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介紹家鄉的變化400字作文(5篇)

介紹家鄉的變化400字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導語:隨着時代的發展,家鄉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好了。以下是介紹家鄉的變化作文,歡迎閱讀與參考。

介紹家鄉的變化400字作文(5篇)

  【作文一: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珠海,位於廣東省南部,面青南海,左右是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這裏綠樹成蔭,環境幽雅,讓你遠離大都市的車聲,喇叭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浪漫之城。

站在1999年開發的班長山森林公園的觀景臺上舉目遠眺,珠海的美麗盡收眼底,高大的建築聳立着,海面上碧波盪漾,英兵大道上車水馬龍,一條條馬路伸向遠方,心裏不禁想:珠海的變化着大啊!

聽媽媽說:以前珠海只是一個小漁村,人們都是以打魚爲生,收入十分單薄,要富起來也只是杯水車薪。以前情侶路只是一片爛泥灘,岸上雜草叢生,海浪像一羣羣猛獸,兇猛地撲上來,發出轟轟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而現在,改革開放了,,經過了一番努力,爲情侶路填了海,修了圍欄,安了地磚,走在那麼好的道路上,誰會想起以前的那幅模樣呢?

所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上面小小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條件正在改善,珠海隨着黨的改革正日新月異地變化着,人民的觀念正在更新,月是故鄉明,人人愛家鄉,我對家鄉的明天充滿信心!

  【作文二:家鄉的變化】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家鄉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着變化,我來跟你講一講吧!

記得幾年前,我回到我的家鄉——鄭州。這時,那裏的路是土做的,一下雨路就變得髒兮兮的,一踩就沾着人們的鞋子滿是泥土,很讓人惱怒。之前沒有垃圾桶,垃圾扔的到處都是,有人把垃圾到清澈見底的小河裏。有人甚至在河邊的草地上殺牛,把牛的骨架扔到河裏,還把牛的血弄得滿地都是,十分可惡!

隨着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信你看。

現在的家鄉的街道變得非常寬闊,周圍放了一些垃圾箱,人們再也不亂丟垃圾了,街道變得非常乾淨、整潔。周圍的樹木變得鬱鬱蔥蔥,十分茂盛。小河又再次變得清澈見底,綠油油的草地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是人們去玩耍、旅遊的好去處·。如今,再也沒有那坑哇哇的土路,讓人們行走方便。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

啊!在這幾年中,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變成了羣山環抱,綠水相依,構成了一幅精美的畫卷,作爲一名鄭州人,怎麼不爲此感到自豪呢!

  【作文三: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衡陽被譽爲“雁城”,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科學發展迅速的二十一世紀,衡陽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爸爸說,二十世紀末,衡陽特別亂,馬路凹凸不平,經常發生一起又一起的事故。

現在的衡陽變化日新月異,光超市就有好幾十家。香江百貨、步步高、家潤多、旺和超市。還有兩家大型超市:廣百百貨和晶珠廣場,這兩家商場都是賣衣服的。我和爸爸媽媽走進香江百貨,哇,超市裏的商品琳琅滿目,糖果堆得像小山,金黃色的麪包香氣撲鼻,蔬菜水果乖乖地躺在舒服的“格子大牀”裏,任你隨便挑,超市裏每天都像過節一樣熱鬧。

在湘江邊上,還有一條沿江風光帶。清晨,老年人在風光帶上健身、做操。晚上,沿江風光帶上燈火輝煌,小樹在金黃色的燈光下輕輕搖擺。小孩子們在石頭路上快樂地嬉戲、打鬧,大人們在風光帶上聊天、散步,還可以欣賞湘江的夜景。

衡陽還有許多地方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相信,衡陽的超市一定會更大,衡陽的沿江風光帶一定會更長,衡陽人民的生活一定會芝麻開門——節節高。

  【作文四:家鄉的變化】

現在,武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街道變寬了、馬路變長了、汽車增多了、大橋也增加了,特別是江灘變得比上海的外灘更美了!但我最關心的是——輕軌。

輕軌屬於懸浮列車的一種。武漢的輕軌是前幾年開工的,從黃浦路到橋口,看到輕軌建成了,我吵着要去坐,爸爸沒辦法,只有帶我去了。

到了起點站,我們買了兩張票,只花4元錢。我們上到了二樓,旁邊有許多站臺,每個站臺都有很多不同的精彩的廣告。我突然看見遠處有一個東西飛快地向我們奔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輕軌列車來了。輕軌列車外形很像火車站裏的火車,只不過窗戶很大。門開了,我跑了進去,裏面有椅子和扶手。車開了,我看見車門上有幾個小點,每個小點上都有各個站的名字,我們所在的站點發着光,如果到了哪一個站點,那個站點就會發光。坐了幾站後,我感覺很無趣,就從最後一節車箱跑到第一節車箱。咦,前面有一個房間?原來是操作室呀!裏面沒有人,我這才知道輕軌不是由司機操縱的,而是由電腦控制完成的。

下車後,我望着遠去的列車,我想:爲什麼車裏的人很少呢?我覺得是因爲線路太短,如果把線路轉到火車站、飛機場的話,那肯定會爆滿了。還可以補足建設輕軌資金的不足,使輕軌高效率的使用,成爲即快捷又方便的交通工具!

  【作文五:家鄉的變化】

  我的家鄉在*****。爸爸常說家鄉的變化很大。媽媽說以前老家的路很難走,都是一些泥巴沙子路,有句話說:“山道彎彎到農家。”改革開放以後,家鄉就逐漸走向富裕了。1981年,小山村就通了電。

黑白電視機就進入了平民家庭了。又在2003年時,我們家鄉的高速公路也開通了。前幾年家鄉鋪了一條水泥路到家門口,進出的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小山村也與外界的聯繫多了。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振奮精神的事情呀。

近幾年來,我也感覺到家鄉在變化。以前的平房大多都變成了高樓大廈,人口增長太快了,許多外出的人開着豪華的車子衣錦還鄉。以前農家的磚瓦房如今剩下不多了,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兩三層的樓房,還裝修得豪華氣派。回想20年前時,有些人還吃不飽,如今要啥有啥。我還聽老家的叔叔說:“以前這裏人多地少,山上能開荒的都開來種花生、黃豆等旱地作物,如今大家響應黨的號召,退耕還林了。以前農家的菜盤子是見不着肉的,一日三頓吃鹹菜蘿蔔。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衣服也不像從前一樣一年一套,現在衣服多得很。舊的還沒爛,新的又買了。”

我的家鄉在變化,我的祖國也在變化。希望家鄉會變得更加富裕,祖國能變得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