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星期六的槐林散文隨筆

星期六的槐林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陽光很美,週末的槐樹林很溫馨。沿着一條彎彎的小徑,走進槐林深處,陽光穿過樹梢投射下來,斑斕着,印在身上像盛開的菊。

星期六的槐林散文隨筆

被春天驅趕的人們,簇擁着從林陰下走過,心情便鍍了一層暖色,更有隨候鳥遷徙的春意盎然心頭。遠處推土機隆隆的鳴響,似乎告訴走過的路人,這裏正在進行新的城市改造,正在建設一座通往世界的綠色工程,構築連接未來的文化穹碑。坐在紫槐樹下,把心靈託付給一片草坪,雖枯黃了些,卻不失恬淡和慵懶。女孩說,房子已修葺一新,只欠一份出嫁的心情了。我揣測,女孩的心情就像這個星期六的下午,像這片槐樹林,帶有蘇格蘭城堡一樣淡淡的憂鬱。

同行的文友告訴我,最近常常陷入一種莫名的騷動,可能新生活注入了太多的熱情,會時時撩撥起謳歌的情懷。我想,文學之於他們,就像今天下午慢慢鍍着的陽光,以及陽光沐浴的心情,如影隨形,會永遠照徹一生;我也知道,一座古城的鉅變會帶來多麼巨大的`情感效應,衍生一種多麼聖潔的文化懷舊。是啊,作爲一位普通市民,能夠閱讀一段歷史性的地域文化重塑,感受一份人文情愫的千腸百結,是多麼幸福的事。文友聽罷高興地說:你寫,你寫。

蕩弋在週末的槐林,飛鳥,蟲魚,小橋,流水,大地佈滿季節的萌動,而春風則將天空扯成了一塊沒有一絲褶皺的絲綢,細緻,帶着明淨得不摻一點雜質的藍色。點綴其間的幾座斷章式的亭臺香榭,塗抹着濃郁的異國情調,也給這片槐林增添了別樣的文化情致,給這座不斷成長的城市插入一種開放的句式。不遠的亭閣裏支着一幅畫架,一位長髯畫者正在將無盡的春意永遠留在歷史的畫布上。走在路人中間,不斷地有人頷首示意,這些蝸居古城的名人雅士,或許懷了一種相同的心靈追認,或許踏春槐林可以彌補一些遠足的夢吧。

習文尚能崇武,也是這座城市不少文友的兼好。槐林一隅的空白處,有一塊被拳腳夯實的圓形空地,低窪的地面寸草不生,有斷裂的樹杈裸露着,像是被硬生生踹斷了,教人擊賞這些勇敢的人們。據說,每天都有一些喜歡文學的朋友來此晨讀,來此晨練。有時興起,筆者沿着傳說的足跡追溯而至,老槐樹旁,鳳凰閣下,荷花池畔,卻始終無機可循,大抵自己的虔誠度不夠,就像肉食和尚置於僧人。習讀者晨練,既可保持優良的體質,又可完成一些構思,裨益大焉。雖然厚厚的草坪橫臥着一塊白地,也許這就是槐林身上的一根肋骨,可以給文學一些理想的支撐。

好像有一篇同題是一位年輕的文友寫的,也許存了和我一樣的心境。但外國人的書或許看得多了,冷色調的筆觸總有一些理性的砍伐,成就一種生命理念的工整。我想,星期六的槐樹林之類的題材應該給文學提供更多的養料,就像莫言筆下的金菊和高馬在紫穗槐間產生的情愫,散發着人性的新鮮氣息,帶給人類無窮的澎湃。

筆者有幸發現了這片文學林,晚是晚了些,卻有了一種歸宿感。像一位漂泊者經歷了千山萬水,眼前驀地一亮,驚喜地發現還有這麼一塊文化陸地。雖然眼前的槐樹林只有季節的一些勃發,並未完成夏的婆娑、秋的豐碩,但挺拔的枝幹很像家鄉田野上守望的稻草人,讓人經常陷入季節的遐想。那些比天空還遠的飛翔,或許早已沉入城市的夢裏了。

夏天就要到了,城市的枝幹愈發挺拔着,除舊佈新的痕跡摭拾皆是。而槐樹林裏那一抹待嫁的心情,似比女孩急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