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熱門】六年級端午節作文

【熱門】六年級端午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六年級端午節作文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

我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嗎?那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端午節的來歷: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的習俗:吃糉子與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賽龍舟等。糉子又叫“角黍”、“簡糉”,前者是由於形狀有棱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組成。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節,又該吃糉子了,但你們會包糉子嗎?我會包,剛學的,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包糉子的過程吧。

首先找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糉葉,把兩個糉葉往外拉長一些,然後從中間往裏裹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三角形,這樣模具就做好了。下一步就開始往裏放米了,放一點,使勁壓一壓,再放一點,米壓的越結實越好。接着是把左這的葉子往右邊裹,右邊的葉子往左邊裹,一定要裹結實,這樣大致就包好了,最後一步就是纏線,手拿着糉子,纏三個角交叉纏,纏的越結實越好,這樣糉子就包好了。

包糉子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表,做起來卻很難。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2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記得去年端午節,我跟媽媽一起包糉子,媽媽先教我包糉子的步驟。第1步,先和媽媽一起泡糯米和糉葉,第2步準備糉子裏面需要的各種食材,然後把糯米和食材混在一起,加點糖攪拌一下,就變成了香噴噴的食物,第3步把香噴噴的食物放在糉葉裏面,再準備一根細長的繩子把糉葉捲起來。

我跟着媽媽說的步驟慢慢的也學習包起來,可怎麼我包的糉子很往下漏米呢?而且樣子也這麼醜,媽媽包的糉子是個菱形的,光看着就流口水了,可我包的長長的扁扁的,像個小枕頭,我不灰心也不能認輸,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又開始包了起來,吸取了剛纔失敗的教訓。我先用兩片糉葉捲成一個錐形漏斗的樣子,再裝進糯米,然後把糉葉一圈一圈的捲起來,最後再用繩子把它系起來。終於成功了,爸爸媽媽向我豎起了大拇指,看着自己的傑作,我開心得笑了。我把煮好的糉子整齊地放在盤子裏,我們拿起糉子蘸上白糖,有滋有味的吃着,一家人說說笑笑可開心了。

就這樣我愛上了端午節,因爲每到端午節我就可以和媽媽一起包糉子,既能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能和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3

又是一年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個美麗的中國傳統節日。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爲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爲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糉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糉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糉子。我想:爲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爲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裏,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糉子的好胃口。

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還有好吃的糉子。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4

“五一是端陽。插入艾葉,戴上香囊。吃糉子,撒糖。龍舟在水裏!”這首兒歌是關於端午節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也稱爲端陽節和中武節。相傳戰國楚國第二大夫屈原,因愛國理想無法實現,投河自盡。爲了紀念屈原,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賽龍舟和吃糉子是主要活動。據說人們賽龍舟是爲了救屈原,把糉子扔到河裏是爲了防止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遺體。

但在外婆家,端午節吃糉子、戴香包的習俗依然保留着。每年端午節,我奶奶都會給我們家糉子。她和我媽媽先摘了一些新鮮的竹葉,清洗乾淨,放在熱水裏煮。同時,把準備好的糯米泡好後,外婆開始做糉子。每次都是她挑兩三片葉子,左右握住葉子的一端,右手三指握住葉子的另一端,輕輕捲成一個圓錐,然後小心翼翼的把糯米放進去,最後用棉線紮好。一個糉子“寶寶”誕生了。奶奶喜歡包步通裏的糉子根據大家的口味:我喜歡白糉子;媽媽喜歡吃肉餃子;爺爺喜歡吃黑糉子.綠衣服的寶寶們正在火上做飯,還沒等煮好,空氣中已經瀰漫着糉子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來狂吃。

端午節前夕,我媽媽會在我的褲子或衣服上戴香包。我的香囊是藍色的,非常香。到處都能聞到。聽我媽說,香囊裏面的艾葉和雄黃可以辟邪,避禍。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是一個如此快樂和平靜的一天。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5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祖母和我在廚房裏包糉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鬥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祖母和我在廚房裏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裏也心得挺開心。我和祖母在比賽包糉子,比誰包的糉子又好又快,又精緻,只有做到這三好,纔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糉葉清洗乾淨,洗過了糉葉,然後再將糯米清洗,洗乾淨了以後,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糉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後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後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後將多餘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紮緊。我和祖母就這樣一個接着一個地包着愛心糉。

