化素養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廟會舊有的意義逐漸消失,而代之以羣衆性的文化娛樂和物資交流活動爲主要內容。

拜師,學藝先得拜師。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干預,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係,儀式也自然隆重,即家長備“四色禮”請師父,如答應,將師父、師母請至家中,焚香跪拜。先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再是行拜師禮,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師傅訓話,宣佈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學徒期一般爲三年,也有五年、七年不等,期滿後師父送部分行藝工具以示學成。這種古老的風俗禮儀一直到現在仍被某些地方加以確認和沿襲。

寄保,如果孩子如長得不健康,另一種方式就是將孩子“寄保”給一方神或“家神”。首先請陰陽先生唸經,縫一個小布袋曰“保莊口袋”,寄到“家神”廟,再截取半截牛或馬的繮繩。用布裹後,做成項圈戴在孩子脖子上,直到十二歲方能取。孩子逢三、五、九歲,要念“歲經”;取“繮繩”時給寄保之神唸經、殺雞“還願”,取下的繮繩送至河中淌走。

拜大,“大”在隴南方言中,是“爹”的意思,拜大就是拜乾爹,是指小孩生下後,愛哭或長得不健康,或與生父生母的相屬不和,便給孩子找個“拜大”(乾爹)或“拜娘”(乾媽)。大體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滿月的那天把孩子抱出去,碰到的第一個男人爲“拜大”。一種是找個生辰合庚的人。問願不願收拜兒子,如答應,送四色禮(四樣禮品),“拜大”給“拜兒子”送件衣服即成。以後逢中秋備禮登門看望,春節拜年。民國有“拜兒子爲半個兒子”之俗,這種找法較爲普遍。再一種,是拜山、石、碌碡、古樹等自然物爲“拜大”,自然物象徵長命百歲。拜後,每年春節給這些自然物送付對聯,焚香蠟跪拜。

抓歲,也叫抓週。即孩子一週歲生日這天,家長在桌子上放些紙、筆、書、算盤、食品等物,讓孩子去抓。如小孩抓紙、筆預示將來喜讀書,抓取算盤,預示經商等,意在預測孩子將來的志向。當然,這種較原始的做法,表達大人們的願望確是真實的'。

滿月,滿月也叫“初月”或“出月”。是日一般要備辦酒席,親朋好友家的女主人前來祝賀,賀禮多爲三尺花布,四個蒸饃,有的提一罐雞蛋湯,曰“添奶”。這天,外婆可將孩子抱出去,碰見誰,誰必須給孩子錢或東西。此俗曰“創道”。有的地方還可在孩子出生四十天後辦酒席;也有的在六十天辦“對月”。當然,還有的孩子啊到一百天時辦酒席,叫“百歲”,即有期望還在將來長壽的意蘊。

誕辰,風俗仍保持着原始、古樸的意味,也沿襲着最初的民風。婦女懷孕期間忌看送葬,不參加婚禮,半夜不出屋。孩子生下後,要將胎衣(臍帶)埋掉,有的埋在十字路口或門坎底下,讓千人踏,萬人過,以祈孩子長得出息(健康活潑)。三日後,需給產婦孃家報平安,即“送吉”,因吉與雞同音,所以送一隻雞,孃家可以雞知男女,男孩送公雞,女孩送母雞。婦女產後的頭一月要“坐月子”,親朋好友送一圓餅,中間有孔,曰:“空心饃饃”,同送一碟黃米;也有的地方一般由左鄰右舍的婦女蒸上花捲,地方不同也大小不等,同時也帶上其它的東西到產婦的屋裏“看月娃”,當然,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下廚不幹體力活,最起碼要到滿月爲止。

