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六篇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集錦六篇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九十年。”是啊,隨着時間的步伐,春節離咱們也越來越近了。小孩子們盼啊盼,爲的就是過年買一些平時買不到的玩意兒。大人們也忙得不亦樂乎,因爲這一天,家鄉在外地的人都要趕着回家過年,除非是萬不得已,必定在過年的前幾天趕回來。

過年的前幾天可真忙,因爲大家都要籌備過年的東西。等到過年的時候,店家都關門了,想買的東西也就買不到了。因此,在過年的前幾天,商店裏可是人擠人,好像在擠公交車一樣,一點縫隙都沒有。大人帶着小孩,小孩手裏捧着一大堆東西,真是隻有過年才能看到的景象啊。

“臘七臘八,凍死叫花。”這一句是我老家的俗語。這一天,是臘七臘八,家家都要和臘八粥,各種各樣的豆子,熬在一起,讓人直流口水。你想,這麼多五顏六色的豆子熬粥,哪有不香的道理啊!泡臘八蒜當然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把包好的蒜瓣放進醋裏,在封好,等到過年的時候,蒜瓣被泡的翠綠一般,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個餃子。晚上,大叫捧着熱熱的臘八粥,在一起看電視,感受着過年的熱鬧氣氛。

除夕,家家趕着殺豬宰雞,這樣的景象我可看多了。家家趕做年菜,走在大街上,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兒。小孩子們一手拿着鞭炮,一手拿着打火機,走哪放哪,滿村裏都是鞭炮的響聲。中午,該吃飯了,大家拿着火紅的鞭炮,小心翼翼的點着了就趕快跑。鞭炮“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小孩子們都捂住了耳朵,大人們端着餃子,臉上喜氣洋洋的。吃完飯,幾個長輩就端着“香”,拿着鞭炮,步行走到村頭,點燃香插到地上,刻了三個頭,嘴裏唸叨着什麼,不一會兒就放起了鞭炮,然後又走回自家門前,在地上畫了一個圈,走到屋裏把門關上了。這好像是把逝去的祖先接到家裏來,一起吃餃子。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大家又開始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然後坐在炕頭,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直看到23點40分,把事先包好的餃子煮了,然後掐表,當鐘聲敲響的時候,鞭炮就響了起來。這時,誰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然後吃餃子。吃餃子可是小孩們盼望的事啊,因爲餃子裏有吉祥——錢,誰要是吃到了錢,就表明一年都有好運。像幕布一樣黑色的天空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光彩奪目。每家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黃色的穗兒隨風輕輕飄蕩,微弱的金光照耀着大地……

大年初一,大家很早就起了牀。小孩長輩也都換上了嶄新的衣服,長輩給小孩紅包,裏面是壓歲錢,大家還都要給長輩磕頭,然後在午前拜訪親朋好友。

元宵節到了,各個店鋪又重新開張,大街上的紅色讓人目不暇接。店鋪裏擺着各種各樣的花燈,比如說:紗燈,彩燈,紙燈……這一天,大家都是要去看花燈的,不僅僅是個個有名的公園擺上了花燈,連大街小巷也擺上了花燈。來看花燈的人數不勝數,大街小巷上擠滿了人,人山人海、格外壯觀。街上的人指指點點,一會兒欣賞精美漂亮的紗燈,一會兒猜燈謎,一會看讓人感動落淚的傳說故事。咱們不得不說製作這花燈的人真是巧奪天宮、獨具匠心,讓人美不勝收啊!

啊!家鄉的春節,你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陳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鄉人的心。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2

“春柳深處農家好,白楊水邊村舍新。”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副春聯。這幅春聯也象徵着我的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的`菏澤市。那裏有“中國牡丹花之都”的美稱。而我就在那裏的一個小村子出生的。

說起那裏的春節,那個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一天,咱們的長輩,早早起來開始包餃子。而咱們小孩子呢!就去跟着爺爺貼春聯,用刷子向盛滿漿糊的盆子沾一沾,再把刷子向牆上上下一刷,再把春聯向上一貼,就好了。除了貼春聯,咱們還要在門上貼一些四字成語比如“擡頭見喜、出門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咱們就去每一家拜喜,遇見長輩拜一拜。遇見平輩道一聲:“新年好”過了一圈下來,咱們小孩子的包裏全是糖,花生,錢等等。

