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精】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精】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早上起牀後,我衝下樓去吃早餐。當我坐在桌邊看“啊,都是糉子!”鹹、甜、肉填滿一張大桌子。“對了,今天是我們傳統的端午節,所以一定要吃糉子!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餃子嗎?”我們家的“老學究”又要開始賣文學了。

一邊吃糉子,一邊聽爸爸講端午節的由來。原來端午節的“吃糉子”“划龍舟”都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醫生屈原!試想20xx多年的今天,一個人在“汨羅江”裏遊蕩然後跳躍……想到這,我向我爸建議,“我們去看‘划龍舟’的時候,也要帶些糉子扔到河裏!"見爸爸猶豫了一下,“當然!但是爲了更好的紀念屈原,我們先學一首屈原的詩。

早飯後,爸爸選了屈原的《離騷》:“我既有美貌,又有能力;胡強遠離並獨立於習之,穿線秋蘭而思裴;如果你不如xi,你會害怕你不會和我住在一起。”啊!讀起來很恐怖,但是聽我爸說屈原的《離騷》不僅是中國文學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看來得引起重視了。於是,他認真聽了爸爸的“逐字逐句”的講解後,開始學古人“搖頭”,背誦起來。

“抖”了一上午,終於可以去看“龍舟划船”了!根據奈興奮的心情,他和爸爸一起出發,帶了一包糉子。清澈的灕江上,幾隻掛着彩旗的龍舟漫不經心地遊蕩着。“我們在桂林的龍舟賽是‘五年小搏,十年大搏’。今年既不是‘小中風’,也不是‘大中風’!”爸爸失望地說。

唉!看來我的“運氣”並不好,哪怕是“小中風”。聽爸爸講1998年的“大賽”,光是參加“大賽”的龍舟就有120多條!灕江兩岸都擠滿了看比賽的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龍舟隊!然後,多壯觀啊!

這時,遠處的河上划着一隻掛着三角旗的大龍舟。對了,船中央還有一把莊嚴的“黃傘”和一棵“蟠桃樹”,紅色的龍頭上還“長”着長長的龍鬚。伴隨着鞭炮聲,一聲響亮悠揚的“嗩吶”聲從冉冉傳來。這大概就是爸爸說的“龍舟嗩吶曲”。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快樂的端午節

/餘雨硯

——黃岡市實驗小學三年級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相傳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之後,百姓爲了不讓江裏的魚兒吃掉屈原,他們就在葉子裏包着糯米投入江裏給魚兒吃,希望魚兒吃飽後就不傷害屈原。

一到端午節,人們就比賽划龍舟,比賽完了之後就回家吃糉子呢!

我一回到家,奶奶就已經把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頓時,滿屋子都是糉子的清香。我伸手去拿糉子,“啊,好燙啊!”媽媽過來說:“我來幫你剝糉子。”媽媽剝開後我就趕緊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呀!”我把糉子遞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你也吃吧!”於是,媽媽就吃了一口說:“真的很美味!”

我想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包糉子。”媽媽說:“好吧!”媽媽告訴我包糉子需要一些材料,它們是:糯米、蘆葦葉、豆沙、紅棗等。材料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取兩三片蘆葦葉,然後用左手握住葉子的一頭,再用右手的三個手指握住葉子的另一頭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材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多彩呀,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在等着你去尋找,去體會!

