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關於三年級孩子作文十篇

關於三年級孩子作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孩子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三年級孩子作文十篇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1

我還想做有魔法的孩子。這個想法,我早就有了。

上次回家路上,看到一條被撞的狗,心裏難受極了,這曾是一條多麼頑皮的小狗,在刺耳的剎車聲中,終究沒能過得了馬路。它的主人找不到它,該有多着急呀!它的媽媽知道它這樣了,該有多傷心啊!心及於此,我暗暗念動咒語:“聚合靈力,生命重現!”小狗又一次活蹦亂跳地跑開了。晚上,它會在媽媽身邊撒嬌。它們會很幸福快樂!爸爸的車帶着我呼嘯而過,我來不及看到它復活,但是我想,它必定是會重生的`。

這天,悽風冷雨,老天把梧桐的枝葉扯了一地。地上的黃葉兒一層蓋着一層,粘着雨水,枯枝間夾着梧桐球兒。我想:明天一早,清潔的伯伯阿姨們要起得多早呀!天那麼冷,這麼多的葉兒,塞滿了路面兒,他們該怎麼掃呀!我悄悄念動咒語:“風鈴鈴鈴拉鬥!”晚上的風,定會捲走所有的葉兒。第二天早上上學的路上,果然,地面又是乾乾淨淨。我開心地想:我的魔法,定是幫助到伯伯阿姨們了。

到了晚上,我會趁着爸爸媽媽睡着,悄悄披上斗篷,飛上天空,俯視大地。看看有誰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我用魔法幫助。我會偷偷地幫他們的。只求天不要太冷,把我的魔法斗篷凍得脆了。

也許,我成爲不了一個超級英雄,但是,我會趕走憂傷,讓歡笑注滿每個人的心田。

我真的想做有魔法的孩子!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2

我們是一樣的孩子,有着很美好很溫暖的憧憬,有着最單薄最細密的悲傷,在本可忽略掉的微小的片段裏,難過的想着,祭奠着,孤單的演出着委屈和淒涼。我們是卑微的孩子,在最底層,最冰冷貧困的底層辛苦的渴望着別的孩子的多的不想要的幸福,然後惋惜的感嘆:怎麼這麼不知道珍惜啊!如果是我有那麼多的幸福——創網裏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孩子,懂得文字,懂得憂傷,懂得寬容和呵護我們的悲傷而不是不屑一顧,懂得我說的荒涼,懂得在陽光下快樂的笑着,懂得把喧囂和寥落在同一時間演繹的淋漓盡致——快樂的身影,寂寞的背影。孤單,在我周圍聚了一大幫愛鬧的朋友之後愈發清晰的襲來,我想,我本來就是個很孤僻的孩子,看上去再怎麼活躍再怎麼吵也遮蓋不了心裏面的清冷。

我只想要一個溫暖的微笑而已,不給我太多,是的世界本來就沒有給我太多,在幸福的孩子們被疼愛他們的'爸爸媽媽牽着笑着鬧着的時候我就想爲什麼我得到的愛那麼那麼殘缺,不僅殘缺,還被加以殘酷的利用和傷害作以點綴。所以,我就理應卑微嗎?所以,我對愛要求苛刻;所以,我到現在還是孤單。我一直在委屈的想着我的苛刻不是我的錯不是我的錯。誰會聽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裏大家都在忙着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誰會肯,給一個受傷的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曾經有一個幻想,我幻想有那麼一個大男生可以照顧我,給我一個父親給女兒的愛。我想的哭了。我在學會堅強之前先學會了冷漠,和張揚的笑靨如花。像我這樣被丟棄鄙夷不屑的孩子們啊,我們想要的也只是能有個誰告訴我們:“呵呵我一直看着你呢!”那些殘酷又單薄的悲涼啊,被壓碎在社會最底層,被爲生存的掙扎所唾棄的悲涼啊,嵌在骨縫裏,習以爲常的疼痛讓我們可以用麻木支撐堅強。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3

有人喜歡風景如畫的白雲湖,有人喜歡氣勢宏偉的千佛山,還有人喜歡觀看日落的夕陽,而我卻喜歡讀書,爸爸和媽媽從小就引導我沉浸在圖書館裏,還有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認字給我講故事。我今年11歲,個子不高,學習也不怎麼樣,但我就是喜歡讀書。書是我的朋友,看書這個習慣我總是改不了,有時候讀書都能入了迷。我在家沒事的時候,就找一些圖畫、課外書一類的書看。有時我上廁所都要看書,經常在廁所裏待好幾分鐘,家裏的書幾乎都看過了。在溫暖的`春天,陽光格外明媚,天氣非常好,但是我卻生病了,今天正好是黨家集,我心想:我就趁這個時間,讓媽媽給我買本書,媽媽答應了,就給我買了本《動物大戰故事》,我高興極了。

