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小學三年級作文實用【6篇】

小學三年級作文實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三年級作文實用【6篇】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1

前幾年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蓮花山公園放風箏。那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來到蓮花山的草地上,啊,天空中五顏六色的風箏在翩翩起舞,有老鷹形狀的,老鷹在自由地翱翔;有蜻蜓形狀的`,蜻蜓在與白雲嬉戲;有蜜蜂形狀的,蜜蜂在勤快地採蜜……

草地上的小草綠油油的,一陣微風吹過,小草都彎了腰,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人們三五成羣地一起放風箏。我和爸爸開始放風箏,爸爸先用手把風箏舉起,我拿着繩子站在離爸爸很遠的地方,等微風吹起時,爸爸喊了一聲大大的“放”,風箏頓時凌空飛起,越飛越高,似乎在與白雲打招呼。我的風箏是蝴蝶形狀的,飛上天空中,她跳着優美的舞蹈,與蜜蜂翩翩起舞。我開始小跑起來,風箏在空中隨風舞動。我雖然第一次放風箏,但沒有把風箏弄斷。我真希望風箏飛過大海、飛越高山、飛向遼闊的世界……

不久,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蓮花山……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2

我是家裏的嬌公主,家務勞動很少幹,暑假裏也只是偶爾幫助父母掃掃地、擦擦桌子,可今天,我想親自洗一次碗。

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餐桌上的碗、筷及盤子放入水池內,用清水沖洗了一遍,感覺碗筷還是滑滑的,油漬還沒有被洗掉,於是我就放了些洗潔精,用抹布把碗和盤子一個個擦洗一遍,放在另一個水池內,這時候需要特別小心,用含洗潔精的水洗碗時,碗很滑,容易碰碎。該洗筷子了,筷子也很難洗,需要一根一根的擦洗,勺子也是一樣。接下來,我將抹均洗潔精的盤子及碗筷在清水裏沖洗了兩三遍,把上面的.洗潔精全都洗掉了,最後把它們送回了各自的“家”,終於完工了,可是回頭看看竈臺和水池邊上,還留有洗碗時溢出的水及洗潔精泡沫,於是,我又拿起抹布把竈臺擦了一遍,竈臺和水池也被我擦得乾乾淨淨,我雖然很累但看到勞動的成果,心裏也十分高興。

通過洗碗,我覺得不僅讓我向獨立邁了一大步,還讓我懂得勞動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我只是洗了一次碗就感到很累,也從中體會到爸爸媽媽真的不容易,以後我要多做一些家務,讓大人輕鬆一點。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3

從前,猩猩和狗熊的家離的很近。

一天,颳起了大風。猩猩家曬的花生被風吹到了狗熊家門口。狗熊一看,這麼多花生,高興壞了,也不管是從哪兒來的,趕快全部撿起來,回家吃去了。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狗熊後院的'那堆西瓜被雨水沖走了,滾到了猩猩家門口。猩猩看到從天而降的西瓜,喜得嘴都合不攏,趕快把西瓜搬進家裏。狗熊遠遠看見了,跑過來說:“快把我的西瓜還給我!”

猩猩不緊不慢地說:“大風送給你花生,大雨送給我西瓜。”

狗熊想起昨天的事,紅了臉,西瓜也不要了,飛快地跑回了家。

從此,它們兩個成了好朋友。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4

星期天,我和、朋友們一起去野餐。開着車,不一會兒就小農莊。農莊裏到處翠綠的樹林,白色的大棚子和池塘。在農莊裏,大家都覺得農莊的遊樂場又寬又大,就決定裏野餐。我和朋友們一起把鍋子、漏勺、零食等東西搬到草坪上,大家就開始分配任務。

我和陳叔叔,小朋友們一起去撿柴火,一起找磚和石頭。賀阿姨把掛曆平鋪在草坪上,把帶的零食都了上面。在陳叔叔的帶領下,不一會兒就撿的'乾柴,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把乾柴拉草坪前。

找來了幾塊磚堆成了U字形的竈臺,升起了火,水很快開了,把又白又胖的餃子放入鍋中……我在竈臺前走來走去,饞得我口水都快流了。胖胖的餃子在鍋中的浮了,終於可以吃了,大家一起圍坐在草坪上,搶着吃餃子。不一會兒肚子就被餃子撐得圓圓硬硬的了……野餐真好!它可以讓走近大!還可以培養團作的精神!希望以後能多帶我出去野餐!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5

我是一隻老鼠,一隻狡猾的小老鼠,我們老是偷東西,可我們老是被貓捕殺。

記得一天晚上,等主人睡着時,我就偷偷溜出來,吃起米來。我邊吃邊想:如果沒有老貓,等主人睡着時,我想吃就能吃。我真想得美時,老貓來了,我可要跑了。我一下子跳出了米袋,貓發現了我。於是,追起了我,我東逃西逃,一下子跳到了煤氣竈上,一下子跳到水籠頭邊……貓緊追不放。我想還是逃回家吧。我回到家裏,貓來不及停下來,就一頭撞到了牆上,頭上起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包。貓摸了一下大包,就大喊:“好痛啊!”