終於,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祖母的,發現祖母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祖母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着冷靜的人,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祖母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裏,令我受益匪淺。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仰天長嘆,含冤投身於滾滾激流之中,兩千多年後,家家戶戶都過起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大家都用包糉子賽龍舟等方式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又到了端午節。

去年,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在汶川的頭頂之上,不能逃避,只能用我們中國人民堅強的心去抵擋!去年的端午節,少了一些笑聲,多了一些哀嘆聲,少了一些笑臉,多了一些沮喪的眼神。

又到了端午節。

與今年相比,今年的端午節,多了一些笑聲,多了一些糉香多了一些。

又到了端午節。

中國人用偉大的愛心。不可泯滅的良心。炙熱的中國心彌補了災難給人們到來的傷痛,使災區人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這些米糉香,飄到了災區人民的鼻子裏,鑽到他們的心裏。

又到了端午節。

全中國家家戶戶都飄起了米糉先香,全中國家家戶戶都傳出陣陣笑聲。

又到了端午節。

我們看得見,在災區人民的臉上,沮喪的眼神已不復存在,燦爛的笑容依然掛在臉上,口中傳出陣陣笑聲。

這笑聲,全災區都聽得見。

這笑聲,全中國都聽得見。

這笑聲,全世界都聽得見!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7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不是成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糉子總算包好。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沒有、好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糉子出鍋,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想:我的糉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戴香囊到處都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今年我和媽媽到外婆家一起過端午節。剛一進門,外婆就問我。:“妮兒吃糉子嗎?我給你包糉子吃。”我邊笑邊說:“吃!”外婆首先帶着我去菜市場買糉葉和糯米,還買了一些豆子、蜜棗和瘦肉。回到家中,外婆就開學準備包糉子了。

只見外婆拿着糉葉左右轉動,糉葉就成了一個漏斗,也像一個喇叭。接着外婆幫糉葉當中先放糯米,後放紅豆、蜜棗或者瘦肉,最後用繩子所纏一圈兒又纏一圈,看得我眼花繚亂,一眨眼功夫,一顆糉子做好了。媽媽,也來幫忙包糉子。我問外婆:“外婆,我能幫點什麼忙呢?”。“一會兒你就幫忙吃吧。”外婆笑着說。

煮糉子也特別講究。不同餡兒的糉子不能一起煮,否則味道就不好了。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糉子的環節了,糉子剛出鍋我就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啊!”太燙了。外婆看到我迫不及待的樣子,馬上快步走過來,幫我包開糉子,等熱氣散出來外婆把糉子送到我的`嘴邊,我小心翼翼的咬上一口“真甜……”。

端午節真的很有趣。和外婆一起採購包糉子的材料,欣賞外婆和媽媽精湛的包糉子技術,品嚐美味的糉子,今年的端午節真的很開心,明年的端午節,我希望我能包出美味的糉子給外婆和媽媽吃。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9

明天,是該吃糉子的時候啦,也意味着端午節向我們走來了,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嗎?我來爲你講講吧!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直接表達了端午節的來歷,屈原和伍子胥的傳說。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0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忙忙碌碌,到處都洋溢着喜悅的氣氛。

在這一天,人們要舉行隆重而熱鬧的賽龍舟活動,龍舟活動中,人們各司其職,只爲爭奪第一,就算滿頭大汗也不在乎,岸上有許多圍觀的人,他們在岸上吶喊助威。當第一名誕生的時候,掌聲就會雷鳴般響起,這掌聲中充滿着喜悅之情!

除了賽龍舟,人們還會手製七色彩繩戴在手上,五顏六色,十分美麗,節日到來時,集市上非常熱鬧,各家攤子上掛滿了香草,從入口就能聞到香味,好聞極了!