躺在牀上看了起來,現在裏面的故事我全都知道了。別看我喜歡讀書,但我不愛保存書,這本書不到一年就皺巴巴了。在炎熱的夏日,一天,我正在寫作業,忽然一股涼風從後面吹來,媽媽手拿子還拿了一本書說是送給我的,我拿着這本書愛不釋手,媽媽讓我寫完作業才能看,我只好先寫作業了。寫完後我就拿着書坐在沙發上看起來。在果實累累的秋天,一家人都幹活去了,只有我一人在家,於是我就看起昨天還沒有看完的書,爸爸回來了,說明天是我的生日,讓姑姑送給我什麼禮物,我想都沒想,就說:給我本作文書吧。沒想到姑姑真的送給我一本作文書,我覺得這個生日過的特別有意義。在寒冷的冬天,我依舊拿着書坐在沙發上,看着看着——我就是這樣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4

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會做許多好事,如家務事、尊敬父母、孝敬老人、愛學習等,不信,你就聽聽下面的一件事吧!

一次, 我正在寫作業。忽然,我聽見從奶奶的房裏 傳來了一陣咳嗽聲,咳嗽聲似乎在提醒我:“偉琰,你奶奶的'咳嗽病又復發了。”我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筆,朝奶奶房裏走去,奶奶見了我:“偉琰,你怎麼來到我的房裏。”“奶奶,您沒事吧!要不,我去診所裏買點咳嗽藥給您吧,再不行,我讓爸爸媽媽回來帶您去醫院看看吧!”我說。“沒關係,我這身子還撐得住,你去寫作業吧!”“這……,您都這樣了,我真的好心疼您呀!畢竟您是我奶奶,爲我們一家人付出了許多心血啊!”我心疼地說。於是,我便打了個電話給爸爸,爸爸說馬上就回來,可都等了個大半個小時,還不見爸爸回來,我便對奶奶說:“奶奶,您在家裏等一下,我去銀行取點錢回來,好帶您去醫院看病。”“真的不用了。” 奶奶說。說完,我就去銀行去取錢了,取完錢回來,我便帶奶奶去醫院看病了。

爸爸媽媽回來後,異口同聲地說:“佳佩真是我們的乖女兒,一個好孩子啊!”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5

正在“揮毫”——練毛筆字,突然一個一釐米長的蟲子從紙上慢慢地爬過,我被突如其來的蟲子嚇了一大跳,像被火燎似的蹦了起來,“哇”地大叫一聲便開始號啕大哭。

外公以爲發生了什麼大事,急忙衝到我身邊問:“怎麼啦?怎麼啦?”

我抹着一大把眼淚結結巴巴地說:“蟲!蟲!”

外公一看就笑了:“這麼個蟲子啊,不知道從哪裏飛來的。”說着就用餐巾紙一下捏住了。

我依舊心慌慌淚汪汪,外公說:“沒事了,沒事了,這種甲蟲不要緊的',人家還當寵物養呢。”

我對外公的笑話一點沒興趣,就這樣足足哭了有五分鐘。

晚上,電視裏播出了“懸在空中的餐廳”新聞,外公問我:“在半空中就餐你怕不怕?”

我說:“不怕。”

外公接着說:“下午一個小蟲蟲就把你嚇得要死,懸在半空中就餐倒不怕了。”

我說:“女孩子就是這樣嘛。”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6

我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臉長得圓圓的, 像個大蘋果, 眼睛大大的, 像個洋娃娃。我有一頭烏黑的長髮, 象絲綢一樣光滑。從我的長相就可以看出我很可愛, 對吧?

我喜歡洋娃娃的裙子, 穿上這樣的裙子, 我看起來像一個大洋娃娃。

我喜歡像美羊羊一樣的動畫人物, 因爲她可愛, 漂亮, 大方。我也要成爲像美羊羊一樣的女孩。

我很愛哭, 一遇到一些不順心的.小事就哭個不停, 至少要用兩張餐巾紙才能止住我的眼淚。

我喜歡留長髮, 長髮飄飄的, 多漂亮呀! 有一回, 媽媽要我剪成娃娃頭, 我死活不幹, 我留了那麼長時間, 好不容易留這麼長的頭髮, 幹嗎要剪掉? 在我的百般懇求下, 媽媽沒辦法, 只好答應我,不剪娃娃頭了。

我是家裏的超級笑星, 不讓大家笑到肚子疼, 我誓不罷休! 我這個超級笑星可不是浪得虛名哦!

