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古道穎江黃坑人散文

古道穎江黃坑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古道穎江似一個美麗溫婉的女子。變成蒙河之前,她彎彎曲曲地鑲嵌在渝北大地的羣山之間,像一條白鏈,水中卵石光潤,兩岸樹木蔥鬱,讓河畔的古村落——黃坑村籠罩在祥和的翠綠之中。

古道穎江黃坑人散文

她所流經之處,滋潤着人間與大地,於是兩岸人們喜歡她,依賴她,祖祖輩輩離不開她。更何況黃坑人本身就是江的子孫。“無山無水不立業”,黃坑人其先祖第一次大遷徙,是從湖南湘潭白水灣遷至贛西渝北穎江;第二次則從穎江中下游遷至中上游,相隔僅十多裏。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至今,黃坑人就依賴穎江繁衍生息1100多年,基因血脈早已與穎江連爲一體。

江水依依,往事悠悠越千年。

黃坑村是一個千年古村落,歷史悠揚,故事頗多。因與我老家同姓不同族,頓生心奇。每每回鄉,與老家的大伯們談起黃坑村,都要求我不妨過去看看,說,天下傅氏是一家呀,或許能尋覓到傅氏大家族往昔的一些亮點。碰巧,單位辦公室主任小傅正是古村黃坑人,在與他交流了面上的有關基本概況後,就毫不猶豫地跟隨當地幾位戰友走進了神密的黃坑古村。

小橋流水人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傳統古村落不僅是復返童真的心靈慰藉,更是銘刻歷史的精神座標。

黃坑古村,傍山而建,逐水而居,以村居黃土丘陵山坑而得名,是贛西渝北地區迄今爲止發現年代最爲久運的古村落,村史有1135年之久。黃坑村西眺蒙河,北倚獅琴山,東臨流霞山,西、南面良田環繞,沃野無垠,浸沁山水之靈氣。據傳,古村有"江南第一當"美譽,村內有十七處美景,且人才輩出,在唐朝時就有大夫第,清順治康熙年間舉人秀才達10餘人。村內成羣的古屋錯落有致,雕樑畫棟,透出陣陣古樸清雅的氣息,形成了古色古香的建築羣、裊裊炊煙、嬉戲孩童、參天古樹、世外桃源般水墨風景圖畫,其淳樸的美感着實吸人眼球。

黃坑村現有200餘戶,一千多人,全爲傅姓。據《新喻黃坑傅氏族譜》載錄:"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始祖名署爲避黃巢兵亂,從湖南湘潭徙居清江(今樟樹市)石頭,至彥升公時分居於渝北(今水北)黃塘,元太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希聖公遷址黃坑。

俯瞰黃坑村,其地形從北向南呈由高向低傾斜,一排排新蓋的房屋緊挨着古屋,而青牆灰瓦的古屋也一棟連着一棟,排列有序,呈"豐"字形,這表明古村祖先祈祝家族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的心願。穿梭於古村之中,凝重豐厚的歷史氣息令人沉醉。沿着曲徑通幽,縱橫交錯的巷道,縷縷懷古之情油然而生。黃坑的古建築雖然緊密相連,但各棟房屋各俱特色,在每棟房屋的門框上,至今還保留着各不相同、清晰可見的石刻圖案和名稱,如"大夫第"、"司馬第"、"養正齋"等。房屋的名稱有的象徵着主人的身份及地位,有的則顯現希望與祝願。

走進黃坑村,最引入矚目的還是那些具有典型江南民居風格的古村大屋,古屋以祠堂爲中心,向兩翼及後方伸展。其建築佈局是一種古老的部落式佈局,與贛南客家圍屋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不同圍屋。踩着泛青石板和叢生雜草,行走駐足於棟棟浸透着數百年歲月的古屋間,彷彿走進了古村昔日的喧囂繁華中。

起於唐朝,盛於清朝的黃坑,原有古屋100餘棟,現保存完好的主要有:士大夫第、餘慶堂、大夫第、司馬第和聚星裏、四益齋、松竹山房等二十餘棟,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而這些古民居基本上爲明清風格,屋頂有防火牆相隔,房屋之間則有通道將各屋連爲一個整體,使古屋棟棟相連,四通八達,從村頭至村尾一眼望盡。古屋外牆全部用磚瓦修茸,由黃泥長的土牆上再砌上用柴林燒鑄的青磚合成的外牆高高聳立,僅留幾個木製的小軒榭,酷似古城堡,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進入古屋的每個外門上均搭建了一個由裏向外傾斜的瓦檐,入屋的正門則由四塊青石板築成,門兩側的青石板琢有波浪線形的深痕,與門框齊高,上下兩塊石板與外牆同寬。正門兩側長2米左右的青石均爲未切割的整石條。可見,當時古屋建造時其選料的確精細。