我就趁機搬家,搬到了城市。

那裏真舒服啊!有吃有喝,那裏有雞大腿、可樂、麪包……一天早上主人去上班,我想:有大餐了!於是大飽口福。

一天,我想去公園玩。可在路上被大卡車撞了。我就走完了我的`一生。指導老師 商含英

小學三年級作文 篇6

當前,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不少學生一聽寫作文就頭疼。有的小學畢業班學生爲了應付考試背習作;有的爲了完成任務,胡編亂造,假話套話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書上一抄了事??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作文質量更無從談起。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教師忽視了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那麼如何搞好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呢?我認爲教師要做到“四注意”:

(一)要注意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起步作文的過渡。現實中,不少教師口口聲聲叮囑學生:“三年級要寫作文了,一定要認真學!”可這樣無形中誇大了作文的難度。另外有些老師“心比天高”,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多挑剔,一味訓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更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說這個過度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造保持作文興趣的條件,它能爲學生今後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每次作文,爲他們假定一個傾訴對象,幫助他們從傾訴對象在眼前的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語言,轉換到向虛擬傾訴對象傾訴“準獨白式”語言,降低了作文的難度。

(二)注意作文教學中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方式要多樣,例如:

⑴故事式導入。針對三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一上作文課,我就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聽到的大概內容寫下來,接着由老師講個小故事,學生聽得專心,笑得開心,然後讓幾個同學複述,最後再分頭寫作,這樣大家都感到較順手。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判“優”等,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⑵活動式導入。根據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製作、小實驗、遊戲或 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最後有重點的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效果較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觀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做到變被動爲主動,變無心爲有心,學生有了寫作的積極性,搞好作文教學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1.從玩中觀察 從孩子喜歡的事物中觀察,孩子往往會瞪大一雙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記得在指導寫《記憶一次參觀活動》的作文時,正趕上學校的秋遊。於是我給學生布置了觀察作業:遊覽之中選三種你喜歡的植物,認真觀察它的顏色,樣子以及生長特點,回來後畫下來在班裏展覽。有了明確的目的,學生們在活動中看得可仔細了,摸一摸,聞一聞,有的還專著的拿筆記一記,生怕忘了似的。回來之後,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誕生了:葉背是紅紅的'紅背桂';葉子象七個手指的`'七葉葵';葉子很小但很香的'九里香';長滿小刺的'仙人鞭'等等,真讓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畫'的工作完成了。接下來進行作文的第二步--'說'。在第一節作文課上,我組織孩子們暢所欲言地把自己畫的植物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也瞭解這種植物,喜歡這種植物。學生爭先發言,講

起來滔滔不絕。熱烈的掌聲,喝彩聲,不時從教室裏傳出。從這就可以知道學生們在這次活動中是仔細觀察了。 作文第三步--'寫',安排在第二節課。學生們聽了要求之後,都埋頭在桌子上寫起來,再沒有左顧右盼,呆呆坐着得人了。有的同學寫到:"美人蕉盛開的花朵從遠處看像一個個小喇叭,可是走到近處看,卻是四,五片花瓣組成。風兒一吹,花朵就像一個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葉子就像一把大扇子,上下晃動。花蕊就藏在花瓣裏,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手上就會沾上不少花粉,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聞,一股清香味撲鼻而來。"精彩的片段真讓我愛不釋手。這種觀察不僅不是負擔,還給了孩子們樂趣,因爲有了樂趣所以纔會有收效。

2.在活動中觀察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爲了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我勁量在班裏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像"拔河比賽","特技表演","知識競賽"等。

⑶情境式導入。就是爲學校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髮揮想象,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象、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爲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象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講評時,可以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好文錄音下來,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動了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適當縮減現行語文教材課文的篇目,使每週騰出3課時左右的教學時間用於學生的自主閱讀。同時,適當修正保留課文的教學要求,使閱讀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而設計的一些帶有啓發性質的思考問題更趨於科學合理,並通過各地各級教師爭鳴討論之後逐步使所設計的問題規範化。 2、採取社會各界推薦和專家審定相結合的辦法,推出一批適宜各學齡兒童自讀的系列讀物。讀物應力求內容生動有趣,題材豐富多彩,

形式靈活多樣(比如面向低年級的可考慮採用連環、彩色圖片等形式),能真正吸引孩子。 3、儘可能降低讀物成本,使其不至於太增加學生負擔,以利於讀物的普及。力爭國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儘可能減免版稅支出;印刷、流通等領域,增強透明度,加強監管,實現微利運行;不同種類讀物的訂購數量與學生人數實行科學配比,限定單冊圖書的印張裝訂量(即控制頁碼),儘可能提高圖書利用率。----就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單冊圖書的價格儘量控制在3元之內,每生每學期的自主讀物負擔最好不要超過10元。

(三)注意命題的合理性,選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纔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儘量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要寫他們熟識的、易於理解的和他們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說假話空話”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調重彈”,今天寫“一件有意義的事”,明天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時間一長,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無形中削弱了學生的作文興趣。生活是寫作材料的源泉,觀察使寫作的門徑,一切外部信息要通過觀察才能進入大腦。只有熱愛生活並且善於觀察的人,才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可寫的素材,併產生強烈的寫作願望。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帶着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爲更有引發作用。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四)注意講評要以激勵爲主。小學生對獲得成功並能帶來愉快的事情感興趣,還在內心起到激勵作用,於是對這件事就會更加關心,想再試一試,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們的作文講評要儘可能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