我喜歡聽歌, 只要是我聽過的歌曲, 基本上都會唱。我希望有一天能帶朋友們去卡拉OK, 在那裏大展歌喉。

怎麼樣? 這就是我, 一個可愛的女孩兒!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7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夏可心。她皮膚雪白雪白的,一頭烏黑的長髮,兩顆葡萄般的眼睛總是忽閃忽閃的`,真可愛。

一天,天氣晴朗,我和夏可心去姨媽家玩。到了姨媽家,我們東瞧瞧西找找,就是沒有發現有什麼好玩的。“你們先玩,我去買東西,一會兒就回來。”姨媽說完就走了。“玩什麼呢?一直坐着太無聊。”我說,“玩捉迷藏吧,玩新版的,不但要找到,還要抓到對方纔算贏。”“好!”

遊戲開始了,我連忙跑上樓,躲在一個房間的角落裏,可是腳步聲太大了,夏可心一下子就找到我了,我連忙站起來撒腿就跑,她緊追不捨。我們在姨媽家裏追來跑去,房間被我們弄得亂七八糟。突然,“叭”的一聲,姨媽最喜歡的檯燈給打碎了,怎麼辦?怎麼辦?“不如我們把它粘起來吧?”夏可心說。“不行,會有縫隙的。”我們正苦惱,“叮叮叮”門鈴響了。“誰呀?”“我,我回來了,姨媽呀!”我們大驚失色,慌亂中只好把碎片掃進撮箕,藏在角落,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去開門了。可是,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個不停,我一直在糾結,是告訴姨媽,還是保密呢?我忐忑不安。

終於,吃完晚飯了,可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這時,夏可心悄悄對我說:“不如我們還是去告訴姨媽吧!騙人不好的。俗話說‘人可以無錢,但不可以無信’。”“好吧,但你不怕被打嗎?”“沒事,誠實最重要。”“好。”

晚上,夏可心低着頭來到姨媽跟前,小聲說:“對不起,姨媽,我打碎了您的檯燈,是我不對,請您原諒。”“好孩子,你這麼誠實,我原諒你了。”姨媽摸着她的頭,笑眯眯地說。

夏可心真棒!她是我的榜樣,我要向她學習,也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8

看到一個畫面,記錄下來。

場景一:中午吃麪。緣的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恬的弄清的!”緣和恬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瑾。“怎麼回事?”兩人嘟着嘴,滿臉的氣憤,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瞭解後得知:緣說讓欣不要與恬好,恬氣急之下去動緣的調羹,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場景二:吃完午飯,大家把小椅子搬到兩邊,他們喜歡和朋友放一起,各自的小羣體。緣先吃完,放在了魚缸旁觀察着魚兒。恬吃完後把椅子搬到了緣的附近,然後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緣看着恬,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着恬把椅子放在附近,兩人一起看起了魚兒。

反思:

從矛盾的出現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我想把它記錄下來,因爲從這一瞬間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片段,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從案例上看,這個矛盾的起源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係。成人有成人的羣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羣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於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爲一個小小的羣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遊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餘時開始聊天、說熱鬧。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恬想嬴得朋友的愛,欣就坐在恬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爲此她爲緣的話而生氣,停不了緣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於是場景一的畫面就出現了。

這個案例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孩子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幫助分清是非然後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師以爲這樣就結束了。其實不然。恬的道歉是自發,她想與緣在一起,也知道剛纔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係,於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後兩人又成了密友。

原來,孩子的矛盾裏也有學問。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9

兩個兒子相差5歲。5歲之前,哥哥一直都是家裏的“小霸王”,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一種“惟我獨尊”的性格。有了小弟弟以後,哥哥總覺得爸爸媽媽對弟弟的愛多於對他的,於是什麼事都和我們對着幹;越是讓他讓着弟弟他就越不讓,兩個孩子經常爲此鬧的不可開交。做父母的也很無奈,總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