評語:佈局合理,詳略得當,前後呼應,小作者抓住典型寫事例,將標題中的“快樂”二字在字裏行間顯現出來,始終圍繞中心,唯一不足的就是開頭稍顯凌亂,不過已經修正,很好!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媽媽說:“嘢!爸爸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同學們都知道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五日,但是大家是否都清楚端午節的來歷呢?恐怕有許多同學不清楚吧,今天我就來講一講端午節的來歷。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大官叫做屈原。屈原是個很有名的文人,他寫了鼎鼎有名的詩集《離騷》,其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句子我們都耳熟能詳。不僅如此,他還開創了一種新的文體格式叫“楚辭”。屈原清楚時事,對楚國忠心耿耿,主張抗秦。

當時的楚王被秦王騙得團團轉。楚王親近的小人被秦國買通,天天在楚王面前說屈原壞話,在其慫恿之下,楚王對屈原的抗秦計劃毫不理睬,屈原被流放到外地。多年後,屈原終於回到楚國都城,但沒多久,秦王就派使者請楚王赴宴。楚王的小兒子子蘭也被蠱惑,極力勸楚王赴宴。楚王不聽屈原勸告,前去赴宴,被秦國囚禁而死。楚王死後,子蘭成爲宰相。屈原上朝時常責備子蘭,把子蘭罵得狗血淋頭。子蘭十分厭煩,暗中謠言中傷屈原,將屈原再次逐出都城,流放到現在的湖北一帶。

就在屈原被流放期間,秦國大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得知消息,悲痛不已,抱着一塊巨石投江自殺。屈原深受百姓愛戴,百姓得知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劃舟,尋找屈原屍體。有人擔心魚羣食用屈原的屍體,將米、豆子一類食品投入江中,讓魚羣食用。

從那時開始,在農曆五月初五時都要劃舟、投食。這一天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節。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由劃舟與投食演化而來的賽龍舟、包糉子與吃糉子。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5

小時候最希望的就是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看他們一羣大男人在河裏賽龍舟,也可以隨處就能聞到糉子的香味兒,今年還會有那兒時的樂趣嗎?

端午節最有焦點的就是賽龍舟了。這船也都大小這分,人數也有多少之分。因爲當時看的很起勁兒,他們在吶喊,在舞動,我也隨之稍稍動了起來。因爲個子小,常被那些大人們被擠到一邊,我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我就會找一個眼兒,哪怕只能容得下一隻眼睛我也往上湊。最讓我匪夷所思的是河水如此的髒、臭,可他們卻還一直每年堅持的下河賽舟,我想這應該與他們在比賽中體會到的樂趣有很大的關係吧。他們的人手安排也有很大的區別,有的是有支配控制船的方向的,還有則是有捶鼓的,這一捶起來,船上的無論是誰也都變的更加的激昂了,發了狂。一聽到那一陣陣吶喊聲,也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直到它消失在拐角。回家後也是意猶未盡,召集三五個玩伴,從家裏搬出條長凳,往上一坐,彷彿自己也在那場激烈的比賽中。嘴裏唸叨着,手比劃着,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因爲端午節,那些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就會開始做起糉子來。從屋子裏搬出條小椅子來,做在家門口,看外祖母做糉子。做糉子自然少不了糯米。家家戶戶在前一天就會在自己的家裏放上一盆水,把自家的米往水裏一放,這得要放上一夜才行。糉葉也要在水裏泡着或放在水裏燙一下,也就是過水吧。最招惹我們小朋友的是那餡兒。有蜜棗、有肉的、還有鹹菜肉的……這麼多的餡可是讓我們流了許多口水,趁外祖母不注意時,偷偷地拿一個蜜棗放在嘴裏。這包紮糉子也是有講究的,若是包紮的不好裏面的.糯米就會漏出來。同時,包紮不好也會影響這色香味中的色。包紮完了只要將裏面的米在煮熟就大功告成了。

端午節,品糉子,賽龍舟,竟給我兒時帶來的無限樂趣。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

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xx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x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x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x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x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龍舟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7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之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與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與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時,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之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了!我來給大家講講端午節吧!首先說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大詩人屈原而來的。屈原是楚國人,在楚國被秦國打敗後,投汩羅江而死。投汩羅江前,屈原寫了《天問》、《九章》、《離騷》等詩歌。

再來說說端午節的習俗吧!有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帶香囊等。每逢過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插上艾葉和佩戴香囊也有滅蟲驅鬼的說法,以艾葉“懸於戶上,可攮毒氣”。把糉子投入江河是爲了讓魚、蝦、蛟、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

