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有關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合集六篇

有關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的科學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三年級的科學作文合集六篇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1

我做過許多奇妙想的科學實驗,令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次用液體做的實驗。

我先輕輕地擰開水龍頭,讓誰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順利,那麼接下來的幾步不就更順利了!接着我打開花生油瓶子,斜着讓油一點點的倒在杯中,接着用筷子把它們攪拌起來,水和油融合在一起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後就分開了,變成了兩層液體: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醬油,看看會發生什麼?我又在杯子裏倒了一些醬油,攪拌了一下,醬油和水溶合在一起了,但是沒過多久卻變成了三層:第一層是花生油,第二層是醬油和水融合在一起的液體,第三層是蜂蜜。我想:爲什麼不同的'液體混合在一起,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呀!爲了弄明白這樣的道理,我便把這杯奇怪的液體拿到爸爸面前,問道:“爸爸,你看,爲什麼不管我怎麼攪拌這些液體,他們都不會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細瞧了瞧這些液體,然後笑着對我說:“兒子,你想想這些液體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爸爸給我找來了三個大小完全一樣的杯子,將花生油,醬油溶液和蜂蜜放滿這三個杯子,讓我感受這三個杯子中物體的輕重,我發現裝了蜂蜜的杯子最重,放了花生油的杯子最輕。爸爸說:“這三個杯子體積相同,重量卻不同,說明這三種液體密度是不一樣的。越重密度越大,越輕密度越小,密度大的就會在最底層,密度小的就會在最上面。”

啊!這杯“神奇”的液體,讓我懂得了液體不想溶是與密度有關係,也讓我懂得了: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讓我們解開這個“謎題”,所以說我要繼續尋找科學的奧祕!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2

我們都很好奇,在我們的眼中世界是一個個陌生而又神祕的謎團。什麼是宇宙?銀河是一條河嗎?月亮會發光嗎?真的有“火星人”嗎?爲什麼星星總在眨眼睛?

同學們,你們一定也像我一樣,想解開這些謎團吧!那麼,讓我們一起走進《宇宙之謎》這本書吧!

這是一本神奇而有趣的書。它解答了我們最好奇、最感興趣的浩瀚宇宙和日月星辰等問題。我很喜歡這本書,而且總是愛不釋手,他讓我對宇宙科學充滿了嚮往。最有趣的.是,什麼是宇宙黑洞。黑洞是科學家語言存在的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它是由一類質量特別大的超巨星坍縮形成的,也叫坍縮星。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當恆星的半徑小到一定程度,小於史瓦西半徑時,就連垂直表面發射的光都無法逃逸了。這時恆星就變成了黑洞。

說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無底洞,任何物質一旦掉進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於黑洞中的光無法逃逸,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然而,可以通過測量它對周圍天體的作用和影響來間接觀測或推測到它的存在。20xx年12月,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捕捉”星雲的過程。因此黑洞並不是我們望文生義而想象的一個“大黑窟窿”。

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也和我一樣,對浩瀚而神奇的宇宙充滿無限的嚮往吧!那就讓我們多看看科學方面的書籍,這樣,我們才能插上探索的翅膀,飛向科學的殿堂。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3

說起科學,其實,我們身邊發生許許多多的事物都是有科學來解開的。就讓我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做飯的'時候讓我把醋瓶打開,我就是擰不開。

後來,媽媽告訴我,先將醋瓶在熱水裏泡五分鐘,然後用涼水衝一下,很容易就會擰開的。說着,我試着用媽媽的辦法做了。果然,醋瓶被輕而易舉地擰開了。媽媽告訴我這就是熱脹冷縮的作用。

經過這件事兒,我從心裏感謝科學,它讓我進步,也幫我成長。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4

今天是星期二的下午,第一節課是科學課,我們教的是導體與絕緣體。什麼是導電呢?就是電路碰到某一樣物體,小燈泡會亮。絕緣體就是電路碰到東西,小燈泡不會亮,這就是導體和絕緣體。

開始上課了,先發下了實驗品,裏面有電路、鐵圈、銅片……主要是電線碰到物品,小燈泡會亮還是不會亮。我拿出了鐵圈試了試,“會亮啊!”我高興的叫起來。嚴珂欣哈哈大笑地說:“真的是電線與電線碰着了,小燈泡當然會亮了。”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恍然大悟,我再次拿起電線往鐵圈的兩側靠去。咦!小燈泡不會亮,我又試了試,還是沒亮,我帶着好奇心想:鐵圈不會亮,那玻璃就更別說了,我試了試玻璃,啊哈!原來玻璃會亮的,真是不可思議,我的眼睛瞪了一會,就拿起銅片試了試,嚴珂欣嚴肅地說到:“鐵圈不可以,銅片肯定不可以。”聽她這麼肯定地說,我還是得試一試,果然沒錯,銅片真的不可以。我心想:嚴珂欣是不是試驗過,居然說的這樣明確,科學真是奇怪呀!