端午節不僅有漂亮的飾品,還有美味可口的食物。

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它的形狀和顏色都很特別,它在糯米里放進棗,煮熟後,剝開翠綠的蘆葦葉一千白裏透紅的糉子就出現在眼前了。糉子的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是驅邪消暑的開胃食品,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文學家屈原,他寫過很多著名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有許多人爲了一己之私,都反對屈原的變法主張,後來,國土淪喪,他跳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都包糉子投到江中,作爲祭品,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包糉子的習俗保留在了端午節。

這就是中國的端午,中國的驕傲,中國的象徵!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端午節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爲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糉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糉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棱角,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糉子模樣各個“標緻”,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麼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纔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外婆,你真絕!”把包好的糉子放進一個大鍋裏煮,不久便從鍋裏飄出的陣陣香氣,讓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可少不賽龍舟。中午過後,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奏的敲打着,划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彷彿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激情也點燃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更加賣力地划船。龍舟的身後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糉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2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糉子,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等糉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剝開糉子葉,聞到一股香味,裏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糉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爲奶奶總是包許多糉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爲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等習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爲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聽奶奶說,賽龍舟是爲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3

一轉眼,就到端午節。我和媽媽走在路上,到處都是糉香、艾香,因此,空氣都變得清新。賣糉子的,賣艾蒿的,賣香囊的……隨處可見。那艾蒿如翡翠般綠,散發着香氣。過路的行人一般都要買個幾把,插在門上,放在櫃子上,插在蚊帳裏,可驅邪,也可淨化空氣。還有的人賣梔子花。我央求媽媽買幾把艾蒿,媽媽答應。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準備豐盛的晚餐,以慶祝端午節。吃完飯,爸爸端上綠豆糕和糉子,又把艾蒿插在門上,放在櫃子上,屋裏頓時變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聞着艾香,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糕點,十分溫馨和甜蜜。

端午節,讓我想到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爲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爲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蒿等習俗。

在我小的時候,我爺爺家都會在電視機前看關於端午節的節目,鄰居也常常請我們去他們家吃糉子,像一家人一樣。那時我特喜歡吃糉子,但因爲時間的推進而改變的胃口,我漸漸的不喜歡吃糉子,不過還是很喜歡吃肉糉子。糉子家裏人也不想吃,吃也實在端午節才吃,和我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口味。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爲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

香飄端午節!我愛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聽說端午節是由於屈原跳入河裏,大家怕魚啊、蝦啊把屍體吃掉,所以大家用那個大的葉子裏面包着米往河裏扔。這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很熱鬧,一家人在一起吃着糉子、看着賽龍舟,而且還要吃鹹鴨蛋。

我特別喜愛過端午節,由於那天可以吃到糉子,更有看點的是可以看賽龍舟。

賽龍舟是由幾十個人在一起帶有龍頭的舟上,他們都很厲害,可以劃得很快。每當一看到賽龍舟我就很激動。

包糉子其實很容易,只須籌備幾樣材料:糯米、糉葉、紅棗和細細的繩子,還可以籌備點肉。先拿兩片糉葉,放一半的糯米,再放紅棗或者肉,把米繼續放進來,最後用兩片糉葉裹住用線綁起來。相繼在做幾個就把它放在蒸籠裏,蒸半個小時就把它拿出來。假如想做做鹹糉子就先放點鹽在糯米里,其他步驟不變多做幾個就好了。

鹹鴨蛋也要吃。鹹鴨蛋要把那種殼剝掉一半,用筷子挖着吃。假如用筷子戳到蛋黃有一股油冒出來,就證明那個鴨蛋非常不錯吃。

好了,目前需要一家人在一起把蒸好的糉子和鹹鴨蛋拿出來在弄十幾個菜。吃完飯之後就把電視打開看賽龍舟。端午節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過纔會熱熱鬧鬧的。

這就是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傳統習俗是吃糉子。快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活動,大人們先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等各種調料,包成立體的三角形,再用細繩纏緊。 糉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餡的,還有加蛋黃的等等 就連糉子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如:圓形,三角形……讓我看的眼花繚亂。 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來蒸,過上半個鐘頭,媽媽把糉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糉子像一個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撥開它的竹葉,我又看到裏面的糯米從肉色變到黃色,我情不自禁的嚐了一口,啊!好吃的無法形容…… 忽然,我聽到外面傳來了一陣陣“嘿喲”,“嘿喲”的吶喊聲,我連忙從窗口望出去,只見湖裏的龍舟上一個人在擂鼓,還有八個人在劃漿,而且比賽隊員都整齊有規律地吶喊着,划動着,個個都生龍活虎,並且精神抖擻。看那一艘艘龍舟就像一支支發射出去的利箭一樣向前衝去。在岸上的啦啦隊員們也都大聲的喊着;“加油”,“加油”!龍舟聽到大家爲它喊“加油”似乎變得更快了。

啊!端午節既能吃上美味的糉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趣味無窮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