山歌,山歌是勞動人民創作的在田間地頭消遣解悶的一種娛樂形式。禮縣山歌流行於大灘、洮坪等地區,內容以歌唱、表達男女愛情和日常生活爲主。其歌詞和曲調,既有古代氐羌民族的習俗特徵,又類似河州“花兒”的味道。其唱腔悠揚起伏,高亢委婉,幽怨纏綿,直抒心意,對情感盡情發泄,於濃郁的鄉土氣息。譬如,男:大蕎葉葉杆杆紅,沒娘娃的短精神。女:有啥短的精神哩,沒娘娃的一層哩。男:上了坡坡下了山,照着我花兒院裏站,照着窗子照着門,隔門照着我的人。問:你的人的啥記號,男:麻布衫子青繫腰。男:三張鐮刀打一張,陝西壩裏趕麥場,今年麥場也不強,給你來了扯衣裳。你的衣裳我不要,你的難過我知道,人家屋裏都不要,黑了睡在古爺廟。男:古爺廟裏鐘響哩,人不想是心想哩。女:天上下的毛毛雨,人人都說我連你。男:我連你就我連你,柴嘛草着背不起。

說春,“說春”是流行於禮縣龍林、太塘、大灘和西和石峽地區的一種原始說唱藝術,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在甘肅絕無僅有。據說,古代每年“立冬”之後,皇上將新一年的“節氣表”,通過較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後,再傳給各州、府、縣,然後再由各路春官通過“說春”的形式分給各家各戶。過去春官外出說春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所得收入也要納稅。相傳,在某一朝代,龍林一帶天旱無收,當地羣衆難以飽腹,於是求告於縣官。縣官將說春的差事專門給了這一帶的春官,要他們用說春所得以補天年。這樣代代相傳,說春習俗在龍林一帶就傳了下來。過去,說春有一套嚴格的組織紀律,每年冬至節前,要由大家選舉出“春官頭”主持召集本地區的春官開會,協商活動路線,一旦商定後,就不能越境到別的春官活動區域內去。立冬後“春官”肩搭錢衩,手提響環棍,每二人一組,懷抱纏繞五色絲線的木雕“春牛”,揣一疊木刻印製的廿十四節氣表,走家串戶說唱,祝願主人家吉祥、安康、發財,並給說唱過的人家贈送一張廿十四節氣表,接受主人家的賞錢和麪粉,次年立春前春官都要返回。

禮縣的美食有:熱麪皮,是將麪粉製成的麪皮和麪筋蒸熟後,用鹽、辣椒、醋等調味料攪拌,再配以時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口感鮮香、麻辣,麪皮筋道。豬油餅,禮縣豬油餅是頗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該餅酥脆、不油膩,食用方便。是當地人的早餐。

禮縣的大宗特產主要是大黃,禮縣大黃是中藥材優良品種,因主產於該縣銓水鄉,故又稱.“銓水大黃”、“銓黃”。禮縣大黃屬掌葉大黃,生產歷史始於漢代。禮縣大黃塊形大,質地堅實,氣味清香,藥理性能好,品質優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國之首。2005年,禮縣大黃獲得國家原產地地域保護認證和原產地標記認證。其他特產有花椒、核桃、當歸、羊肚菜、酒柿子等。

禮縣鹽官鎮,古爲甘肅四大名鎮之一。歷史悠久,據說在秦朝的時候就有了,其中的鹽井更是聞名,因此鹽官鎮又被稱爲滷城。鹽井生產始於周秦,歷代相承,營煮不輟。西漢時,是地設鹽官,專管鹽業,因而官名易爲地名。明清兩代爲西和縣轄地。唐朝詩人杜甫入川途經此地,曾留有“滷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官作既有程,煮鹽煙在川。汲井歲榾榾,出車日連連。自公斗三百,轉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我何良嘆嗟,物理固自然。”等詩句。

文物古蹟有鹽井祠,又被稱爲鹽神廟。簡單樸素的三座院落、兩塑神像,卻是鹽官鎮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從鹽井業歷史之久、鹽井對當地鹽民的作用以及複雜的水鹽製作過程,可以看到其深刻的淵源;神聖的祭拜儀式和祭祀圈、信仰圈,又彰顯了鹽神廟及其廟會的信仰是生存技術層面的信仰,這種信仰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傳承了下來,實現了人、鹽、廟內部調控的和諧相處狀態。建國後鹽神廟及相關信仰逐漸沒落了,如今,當地已經採取措施來保護這一千年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