再說說我家是怎麼過節的吧!五月初一,奶奶就準備包糉子,兩片葉子放在一起,大葉子放手上,小葉子放大葉子的上面,再把糯米裹在糉葉中。包糉子還要線呢,線綁在糉子上面,我家一串就四個,因爲我家就四個人,一包就是十多串!我喜歡吃肉糉子,奶奶就給我包了幾個肉糉,我還學着奶奶的樣子包了好幾個糉子,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很開心。雖然,我的家鄉這邊沒有賽龍舟,但是,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還是非常熱鬧的!

我想有一天,能在端午節瞧上一次龍舟競渡就再好不過了。

五月五,過端午,插艾葉、帶香囊……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9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裏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糉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糉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糉葉拿在手裏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糉葉裏,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糉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扔入江中爲的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裏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糉子包好了,滿屋都是糉葉的香味,今年的糉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糉子,可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糉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着糉葉香氣的糯米糉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是好吃,因爲這個糉子裏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0

關於端午節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

每年端午節,對老家的節日習俗還記憶猶新,到每家都能夠發現家家戶戶端午節時門頭上、窗戶上插滿了艾草、菖蒲、石榴花、龍船花、柳條等;爺爺奶奶在午後時把蒜頭放在爐火裏燜熟叫姐姐、弟弟和我一起吃,邊吃還邊聽長輩叮囑我們:“孩子們,多吃點呀,這東西不但好吃,還可以預防肚子痛呢!”吃完了蒜頭爸爸媽媽用艾草、菖蒲熬出的水給我們洗澡,用雄黃酒塗肚臍、耳朵、鼻孔等,穿上了新衣,扣上了五色絲線,佩戴上了香囊。我們出去玩時,長輩囑咐我們只有到七月七才能剪去五色絲線,拋與房頂讓喜鵲銜去銀河搭橋讓牛郎和織女進行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

賽龍船、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船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蟻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糉子。”

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香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爲端陽節,端午節流行與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雄黃酒用來殺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今年端午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我好期盼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端午節有糉子。端午節在五月初五。在一週前,奶奶都會把糯米和花生泡下去,還會把包糉子的糉籬準備好,放在哪裏,等到端午節包糉子用。

在前年,端午節那天,我向媽媽提出要學包糉子,要親手包糉子給家人吃。媽媽答應了。媽媽邊說邊做給我看。先拿兩張大小差不多的葉子疊成一個漏斗一樣的,不過下面沒有洞,再把糯米放一點下去,把豆沙或我愛吃的紅棗放進去,然後再放一些米下去,把豆沙埋在下面,用剩下的一半葉子把上面蓋起來,像一個三棱錐,再後來用糉籬梆好一邊,再把那一邊梆好,這一個糉子就完成了。之後就包了十幾個。全部合起來有四十幾個。之後就往糯米里放了花生。在放入花生之前,媽媽包了十個只用糯米包的糉子。就把花生放進去攪拌,糯米和花生混合在一起,我又開始包了,花生和糯米先放一些,再放早上調好的肉放一塊。又放了花生、糯米,可怎麼樣也包不起來。我就問媽媽:“媽媽,這怎麼包不住呀?”媽媽就把上面撇開一些糯米,我又開始包了。這時姑姑回來了,走到廚房,姑姑說:“你也會包糉子呀!”我臉紅的點點頭。之後姑姑也去洗手包糉子了,直到把糉子包完。糉子包完了,水也燒開了。我們一共包了一百多個。我們把糉子放進鍋裏就去吃午飯了,吃完把碗洗了,就在房間裏看電視邊和姑姑聊天。我心想糉子什麼時候好呀?我好想吃呀!

