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日閒遊散文

秋日閒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我雖不是一閒人,但負重的生命時常也渴望着忙裏偷閒的愜意。不知從何時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橫空出世,這率意灑脫的豪情便成爲我枯寂的靈魂深處久違的憧憬。早上下班後在菜市場碰見老閆,便相約到戶外行走一番。至於去哪裏並不重要,樂趣全在出發的路上,前方是否有美景也無需在意,只要心中有風景,到處便是花香滿徑。

秋日閒遊散文

從白水到蒲城的途中有一個叫做“山東頭”的地方,是我每次回老家必經之地。此地本來並無獨特之處,不知何人在幾年前將公路之側的土崖鑿開一條通往山頂的大道,並在路口豎起一方巍峨博大的青石牌坊,山腰之間用石塊砌出整齊的建築,山頂之上還修了一尊巨大的石像,遇到晴朗的天氣時可以清楚的看見雕像的模樣。起初牌坊之上刻着“封山育林”四個大字,後來又用黑墨將之塗抹掉了,曾有一段時期通往山頂的路口一直用土堆封堵着。我每次從這裏經過都滿心好奇的猜測着究竟要在這裏修建什麼?也期待着何時能有機會來此一探究竟。

我便向老閆建議不如就去那裏登高遠眺以騁目遊懷,老閆欣然同意。下午忙完工作便豪然向目的地出發,途中碰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姚同志,他執意要和我們一起行走。既然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就說走咱就走吧。

當我們站在那高大的青石牌樓前仔細辨認其上所鐫刻的.文字時,立即就明白了,原來是在這裏修建陵園。山坡上工人正在種植樹木,在工人師傅的指點下我們沿着坡道一路攀爬一路閒聊。以前途經此處遠遠看見那些石砌的建築不知爲何所用,現在近距離的接觸,內心不覺被這規模宏大的工程所震撼。快到山頂之處將土石鑿開一片平坦之地。那尊高大的雕像便矗立在一圓形高臺之上,不知何故現在卻用雨布將雕像包裹了個嚴實,以至於我們只能看出個大致輪廓,不能清楚辨認出此雕像所刻爲何人,但憑藉暴露在外的蓮花寶座及身後臨風飄舉的衣袂可以推斷此尊雕像應該是觀音菩薩。雕像前方空地上依次擺放着巨石刻制的用來擺放祭品的供桌和焚香燃燭大鼎,鼎身刻着“普度衆生”四個篆字。這幾個字正吻合了菩薩那般慈悲心腸。石像身後的崖壁上層次分明的砌出衆多壁龕,可能是由於長時間雨水沖刷,加之地基不夠牢固,這尚未完工的建築已經出現嚴重的塌裂,殘存的部分乍一看去倒有幾分像是古希臘或古羅馬荒廢的神廟之類的殘跡。

站在此處向遠方望去,視野開闊,天地萬物盡收眼底。村莊屋舍,田地道路,皆顯渺小。其東有大道暢通,西有山川綿延,北有高嶺相依,南有平川廣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恰又處在帝王龍脈之間(其西有唐穆宗之光陵,其東有唐玄宗之泰陵),難怪有人選此處開發陵園,真不愧爲一方風水寶地啊!

山頂之上矗立着一方似葫蘆形狀的黃色建築,爲了一探究竟我們也不顧塌裂的危險繼續向上攀登。儘管秋日不熱不冷的氣溫讓人舒適,可是過度的體能消耗早已讓我們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登及山頂我們不免振聲高呼,拍照留念。置身此處,再次舉目遠眺,又是另一番境界。天空陰沉,溼氣凝重,羣山起伏、道路蜿蜒、村舍飄渺,秋風四散,山澗溝畔飄來陣陣煙霧,恍惚間竟能體會到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那般飄然之感,大有羽化而登仙般的空靈與飄逸。

置身此等境界老閆也安奈不住內心的情愫,灑脫不羈的或端坐或斜臥於漸變枯黃的秋草之中盡展生命應有的姿態,激動處竟叉開兩腿、伸展雙臂、敞開胸懷,似要與整個世界來一個溫暖的擁抱,渾身上下洋溢着一種山高人爲峯的自信與豪邁。就連一向沉穩練達的老姚也掏出他那堪稱古董的手機,想要將眼前這平凡而又難得的畫面定格成永恆。

我們越過山頭,眼前竟呈現一片開闊地域,大面積的種植着柿子樹,這個季節柿子已經變紅,但尚未成熟。要是等晚些時候樹葉也全部變紅或脫落之後再來欣賞,那漫山遍野將是一個紅彤彤的世界,勞頓的生命置身其中將會是何等的享受啊!老閆憑藉其豐富的生活經驗給我們摘了幾枚軟透了的柿子,吃起來很甜毫無苦澀之味。

後來我們又發現這裏遍地都生長着一種叫做“小蒜”的野生植物。小蒜具有極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我以前還特意從菜市場購買過,簡單加工後味道的確不錯。我們自然要享受一番親自採拾小蒜的樂趣了,由於沒帶專業的挖掘工具只能徒手拔取,加之土地堅硬,小蒜根莖又深埋於地下。我們往往將其拔斷不能獲得小蒜其最爲精華的部分,爲了拔取一顆完整的小蒜,我拿出隨身攜帶的以前網購時贈送的瑞士刀卡,小心翼翼拋去周邊泥土,費了好大力氣終於弄出一顆完整的小蒜,然而往往弄得我是滿手泥垢最後卻還是將其根莖弄斷。再看老姚他們每人已經拔取了一大把而我只弄出了兩三根,於是乾脆收起刀卡和他們一樣直接用手去拔。

我們沿着田間小徑一路前行,賞野花、嘗酸棗、品杜梨、聊生活、諞閒傳。我們沒有誰曾經來過這裏,也不知道這條小徑通往何處。我們內心坦蕩毫無憂慮地行走着,似乎走回到了那澄澈而無邪的童年,似乎又在期盼着那柳暗花明的未來,我們就這樣走着,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