這節課我得到了好多知識,學校真是智慧的.搖籃,讀書的天堂。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5

五月十九日,科學名師石頭老師來到了我們的校園,給我們小記者團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石頭老師說,我們上課表現好的組會給我們每人一塊水晶,我們都興奮極了,我想我們小組等下一定要好好努力,爭取拿到獎品。

“水的張力”篇

上課開始了,石頭老師先給我們表演了一個魔術:讓水乖乖的聽他的話。只見他取來一隻裝滿水的瓶子,將一塊紗布用牛皮筋紮在瓶口,把瓶子倒立豎起來,神奇的事發生了:水竟然一滴沒有倒出來!我們都驚歎不已,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心中疑惑不解。石頭老師讓我們親身實踐一遍,以便找到問題的答案。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任務,每個組上臺領取實驗材料,完成這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組只有三個人,但我們相信,肯定能行。我們一步一步的按老師剛纔做的,倒下去,成功了!同學們在實驗後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學認爲是有一個力把這水給托住了。最後,石頭老師給出了答案,原來托住水的是水的表面張力。

“水的密度”篇

接着,石頭老師又給我們看了一個神奇的試管,裏面的水竟然分了層,原來是用食用色素使這兩層水變得清晰。但老師告訴我們,這只是普通的水。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下,沒想到裏面加了鹽,但是這兩層加的鹽量都不同。我想起了馮老師在科學課上講的濃鹽水比一般的水重,一般的水會浮在濃鹽水上面,怪不得會分層呢!我的說法得到了老師的讚揚。石頭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不同濃度鹽水的密度不同

老師最後獎了我一塊紫水晶和一塊蛋白石,因爲我們組的紀律好,且實驗也都成功了。今天真開心呀!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6

經過兩年的等待,我們終於有科學課了。科學老師會不會很嚴厲呢?

上課鈴一響,科學老師出現了,四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看向他。老師大聲說:“我姓劉,大家以後可以叫我劉老師。”

我仔細打量着劉老師。他的頭髮有些花白,在他的額頭上有幾道皺紋,也許是太多的科學問題在劉老師的額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劉老師的眼睛不算太大,但是好像可以看懂每個同學的心思,只要有同學做小動作,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一動也不敢動,但我一直在想:今天會上什麼內容呢?只聽老師一字一頓地說:“今天我們不上課,我就來講講科學課的紀律。”這些字像錘子一樣敲打在我的心上。

說完,劉老師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這時,教室裏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老師看大家很安靜,就接着說:“以後上課要準備好:科學書、科學‘昨’業本、鉛筆盒。”‘昨’業本三個字一出口,我就差點笑出聲來,但我看到老師那嚴厲的目光後,就使勁忍着不笑。雖然大家都覺得很好笑,但又都不敢笑。我看了一眼我們班的“幽默大王”——朱博文。他也只不過將嘴角微微向上擡了一下,然後又變回了原樣。而且這個動作只持續了兩秒鐘。

我心想:劉老師這麼嚴厲,以後的科學課還叫我怎麼過呀?後來,上過幾節科學課後我發現:劉老師雖然看起來非常嚴厲,但他是一個非常會引導我們的人。

劉老師經常讓我們自己帶植物到學校來觀察。這不,今天又讓我們帶水葫蘆來學校了。

上課時,他問:“誰知道水葫蘆是怎麼浮起來的呢?”頓時,教室裏就像炸開了鍋,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劉老師微微一笑,拿起面前的水葫蘆說:“同學們要學會自己發現科學的奧祕。”說着,劉老師把手中的水葫蘆掰開。我們也學着老師的樣子掰開了課桌上的水葫蘆,發現裏面有許多氣囊。

劉老師問:“現在,誰能告訴我水葫蘆爲什麼會浮在水面上?”雖然有些聰明的`同學已經知道了,但還是有一部分同學搖頭表示不明白。

劉老師叫了陳信元來回答。陳信元說:“因爲水葫蘆的氣囊裏有空氣。”劉老師向陳信元豎起了大拇指,說:“你真厲害,一下子就說對了。”

這下同學們都明白了:原來是氣囊裏的空氣讓水葫蘆浮起來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一位善於引導、啓發和鼓勵我們的科學老師,我們的科學課才變得這麼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