拜喜過完後,咱們就拿着鞭炮,紙錢去拜廟。

到了廟之後,先把紙錢燒完,接着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和哥哥弟弟們躲在廟裏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澤市的所有鞭炮聲加在一起,肯定能讓地球震三震。

拜廟完了之後,就開始吃餃子了,咱們那把做好的餃子給每一家送一碗。每家也會回敬咱們一碗餃子,意思是:互相給福氣,福福氣氣。

過完年之後的每一天又會有福氣,窗外鞭炮依舊,窗內是溫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團圓飯,團團圓圓過年。咱們那的春節有意思吧!你們那呢?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用這樣好的詩句形容過年真不錯。

空氣中瀰漫着喜慶的味道,香香的,熱乎乎的,溫馨的。商店裏,人頭攢動,大家擠在一起,隨着人流緩緩向前,不會有人着急,所有人都沉浸在融融的喜慶中。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往熱鬧的地方湊,越鬧越好。擠擠地,卻充滿了快樂;大街上,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一盞盞燈籠記載下一串串祝福與笑聲;店門口貼着大紅色的“福”,門楣上掛着大紅的橫幅“新年快樂 ”!周圍好似只有一個顏色——紅,一種中國人特別喜愛的紅,中國紅。風吹過來都是甜蜜,幸福的。真是一種喜慶的味道。

天漸漸黑了下來,經過一整天的忙碌和精心準備,大家都陸續回家開始吃 年 夜 飯 了。瞧:圓圓的桌子,豐盛的菜餚,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着 年 夜 飯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任何一口菜都是甜的。窗外時不時傳來一聲聲鞭炮聲,雖然響得驚人,但都會平添一份笑。大家互相拜年、敬酒,嘗着這桌都是家常菜的 年 夜 飯 ,一家人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多麼和諧呀!

吃完飯,是我們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不僅拿到了大人給的紅包,還可以去盡情地放煙花,當放到一個名叫“笑臉”的煙花時,大家的臉上也綻出了鮮花般的笑容,是如此的美,如此的可愛。

大家歡樂的氣氛洋溢在新年的爆竹煙花中……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中華人民共同舉國歡慶的節日。俗話說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城市都有着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納悶我就來說說家鄉的春節。

按照郎溪的規矩,春節是從臘月初八開始的,一吃臘八粥,家家戶戶就要備好年貨,買好各種菜餚。一般的人家從現在開始就炸起了肉圓,油渣與豆腐,到處瀰漫着肉的香味。春節期間,餃子當然是重頭戲,人們一家老少都圍着圓桌,包起了一個個元寶般的餃子。這時,老人們還會再殺家裏的牲畜,來灌香腸,醃製各種各樣的鹹貨;有的人家還會將糯米做成年糕,餈粑,放在一個裝滿水的大缸裏。春節前夕,還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兒——貼春聯,每逢春節每家每戶都會貼上大紅鮮豔的春聯,意味着紅紅火火。

除夕更是熱鬧非凡,男女老少都身着一身新意,顯示着萬象更新的氣象。家中的男人在晚飯前還要去祭拜祖先。祭完祖先便是年夜飯,出門在外的人必須趕回來吃這場匯聚着濃濃的親情的一餐飯。桌上擺的都是山珍海味,雞鴨魚肉。吃完團圓飯,小孩便拿出鞭炮,大人拿出煙火。天上的煙花絢麗奪目,把夜晚照的如同白天一樣。八點的鐘聲一響起,老老少少就趴在電視機旁守候着《央視春晚》的播放,直到十二點,家人們纔會休息,這就是俗稱的“守歲”。

初一是新年中的第一天。人們都走街訪友拜年。大家個個拎着禮品,來來往往的人數不勝數,小孩們兒也會收到沉甸甸的壓歲錢。各個地方還有精彩的表演。

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天早上人們都吃湯圓。晚上,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家家都燈火通宵,外面的商場也張燈結綵,整條街紅紅火火,像是在辦喜事。燈會上的燈五顏六色,有的是奔騰的野馬;有的是憨態可掬的財神爺;有的是活潑可愛的娃娃……姿態萬千,栩栩如生。人們還會放孔明燈,在上面寫上自己的願望。