糉子終於熟了。爺爺問“有沒有白糉”。我說“有”。爺爺好像沒聽見說:“啊”!我就大聲說“有白糉”。之後我就找花生肉糉。大口大口吃着香噴噴的糉子。

去年,我可都一直有幫媽媽包糉子哦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 賽龍舟 ,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 龍舟 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 龍舟 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 龍舟 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 龍舟 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 龍舟 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 龍舟 ……“ 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 龍舟 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 舟 ,衝向彼岸。好一副 龍舟 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3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4

我已經好幾年沒在家鄉過端午節,現在的我猶記得幾年前全家一起過端午的情景。

那天我們都起了個清早,爲什麼呢?因爲我們要去在在糉葉。早晨的糉葉是最新鮮的,翠綠的葉子上不是劃過小水珠,顯得它更加的生機勃勃。我們只挑大的摘。我年紀較小,眼睛尖,這樣我和奶奶就成了一對好搭檔。我一看到大的就告訴奶奶,奶奶就去摘,一個早晨就這樣溫馨的過去了。

糯米、配料、糉葉、結繩,一切準備就緒,只差包了。我往常一般都是在旁邊觀看,玩耍,但這一次我要包。在家鄉包糉子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是不允許人打擾的。中午,大家都坐在庭院了,我也不例外。由於第一次包,所以奶奶手把手的教我。“首先要將棕葉捲起進來。”說時遲,那時快,我看都沒看奶奶的示範,就拿起一片糉葉豎着捲了起來,卷完後,我還得意洋洋拿着去炫耀,結果大人們都哈哈大笑,我迷茫的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說:“要捲成圓錐形,像花束一樣。”說罷,便示範了一遍,我學的有模有樣,下一步是放糯米,這一步簡單,我三兩下就完成了,放完糯米,就可以在配料,有紅棗、肉、花生等,我喜歡甜,所以我選了蜜餞。最後一步是最難的也是最關鍵的。我選來一根綠色的結繩,按照奶奶的指導在它最突出的部位打繩,我是一個沒耐心的人,半天沒打好結,心一急,就打成一個很小很緊的小結,我十分滿足。我做完了一個就沒做了,圍在大人們身邊左看看,右看看。奶奶已經包了很久,於是,我便走到奶奶身後,爲奶奶捶背,庭院中其他的小孩看見我這樣,也紛紛的去幫忙了。

又是一個端午節,但卻有不復以往的溫馨快樂,到嘴的不再是自己辛勤包的甜美糉子,而是拿起超市裏的速凍餃子。所以我希望在城市中的人啊,放手中的事情,一起體驗過節團圓的喜悅。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

“五月五日,是端陽。門口放滿了艾草。吃糉子,撒糖。龍舟在水裏。”在這一陣兒歌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故事可以問。我來告訴你其中一個:戰國時期,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是楚王之外的官員。昏庸的楚王總是聽奸臣賊子的讒言,而不是聽屈原的勸告。後來楚王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到楚國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苦不堪言。屈原非常悲傷和憤怒,所以他跳進河裏自殺了。人們非常難過。他們爲屈原的身體划船,爲魚蝦做糉子,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因此,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端午節”,以餃子和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紀念。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飲雄黃酒,據說避邪。糉子幾乎是每個家庭慶祝節日的必備物品。奶奶總是把糉子的葉子泡很久才煮一天。包裹糉子時,先取三片煮熟的糉子葉,形成一個圓錐體,然後放入一些糯米,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餡料,如花生、紅豆、肉、蜜棗等。用棉線紮起來,一個精緻可愛的糉子就誕生了。但是我們還不能吃。我們要把包好的糉子煮一天,第二天就可以享受美食了。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糉子,蒸汽直衝雲霄,而糉子卻像一個師傅,舒舒服服地躺在糉子的葉子裏。糯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明亮的dia。糯米的香氣夾雜着一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燙傷我管不了,就咬了一口放進嘴裏。越嚼越好吃。

在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品嚐了美味的糉子。這真是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