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山城的秋優美散文

山城的秋優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山城的秋優美散文

江南的山城,今秋姍姍來遲。儘管立秋過了許多日子,暑熱依然肆虐,像要黏在山城。夏,仍在秋中。而我在黃河故道的家鄉,四時分明,梧桐葉早已飄零了一地。好在以後的幾場秋雨,湮滅了夏之餘熱,山城的四季秩序得以輪迴。

如果把北方的秋比作剛勁的男兒,山城的秋則是溫柔的姑娘。她款款而行,顧盼有神。

九月的山城,西風無力,草木凋謝的遲,城內城外蔥蔥郁郁,毫無肅殺之氣,沒有一絲悲涼。至於“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那是要等到初冬才能看到的景緻。

山城的天空,沒有北方的蔚藍,也沒有北方的雲白,“天高雲淡”一詞,似乎不適合用在這兒。山城的秋雨多,溼氣重,空氣潤,即便是大晴天,遠山也裏在霧靄裏,只能隱隱看到輪廓。

山城,不聞秋蟬的殘聲,只聞蟋蟀的歡鳴。山城的秋是靜美的。

這個秋天,白鷺出現在了山城,出現在了我的視野裏。一羣羣白鷺早出晚歸,遵循着自然規律。白鷺飛翔的姿態極爲優雅,飄逸而靈動。這是我見過的世間最美的鳥類之一。

挨着小區有條潭口溪,溪很深,水卻淺,長年流水潺潺。時有白鷺在溪底悠閒地覓食,或一兩隻,或三五隻。溪裏的小魚、小蝦和貝類,爲白鷺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食物。

清晨,我們習慣帶着小孫子沿溪岸散步,不只是看風景,還要教小寶貝認知事物。每每走上橋頭的時候,小孫子像要從奶奶的懷中掙脫出來,前傾着身子,向溪裏張望。我們明白小傢伙的心思,他是稀罕那些白鷺呢!我們駐足,陪小寶貝一起靜靜觀賞。小寶貝忽閃着清純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白鷺的一舉一動。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夕陽暈紅的時候,白鷺成羣結隊向東邊投巢而去。它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就如南飛的大雁。落單的孤鷺,奮力振翅,與落霞齊飛。

唐代張志和曾有詞描摹白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首詞色彩鮮明,構思巧妙,意境優美,短短的幾句,勾勒了一幅絕美的水鄉春汛圖,寄託了作者熱愛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懷。

初見白鷺時,搞不清楚它們是白鶴還是白鷺。因爲在此之前從末見過。愛人自信地認爲是白鶴。她的依據是,山城的別稱鶴城,古時就有大量鶴羣棲息此地。我沒贊成,亦不反對。

當白鷺在天空掠過的時候,妻子會指給小孫子:“看!白鶴。”一次,兩次,三次,久而久之,一說到白鶴,小孫子會自然地擡頭望向天空。

那天在橋頭,有行人向着溪底幾隻鳥兒,說出了白鷺的名字。我想,有可能是我們錯了,不能再誤導小孫子了。帶着疑問,搜索度娘,一對比才如夢初醒,原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如:白鷺飛行時縮起脖子,白鶴飛行時伸長脖子;白鷺體型較小,白鶴體型則較大;白鷺可以棲息在樹上,白鶴從不上樹。

蘊含在生活中的知識,總是青睞於有心之人。

晚飯之後,我習慣斜躺在鬆軟的沙發上,隨意地讀一兩篇名家短小說。剛剛讀馮驥才的《燕子李三》時,眼的餘光感覺到似有一隻昆蟲在跳動。放下手機尋覓,靠枕邊緣有一隻小小的蟋蟀。小蟋蟀長長的觸角,一雙金翅,黑色的盔甲,圓圓的腦袋甚是可愛。我唯恐傷害到它,擡手輕輕去捂,小蟋蟀卻麻溜地跳開了。我一而再地撲捉,小蟋蟀再而三地躲閃,但終被捉住,成了我的掌中之物。