一天放學後,兩個孩子邊玩遊戲上幼兒園的小兒子嘴裏邊唸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下面的就不會了,於是哥哥接着往下背,當背到融四歲,能讓梨時我打斷了他,心想:這正是一個教育孩子學會謙讓的機會,於是就問:“你們背的什麼呀?”倆人異口同聲的說:《三字經》。然後我又問他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小弟弟乾脆的回答不知道,哥哥則說:我在學校裏學過,知道一點,但不全懂,媽媽你給我講講吧!看見兒子的求知慾被我“勾”了起來,於是我放下了手中的'活,給孩子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是東漢末年魯國人,他很聰明,而且在他很小隻有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了。一天他的媽媽買了許多梨,哥哥們就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可孔融卻拿了個最小的。還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比弟弟大,所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爸爸媽媽聽了很高興,覺得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長大後的孔融果然很有出息,而且還很有才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讓他的名字流傳千古。

故事講玩了我問孩子們聽了以後有什麼感想?哥哥說:我以後也學孔融,有什麼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一定先讓着弟弟,再也不和弟弟爭東西了。弟弟則高興的說:謝謝!聽完小哥倆的對話,我首先對哥哥口頭學會謙讓表示讚賞,然後告訴他要說到做到,千萬不能只說空話,哥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接着又對小弟第說的禮貌用語誇獎一番,因爲小孩子都是喜歡聽好話 的。後來又接着往下說:你們不僅在家要學會謙讓,在學校也是一樣。過去你們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什麼事都順着你們,可是到了學校,班裏都是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同學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和矛盾。比如某個同學不小心踩了你的腳了,或者你不小心把同學的書本撞掉了,這些看起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你不懂得謙讓,不依不饒,小事就會變大,課堂上就會因此而亂了套。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與人相處的時候,都要經常發揚這種美德,你會發現,它就像一副神奇的良藥,能很輕鬆的化解同學之間的誤會和矛盾。

孩子,如果你的心中有一泓謙讓的清泉,你的心靈將會更加美麗。

三年級孩子作文 篇10

大家好!我是彭浩然,今年9歲。我是個在學習上很獨立,而在生活上又非常依靠家人的人。媽媽總說我,在家裏跟個沒斷奶的寶寶一樣,而我依靠媽媽已成爲習慣,一切都那麼地順其自然。

在學習上,自認爲是個能夠獨立自主的人。放學回家,不用媽媽招呼,我會自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何一科作業,而且也很認真,也包括背誦的作業,都能獨立完成。學習架子鼓過程中,雖然練鼓的過程非常辛苦,我也能堅持自己去練習,學習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穫,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我喜歡學習,養成了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在生活上,我就是一個"懶王",什麼都不會做,什麼也不用做,媽媽會給我什麼都安排好的。吃飯的時候,飯盛好了,起牀時,衣服都放在牀頭了。上學放學時,媽媽都會幫我書包扛到車上。總之,啥也不用操心,一切都會安排好,沒有媽媽,我的'生活將會亂七八糟。

最近,媽媽身體不好,住院了,這也讓我嚐到了苦頭,無比的不習慣。首先就是接送我上下學的問題,平時都是媽媽接送我的,爸爸因爲工作忙沒時間接送,只有搭乘隔壁叔叔的車去學校,因爲搭人家車,所以要比平時起得早。要自己背書包下樓了,還要自己走到叔叔車邊,叔叔沒來,還得在他車那等,因爲是連續下雨天,每每在等的時候,我都委屈的流下了眼淚。媽媽在家時,都是媽媽給我撐傘的,依靠的習慣了,這沒媽的日子還真不習慣呀!

有一天早上,自己去櫃子裏找衣服穿,翻了這件上衣,覺得跟這件褲子不搭,重新翻,翻到合意爲止。雖然每天穿的衣服很得體,但是衣櫃不能看了,幾天下來,被我翻得亂七八糟,我也象徵性的用手去擺正衣服,太亂了,最後沒辦法,我一件一件地去整理,櫃子才變得整齊有序,以前都是媽媽整理,現在沒辦法,我才動手去整理,認真地去做,也能看的過去。

後來,媽媽出院了,生活恢復了,媽媽依然跟往常一樣,攬下所有的事,我開始有點不習慣了,我試着做我所能及的事。我自己扛書包,自己洗紅領巾和小內衣,自己拿碗盛飯,自己撐傘等等。我改變着我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自己成熟起來,也讓媽媽歇一歇。生活中的小事情,我要獨立完成。我要做個在學習上能獨立,還要在生活獨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