十五一過人們又陸陸續續地忙碌起來。眨眼間,春節悄悄地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而熱鬧的節日裏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5

我的老家在民勤縣西渠鎮,臘月二十日我就跟隨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準避過春節。

到爺爺家吃過飯後,就陪同爺爺奶奶做油果子、饊兒、麻花等應時點心。臘月二十三日,咱們祭過竈君,就等待着除夕了。到了除夕,大年正式開始了,這一天活動多、講究也多。清早起來,打掃完庭院,爺爺給騾馬等牲口拴上紅布條。中午,咱們吃過黃米飯,貼好對聯和年畫,將列祖列宗的牌位擺放整齊,獻上供品。待一切就緒後,咱們全家一起上墳燒紙。燒紙回來後,首先要鞭炮,然後到各位祖先的牌位前磕頭致禮。到晚上,咱們通宵不眠,有着‘熬壽’的意思,還要點三柱香,向神靈和祖先祈福。正月初一天還沒亮,爺爺就把咱們一家叫醒,就去迎接喜神,咱們把這叫做“燎天蓬”。出門之後,找一塊寬闊的地方,點燃一大堆火,爺爺、大爹、二爹等長輩領頭,從火上跳躍而過。爺爺讓我跟着他,他便說起了祝詞:“東去東成了,西去西贏了,騾馬成羣了,牛羊滿圈了,糧食滿倉了,好人相逢了,百病消散了,空懷出門了,滿懷進門了。”每念一句,咱們繞火堆繞一圈,從火上跳躍而過。祝詞說完後,磕頭禮拜,恭迎喜神進家。天亮後,咱們又找人唱小曲。正月初二走親訪友,祝賀新年。正月初三打醋炭——用勺子盛醋,醋中到一點香油,將燒紅的石頭放在鐵勺裏,把每個角落蒸薰一遍,表示驅邪降魔。到正月十五,民勤小曲在集市上演出,有《下四川》、《小姑賢》等傳統曲目,人人耳熟能詳,就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晚上觀燈會,大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家鄉的春節真熱鬧啊!

六年級家鄉的春節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浙江溫州。照溫州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八節過後就開始了。但在臘八之前,家家戶戶都會曬臘肉或者是雞腿。二十四,掃房日,在這個時候,每一戶人家都有把家裏的晦氣清除掉。還要準備好老老少少的年貨,爲年夜飯的食材做好準備。

除夕,家家準備年夜飯,最主要的就是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在吃年夜飯時,有兩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魚和年糕,吃了魚就會“年年有魚(餘)”,則吃了年糕,就會“年年升高(糕)“。吃過了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圍聚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十點左右,我們到樓下的空地玩鞭炮,小孩玩煙花和花炮,大人們放威力更大一些的鞭炮,到處是噼裏啪啦和砰砰砰的響聲,熱鬧極了。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起的早早的,到樓下空地放大型的紅鞭炮,寓意是紅紅火火。接着就是去親戚家拜拜年,只要說一些吉利又好聽的話,就能得到壓歲錢。晚上在家裏吃飯,吃着蝦、魚、肉。邊吃邊聊天,有說有笑的,喜慶極了!大年初二、初三,家家戶戶到處遊玩,到名勝古蹟的旅遊景點觀賞。大年初四確實老鄉人都到家裏擺酒,大家有說有笑,有玩有樂。到了大年初五,到處充滿着鞭炮聲,這天的鞭炮是爲迎龍燈而打的,只要龍燈走到的地方都會平平安安。劃龍燈劃到哪家門口哪家就要打鞭炮迎接,爲什麼要劃龍燈呢?因爲哪家有喜事就劃到哪家,如果我家有喜事,她他們就會劃到我家門口,晚上留下來吃個飯。

一眨眼,到了開學的時候了,春節也差不多結束了,學生該上學去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了。年的氣氛也漸漸散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溫州的春節!

六年級:湯芷惠