我不敢攥得太緊,虛空着手心。妻子帶着小孫子走過來,想讓小寶貝見識一下蟋蟀。我小心地張開手指,小蟋蟀似乎知道我並沒有傷害它的意思,在手掌上活動了幾下,毫不怯懼。小孫子看到小蟋蟀很興奮,閃着一雙新奇的眼睛。小寶貝在呀呀學語,嘴裏“嗯、嗯”個不停。

逗了蟋蟀一會,妻子親了一下小孫子,說,小蟋蟀的媽媽還等它回家呢!我們送它回家好不好?小孫子似懂非懂,在他的注視下,我打開窗戶,把小蟋蟀放歸了大自然。

窗外的月色如銀,蟋蟀的叫聲涌動着,天籟之音不絕於耳,秋夜顯得愈加寧靜、祥和。

蟋蟀,不僅屬於鄉村,也屬於城裏。山城,桂子飄香添秋韻,蟋蟀彈唱吟流年。

媒體近來爆料,河南延津縣農民抓蟋蟀月收入過萬,一隻蟋蟀最高成交價一萬六千元。卑微的蟋蟀鼓起了農人的錢袋子,比起《促織》中明朝子民的日子,真是天壤之別!

但也有專家擔憂,蟋蟀在生物鏈中也是重要的一環,如果過度捕捉,會破壞生物鏈,甚至引起鳥類減少,進而影響其它生物物種。

農人捉蟋蟀,不知是喜?是憂?

週末,藉着去城北買麪粉之機,我和妻子來到城郊,爲的是放鬆一下心情。起初,我們的出行不明確,漫無目的。直到看到路邊大幅廣告在宣傳神鶴谷,才決定去那兒一探究竟。

沿途,秋風送爽,桂香陣陣;山似駝峯,綿延不絕。公路和鐵路在山間延伸開去,四通八達。氣勢雄偉的高架橋巍然聳立,震撼人心,不時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列車,讓人驚歎於建築者的匠心和智慧。

循着指示標牌一路尋來,遠遠望見山門巍峨,狀若牌坊。門額上鐫刻五個鎦金大字:“神鶴養生谷”。

神鶴谷四面環山,只有一條新修的盤山公路與外界溝通。一潭碧水,映照着山影;幾支垂綸,釣秋魚正肥。

蜿蜒的山路盡頭,連着一處大院。步入院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竹影搖曳的佛肚竹。人們喜愛竹,不僅是因爲它的虛心、有節,還有“翠竹黃花皆佛性,清池皓月照禪心”的佛理和禪機;最裏邊,老年公寓和神鶴歡樂堂兩棟樓錯落而立,依山而建,樓側的游泳池清澈透明;院落裏隨處可見奇花異草,馥香宜人。

山腳下,擺了長長的一溜盆景,一個接一個,足足有五六十米,分爲直幹、斜幹、曲幹、臥幹、枯乾、連根、附石等形式,皆是些樹樁盆景。這些盆景,有的幹老枝繁,有的蒼古雄奇,還有的瀟灑靈秀,多姿多彩,形態各異,濃縮了大自然的秀麗景色。難怪人們把盆景譽爲“立體的畫”“無聲的詩’。

我們對盆景興致極高,仔細地欣賞,它們原本就是會呼吸的藝術品。那些看上去就要枯掉的樹樁上,泛活着濃郁的生命色彩,傳遞着頑強的生存活力,令人驚訝。生生不息的生命,在盆景上完美地體現出來。感悟之餘,在此流連了許久。

神鶴谷環境優雅,負氧離子充足,開發者主要接納來這兒頤養天年的老人。這些老人或談笑長亭,或散步花叢,悠閒地打發着晚年時光。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裏已包括……”山城響起鄧麗君的歌唱,嗓音甜美,溫婉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