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關於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

關於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三年級語文作文3篇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1

聽說今天的語文課很特別,老師要教我們做梅乾菜大餅。我便早早地出發,迫不及待地奔向教室。

老師剛到就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麪粉開始和麪了,只見她先倒入半碗麪粉,再加入酵母、白糖、小蘇打和油,邊慢慢倒入溫水邊用筷子不停攪拌,白白的麪粉瞬間變成了一個個雪花片。然後老師改用雙手揉,把麪糰揉光滑放在一旁發酵。

接着老師拿出泡發好的梅乾菜、香菇、胡蘿蔔和小蔥等,切成細末兒……加入提前剁好的豬肉餡兒順時針攪拌均勻,加醬油、白糖、雞精等調味。美味的梅乾菜餡兒就做好了。

開始製作了,我們先洗乾淨小手,抹點油防沾手。老師把發酵好的麪糰先搓成長條,再切成一個個湯圓大小的小劑子。我學着老師的樣子,拿了一個飽滿的小圓球,先放在手心裏用力壓成薄薄的餅,再用食指和拇指把四周捏得豎起來,變成小碗形狀。然後趕緊用勺子挖一勺香噴噴的餡兒放到麪餅中間,像包包子一樣把餡兒包在麪糰裏。最後把包好的梅乾菜餅放進圓圓的電餅鐺裏,用手輕輕地壓扁,並在上面刷上一點油,均勻地灑上黑芝麻。把電餅鐺蓋上鍋蓋後,打開上下火開始加熱。我們靜靜地等待,雙眼緊緊地盯着電餅鐺。過了好幾分鐘,我發現鍋周邊有白氣冒出來,還帶着梅乾菜特有的香味兒。老師趕緊打開蓋子,我發現餅上面有一部分變成金黃的了。老師將一個個梅乾菜大餅分別翻個面兒繼續加熱。又過了大約一分鐘,周邊的一縷縷白氣又冒出來了,還伴隨着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

我連忙打開鍋蓋一看,大餅一個個金燦燦的,看起來就很好吃。我忍不住夾了自己做的餅,趕緊咬了一口。哇,又軟又香,就是好燙啊,舌頭都快燙起泡了。連續吃了好幾個,心裏無限滿足。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梅乾菜燒餅,還學會了自己動手做。這節語文課真是與衆不同!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2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遊覽了孔孟之鄉——曲阜,我對孔子有了簡單的瞭解。自從學校讓誦讀《12歲以前的語文》以來,我和媽媽在假期間又重新讀了一遍,經過媽媽的指導,這次我的收穫更大了,對孔子的瞭解又加深了許多,真是“溫故而知新”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做過官,更多時間是收徒講學,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後人尊稱他爲“聖人”。孔子的著作有《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論語》是他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孔子的《論語》一書着重“孝、悌、仁、愛、禮、義、忠、信”方面的教育,並言傳身教,就連學習都很講究方法,“溫故而知新”,就是讓我們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重新學到了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們知道不能一味讀書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意義,就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上的知識。媽媽從中學習到了切實有用的知識,就會到實踐中實現。比如,小孩受教育學好,不一定做什麼驚天動地、捨己救人的大事情(比如有人落水,我們不會游泳,絕對不能盲目下水救人,以免無謂的犧牲),要從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做起,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校要聽老師的話,認真聽講,好好學習;在家要幫家長幹些能幹的家務;在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公交車上會給需要座位的人讓座、公園裏看到垃圾會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隨身備一次性手套)。隨時會對有需要幫助的人進行幫住,這舉手之勞的事情對他來說就是幫助。小孩每一個良好的舉止,就能體現思想文明的進步,也就是說,想到了,還要去做。《論語》中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又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就是說,人最怕品德不培養,學習不探求,知道了不去實行,不好的地方不能改正,這一點對我們小學生有着很好的啓發作用。

孔子說:“只有仁愛的人才能喜歡人、憎惡人。”“先之勞之”就是要自己帶頭做,大家就會一起努力跟着做,不能貪圖眼前小利,要讓國內百姓生活的歡樂祥和,使國外的百姓來投靠歸附。孔子的“溫、良、恭、儉、讓”,讓人學之不盡。我能聯想並理解到我作爲一名小學三年級的班幹部,首先要自己行爲好,團結好同學,在學習、勞動、紀律上,生活實踐中,各個方面都要做好榜樣,同學們看到了就會潛移默化的跟着學我,絕對不能因爲我是班幹部、就是老大,就聽我的話,我想咋樣就咋樣,這樣我肯定不能得到同學們的愛戴,就會失去友誼,不能共同進步,也就失去了我做班長的意義了。所以,我時刻會提醒自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同學們,是自己在更優秀的同時,去感染到大家同樣一起優秀。

通過閱讀《12歲前的語文》,使我感受到了這本書真正意義,就是讓我們從小就培養自己言行、品質、修養,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努力方向,提升我們的品味,弘揚中華民族之魂。

最後,我想:如果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一個世界,就“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的傳,學孔子的儒家思想。二十年後,恐怕世界上就會沒有了環衛工人,因爲人人都是環衛工人,愛護環境;就沒有了監獄,因爲人人都遵紀守法;沒有了交警,人人都遵守交通法規;甚至沒有了軍隊,因爲國與國之間都會友好往來、共同發展,都繁榮富強。要比就比“孝、悌、仁、愛、禮、義、忠、信”,要比就比,國民更文明!更智慧!更幸福!更快樂!

這就是我《12歲以前的語文》之國學篇——《論語》的讀後感,就是不論國家、民族、膚色及信仰,讓更多人去學習,去領悟,去提高,達到共同進步!更加優秀!

三年級語文作文 篇3

上語文課的時候,吳老師做出了一些奇怪的事情:讓我們拿出橡皮、尺子、鉛筆……然後,讓我們隨便怎麼玩都行。

我覺得很奇怪,不敢大膽地玩,因爲我不知道老師的用意。

五分鐘過去了,老師叫我們停下。他說,玩的時候盡情玩,停的時候立即停。我想:現在不用再玩了吧!

沒想到老師還讓我們繼續玩。

這次我可要真玩了。我把橡皮放在桌上,把尺子平放在橡皮上,在尺子的一邊放上鉛筆,用手在尺子另一邊打一下,鉛筆就彈起來了……

玩着玩着,又過去了五分鐘……我想:這下該上課了吧!

最最可惡的是,老師還叫我觀察手指、玩手指、吃手指。並且請了“朱老師”、“孫老師”來教我們怎麼吃、玩手指。“朱老師”還說吃出了童年的味道。我看着要吐了,太噁心了。心想:老師怎麼了?是發燒?還是吃錯藥了?

一節課終於過去了。

老師說,這樣的課可能一輩子就只有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