古屋內全爲木質結構,佈置精巧,結構大致相似,具有濃郁的江南民居特色。每幢房屋的客堂設有天井,客堂坐北朝南,寬敞明亮。天井位於客堂南端,呈風車漏斗形的屋頂,使雨水直接流入天井內。天井四角設有暗道,便於排水,據說再大的雨水也不會從天井裏溢出。客堂左爲臥室,廚房則與客堂南牆相連,與天井相望,排水便捷。屋內閣樓雕欄相望,刻有豐富的圖案,筆墨細膩,鏤空均勻,雖經百年風雨侵蝕,但仍清晰可見,足可謂藝術之佳品。更令人稱奇的是,古村的排水系統在當時相當先進到位,均爲暗溝,互相連通,不僅排水順暢,而且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匯流後統一排入蒙河內。村後,一顆樹齡超500年冠如傘的古樟傲立,樹徑約兩米,高爲十餘米。古樟位於村落與山林之間,似有采集山林之靈氣傳輸於古村之勢,既是村莊歷史的見證,又是村民對美好願景的寄託。

黃坑村有歷史遺留的淳樸美感的古屋,但更有歷代重視教育之民俗和家風。在明清時期,名儒、官宦和商賈輩出,如普安知州傅芬、恩賜舉人傅陶熔、恩貢曲州牧傅世烈、八品銜官傅立宗、傅如裏,縣丞銜官傅世燕、例授州同銜傅如珉、例授營千總銜傅學周等大批文武官員。至清道光年間,黃坑古村已發展成鼎盛時期,除一戶官差外,各戶都參與經商,其棉花布匹生意曾一度壟斷江南,在外當鋪達數十家之多,號稱"江南第一當"。村旁的穎江(今蒙河)碼頭,船來客往,通往四周村莊的道路全部鋪設了青石板,商賈雲集,成爲當時遠近聞名的糧棉集散地,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解放後特別是國家恢復高考以來,古村子孫傳承祖輩的遺風,好學上進,勤奮耕耘,出現了很多名人學者。其中五十年代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的.傅世耀才學非凡,因在遺傳學、教育界和翻譯領域有突出貢獻被入選《世界名人錄》。黃坑傳統手工掛麪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也有專題報道。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一千多人的黃坑村落就有近200多名子孫考取了大中專院校,出國留學者達10餘人。

黃坑古村昔日的繁華,深深影響着十里八鄉的村民。在黃坑周邊,有一句民諺流傳甚廣:黃坑門前十八里,裏裏有黃金。據傳,在黃坑建房時,只需要挖地基的錢,就有建房的錢。意思爲黃坑自古中舉做官、經商發大財的人俱多,許多人喜歡將錢財與寶物埋於地底,數量大且名目繁多,後人隨處一挖便有財物可撿。

獨特的民俗民風,精湛別緻的建築瑰寶,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黃坑村天然自有資源,她正被人們逐漸地重新認識。據瞭解,黃坑村現有村民中大部分外出打工,長期居住在村裏的只有100多人,基本每家每戶都在老屋前蓋了新樓房,只有四五戶人家依舊住在古屋裏。閒置下來的古屋堆放着雜物,年久失修,天井裏覆蓋着厚厚的青苔和殘損的瓦片,少了幾分生活的氣息,卻平添了歲月的痕跡,但古屋精美的裝飾和精良的設計依舊提醒着人們這裏曾經的輝煌。

由於黃坑古民居均爲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歷經風雨侵蝕,因此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再加上村民建了新房,老屋閒置,維修不及時,加劇了損壞速度。但慶幸的是,黃坑村的村民們都意識到,古屋是祖先留下來的財富,值得珍惜和愛護。近年來,隨着黃坑村的名氣越來越大,所有村民們都盼望着村內的古民居能夠早日開發出來,發展旅遊業。爲此,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新餘市傳統村落和古建築文化遺產保護方案實施發展》,將黃坑村納入保護範圍,並通過編制保護髮展規劃、實行掛牌保護、建立村史檔案等多種方式對傳統村落和古建築進行保護。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等七部局公佈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黃坑古村成功入選,並爭取到中央財政專項資金500萬元,省級財政整合資金1000萬元,市、區財政專項資金100萬元,鎮財政配套資金20%。在各級政府以及黃坑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盛極一時的黃坑古村正重新綻放出絢麗的光彩,一個新的黃坑似乎呼之欲出,一段你以爲永遠失去了、鮮活的、繁榮的時光,正在眼前被一節節地點亮、復活。

鉛華洗盡話黃坑,古宅老樹說滄桑,但願容顏從此在,不叫璞玉着浮光。離開黃坑古村,沿途掠影了沃野良田,碧綠溪水,牧童歸來……這如詩似畫的風景,令人陶醉,使人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